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护士资格考试:小儿腹泻护理

时间:2024-06-27 07:08:54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护士资格考试:小儿腹泻护理

  导语:小二腹泻主要包括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以下是在护士资格考试中关于小二腹泻护理的相关考试内容,希望大家都要好好复习。

2017护士资格考试:小儿腹泻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对食物量和质的变化耐受性差。

  (2)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较差:胃酸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

  (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的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具有拮抗作用,新生儿出生后

  尚未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或因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不能从母乳中获得sIgA等成分,且食物和食具易被污染。

  2.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主要由病毒、细菌引起,秋冬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所致,以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以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

  (2)肠道外感染:如肺炎等疾病可因发热、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或肠道外感

  染的病原同时感染肠道而引起腹泻。

  3.非感染性因素

  (1)饮食因素:主要是喂养不当。

  (2)过敏因素:如对牛奶及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而引起腹泻。

  (3)气候因素: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或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等可诱发消化功能

  紊乱而引起腹泻。

  (二)发病机制

  1.感染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多通过污染的水、食物、日用品、手、玩具等进入消化道,或通过带菌者传播。病原微生物能否引起肠道感染,取决于宿主的防御能力、病原微生物数量的多少及毒力。病原体侵入消化道,可致肠黏膜发生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溃疡和渗出等病变,使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未消化的食物被细菌分解(腐烂、发酵),其产物造成肠蠕动亢进及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引起腹泻。另外,病原体产生毒素,使小肠液分泌增加,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导致腹泻。腹泻后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当摄人食物的量过多或食物的质发生改变,食

  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使未消化的食物发生腐烂和发酵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亢进,引起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

  一、临床表现

  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和慢陛腹泻(病程>2个月);根据病睛分为轻型腹泻及重型腹泻。

  (一)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食欲缺

  乏、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一般每日在10次以内,每次大便量不多,一般为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患儿体温大多正常,无明显脱水征及全身中毒症状,经治疗多在数日内痊愈。

  (二)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以外,还有明显的脱水、

  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全身中毒症状。

  1.胃肠道症状食欲缺乏,常有呕吐,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十次,多为黄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量多,有少量黏液。

  2.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主要表现为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等。

【护士资格考试:小儿腹泻护理】相关文章: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试题09-24

护士资格考试心理护理考点09-17

护士资格考试心理护理考点冲刺06-24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理管理:冲突05-13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习题及答案06-11

护士资格考试《法规与护理管理》试题05-09

2018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辅导精选09-13

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练习试题10-23

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试题及答案10-23

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练习题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