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通用12篇)
在孩子进餐中我发现孩子有不少碰到爱吃的菜就得很多,不爱吃的菜就少吃或者干脆不吃,有的孩子甚至将吃的菜吐出来。下面是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品尝黄瓜小班教案,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详情资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黄瓜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运用感官从外往里的观察。
3.知道黄瓜有营养,多吃蔬菜身体好。
活动准备:
炒,拌黄瓜各一份,黄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黄瓜,演示讲解
1.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2.请小朋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黄瓜上有许多毛毛的小颗粒。
3.把黄瓜切开,请孩子观察认识并表达:黄瓜里面是白白的.的,中间有籽。
4.请你想一想黄瓜可以怎么吃!
二、教师操作,幼儿品尝
1.现场做凉拌黄瓜,并边做边讲解,把预先预备好的成品拿上来:炒黄瓜,凉拌黄瓜。
2.请孩子品尝,并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帮助幼儿说出脆脆的,酸酸的或者香香的等。
三、师生共同小结
黄瓜是绿绿的,长长的,摸上去有许多毛毛的小颗粒,黄瓜的肉是白白的,中间有籽,黄瓜脆脆的,可以凉拌吃,可以炒着吃。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2
【活动设计】
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幼儿对幼儿观察能力的训练”。观察是幼儿感知事物、物体最直接的方法。本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生活中物体有极大的兴趣,喜欢问许多问题。但在科学活动中往往只满足于反复操作的过程,还不善于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本节活动《西红柿和小黄瓜》主要是让幼儿运用感官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基本特征。利用幼儿多种感官,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吃一吃,认识黄瓜和西红柿内外部特征。大胆讲述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享受科学观察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红柿、小黄瓜的特征,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2、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3、体验并享受科学观察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①每人一个西红柿、一个黄瓜、抹布、凉拌黄瓜、炒西红柿、汤匙、叉子。
②西红柿、黄瓜、刀、凉拌黄瓜、炒西红柿、PPT。
2、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身边的花草树木等物体特征,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新朋友,我把它藏在了一个谜语里面。
谜语: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可以做菜吃,又能当水果。
师:西红柿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蕃茄”。西红柿还请来它的好朋友,你们瞧,它是谁?
二、第一次观察,运用感官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1、引导幼儿认识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师: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用小眼睛看一看,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用鼻子闻一闻是什么味道?
师:请小朋友认真安静观察,观察完再回位置,和你的同伴讨论。
2、幼儿运用感官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认识它们的外部特征,并能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3、师幼共同小结,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师:用眼睛看到的西红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用手摸到的西红柿是什么样子,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用鼻子闻到什么味道?
小结:西红柿是圆圆的,它有红红的身体。用手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闻起来有一点点西红柿的香味。
师:用眼睛看到的黄瓜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用手摸到的黄瓜有什么样的感觉?用鼻子闻到什么味道?
小结:小黄瓜是绿绿的,长长的。用手摸上去刺刺的,粗粗的,有许多毛毛的小颗粒。闻起来有小黄瓜特有的味道。
师:西红柿和小黄瓜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三、第二次观察,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1、引导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师:用小眼睛看看它们小肚子里面藏着什么,用鼻子闻一闻它们有什么香味?用手摸一摸它们的小肚子,摸完要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师:请小朋友认真安静观察,观察完再回位置,和你的同伴讨论。
2、幼儿运用感官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观察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3、师幼共同小结,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师:西红柿肚子里面藏了些什么?
小结:西红柿有一层薄薄的果皮,肚子里藏着几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面有籽,还有汁,闻起来酸酸的。
师:小黄瓜肚子里面藏的是什么?
小结:小黄瓜肚子里有浅绿色的果肉,中间有很多一小粒一小粒的籽。
四、了解烹饪方法,并尝一尝知道多吃蔬菜有益身体健康。
1、了解西红柿和小黄瓜的烹饪方法。
2、品尝炒西红柿,凉拌黄瓜。
提品尝要求:
①吃之前先请小朋友们用能干的鼻子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
②炒西红柿用汤匙舀起来吃,黄瓜用叉子叉起来吃。
③保持桌子干净,衣服也干干净净。
五、活动延伸,在品尝中自由结束。
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开着小火车,回教室到科学区切切小黄瓜。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了解黄瓜秧的结构。
2、我们食用黄瓜的功效。
3、激发了幼儿对黄瓜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黄瓜若干。
2、瓜知识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黄瓜
——看这盘里装的蔬菜,你们都认识黄瓜吧!
