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九年级历史寒假作业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历史寒假作业 篇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1.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北京2008 奥运会有一个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5 世纪末到16 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是
A.丝绸之路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
3.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他这样评价其法典的主要理由应是
A.法典是他亲自审定颁布的 B.法典是一部最为完整的法律文献
C.法典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 D.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4.有同学将启蒙思想和文艺复兴作比较,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思想 B.都起到了解放人们思想的作用
C.都对教会思想进行抨击 D.都首先产生于法国
5.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
C.都受到启蒙思想的直接影响 D.遭到外国武装干涉
6.“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是指
A.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了市场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7.“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雄壮的《国际歌》创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纪念
A.宪法和章程运动 B.德国工人运动
C.巴黎公社 D.《共产党宣言》发表
8.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的宪法和章程运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
9.在美国有一种说法:一个女人(斯托夫人)一本书(《汤姆叔叔的小屋》又名《黑奴吁天录》)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欧洲革命
10.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走上了资本之义发展的道路
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1. “苹果落地”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自然想象却引发了一位科学家的思考,并促成了一项科学发现。这位科学家和这项科学发现是
A.达尔文--进化论 B.莱特兄弟--飞机
C.爱因斯坦 --相对论 D.牛顿--万有引力
12.右图中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B.“我要扼制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13.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作为首次参加世博会的中国代表,你在20世纪初举办的世博会上不能看到的最新科技成果应是
A. B. C. D.
14.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指
①沙皇政府 ②临时政府 ③工兵代表苏维埃 ④人民委员会 ⑤苏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⑤
15.小张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其中错误的评价是:
A.这是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这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伟大革命
16.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重点是
A.农业 B.商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7.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主要是
A.英、法、美 B.英、德、法 C.德、意、日 D.美、日、英
18.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是在
A.1923年~1928年 B.1924年~1929年
C.1925年~1927年 D.1926年~1930年
19.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C.德国掀起反犹狂潮 D.德国策划慕尼黑阴谋
20.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是
A.日本皇宫 B.日本法院 C.日本军部 D.日本幕府
二、读图知史(11分)
21.观察下面三位人物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分别写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
(2)写出他们各自领导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以及结果。
(3)从他们的身上,体现出怎样的高贵品质?
三.材料分析(31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拥有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材料二: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证国内安宁,规划共同国防,增进一般福利,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得到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订本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英国和美国什么重大事件后颁布的什么法律文献?
(2)这两个文献规定的英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如何?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国王的哪些权利受到了限制?
(4)这两部法典的颁布共同反映了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 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出现的人物和机器各是什么?它们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 皮洛夫
(1) 材料一中所说“战前”指的是什么战争前?你知道引爆欧洲“火药桶”的“一粒火星”指的是什么事件吗?这一事件和这场战争之间是什么关系?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加入了哪一方作战?
(2) 你知道材料二所说的“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它为什么能分割到最多的大陆和海洋?
(3) 材料二表明德国和“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怎样?以它们为首形成的两大敌对侵略集团是什么?此后两大侵略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四、历史探究(18分)
25.(8分)
材料一: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制度,确定各个企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等……
材料二:……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
(1)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是有关哪两个国家的经济情况?
(2)材料一中内容实施的背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从长远看此政策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
(4)以上两则材料所体现的政策都发生在哪个世纪什么年代?从两个国家发展政策对本国发展的影响看,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或启示?
26.(10分)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会议各自以什么问题为核心?
(2)两次会议各签署的主要政治文件是什么?
(3)两次会议各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哪一地区的矛盾?
