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0篇)
散文《故都的秋》是中国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作者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各位考生准备了教师资格证面试《故都的秋》教案,希望对即将到来的教师资格面试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掌握品味揣摩语言、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讲授归纳法
四、教学手段
PPT展示秋景图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秋景图片,师生共同畅谈对秋的感受,同时提问学生历代文人所写的有关秋的诗文有哪些,在他们笔下是怎样的一幅秋景图。
(二)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1、2自然段,思考:
1.“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
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师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2.找出文章的“文眼”句子,并且用了什么手法描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师明确明确:“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三)深入研读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可以划分为多少幅图?
明确:景物: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可以划分为“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
2.提问学生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明确:以“小院秋晨”举例,分别从色调、声音、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色调。无论是碧绿的天色还是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点学生很容易能判断出来。这些冷色调能体现文眼中的哪个词呢?问题自然产生,而学生也能答出“清”这一特点。
(2)声音。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由此学生可以很快明白这些景物体现了文眼中的“静”。
(3)环境。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两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这一感情基调。
3.再读课文,引导学生讨论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待经过学生热烈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秋槐落蕊”图:“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秋蝉嘶鸣”图:静—处处蝉鸣声;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闲话秋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
4.学生齐读最后两段,教师提问: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作者在对比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两段主要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通过对比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念之情。
5.如何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明确:此句运用了四个比喻,分别从味道的足与不足、质的实在与不实在、味道的浓与不浓、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来表现故都秋的特征,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6.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思考: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颂秋。但是,由于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的影响,全文的基调却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四)拓展延伸
学生用文章里出现的景物为内容,简单仿照《天净沙·秋思》的写法,当堂写一首关于故都秋景的小令。
(五)课堂小结
文中郁达夫将故都的秋色和个人心中的悲凉巧妙融合,温婉地表达了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在选景时,作者以情驭景,情寓景中,做到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六)作业布置
课后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
六、板书设计
略
七、教学反思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面试《故都的秋》教案,祝各位考生顺利面试。
《故都的秋》教案 2
一、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构思上的奇特之处: 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崐 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融为一体。
2.抓住景物的特征“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抒写故都的秋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的。
2.难点: 情景的浑然一体。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词语注释:
自然而然: 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
息列索落: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动作声或风雨声。
秋士: 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P254注③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崐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崐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崐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并到南洋崐参加新加坡华侨抗敌委员会、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文化界抗日联合会的崐工作,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被日本崐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崐一个弱女子》、《薄奠》、《出奔》、《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崐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崐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崐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等。
时代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崐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崐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崐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崐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崐(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崐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崐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崐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崐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崐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内容提纲: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
受与向往(1自然段)
1.总起(1─2自然段)
②写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
足(2自然段)
①写清晨作者在院子所
见的景象(自然段)
②写槐树的落蕊及其有
关的情况(4自然段) 抒发了赞
故 记叙 ③写秋蝉的残声(5自然段) 美、眷恋故
都 ④写秋雨及雨后话秋凉 都自然风物
的 的场面(6─10自然段) 的真情,流
秋 2.分写(3─12自然段) ⑤写枣树在秋天里的奇 露出深远的
景(11自然段) 忧思和孤独
议论 凡有情趣的人,对于秋, 感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
触(12自然段)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
北国之秋(13自然段)
3.总括(13─14自然段)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
眷恋之情(14自然段)
洈
小结: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的.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崐“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崐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崐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崐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崐的主观感受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崐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 作者只用了崐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崐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崐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故都的秋》教案 3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三、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6、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五、鉴赏要点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娜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水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
[板书]
感受:清静悲凉
对北国之秋的
1、总起向往:饱尝、秋味
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对比、衬托)
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绘秋:清、静抒发了赞美、眷念
记叙③秋蝉的残声悲凉故都自然风物的真
④秋雨话秋凉情,流露出深远的
2、分写⑤秋树的奇景忧思和孤独感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深
议论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化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总括(呼应、对比)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应)
《故都的秋》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理解、掌握、积累好词好句。
找出文章中景物的具体特点。
自主鉴赏文章的抒情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品析文章重点段落,培养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字词,学习文章以景显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自主学习。自己赏析文中优美词句,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提高自我语言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文章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对故都秋的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提高对文章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体会文中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难点:
把握文章写景的主体,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和寂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反复朗读法、指导法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老舍先生有过这样的一段话“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生活经验上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天堂般的北平的秋,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的景物,品味各段描写景物的句子,并给这些景图拟小标题。以第三段为例分析文本,对文章中的景物进行赏析,让学生体会到郁达夫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深入研读,赏析文本: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的漏下来的日光”中的“数”字写出了什么?体现了什么?