——你们知道黄瓜的知识多少那?我们来一起学一学吧。
1、黄瓜长在瓜秧上,通过图片可以看到黄瓜秧和叶的'外形,身上有白色柔毛。
2、黄瓜的生长过程中都是绿色的,只有开花时,花是黄色的。
3、黄瓜成熟时,身上有白色的小刺。(教学时出示相关图片)
二、食用黄瓜的功效
——小朋友们在家和幼儿园都吃过炒或凉拌得黄瓜,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吃黄瓜吗?
1、黄瓜有健脑安神、减肥强体……
2、黄瓜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预防疾病。
——小朋友们多吃黄瓜能让我们睡得好,少生病。
——我们来一起来吃黄瓜吧。
活动结束
小百科: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瓜菜的外形特征。
2、培养幼儿学习在运用浓墨淡墨的基础上,初步体验通过笔划粗细,墨的干湿变化,表现出水墨的效果。
3、培养幼儿大胆下笔,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重点:
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瓜菜的外形特征。
难点:
运用浓墨淡墨。
活动准备:
黄瓜、西瓜实物,水墨画范画,宣纸,毛笔,墨汁,水彩颜料,洗笔盘,调色盘,报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一只圆圆的大皮球,几条"蚯蚓"上面游,身上穿着绿衣衫,一刀切开见红瓤。
出示图片。
今天我们就用水墨画的方法画西瓜和黄瓜。
2、引导幼儿学习水墨画的操作方法。
运用浓墨、淡墨进行绘画示范。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小朋友自己想一想,你得画面上西瓜、黄瓜怎样安排?
可以画圆圆的西瓜和切开的西瓜,涂上颜色,再把黄瓜画的大一些,画时要仔细,不能画错。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运笔和用墨的技巧,鼓励幼儿大胆下笔,不能用笔在纸上涂擦,以免宣纸擦毛或破损。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活动反思:
这一绘本美术活动最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幼儿的动作来做范例。蚂蚁用小铲子铲西瓜、爬梯子运西瓜等各种各样拟人化的动态憨态可掬,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而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是活动重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剪辑了绘本中拖、背、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动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模仿。让幼儿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作慢慢过渡到自己想象蚂蚁吃西瓜的动作,让幼儿在动作模仿中就习得多种多样的蚂蚁的动态造型。在添画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还借助自编儿歌“小手小脚弯一弯,眼睛嘴巴动一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可爱的小蚂蚁就动起来”来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了作画的趣味性。这一示范环节借助动作模仿、儿歌语言的`提示,为幼儿精彩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动作模仿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也巧妙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小蚂蚁就是孩子们的代言,他们笔下的小蚂蚁,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运西瓜情境的再现。游戏情景和创意想象相互依托,游戏情境成为创意想象的源泉,使幼儿的美术创作更精彩。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5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益虫,知道益虫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2.了解不同的益虫给黄瓜带来的不同益处。
3.懂得要保护益虫。
活动准备:
益虫课件图片、小农场里害虫和益虫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知道小农场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蔬菜的敌人还是朋友?
二、认识益虫
小农场还有一群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
1.出示各种益虫的图片:
(1)观察认识蜻蜓、七星瓢虫、螳螂:它们是谁?长得怎么样?它们到农场里来做什么?它们是怎么样捉害虫的?
小结:蜻蜓用三对有锋利钩刺的足,边飞边捕捉害虫。七星瓢虫每天要吃掉一二百只蚜虫。螳螂用它镰刀般的前足捉害虫,一天能捕捉300多条害虫,它们都是捕捉害虫的小能手,是蔬菜的好朋友。
(2)观察认识蜜蜂、蝴蝶
它们是谁?猜猜蜜蜂蝴蝶是蔬菜的朋友还是敌人呢?它们到农场里来做什么?它们有哪些长得一样的地方?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小结:黄瓜、开花了,蝴蝶、蜜蜂就来帮助传播花粉,让黄瓜结好多的果实,蜜蜂和蝴蝶也是蔬菜的`好朋友。
(3)观察认识蚯蚓
这是谁啊?它生活在什么地方?(泥土里、地底下)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结:蚯蚓每天生活在泥土里,在地底下钻来钻去,帮助黄瓜松土,让黄瓜长得更好,它是黄的的好朋友。
三、保护益虫
我们的菜园里有害虫,也有益虫。我们小朋友要消灭害虫,保护好菜园里的益虫。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习俗,知道黄瓜、蒜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2、尝试制作蒜泥黄瓜,体验当小厨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桌面材料:毛巾、黄瓜(水果型)、托盘、有锯齿的塑料刀具、小碗每人一份。
2、木碗捣棒每桌一份、剥好的蒜瓣若干、调料(糖、醋、鲜酱油等)
3、ppt课件(有关端午习俗:吃五黄)、蒜泥黄瓜制作步骤图一份、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教师:过几天就要过端午节了,你知道一些过端午的习俗吗?
