教案

高三生物教案:减数分裂

时间:2024-06-06 22:44:3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三生物教案:减数分裂

  精华:

高三生物教案:减数分裂

  掌握减数分裂概念和有性生殖细胞形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相关概念;掌握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区别;以及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区别。

  写出下表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同源染体对数(2N=4)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组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DNA(个)

  同源染色体(对)

  题例领悟:

  例1、下图是雌蛙一个卵原细胞在生殖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图,为研究方便,在细胞分裂成两个以后,只对其中一个进行测定,请分析回答:

  (1)b时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c时的细胞叫_______细胞。

  (2)c→d→e进行的是______,e时的细胞叫________。

  (3)由e→f→g进行的是________,g时的细胞叫_______。

  (4)h→i表示发生了________作用,i时的细胞叫________。

  (5)i以后进行 ___________分裂,进入_________阶段。

  解析: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结合,对理解减数分裂的实质和意义起重要作用。本题的解决主要是依赖扎实的基础知识。

  答案(1)染色体复制 初级卵母细胞 (2)减数是第一次分裂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3)减数第二次分裂 卵细胞或极体 (4)受精 受精卵 (5)有丝 胚的发育

  例2、右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细胞中可能是次级精母或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是极体

  ②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③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2为一组,3与4为一组

  ④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

  3和4为常染色体

  A、只有1种说法正确 B、只有2种说法正确

  C、只有3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均正确

  解析:加强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抓住细胞分裂的特点:该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为均等分裂,故只有④说法正确,答案选A

  自我评价

  1、观察四分体时期效果最好的材料( )

  A、生发层 B、幼嫩的柱头 C、幼嫩的花药 D、成熟的花药

  2、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的某一精原细胞,它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精子,其种类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如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体单体的是①②③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②果蝇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2对染色体 ③男性两侧输精管被结扎后,睾丸仍能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会改变 ④在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全部在精子的头部,细胞质全部在精子的尾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根据科学家研究证实,由精子细胞变为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变为精子的头部;部分细胞质变成精子的颈部和尾部;大部分细胞质及多数细胞器被丢弃;但全部线粒体保留下来,并集中在颈部。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1)细胞核内含有______________,以便传给下一代。

  (2)丢弃大部分细胞质和细胞器,可使精子体积______,运动_______。

  (3)精子快速运动主要靠___________ 的摆动,其运动动力主要产生于____________。

  (4)保留全部线粒体的意义在于:线粒体是___________场所,通过线粒体的生理活动,形成精子运动所需的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高一生物教案: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教学过程】

  一、水分的吸收

  1、吸水的器官和部位:主要的吸水器官 根 ;

  根尖的结构组成: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图)

  吸水最活跃的部位 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图)

  2、吸水方式: 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 渗透作用吸水 ,

  如: 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茎叶细胞、根冠细胞

  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 吸胀作用吸水 。

  如:干燥的种子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

  3、吸水的原理

  (1)吸胀吸水的原理:亲水性物质与水发生结合(结合水)

  (2)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通过原生质层发生渗透作用

  A、渗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如:课本P59图)

  B、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需具备两个条件: 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C、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理由是: 细胞壁—— 全透性,水和溶质都可以透过。

  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间的细胞质——

  选择透过性——可看做一层半透膜。

  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与外界溶液之间通常具有浓度差。

  所以: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细胞液就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细胞图分析、讲述实验)

  1)30%的蔗糖溶液——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2)清水或低液——— 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3)所以: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 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可用 质壁分离 实验验证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可用 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验证

  4)质壁分离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质壁分离的内因:细胞壁伸缩性 < 原生质层

  质壁分离复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质壁分离复原的内因:细胞壁伸缩性 < 原生质层

  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作用:

  ① 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② 证明细胞是否具有活性;

  ③ 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

  ④ 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请设计实验测细胞液浓度大小 )

  5、巩固练习:课本P62:一、二、四 学案P 1、2、3、4

  新学案P116:例6、11、12 P120:1—6、9—14、16 P124:8

  课练P48:19

  二、水分的运输、利用、散失

  1、运输: 结构 导管 ,

  从细胞外 → 导管的途径:

  土壤溶液 → 成熟区表皮细胞 → → → 导管(通过渗透作用)

  土壤溶液 → 成熟区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以及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层层细胞的间隙 → 导管(通过扩散)

  2、利用:一般只有1%-5%的水分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 光合作用 和 呼吸作用 等生命活动。

  3、散失:途径:主要通过 蒸腾作用

  意义:是 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 的重要动力

  三、合理灌溉:(详见课本P61内容)

  1、 概念:

  2、 原理:

  3、 意义:

  4、 巩固练习:课本P62:三

  【练 习】

  1下列某同学画的几个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明图中各标号所指的结构名称:

