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

时间:2024-07-22 11:53:1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教学目标:

  1、通过圈划关键字词概括木兰诗的故事梗概

  2、通过朗读重点语句感知木兰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圈划关键词语了解故事梗概和写作思路

  难点:如何通过朗读诗文演绎木兰的故事并通过朗读指导来体会木兰的精神品质

  导入:

  听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提问:1、戏曲中主要批判了刘大哥的什么观点?

  2、戏曲中女子有何优秀品质?(勤劳、为国杀敌)

  小结:谁说女子不如男,代代女中有英贤。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女中豪杰-花木兰。

  教学流程:

  一、 初读诗歌,概括故事梗概

  1、介绍《木兰诗》,介绍“乐府及乐府诗” “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兴起的一种能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我们还学过哪些可以配乐歌唱的文学体裁呢?

  解读书下注释

  1,提炼信息。

  故事发生的时间:南北朝

  地点:北方

  艺术形式(体裁):民歌

  2、找同学朗读课文纠正读音,(可汗、帖、裳)

  其他同学动手圈划能证明这个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诗句或词语。

  可汗、阿爷

  黄河边、黑山头、燕山、(胡骑)

  朔气、寒光

  3、把这些词语还原到诗中,从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

  可汗大点兵、阿爷无大儿:交代木兰从军的缘由

  黄河边、黑山头、燕山、(胡骑):木兰从军的路线

  朔气、寒光:木兰艰苦的军旅生活

  那么,对于木兰的军旅生活仅仅就是忍受着寒冷的天气和清冷的月光吗?找一位同学来有感情的朗读这段描写木兰的戎马生涯的诗句。

  追问:你从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能不能把你的这种感受用我们学过的一首诗中的诗句来形容一下。(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齐读这段,读出气势,读出情感,进而感受木兰军旅生活的艰辛。

  4、作为一个故事来说前三段分别交代了哪些要素呢?(起因、经过)也可以说整个故事是按时间的先后讲述的,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故事的结果怎样呢?再请一位同学读第四段(朗读时注意感情)并用原文回答。

  “送儿还故乡”,此时木兰有没有恢复女儿身?

  5、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身的呢?我们来齐读第五段中直接描写木兰的诗句,看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木兰的,衣锦还乡的木兰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我们又该如何通过朗读来演绎木兰还乡时的心情呢?

  小结:当结束了十年征战生涯的木兰迫不及待的推开自己尘封已久的房门同时也打开了那段美好的少女的回忆,一开一坐写出了木兰对家的眷恋,一脱一著写出了木兰对恢复女儿身的急切心情,而一理一帖突显出木兰的女儿本色。因此,读此段文字之时要尝试再现当时温馨的氛围和愉悦的心情。

  二、 品读诗文,感受木兰的精神

  上课之前我们听了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大家能不能从诗文中找出几句赞美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诗句,并说说分别赞美了木兰的哪些美好的品质。

  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勤劳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孝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淡泊名利

  重点朗读“雄兔……”,体会情感。

  大家还能不能举几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例子,“武则天、杨家女将、梁红玉……”

  三、 总结:

  木兰的故事让我们学到了“勤劳、孝顺、勇敢、淡定”,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恰恰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缩影。作为一个即将踏上征途的你们而言,现在的处境与木兰极为相似,中考就是你们的战场,敌人就是你们自己,胜利的方法只有一个--努力、坚持,摆在你们前方的只有一条路--勇往直前,衣锦还乡。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说课教案:木兰诗08-29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练习题及答案05-06

木兰诗 教学设计09-2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木兰诗同步练习题07-25

《木兰诗》的教学计划04-20

初一《木兰诗》优秀教案(通用10篇)06-04

木兰诗教学设计(精选12篇)04-05

《木兰诗》教学设计(精选11篇)03-05

木兰诗教学设计分析05-29

木兰诗教学反思(通用13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