2、幼儿:划龙舟、喝酒、吃粽子,吃五黄、
端午节好玩的东西、好吃的东西。
二、初步了解端午习俗,知道黄瓜、蒜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1、教师:过端午节时,除了划龙舟、吃粽,在江南的习俗中还要吃“五黄”,是哪五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ppt图片展示:幼儿认一认,说一说。
(黄瓜、黄鳝、咸蛋黄、黄鱼、雄黄酒)
3、教师小结:原来“五黄”指的是“黄瓜、黄鳝、咸蛋黄、黄鱼、雄黄酒”因为它们的名字中都有一个“黄”字。
4、我们都吃过用黄瓜做的哪些菜呢?
幼儿:做汤、炒黄瓜、凉拌黄瓜、生吃、沙拉……
5、教师:黄瓜可以做成各种美味的菜肴,今天老师做的这道菜是“蒜泥黄瓜”
6、教师:听了菜名,你知道这道菜里面有什么?蒜泥是什么意思?
7、请幼儿看看、闻闻“蒜泥黄瓜”
8、教师:这是一道“蒜泥黄瓜”,这道菜很出名,大家都很喜欢吃。你知道为什么吗?
9、教师小结:黄瓜吃起来脆脆的,蒜泥辣辣的有杀菌的作用,对身体有好处。
三、学习制作蒜泥黄瓜
1、请幼儿猜猜这道菜怎么做
2、出示制作步骤图,请幼儿尝试看懂步骤图
3、幼儿图文结合,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制作方法。
4、教师及时的点拨,帮助幼儿看懂步骤图,理解制作方法。
(第一步:用刀把黄瓜切成片、条或者丁;第二步:用捣棒把蒜瓣捣成蒜泥第三步:黄瓜加鸡精加酱油搅拌,成菜)
5、教师提出制作要求。
6、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请先切好黄瓜的幼儿把黄瓜片放入小碗内;提醒幼儿要把蒜瓣捣成蒜泥;请幼儿加入适量的调料)
7、评价幼儿作品
请幼儿把自己制作的蒜泥黄瓜给客人老师看看、闻闻,请客人老师老评价一下。
四、结束活动,情感延伸
1、教师:今天你们小厨师的表现真棒!蒜泥黄瓜学会了吗?
2、请你们把自己做的菜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尝尝,下回端午节的这道蒜泥黄瓜就由你们来做,好吗?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是上海“乌南幼儿园”的'陈敏华教师执教的一节中班生活活动,她曾获得区青年新秀评比“一等奖”。
1、选材比较适宜,贴近传统、贴近生活。
本次活动的开展刚好在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前夕,所以课程中有传统文化与节日元素的渗透,而黄瓜也是这个季节的时令菜,对于幼儿来说多吃黄瓜好处多多。
2、体现了园所的课程特色。
乌南幼儿园的课程理念通过“小厨房”的生活课程来诠释,孩子们每一周都有能进入小厨房课程,在这里他们学习包饺子、做葱油饼……学习技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建议:
1、教师更应该注重操作习惯的培养,活动结束,提醒孩子们整理好桌面。
2、在给蒜泥黄瓜添加佐料时,给幼儿更多的选择,使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口味,来制作出美味的菜肴。
3、可以让幼儿及时的品尝,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把多余的菜带回活动室和同伴分享,体验当厨师的快乐。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7
活动目标:
1、有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和观察、比较能力。
2、能寻找合适材料测量黄瓜的长度。
3、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和表达测量的结果。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观察植物的变化,找好室外观察测量的场地,在合适位置摆放笔、纸、板以及浆糊、胶带、钉子等材料,大展板一块,黄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测量引发兴趣
1、这个蔬菜叫什么?在哪儿见过?你们发现他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吗?
