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七年级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时间:2024-08-14 09:25:1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七年级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篇1

  本文作者赵丽宏阐述了自己对文学的独到又精辟的见解,怀着满腔的激情殷切地盼望青少年们去打开文学之门。本文语言精美,富有感染力,应引导学生反复认真地诵读课文,在诵读中感悟、鉴赏,同时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在情感价值观上,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进一步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宏观: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去了解文学,亲近文学。

  2.微观:

  (1)理解文学的含义;

  (2)理解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关系;

  (3)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使用第二人称“你”的写作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理解文学的重要性。

  2.难点:

  (1)理解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人的发展关系;

  (2)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与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提问法相结合。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自制教具。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

  教师:同学们好,请坐。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胡杨(板书),这学期的语文课呢,由我为大家来上。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本学期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请把课本翻到第1页。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今天,进入中学的第一堂语文课就为你打开一扇文学之门,接着你将读到著名作家巴金、冰心的优美诗文,法国文豪雨果的动人小说,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寓言故事。在这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帘,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将使你着迷,令你陶醉......这就是我们本单元的“卷首语”。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如何理解“文学”这个词的?或者说,你们认为什么是“文学”?大家畅所欲言,随便谈......

  学生:(各种理解)

  教师:好,不错。看来大家对于文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文学的准确概念,我们来看《现代汉语词典》上是如何解释的:“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文学的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页(板书题目)。

  老师先来朗读一遍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大家要完成3个任务,都非常简单:1.标清自然段序号;2.为不会读的,不认识的生字注音;3.勾画出不理解的生词。

  (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好,课文读完了,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学生:(齐答)5个。

  教师:对,这篇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组成。作者呢,叫赵丽宏,当代作家。本文选自《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本文是这部书序言的节录,有改动。这部《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也是由赵丽宏主编的。

  介绍完作者,我想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各个自然段,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教师:好,不错,读得很流畅,字音也很准确。请大家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本段倒数第3行的衰弱的“衰”(shuāi),倒数第2行的徘(pái)徊(huái)。衰弱的“衰”(shuāi)呢,要注意和悲哀的“哀”的区分:“哀”中间没有“衰”那一横;也要注意和衷心的“衷”区分:“衷”字中间是一竖,而“衰”字中间是一横。徘徊的“徊”要注意和回家的“回”(huí)字,在读音和字形上的区分。还要注意这几个词的词义:阅世、浏览、无聊、徘徊。谁来解释一下“无聊”的意思?不要翻工具书,就谈你自己对这个词的理解,这个词很简单,我们生活中经常会说到,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学生:(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无聊”)

  教师:好,不错,理解的比较准确。但是用自己的话表述呢,还是不够确切。我们来看一下正确的解释:“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或由于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再来看“阅世”。“阅世”的意思,就是经历世事;“浏览”,谁知道“浏览”的意思?

  学生:(试解释“浏览”的意思)

  教师:好,说得很准确。“浏览”,是指大略地看;再看“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好,第一自然段的生词呢,我们都已经明白了它们的意思。那么,第1自然段谈了些什么内容呢?谁考虑好了,就请举手。

  学生:(试概括第1自然段段意)

  教师:不错,但还不够完整。谁想要补充?

  学生:(试补充第1自然段段意)

  教师:好,说的不错。第1自然段谈到的是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未知的世界。打开门走进去的人会惊奇迷醉,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则会在精神上贫困衰弱。概括来说,就是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打开门走进去的人与不想开门探寻的人会收获不同的结果。我们只对本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叙述或表述、总结,而不是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复述,这才是概括。这是我们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或者我们称之为第1自然段的段意。

  我们再来看第2自然段。再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

  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教师:好,请坐。第2自然段的“探索”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我们可能在心里都理解“探索”的意思,但是感觉心里明白,不能明确地解释出来。没关系,就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学生:(试回答“探索”的意思)

  教师:好,不错,已经理解了它的意思,但回答的还不够明确。“探索”,是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那么,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是不是讲只要你花时间和功夫,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打开。这里的“花时间”,“花功夫”,“有愿望”,是不是都是“打开门”的前提条件?因此,概括来说,第2自然段说明了打开门需要具备的条件。这是第2自然段的段意。好,谁来读一下第3段?好,你来。

  学生:(读第3自然段)

  教师:好。第3自然段内容不多,比较简单。就是说:文学是这些门当中一扇重要的大门。第4自然段,你来读一下。

  学生:(读第4段)

  教师:好,不错,读得很流畅,请坐。这一段第2行诠释的“诠”(quán),请大家注意它的读音和写法。注意和枪栓的“栓”(shuān)字的字形加以区别:“栓”字的左边是“木”字旁,而诠释的“诠”呢,是“言”字旁。这个“诠”的意思呢,就是详尽解释、阐明。第3行的“缩影”,注意它的意义,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下一行的“心声”,就是指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人文”,现在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词。请看本页的注释1,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下一行的“结晶”,在本文中呢,它是指珍贵的成果;再下一行,“憧憬”,谁来解释一下?我们写作文经常用这个词。不要按注释的回答来说,用自己的话来说。

  学生:“憧憬”就是希望。

  教师:好,很好。“憧憬”我们当然可以把它理解为“美好的希望”,但准确的意思为:向往。“凝聚”,注意“凝”(níng)字的读音。再往下2行中的“裨益”是什么意思?