通过老师与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明确了使学生明确了“数”字写出了作者悠闲、清闲、惬意,体现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来赏析文中各幅景图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故都的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的?同时注意作者的语言和用词。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老师指导的方式,来明确作者在每一幅景图中表达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写了雨后寻常北京人的对话显示出了最自然的秋味。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引用了王安石《北山》中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迟归。”这句诗表达的孤独寂寞之感与文中郁达夫所表达的感情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化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在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还要写到南国的秋?
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来明确在结尾处写到南国的秋是为了与文中北国的秋形成对比,突出北国的秋的悲凉和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作者悲凉的心境。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一起赏析了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这北国的秋是一幅美丽生动的水彩画,画中还带着丝丝悲凉,是郁达夫对故都的思念和眷恋,画中有情,情中有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给人画一般的感觉。
作业:
描绘一幅你喜欢的景色或一个你喜欢的季节,要求:注意情景的交融,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且3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清
静
悲凉
叶落知秋图
秋蝉啼叫图
秋雨洗城图
佳日果树图
庭院秋景图
情感: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教案 5
教学目标:
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注意课文章的文眼。
把握文章大意。
一、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那我们看到外面的树啊、山啊是什么颜色啊?(绿色)你感受到秋的到来吗?但是现在的北方却已是秋意浓浓(图片:北方的秋景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是怎么比较南国与北国的秋。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投影):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四、课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
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明确:第一段:秋味。(投影)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明确:(投影)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五幅。有:静对蓝朵、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人话秋、秋果将熟。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明确:第三段: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大家自己读一读(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故都的秋》教案 6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文章的创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概括并鉴赏文中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分析并鉴赏文章中的衬托和对比手法,学习并应用到写作实践中。
4.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文章的学习,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文章的艺术技巧。
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叶知秋”,秋天是文人笔下的“可人”,书写情志,寄托思绪。秋景之美,因人而不同,也因地而异。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二、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1936年2月离杭州赴福州。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同时花了许多时间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主要收获。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古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四、题目解读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五、层次结构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通过比较指出北国之秋的特点。
第二部分(3-12):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
第三部分(13-14):再次总结写出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六、全文分析
1.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古都”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么可不可以用“北平的秋”来代替原题?
明确:
不可以。“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因为即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如果换成“北平的秋”就很平淡,少了深沉的韵味。
2.读1、2自然段,结合自己的勾画思考:这段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读第3段,思考: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明确:
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5.体会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明确:
“秋槐落蕊”图:“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秋蝉嘶鸣”图:静:处处蝉鸣声,以动写静;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闲话秋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以动衬静;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
6.文中第12段是议论语段,本文重在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怀念,这个议论语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作者在本段中先写出不仅是中国人,就是外国人面对秋天也总是要抒发感慨的,“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接着又指出中国文人尤甚,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最后再强调,“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舒朗不羁,挥洒自如。是从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以及开阔感。
7.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
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8.读最后两段,思考: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作者在对比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这两段主要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通过对比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念之情。作者用四个比喻,分别从味道的足与不足、质的实在与不实在、味道的浓与不浓、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来表现故都秋的特征。
9.本文的结构怎样?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明确: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七、中心思想
本文紧紧围绕“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来描写故都的秋景、秋味和秋天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
八、写作特点?