(4)两次会议中都有哪些损害中国人民利益的规定?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A A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C D D A B B C
二、读图知史(11分)
21、(11分)
(1)章西女王 玻利瓦尔 华盛顿(共3分)
(2)(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大起义 ——失败
(玻利瓦尔)——拉美独立运动——胜利
(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以上答案,结果部分教师可以自行掌握,共6分)
(3)(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材料分析(31分)
22、(12分)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4分)
(2)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制,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均可 (2分)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1分,言之有理即可)
(3)(只要答出三方面即可的全分)(3分)
(4)资产阶级(2分)
23、(8分)
(1)瓦特 (1分) 蒸汽机(1分) 蒸汽时代(2分)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3)环境污染问题(1分)
(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2分)(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4、(11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 萨拉热窝事件(1分) 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分) 协约国(1分)
(2)英国(1分) 因为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经过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2分)
(3)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等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分,言之有理即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分)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1分)
四、历史探究(18分)
25(8分)(1)美国和苏联(2分)(2)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缓解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灵活掌握)(2分)
(3)集中全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言之有理即可) 破坏、迟滞、阻碍等等均可(2分)
(4)20世纪30年代, 略(言之有理即可)(2分)
26、(18分)
(1)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德国问题,华盛顿会议的中心问题是中国问题。(2分)
(2)巴黎和会签署了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的《九国公约》等条约(其它也可以)。(2分)
(3)巴黎和会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的矛盾。华盛顿会议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的矛盾。(2分)
(4)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中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的《九国公约》的内容。使中国又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 弱国无外交(2分)(教师灵活掌握)
九年级历史寒假作业 篇2
一、选择题
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 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 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 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 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祭祀活动巩固了宗法制度
B、 政治演变发展了天人关系
C、 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
D、 神权观念强化了贵族政治
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下列观点中与上述思想一致的是
A、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B、 “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C、 “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
D、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C、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吕氏春秋》载:“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伐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不义,则福莫大焉,黔首(百姓)利莫厚焉。”此观点直接反驳的是
A、 老子的“无为”思想
B、 墨子的“非攻”思想
C、 荀子的“王道”思想
D、 孟子的“仁政”思想
《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害怕)不明经术(儒家经典),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 儒家思想有助于提高政治地位
C、 儒家经典推动科举制度发展
D、 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做是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下列对理学“内在生命与动力”蕴意理解正确的是
A、 大力推行书院教育,广泛影响海外学派
B、 汲取佛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学形成成熟理论体系
C、 突出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 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精华,促进新儒学形成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致良知
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他在这里强调
A、 教育应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B、 要继承和发展太学的传统
C、 仁者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 须全面贯彻孔子的教育理念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在清人赵翼所写的《廿二史札记》中,作者提到“元末殉难者多进士”的现象。书中描写到: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A、 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灭亡的原因
B、 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
C、 理学对读书人的影响
D、 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儒家学说的重大理论突破在于
A、 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 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 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 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这主要是因为
A、 理学思想从知识精英扩展到普通大众
B、 陆王心学回答了对终极问题的追问
C、 心学主张“心即理也”“致良知”
D、 王阳明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西学东渐的影响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 经济重心的转移
D、 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在谈论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时,历史学家夏曾佑说了三句话:
①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②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③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对这三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第①句是指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使其成为正统思想
第②句中“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权制度
第③句是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大一统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
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这说明
A、 秦“焚书坑儒”不足信
B、 选官及婚姻取决于门第
C、 儒学成意识形态的主流
D、 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孟子》已成为官方儒学;
②朱元璋想避免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③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④《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表明李贽
A、 全面否定程朱理学
B、 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C、 主张正确看待孔子
D、 努力追求个性解放
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 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C、 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 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 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 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二、连线题
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朱子文集》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
(2)说说宋明理学为什么是“两汉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流派,三者间的关系经历了漫长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
材料二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遂至于无可奈何。是果不可去邪?盖亦未知其方也。……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此自然之势也
——欧阳修《本论》
材料三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卫道》
(1)材料一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为什么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
(2)材料二中,欧阳修是如何看待佛、儒关系的?
(3)材料三中,朱熹对佛学持何种态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中国近代,有人将孟子的“民贵君轻”与西方的“民主君仆”联系起来,“吾观泰西民主之国,选举议院之权操于国民,弹劾总统之权操于上议院,孟子之立法殆即此意也”;墨子的“兼爱”与西方的“博爱”划了等号,“墨子之政术,民约论派之政术也”;黄宗羲强调“为天下,非为一姓也;为万民,非为一人也;”“其学说思想与卢氏(指卢梭)同”;早期维新思想家认为,《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具有现代“民约”思想的精髓,即人民主权说,君主立宪制中国“古已有之”,议会制度“颇与三代法度相符”。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更是将之发展到极致,“春秋大同之学,无不言民权者”,其“托古改制”思想成为维新志士推行民主实践的理论依托。
——摘编自张逸云《论传统民本思想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奢则不孙(孙:同逊,恭顺),俭则固(固:简陋、鄙陋)。与其不孙也,宁固。”……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世间名士,但务宽仁。
——摘编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材料二
明清家训在其内容和教化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强化宗子教育、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宗规族训和家法惩戒的加强等方面。
——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三
津村先生肯则诲汝(指长女梁思顺)中央银行制度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学宪法行政法,知其大意(宪法所讲比较尤妙),经济学亦必须毕业,而备课皆须于三月前完了。
——摘编自《梁启超家书—1912年12月致思顺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颜氏家训》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家训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3)与材料二的教育思想相比,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九年级历史寒假作业】相关文章:
初一的寒假作业历史答案12-02
初二历史寒假作业答案北师大版11-30
2018年初二历史寒假作业答案解析03-28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05-02
2015年七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答案03-24
八年级历史上册寒假作业及答案参考03-25
寒假作业答案03-21
寒假作业的语文答案11-28
2017寒假作业答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