  1. 细胞壁 2 细胞膜

  3. 液泡膜 4 细胞核

  5. 细胞质 6 细胞液 7.外界溶液

  其中2、3、5共同成 原生质层 。

  (2)A→B→C,说明细胞发生了 质壁分离 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细胞结构基础是具有选择透过 性的 原生质层 和一定浓度的 细胞液 、以及全透性的细胞壁;其外在原因是由于外界浓度 大于 细胞液浓度;内在原因 细胞壁伸缩性 < 原生质层。

  (3)若将C细胞放进清水中,将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 现象,若不发生,

  则说明 细胞已死亡 。

  (4)A→C过程中,细胞液浓度 变大 ,吸水 变强 。

  2、用2摩尔/升的乙二醇溶液和2摩尔/升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分离现象,得到其细胞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细胞体积在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细胞 渗出 , 细胞液浓度 变大 。

  (2)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浓度将 不变 ,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 2mol/l的蔗糖溶液 。要使该细胞复原,将其置于 清水 中。

  (3)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体积的变化是由于 乙二醇

  逐渐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液浓度 变大而吸水 。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生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 大液泡(原生质层) 。

  3、下面是用新鲜的洋葱表皮进行的一些实验与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别 处 理 结 果

  a ①材料置于30%蔗糖溶液中 ①发生质壁分离

  ②然后将材料移到蒸馏水中 ②质壁分离复原

  b ③材料置于60%蔗糖溶液中 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④然后移到蒸馏水中 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c ⑤材料置于7%KNO3溶液中 ⑤开始质壁分离,

  后又自动复原

  d ⑥材料放入100℃热水中3分钟后取出重复(a)组实验 ⑥未发生质壁分离

  (1)洋葱表皮细胞在a、b、c三组实验中均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其结构基础是 同题1(2)

  (2)a组实验可以说明 新鲜洋葱表皮细胞具有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

  (3)出现b、d组实验共同现象的原因是 原生质层受破坏,细胞死亡 。

  (4)c组实验结果说明 K+、NO3- 可以被 主动力运输进入细胞内 。

  4、施肥过多,出现烧苗的主要原因是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中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过 度而死亡 。

  5、在移栽花木时常常剪去部分枝叶,这是为了( D )

  A、减少叶的呼吸作用 B、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

  C、促进植物体的根的吸水 D、维持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的平衡

  【教 后 感】

  植物对水的代谢中的运输、利用和散失都在的补课上详细讲过,这一部分的重点是放在水的吸收上。主要又水的吸收的两种方式、场所 高考,以及两种吸收方式CELL的特点,其中以渗透作用最为重要。这里包括渗透作用的原理、条件和植物的渗透作用以及质壁分离实验的内容。

  生物二轮复习方法

  (一)二轮的时间

  二月底四月底

  (二)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网络。

  3.注重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素质。

  (三)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 高中英语,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体的元素、组成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归纳整理出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生物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包括: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人和动物的神经调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内环境与稳态、水盐平衡及调节、血糖平衡及调节、人的体温调节、免疫。

  本专题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可以给学生补充教参中的部分内容(如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设计等)、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转台、宇宙飞船上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问题。体液调节中补充内分泌系统的基础知识、整理高中课本上提到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病症,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性激素、孕激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

  在复习免疫时要归纳总结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细胞的形成、特点和功能。

  专题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包括:植物的个体发育、动物的个体发育。

  本专题应补充初中生物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双受精现象;还可分出种子的萌发和形成专题、胚胎干细胞专题。

  2016年高三生物三轮复习指导

  1.回归课本,梳理基础,夯实基础

  按照《大纲》中的知识体系要求,静下心来梳理教材,加强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对学中的一些结论性术语要读、背、默。①读:首先是泛读即通读教材,在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用笔划下来;然后是精读,根据《大纲》的要求,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实验等。②背:重要学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实验等要背熟。③默:对学中的一些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默写,以确保准确无误由此学会用生物学术语答题。

  2.加强适应性训练,提高

  2008年山东《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生物的三项能力要求

  ①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②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③实验与探究能力。具体包括:表达能力———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观察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会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分析综合能力———正确解释生物学问题;探究和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用恰当方法探究和验证生物学事实;获取新知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mdash 高中历史;——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指导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⑴看纠错本。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方式的偏差、解题步骤的疏漏。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⑵选做真题。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达到最后的巩固。

  ⑶面向基础题,面向中档题,加强对探究性实验试题解题方法的训练。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强化实验题的训练,实验设计题一定要学会对照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即:对比(或对照)、等量和单一变量。实验结果预测题有两种: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事前不知结果,结果讨论时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情况组合一定要全,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如果(若),则”。验证性实验是指已知实验结果,讨论时就是要验证结论,不能分几种情况去讨论。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材料用具、实验仪器的使用等是近几年高考模考的方向,要加强训练。