1、烘托比照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烘托比照的手法,抑南扬北,映衬出故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欲说北国之秋,先道江南的秋是“半开半醉的”,是温和的、渐进的,像一杯温开水,平淡无味,因此南国的秋是大不如北方的。下文则具体地写故都的秋的本色。无论是漫游景点,还是“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整个故都都被秋色装点着,真是无一处无秋意。南国怎么可以相比呢?至此,北国之秋的“清”与“静”,可谓写得“饱”且“透”且“十足”了。
2、复沓、跌宕的手法
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秋味”这个抽象的“感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有“秋味”的描写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当然,本文最主要的复沓、跌宕还不在于具体的“物象”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过“旋律”和“情味”反复,拨动读者对于“秋”的宏观和微观的认识与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表达上采取了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发情,将“物”、“我”,“主”、“客”完美地统一到“意境”这个极点上,通过读者的美感经验而完成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
3.排比修辞格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出神入化地运用了排比。看似信马由缰,随手拈来,再细细琢磨,不禁让人叹服,实乃精心之作。巴金先生曾说:“达夫《故都的秋》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语意畅达,可以说是现代文中运用排比的典范之作。”比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作者在这里用了“下得......下得......下得”这样的排比句,将“奇、有味、更像样”三个中心词的间距拉长,让读者在阅读中有充分的回味余地,同时渲染了气氛,感伤之情由此便散发开来。
九、补充资料
了解“散文”
(一)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2.意境深邃
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的语言大多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同时,又兼具简洁质朴,自然流畅的特点。
《故都的秋》教案 7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也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缩短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三、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故都的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把感受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设置为我的教学重点。把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作为我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来组织教学。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诗句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秋天,一个奇妙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眼中的秋。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一看作者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顺势板书课题。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其次,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平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最后,通过刚才的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顺势书写板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完全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堂不仅是教师展示的场所,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在深入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首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学生回归文本找到:作者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白蓝灰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交融与统一。
最后,以语文兴趣小组的形式讨论作者如此喜爱故都的秋,为什么秋阳下的巍巍宫殿也没有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图景,而是一幅幅清冷幽静伤感的图画呢?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倾听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及时对他们的讨论思路,内容加以点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讨论效率。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分别派代表阐述他们的讨论成果。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顺势书写板书:冷清幽静悲凉。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平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四)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文情感的把握,在拓展延伸环节,多媒体出示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并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通过感知作者身为读书人居无定,食有忧的状况,由景入情的深入秋之“悲凉”,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内涵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在这一环节,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对本课堂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作业:对比本文与《沉沦》的异同,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的是简单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设置抓住故都秋的特点,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8
一、说课内容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对培养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习惯起着指引性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8月创作于北平的一篇散文。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姿态”的描绘中,寄寓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郁达夫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的知识分子,且不说他的人生经历与命运多舛的旧式文人有多少相似之处,就精神气质而言,他也是深得传统文人的遗传。他不远千里,从青岛赶往北平,只为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其状物写景之细腻,可以与古典山水游记相媲美。《故都的秋》可以看作是现代汉语版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用八个字概括:名士风流,悲秋情结。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和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分析五幅秋景图中的物象特点,说明与“秋味”的关系。
2.揣摩作者在秋景中所蕴含的情感。
3.把握寓情于景的写法。
散文属抒情文学,重在表情言志,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大部分学生通过高一年级的一些散文(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作品)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散文诸如的“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一些特点,但散文的鉴赏与评价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形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秋景图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并能准确应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五、突破重、难点的途径及方法
为完成教学任务,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在整体诵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层次,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第二课时重点赏析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贯穿“阅读和欣赏——鉴赏与评价——综合与运用”这一教学思路。
1、解决办法:
(1)适当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课前印发相关资料)
(2)强化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特级教师韩军倡导的“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的“新语文教育”的“三原则”中之一提到“吟诵与讨究相结合”原则,督促学生在吟诵的时候,亲身地体会,将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3)重点分析一些语段。紧紧扣住“言语”,进行“讨究”、“鉴赏”、“体悟”。通过字、词句、段的斟酌、推敲、鉴赏,回归语文教育的“在言语上下苦功”的传统。
2、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及学法设计:
(1)通过朗读进入课文情境,理清思路,把握整体内容,讨论课文有关段落和难点。
教师活动及教法设计:
(1)布置学生预习相关材料。
(2)指导学生朗读、分析、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本文的内容和感情。
(3)结合作家作品等写作背景,点拨学生解决疑难。
(4)出示思考题调动学生思维。
(5)展示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一)导入语的设计:郁达夫先生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北国之秋蒙上了一层清、静、悲凉的色彩,那么作者是抓住哪些画面来突出这些特点的呢?作者深深眷恋的北国之秋为什么却蒙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二)重、难点的解决途径及方法
提问学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然后指导学生总结概括为:庭院赏秋图、落蕊知秋图、寒蝉报秋图、雨后话秋图、佳果绘秋图
接下来欣赏故都之秋的几幅画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用课件展示“故都之秋”的几幅图景,并让学生加以描述,然后让学生感悟画面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这样安排,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画面,使本已生动的文字更有一种质感,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规律。