  学生:(按注释回答)

  教师:对,“裨益”就是“益处”的意思。下一行出现了一个成语——“潜移默化”,请看注释4: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倒数第4行的“智商”,我们都把它理解为“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注释5中说:“智商”就是“智力商数”,指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下一行的“危言耸听”,也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请看注释6。本段末尾的“共识”,注释中没有,思考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解释。

  学生:(试解释“共识”)

  教师:好,已经理解了共识的意思。“共识”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共同的认识”或者“一致的意见”。第4自然段中出现了我们常用的两个成语,以及很多常用的词语,大家要理解他们的意思,不要死记硬背它的意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好,现在我们解决了生词的意义问题,我们来齐声朗读一下本段,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第4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预备,起!

  学生:(全班齐声朗读)

  教师:好,大家读得非常整齐,没有出现读音的错误,谁来回答一下第4段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试回答)

  教师:好,谈到了2个方面,还可以把这2个方面再概括一下,说的再简洁明了一些。谁还有补充?

  学生:(试补充)

  教师:好,补充了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但还是遗漏了一点。谁知道是哪一点?

  学生:(再一次补充)

  教师:好,不错,将三位同学的回答合在一起,再加以概括,就构成了我们第四段的段意。第1句阐述了文学的“特征”,从第2句的“一个民族的文学”到“灿烂的智慧”,这是在谈文学的“内涵”。从“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到“那是不可想象的”,这是在介绍文学的“功能”和“作用”,我们简单称之为文学的“功能”。以上的文学特征、内涵、功能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之为文学所具有的“性质”。从“有人说”到这一段末尾,又谈到了文学的一个性质,和前面三个性质有所不同,谁知道是什么性质?

  学生:文学的作用。

  教师:对,请坐。是文学的作用,不错。但文章阐述的是文学的一个具体作用,即文学能促进人的发展。针对这一文学的具体作用呢,我们可以将之具体的概括为——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关系。好,将我们之前谈到的文学的4个性质,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第4自然段的段意,即阐述了文学特征、文学内涵、文学功能以及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关系,这是第4自然段谈到的内容。最后一段,很简单,一句话概括:走进文学这扇门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好,5个自然段的内容我们都了解了,那么从整体来看,整篇课文主要谈了什么内容?谁来试着总结一下,用自己的话说。

  学生:(试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教师:好,不错,回答得很详细,思路也很清晰,请坐。老师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学会去概括性的叙述、归纳文章的意思,而不是对文章所写的内容进行具体表述或复述,那样的话就不是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呢,主要有3点:阐述了文学是一扇重要的大门,描绘了文学的魅力,并且鼓励青少年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呢,我们认识了课文的作者,解决了生字生词的疑问,了解了每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而了解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要对课文进行层次划分,希望大家下去后思考一下,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布置一下作业,将本课的生字抄写两遍,生词连同词义抄一遍,下午放学之前交上来。好,下课!

  学生:老师再见!

  七年级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阐述道理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3.认识阅读文学作品的重大意义,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感受作者笔下的文字的魅力。通过朗读、欣赏等形式,把读者带入美丽如画的文学氛围中,品味丰富多彩的语汇,欣赏生动的修辞运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步入文学的殿堂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2.理解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优秀文学作品,是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更是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门外与门内的风景大相径庭。打开文学之门,我们不仅可以领略时代精神,更可以受到熏染,通过阅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通览全书,激发兴趣。

  今天是我们进入中学的第一堂语文课,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们的内心一定是既好奇又紧张。那就从这节课开始慢慢熟悉吧!

  翻开第1页《目录》,请同学们浏览并思考:

  (1)这本语文书分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6个单元,分别是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

  (2)每个单元里分设了哪些不同的内容?

  【除了课文,还有诵读欣赏、写作、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名著阅读与推荐等。】

  通过目录的浏览,我们可以通览课本,还能发现这本语文书中所包含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初中语文呢?

  请同学们翻开扉页,朗读《致同学》,在文中划出你想要的答案。(学生朗读文字)

  【学习语文要靠自己努力,要自己去探究、发现,相信你会用自己的智慧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遨游。】

  (二)、文章导入,初步识文。

  1、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芝麻开门的故事,有谁知道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板书课题:为你打开一扇门 并画上一扇门】

  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教学设计

  二、朗读大比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朗读比赛,方法如下:

  班级按位置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组织学生评委,确立评分标准,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3.重点字词:

  诠释quán 憧憬chōng jǐng 裨益bì 危言耸听sǒng

  广袤mào 跌宕dàng 真谛dì 瞬间shùn

  三、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的思路是什么(围绕标题中的哪个字展开),展开小组讨论。

  明确思路: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

  【课文围绕一个“门”字,先议论大门(1—2段):各种各样的大门。再初识文学之大门(3-4段):缩小范围,介绍自己对文学之门的理解,认识文学之门。最后打开大门(5段):明确打开文学大门,便会有所收获。逐层深入,使读者渐入佳境。】

  四、合作探究

  1.第一部分(第1、2段)指名读第1-2节,分析思考:

  (1)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我们会收获什么?如果不去开门探寻,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这儿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2)面对关闭的门,怎样才能打开呢?