2、弟弟妹妹很想知道黄瓜有多高,你能用什么办法告诉他们?
二、准备测量工具
1、讨论:什么材料和工具可以测量出黄瓜的高度呢?
2、幼儿在教室里寻找合适的测量工具。(如:水彩笔、长纸条、筷子、数学操作材料等,提示有困难的幼儿可以请老十伙小朋友帮忙。)
三、测量黄瓜并作记录
1、幼儿带好测量工具和材料,进行现场测量。(老师观察幼儿如何测量,并在测量范围内准备一些工具,便于又需要的幼儿调换。)
2、交流测量经验,发现问题,讨论并解决测量中的问题。例如:自己使用了什么工具;测量的`起点在哪里;测量工具和黄瓜不一样长怎么办等。
3、再次测量并作测量纪录。
4、讨论如何记录测量结果。
5、幼儿继续测量黄瓜并用自己的方式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四、交流、分享
1、介绍各自选用的工具及测量结果。
2、与幼儿共同总结:使用了哪些材料作测量工具、用什么方法纪录的。
活动延伸:
1、继续探索用相同的材料测量结果会怎样。
2、比较黄瓜的高矮,并尝试分析原因。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当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在分组活动中,有个别幼儿还不是准确而又清楚地将第一次测量的终点紧挨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基本能达到我预设的教学大纲,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能获得知识经验,而且还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提高。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8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摘黄瓜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2、了解黄瓜的多种种植状态,探究摘黄瓜的方法,知道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3、能够积极想办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情感准备:幼儿愿意参加采摘活动
材料准备:小筐、塑料袋
经验准备:幼儿有采摘蔬菜的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引发幼儿回忆自己见过的蔬菜,引出摘黄瓜活动。
2、开始部分:师生共同来到黄瓜架前谈话,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孩子们,这是什么?这里的.黄瓜和你家里的黄瓜长得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请农场的叔叔讲一讲为什么要给黄瓜吊线。(认识黄瓜有多种生长状态)
3、基本部分:探究摘黄瓜的方法,采摘黄瓜。
(1)师生共同讨论:
①你觉得什么样的黄瓜好吃?
②仔细观察黄瓜和黄瓜秧上都有什么?你能想出好方法既把黄瓜摘下来,又不让黄瓜和秧上的刺扎到自己吗?(充分讨论摘黄瓜的各种方法,保护自己的方法)
③摘黄瓜时怎样保护好黄瓜秧?(幼儿讨论保护黄瓜秧的方法)
(2)摘黄瓜。
①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摘黄瓜。
②教师鼓励、观察幼儿摘黄瓜的方法。提示幼儿注意安全、保护黄瓜秧。
(3)师生共同分享摘黄瓜的趣事,分享摘黄瓜的方法。
①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摘了几根黄瓜?
②请幼儿把摘黄瓜过程中的趣事和小伙伴分享。(教师可鼓励用不同方法摘黄瓜的幼儿和大家分享经验。)
4、结束部分
师生带着黄瓜回幼儿园,去和园里的小朋友分享黄瓜自然结束。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9
活动目标:
欣赏各种美丽的花朵。
认识向日葵的构造及特性。
活动准备:
主题爆米花、儿歌读本、儿歌掛图、互动式教育光碟。
太阳图卡、花朵(如:向日葵、百合花等)。
活动过程:
1. 老师事先购买几朵花形不一样的花朵,如:向日葵、百合花、鬱金香等(活动结束后,花朵留下,作為下一个活动使用)。
2. 老师询问幼儿春天到了,你曾看过哪些花,再翻开主题爆米花P.1~2,请幼儿找一找油菜花、樱花和杜鹃花分别在哪裡,老师再公布答案。
3. 取出事先购买的.花朵,与幼儿一起欣赏、讨论花朵的外形、顏色、味道、这些花朵的外形像什麼。
4. 欣赏完这些花朵,询问幼儿还有哪些花朵是你认识的?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花。
5. 取出向日葵介绍它的构造:外围一圈是黄色的舌状花瓣,中间黑褐色的花心部分,是由无数个筒状花聚集而成,每一个筒状花有五枚雄蕊和一枚雌蕊构成,当筒状花成熟后会结出灰色或黑色稍扁的矩卵形或椭圆形瘦果,瘦果成熟了,整个头状花就会向下低垂,便可採收了。
6. 老师告诉幼儿向日葵的臺语就叫做「日头花」,它很特别,会跟著太阳转动方向,老师可以搭配太阳图卡〔附一〕表演向日葵转动的过程,让幼儿体验向日葵的特性。
7. 展示儿歌掛图,播放儿歌「杜鹃花」〔附二〕,请幼儿一边表演动作,一边唱歌。
评量
1.乐於欣赏各种美丽的花朵。
2.能知道向日葵的构造及特性。
活动结束:
请幼儿画下喜欢的花朵。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10
活动目标
感知西红柿、黄瓜的特征,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西红柿与小黄瓜若干,提篮人手一个。
(2)各组贴有西红柿与小黄瓜标志的篮子各一个;餐盘若干。
(3)湿纸巾人手一条.切好的西红柿、小黄瓜若干;小碟子、汤匙人手一套;白糖若干。
活动指导
1.初步感知。
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了解西红柿与小黄瓜的外形特征?