在欣赏“庭院赏秋图”时,设置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作者写北平秋景,为什么不写那些热闹、繁华,有帝王气象的景物,而只依次点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之类的,而重点是写“租一椽破屋来住,清晨静观(听)天色、日光、鸽声、牵牛花”?(同时对应以上景点用课件播放图片,从而让学生可以从直观上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不同)问题2:作者在这幅图中所写之景都有哪些?是怎么描写的?写出了秋的什么特点?(用课件将要点打出来)给学生看图讨论思考的时间,结合学生的回答,再明确答案:1、①是作者的思想决定的。在杭州过得是一种隐逸生活,(所发背景材料中有介绍)追求的是“清”“静”的生活情趣,兼之有孤独,郁闷的内心感受,故所取之景都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如果写热闹的颐和园,写火热的香山红叶就不合心境。②著名风景,很难挖掘,而平常景象,挖掘后能平中见奇,写破屋中的一些日常景象也更显作者平民化情怀。2、屋:一椽破(平民化);天色:很高很高、碧绿(清爽);驯鸽的飞声:听得到(讲到此穿插问题:为什么能听到飞翔的声音?明确:因为静,所以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恰恰是借驯鸽的飞声写出了秋晨之静);日光:细数一丝一丝(心静);牵牛花: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最下(蓝色和白色为冷色调,恬淡、孤独、清冷);秋草:疏落细长(穿插问题:可否换为浓密、肥胖?明确:不可以。因为它稀疏零落、枯瘦憔悴的形态、色彩更显秋之落寞。)
讲到“落蕊知秋图”时,可以问学生“写落蕊,调动了几种感觉去写?”明确答案为:听觉,嗅觉,触觉,视觉,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进一步提问:写落蕊扫后的丝纹,能很好地体现此时心境.试找出几个描写落蕊的词语并说明?明确答案:细腻,清闲,落寞,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也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落寞”的含义有三:a落蕊一扫而空的直接感受;b.作者当时隐逸于山水,,无法为国出力的`悲凉心境,1932年的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可见其心境。由落蕊而想到时局,一种隐忧油然而生,只好借“一叶知秋”曲折的表达。这里也很好地体现了以景显情。
看“寒蝉报秋图”时,借助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句子,指出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我们学的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让人倍感冷清。同时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显了秋的静。这里也做到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对于“雨后话秋图”可启发提问: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同样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后明确答案为: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也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深沉的民族情感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另外也用到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最后的.“佳果绘秋图”主要写了枣子,果树来反映秋之全盛,其中措辞的选用:淡绿微黄、八九分熟,而非枣子红透,葡萄十分熟,写出了秋的奇。
整个这五幅图鉴赏完后总结性提问所绘画出的秋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清、静、悲凉”。在此扣住文眼。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内在情感的驱使下书写这样的秋色的呢?结合课前所发材料得出结论:A、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顿,青年时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B、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遁世文学,故都的秋正体现了他的这一文学主张。C、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经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一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授课到此,主要鉴赏的寓情于景的手法已完全呈现出来,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所以,”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融情于景,五幅秋景图,形散神不散,紧扣秋味作文章,写出了秋的特点,景中见情,由此可见,秋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清闲、寂寞、悲凉的心境的折光。
这堂课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寓情于景,还要让学生会熟练运用,因此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迁移练习题:
1、本文作者是借秋来写悲情,这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化传统,例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理解《沁园春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看一看所写秋景与上面几首的不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
可见,景随情生,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景。
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深入把握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最后又布置了一项专题作业,即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诗,依据寓情于景的原则扩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这道题旨在使学生能够准确动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就是我对于《故都的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谢谢!
《故都的秋》教案 9
教学创意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连年内战的中国,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遁世离群,浪迹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苦闷,作者的主观感情与故都的秋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清、静、悲凉”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绝好写照。
因此,本设计的意图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故都的秋》激发学生探寻作者附着于景物之中的特殊情感体验,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感悟,去发现、领悟散文的魅力同时让学生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格境界。
教学目标
1、培养朗诵能力。
2、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本设计主要采取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由相关的三个环节组成:
1、披文入情,沿波讨源;
2、感同身受,渐入佳境;
3、纵观全局,探索主题;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争辩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预习要求
1、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层次,体会课文大意,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2分钟)
一、披文入情,沿波讨源(12分钟左右)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请大家看课文,听老师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播放配乐朗诵。)
问题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问题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问题3。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问题4。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问题5。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
提问:
A: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
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明确:声: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二、感同身受,渐入佳境(20分钟左右)
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的清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
问题6。请全体同学听课文录音,大家在听的时候找一找,看客观的景(境)中的构成要素有那些?客观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随着作者的声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学生小组讨论)
明确:
《故都的秋》中的诸多意象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需要,按照某种向心力而相互呼应粘合形成的意象群体。解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组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去赏析:
第一组意象——萦绕着皇家气息的故都的秋的意象。这之中突出的是“故都”,凸显的是“气息”。如果剔除特指的“故都”,北方秋的意蕴、气息、味道还会是作者心中所思、所梦、所念的吗?虽然全篇没有着意进行酣畅淋漓、泼墨重彩的描绘,只是在不经意间有所流露,如“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萦绕着、暗含着这股故都的气息、皇家的气息、文化的气息。
画面上的景——
一椽破屋
天色碧绿,驯鸽飞声景物透着破败(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景物显得落寞(扣秋)
牵牛化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日光能细数吗?(神态动作)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下作为参照:
第二组意象——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的意象。这里面,作者是在拿南方的秋的纤细柔弱与北方的秋的雄迈豪放、悲壮苍凉作对比,凸现的是北方的秋的“雄”气、“雄”味、“雄”魂。“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而江南的秋,“草木凋的慢,空气来的润,天空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所以作者“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第三组意象——秋声、秋色、秋味、秋姿、秋形,凸现的是“秋味”。
①号镜头——北国的秋槐。粗犷中见细腻,极尽其柔软的感觉。
②号镜头——秋蝉的残声。是否是秋的残缺的美呢?抑或是忍隐在“秋日胜春朝”当中的一丝哀怨呢?