  (3)文章有没有开门见山就提“文学之门?

  【(1)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我们可以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如果不开门探寻,我们只能在门外徘徊,只能沉睡。

  (2)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就会洞开。

  (3)文章没有开门见山就提“文学”二字,而是在1-2节先议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大门,由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提到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即“文学之门”。】

  (4)句子分析。

  1)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这句话中的两个“世界”的含义各是什么?【第一个“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第二个“世界”指:领域。】

  2)第2节中运用了“只要……只要……一定会的句式,你能用这个句式说一段话吗?【 略,(只要语言组织合理、句式整齐便可)】

  2.第二部分(第3、4段)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1)第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给第4段标出句序、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对文学的理解的?

  提示:所谓“文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生讨论,师巡视点拨。)

  【(1):第3段过渡段,初步点题:缩小范围,由“无数”大门缩小为“一扇”文学之门,但未提及打开文学之门及如何打开。

  (2)第4段从四个方面谈对文学的理解。

  第一个方面(第1句):介绍文学的特征。

  第二个方面(第2-4句):介绍文学的内涵。第2—3句回应第1句前半句,第4句回应第1句后半句。

  第三个方面(第5-8句):介绍文学的功能,即文学对人的影响。

  第四个方面(第9-13句):介绍文学的育人作用及不阅读文学作品的负面影响。

  (此为教学难点,以教者讲解为主,发言中言之有理的应予表扬鼓励。)】

  (三)、问题分析。

  (1)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高智商的野蛮人”指有硕士、博士或更高的学位但不阅读文学作品,缺少修养缺乏情感的人。旨在让学生自觉地去掉“重理轻文”的思想,主动培养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第4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第4段的中心句是“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明确阅读文学作品的作用,引导青少年读者积极阅读。】

  (3)第4段倒数第二句中有“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三个短语,前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颠倒,先增长知识,才能提高修养,也才能丰富情感;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是递进关系。】

  (4)第5段中说“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为什么说我们不会空手而归?【略(学生只要能结合第4段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便可)】

  针对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疑,进而理解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

  五、拓展延伸

  我们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感触,正是通过文学作品得到的。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而接触文学作品的主要方法就是读书。许多大学问家都喜爱读书,并且在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学生可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学语文轶事:爱因斯坦写出《相对论》,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地理学家郦道元同时又是散文家……)

  六、本课小结

  1.亲近文学,爱好文学,培养情感,是每一个人提高修养的必要途径。

  2.总结所学,激励学生打开文学之门,打开世界上每一扇门,挖掘其中的宝藏,启示学生,只要肯探索,肯动脑,肯吃苦,总会有可贵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文章里作者把文学比作一扇门,在你的心中文学是什么呢?请用比喻的修辞形容出你心目中的文学。

  文学是 ,文学是 。

  2.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指名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并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2.文章里作者把文学比作一扇门,在你的心中文学是什么呢?请用比喻的修辞形容出你心目中的文学。

  文学是 ,文学是**。

  二、美点探寻

  文学的殿堂处处充满瑰丽的色彩,每一文学珍品都闪耀着迷人的光环,请大家再一次浏览课文,画出你认为最精彩、最能表达感情的句子。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精读课文,为精彩片段或句子做批注,然后在全班交流。)

  (这一环节,教师应从词语运用与修辞两个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赏析美点。)

  例:(1)课文标题“为你打开一扇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即用“门”来比喻文学领域的入口处,生动形象。

  (2)第4段的第3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一个时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

  三、拓展延伸

  感谢赵丽宏先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其实我们在此之前就多多少少窥到了门中的一些珍宝,请你选择记忆最深刻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甚至一首诗,来交流交流阅读感受。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活动,相互介绍精彩的作品。)

  四、本课小结

  作者借《为你打开一扇门》为广大的青少年读者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并阐述自己对文学的独到见解,怀着满腔热情希望青少年读者能够走进文学的殿堂,去领略文学的魅力。

  文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愿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能深深地爱上文学,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在文学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

  五、布置作业

  读书习惯培养:做读书卡,标题《佳作共欣赏》,一周安排一节课时间交流一次。

【七年级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爱莲说》教案06-22

丑小鸭七年级语文教案08-20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教案范本05-31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设计09-09

七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09-23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10-06

珍珠鸟七年级优秀语文教案06-13

《早》的教案(你早音乐教案)07-04

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白鹅》教案06-17

网页打开慢怎么办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