2.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主要特征?
幼儿人手一个西红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西红柿的外形特征:西红柿是圆圆的.红红的身体,滑滑的。它的身体软软的,摸起来凉凉的。
鼓励幼儿看看并摸摸小黄瓜,然后说出其特征:又绿又长。
引导幼儿通过与小黄瓜的比较,了解西红柿的'特征。
比较西红柿和小黄瓜的颜色、形状、大小。
观察切开的西红柿与小黄瓜,在比较中了解西红柿的内部特征。(有红红的肉,有籽,还有许多汁流出来。)
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摸了觉得怎样?用鼻子闯到什么气味?
小结:西红柿外表是又圆又红的,顶上有绿色的叶子;切开后里面果肉的颜色是浅红的,有汁和籽,摸起来光滑皮薄。未切开前没有味道,切开后有点酸的气味。
3.品尝西红柿、黄瓜,感知味道,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引导语:西红柿有什么作用?你吃过西红柿吗?是怎么吃的?
引导幼儿了解西红柿的吃法―――西红柿汁、西红柿蛋汤、西红柿炒蛋等;知道吃西红柿有益于身体健康。
将切好的西红柿、黄瓜分发给每组。引导幼儿用小碟子、汤匙取出自己想要的份额。或加糖或不加糖。
提出品尝要求:将手擦干净(洗})后品尝;品尝时注意卫生;吃完后将碟子、汤匙放在指定的地方、用纸巾擦嘴等。
幼儿边品尝边自由交流:西红柿有酸酸甜甜的味道;黄瓜脆脆的,很清淡.
在品尝中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建议
◆生活活动:日常进餐中引导幼儿观察西红柿菜肴,鼓励幼儿不挑食。
◆区域活动:自然角种植西红柿,引导幼儿观察种植的西红柿并参与浇水、照管。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11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看、摸、闻、捏、尝等多种方法来感知丝瓜和黄瓜的不同特征。
2.尝试用简单的记录方法比较两种蔬菜的不同。
3.能愉快大胆地和同伴交流探索结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每张桌子上黄瓜、丝瓜各两条。小刀三把,水彩笔两盒。
2.记录纸人手一张,方法示意图各一张(看,闻,摸,捏,尝);红绿大篮子各一个。
3.丝瓜和黄瓜实物各一。
活动过程:
一、出示黄瓜、丝瓜,讲述故事,引起活动。
师:前几天,蔬菜幼儿园来了两位新朋友,看一看,这是谁啊?
最近他们很不开心,因为蔬菜幼儿园里的好多小朋友经常把他们俩喊错,真苦恼!你们说,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长长的、绿绿的,细细的)
师:其实,只要仔细地看一看,找一找,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的不同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他们找一找吗?
二、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丝瓜黄瓜的外形特征。
师:老师已经在后面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黄瓜和丝瓜,等会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找一找、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好吗?
好,小朋友们就开始吧。
(教师语言提示:找到了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大家可以讨论讨论。重点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方法比较。)
三、集体交流,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师:谁想来说说?
你是怎么发现黄瓜上有刺,丝瓜没有刺的。(用眼睛看)
师:还有哪些小朋友也用了看一看的方法?你还看到了什么不同呢?
