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经典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楚辞》及其作者。
2、 反复诵读,理清课文生字词和难懂的句子,疏通诗句。
3、 学习本文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4、 感受作者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叫“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那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传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才设立这个节日的。屈原在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知道后,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争相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后来就演变成划龙舟的习俗。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又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liàn﹚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方法,这样就发展成粽子了。另有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就发展为在这一天要喝雄黄酒。
从这里可以看出,屈原被楚国人民乃是全国人民敬仰了两千多年。那么,为什么他如此受人爱戴呢?从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来了解他,了解他的作品。
【《楚辞》介绍】
提起屈原,我们就会想到《离骚》,想到《离骚》,我们就会说那是《楚辞》,一种与《诗经》相提并论的文学体裁。那么,什么是“楚辞”呢?
1、“楚辞”的定义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体。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了。
2、“楚辞”的来源﹙如时间紧迫,此部分内容不讲﹚
①楚辞的形式,从直接的因素来说,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但歌谣是用来唱的,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在于篇幅较长,如《离骚》、《招魂》、《天问》,另一方面,它是“不歌而诵”的,但又不像散文那样的读法,而是用一种“吟唱”式的特别声调来诵读。
②楚地盛行的巫教,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楚国巫风盛行,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这使得屈原在创作时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③《诗经》的影响,如比兴手法的运用。
3、“楚辞”的特征
宋·黄伯思:“盖屈宋渚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屈原及《离骚》介绍】
1、 屈原的生平和基本情况
屈原,名平,字原,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曾受到怀王的信任,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参加过起草宪令和从事外交活动。他学识丰富,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但他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和馋害。怀王不辨忠奸,听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到汉水以北。后来,怀王受秦国欺骗,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屈原曾被召回,但不久又被放逐。这时的楚国日益衰败,于公元前278年国都被秦国攻破。屈原悲痛欲绝,于这一年阴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2、 屈原的思想性格特征
屈原的政治理想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统治和民本思想。但是,他的“美政”思想却并不能得以实现,因为他不愿意于腐朽贵族同流合污。然而,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楚国人民,坚强不屈,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充分表现了屈原执着于理想的高尚情操。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来概括,那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绝大多数人对屈原而言,是“只会敬仰,而不会效仿”。
3、 屈原的作品:《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4、 《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也是最早的抒情诗,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在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共373句,2490字,被称为诗家的绝唱。
【讲解生字词、疏通课文并赏析】
1、第一段:叙述自己的`家世出身和生辰名字。
2、第二段:叙述自己积极进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决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起来。
师:通过疏通课文,我们了解了屈原出生、生辰、名字、政治理想和他在政治中的处境。现在请同学们说说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生:希望楚王抓紧时间,抛弃污秽的品行,立志改革,做一位圣君,而自己做一名贤臣。
师:原文中哪些句子表明了他的理想?
生:惟草木之零落兮……来吾道夫先路
师:这些句子表明了他的理想,但他有没有像《氓》中那样把自己的感想直接明白而又清楚地表达出来呢?他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的呢?这种方法叫什么?
生: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政治理想,而是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即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除了在这里用了象征手法外,另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朝搴陂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等都用了象征手法。它源于《诗经》比兴手法,形成了“香草美人以比君子,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的兴寄传统。
3、 第三段: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立场,表达了这种观点不为楚王采纳的痛苦心情。
师:课文中除用了象征手法来阐述自己政治理想外,在这一段中,还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纵向对比——用圣君贤臣与昏君奸臣作对比;横向对比——用党人的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作对比﹚
4、 师:此外,《离骚》与《诗经》相比,句式和诗歌体式上有哪些进步?
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将“兮”字放在单句末尾,两句一韵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
【布置作业】
1、 背诵“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到“来吾道夫先路”。
2、 预习《孔雀东南飞》,找出全文中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特殊句式﹙分组布置作业﹚。
【离骚节选经典教案】相关文章:
托福语法经典词汇与频率统计节选07-06
英语单词学习节选11-23
托福阅读理解试题节选10-22
语文文章节选阅读试题07-28
托福语法词汇与频率统计节选06-26
经典的英语单词教案12-04
新概念英语生词和短语节选12-03
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试题节选09-01
社会工作者试题节选08-31
语文阅读试题:明史·傅珪传(节选)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