  ⑷针对单选题、非选择题、图表题、曲线题、材料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各种题型进行训练。

  ①图表题:包括图像题、图解题、表格题及综合题。图像题要求能识别各部分的名称,并掌握其结构和功能;图解题要学会剖析方法,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成小块,看清图解中的每一个过程;表格题要求看清横栏和纵栏的含义,把握数据规律。

  ②曲线题:曲线的一般解法为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把握曲线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变化点,如上升、下降的点要弄清原因。当几条曲线在一个坐标中,要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③实验题:从近三年高考来看,实验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大,而且会出现新的题型,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

  ④应用题: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温室栽培蔬菜如何提高产量、 “神舟”飞船所涉及的太空育种、癌症、艾滋病、禽流感等问题。

  ⑤在复习过程中穿插综合训练,以各地一模、二模卷,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等进行训练,按高考要求进行考试,以此来提高应试技巧和素质。尤其是运用生物学术语规范答题的能力

  ⑥克服四种偏向:(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生物科复习时切忌丢开教材,做难题、偏题、怪题。(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切忌一知半解。(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4)克服题海战术。生物试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取胜,做一题会一类题。

  3.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技应用类试题的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将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背景进行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如航天生物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禽流感、生物育种、人类营养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信息、整理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4.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要求在复习时做到“看”与“练”相结合。要重视每一次演练,把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时自然就成了平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充分利用好理综练习与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同步时间的机会,强化训练。这样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复习所需要的训练量,还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保证考场上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看纠错本的时候,也要注意不仅仅是用眼去看,必须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思考自己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教材,澄清一些概念。

  怎样才能有效的学好高中生物呢?

  1.首先用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有一下几种观察方法供大家参考

  (1)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崎,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2)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报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等、花冠、雄蕊、雌蕊。

  (3)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4)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怎样上好高中第一节生物课

  第一节课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了解生物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意识做为主要内容。

  第1节课任务繁重,难度极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不了解。由于生物学为非高考科目,社会、学校、家庭对生物学教学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多数学生对生物学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乏动力,这是第1节课遇到的主要困难。

  要完成第1节课的教学任务,需扫除以上教学中的障碍,应采取如下措施,教师在高一放暑假时发一份调查问卷,其具体内容包括:

  1初中生物学知识试题

  2你看过哪些与生物学有关的书籍?

  3初中生物学你都学过吗?

  4你上初中时做过生物实验吗?

  5你参加过生物学竞赛吗?

  6你是生物学兴趣小组成员吗?

  7你能认识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8你喜欢养花和饲养小动物吗?

  开学时将问卷收回,认真统计研究分析,掌握所任班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做到上课时有的放矢。在备课时,1收集古今中外著名生物学者简历,如:达尔文、李时珍、孟德尔、摩尔根和童第周等。重点介绍他们的成长史、主要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2查阅资料,掌握生物学新的研究成果,及其生物学研究展望和应用。如:细胞的组织培养技术,基因移植生产胰岛素,克隆技术研究,根瘤菌固氮基因研究,人类基因定位的大型工程。将以上内容整理成篇,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将这些材料打印出来,准备上课时使用。上课时首先将准备的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学生阅读完毕,教师借机激发;指出,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个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只要孜孜不倦,都会取得重大成就。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生物科学中的基因工程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它会对人类做出重要贡献。通过详实材料的感染,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其次教师介绍生物学学习的方法。主要介绍课堂学习方法、实验课学习方法和野外实习学习方法。接着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建立生物学知识集锦本,将报纸、杂志中和生物学有关的内容摘录在生物学知识集锦中,要求学生坚持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使学生多渠道获取生物学信息。最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校园植物,参观生物标本室和实验室。教师指导时内容要源于中学教材,但高于教材。本节课为学习高中生物学教材前的一节准备课,表面看零乱,但目的明确,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为今后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物知识全整理2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嘧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分布主要功能

  单糖C

  H

  O核糖动植物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蔗糖植物?

  麦芽糖

  乳糖动物

  多糖淀粉植物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动物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的比较:

  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功能

  脂质脂肪C、H、O?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C、H、O

  (N、P)?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胆固醇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有利于Ca、P吸收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含量功能联系

  水自由水约95%1、良好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约4.5%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

  (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高三生物教案:减数分裂】相关文章:

高三生物教学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2-27

生物与生物学教学教案04-02

《肺》生物教案04-02

优秀生物教案03-29

高三生物教学总结03-01

高三生物教学总结10-12

高三生物的教学总结03-10

高三生物教学总结高三生物教学内容分析04-19

生物单细胞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