③号镜头——秋雨。其实是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雨,所以,“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为北方的秋增添了一层平平仄仄的韵律……
④号镜头——北方的果树。使灰冷、肃杀、苍凉、清寂的北国之秋拥有了金黄色的、绝好的时日,也使故都的秋笼罩了一层皇家气派而更加显得浑厚、深沉、磅礴、生机无限……
第四组意象——以“天”作为大的背景。秋风秋雨,秋树秋花,秋情秋怨,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可以尽情地在这个背景中描摹挥洒,也只有在这个背景中,才更能表现出故都的秋的意境和作者对故都的秋所特有的钟情、怀恋、寄寓。
第四种意象,作者是以“秋味”为魂,以皇都“气韵”为魄,以南北方秋色的对比为体,以“天空”为背景,勾勒、营造、组接成故都的秋的格调、秋的意蕴、秋的味道——深沉、幽远、严厉、萧索、深情。
小结: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
问题7。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明确: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板书:“以情驭景”)
三、纵观全局,探索主题(6分钟左右)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问题8。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问题9。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
问题10。作者的感觉是“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为什么呢?
明确:秋景看不饱,秋味尝不透,秋意赏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难以沉醉其中,那湿润的空气,那熙攘的人群难以触发作者对秋的人生况味,只能使郁达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
小结:
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秋的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
《故都的秋》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让学生领会文章以情驭作文吧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情。
教法:讲授法诵读法
学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豪迈壮丽……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音;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颜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状。共同走进《故都的秋》体会秋味。
二、解题
故都的秋:秋点出描写的内容,故都表现表明描写地点,含
有深切的眷念之意。因此题目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
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三、知人论世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名作有《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怀鲁迅》等。
郁达夫1922年和郭沫若、陈方武等人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且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来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33年到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在那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到处游山玩水,以排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导致的寂寞,并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游记。1934年7月他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味”,并且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并且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当中的思想感情。
四、鉴赏分析(听录音、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一)易错字词
驯鸽落蕊椭圆平仄颓废歧韵
(二)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秋天的特征
(三)文本解读(用分组诵读法)
课文共14个自然段,分为总起、分写、总括三个部分。
1、第一、二段分别写的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第13自然段通过鲜明的对比,体现故都之秋怎样的秋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小组研讨
1、第一、二段分别写的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北国之秋的特征(感受):清、静、悲凉(文眼)
“不远千里”写出了作者内心迫不及待地想饱尝北国“秋味”,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无限向往之情。
第一段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2)南国之秋的特征:慢、润、淡
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叙写南国秋天的`不足,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第二段写: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对比,抒发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2、第13自然段通过鲜明的对比,体现故都之秋怎样的秋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本体: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喻体: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
体现故都之秋浓烈、敦实、深长、厚重的“秋味”
3、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深深的眷恋和无比的热爱之情。
小结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颠沛流离的生活,让诗人饱尝人生愁苦和悲哀。故都的清,静,悲凉也正是他心态忧郁,孤独,落寞的外化。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风云在一位知识分子的心灵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使读者品读时不免产生丝丝苦涩。
作业
1、搜集整理关于秋的名句和古诗词;
2、反复朗读《故都的秋》,体会语言美;
3、继续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内容。
【《故都的秋》教案】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经典教案10-06
故都的秋简单教案08-26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10-06
《故都的秋》 设计教案10-06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03-04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03-29
故都的秋教案示例10-06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9篇)01-31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3篇)06-27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