师:还有谁找到了和他不一样的地方,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依次贴鼻子 、嘴巴、手、捏等图示)
四、运用方法,再次探索并记录。
1.教师总结,提出任务。
师:小朋友说的可真好!原来我们可以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闻一闻、尝一尝这么多的方法来找不同呢。
师:那我们能不能把刚才找到的不同记录下来呢?
2.出示记录纸,交代要求。
师:好,那等会我们就用这些方法再去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好吗?
五、幼儿交流记录结果。
1.幼儿自由交流。
2.个别幼儿介绍。
师:谁愿意上来向大家介绍你的记录?
3.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记录。
六、幼儿操作:分辨黄瓜和丝瓜。
师:你们看,桌子上的黄瓜和丝瓜已经被混在一起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区分开来,把桌子整理好,好吗?
七、提出下次探索内容,结束活动。
师:你们可真棒,已经把丝瓜和黄瓜都找出来了!那你们知道丝瓜和黄瓜是怎么长大的吗?
师:小朋友的意见都不一样,那这样吧,大家回去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一些丝瓜和黄瓜的种子,回去种一种,观察观察他们是怎么长大的?以后我们再来说一说。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索环境,让他们边操作边探索,边探索边收获。孩子们对活动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在仔细触摸比较,有的在细细品尝味道,有的在认真观察外形…不久,他们就都有了自己的发现:颜色不同,味道不同,长短不同,手感不同等等。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喜悦, 感到骄傲。回顾整个活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了解幼儿,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恰当。
通过了解后发现,对于刚刚进入中班一个月,从未接触过操作-记录的小朋友来说,运用各种观察比较的方法和学习如何将自己感知到的各种特征记录下来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只是将”比较黄瓜和丝瓜的不同”作为教育的契机,目的是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共同总结和提升出看、摸、闻、捏、尝、咬等多种观察比较的方法,并逐步养成科学记录的习惯。
2.尊重幼儿,过程设计满足孩子需要。
还记得每次和别的老师交流备课体会时,大家都会感到:一次活动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就是看孩子是否喜欢,能否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时,我通过试教后就发现,当小朋友们探索有了发现时,都非常激动,最想做的就是告诉别人。了解到这一点后,通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就按照幼儿的需要来设计活动的过程:即自由感知-交流感受-再次比较-交流记录。这样,让幼儿在每次的探索后都能够及时地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从而满足他们“说”的愿望和需要,并且孩子们在听的同时也能获取别人的经验,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愿望。
这次活动也有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如现在黄瓜和丝瓜已接近尾声,价钱比较贵,因此可将活动的时间提前一个月。还有在对幼儿进行小组指导时,教师应顾及全体幼儿,不能在某一组逗留时间过长。我想,在下次活动中,应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更成熟一些,让缺憾更少一些!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 12
活动目标:
通过种植活动,引导幼儿学习种植植物和照管植物的技能,并观察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
活动准备:
在幼儿园开辟一小块适于种植的园地,准备一些颗粒饱满的.黄瓜种子,以及种植用的铲子、水桶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幼儿展示黄豆和黄瓜种子,请幼儿说说是什么东西,是否见过或吃过。
2.教师肯定幼儿的回答,然后引入主题说明现在是春天,是种黄瓜的好时节,要请幼儿一起去种。
3.教师把幼儿分成若干组,各组均有铲子、种子和小桶,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地。
4.教师示范如何种植,如挖多深的坑,坑与坑之间隔多少间距,如何撒种,盖土和浇水。教师给每组幼儿划一个区域,准备好说,便可以开始种植。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每坑不要撒太多的种子,注意间距,浇足够的水等。
5.教师小结种植活动,引导幼儿收拾整理种植用具,并安排每天给玉米和葵花浇水的值日事项,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每天安排几名幼儿值日并负责观察种子的变化的情况,回到班里向大家报告,也可组织全班幼儿每2~3天去观察一次,并共同谈论。
【品尝黄瓜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西红柿与小黄瓜》教案07-11
小班科学西红柿和小黄瓜教案06-02
科学教案:西红柿和小黄瓜06-27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食品品尝会10-03
水果品尝会中班数学教案08-28
小班教案10-08
小班美术教案:送伞_小班艺术教案09-19
小班综合教案07-15
小班教案《糖果》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