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

时间:2024-09-30 02:05:46 寒假作业 我要投稿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大全

  2016年寒假假期结束了,那么新学期开始之前,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最新的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大全

  寒假作业(一)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培养病毒应该用活细胞的培养基,A错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病毒的组成为DNA和蛋白质或者RNA和蛋白质,B错误;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错误;SARS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C

  【解析】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且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A错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B错误;构成一棵杨树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C正确;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D错误;答案是C。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技巧点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据此答题。

  3.B

  【解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④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②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象清晰旋。答案是B。

  【考点定位】显微镜的使用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显微镜的使用

  (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

  “找”: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

  ↓

  “移”:移动装片,使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

  “转”: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

  “调”: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

  4.D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5.B

  【解析】

  试题分析:发菜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他三种生物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6.D

  【解析】细胞鲜重中,含量由多到少的化合物是水、蛋白质、脂质和糖类,元素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O、C、H、N,答案是D。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元素与化合物的含量排序

  (1)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O、C、H、N;占干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C、O、N、H。

  (2)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

  7.B

  【解析】

  试题分析:由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功能可知,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与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程度有关,代谢越旺盛,自由水含量越多,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8.B

  【解析】图中可知,a是由两个单体组成。淀粉属于多糖,由很多葡萄糖分子组成,A错误;麦芽糖是二糖,由2个葡萄糖分子组成,因此a是可以麦芽糖,b是麦芽糖酶,c是葡萄糖,B正确;蔗糖是二糖由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构成,水解后的2个单糖不同,C错误;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组成,水解形成的2个单糖不同,D错误;答案是B。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酶的作用

  9.D

  【解析】

  试题分析:性激素具有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A正确;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等生物膜的重要物质,B正确;脂肪具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C正确;催化体内能源物质分解的是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脂质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10.B

  【解析】

  试题分析:胆固醇、脂肪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而脂肪酶属于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DNA、RNA、磷脂均由C、H、O、N、P 五种元素组成;氨基酸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核苷酸由C、H、O、N、P组成,磷酸由H、O、P元素组成性激素是脂质,纤维素是多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胰岛素是蛋白质,由C、H、O、N、S五种元素组成。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1.B

  【解析】

  试题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RNA是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与图2相符,①正确;多肽是由氨基酸(有20种)脱水缩合而成,与图2相符,②正确;淀粉是由葡萄糖为基本单位脱水缩合而成,不符合图2,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2.A

  【解析】

  试题分析:新配制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可以用来检测还原性糖,①葡萄糖具有还原性②蔗糖不具有还原性;乙液(0.05g/mLCuSO溶液)可用蒸馏水稀释为0.01g/mLCuSO4溶液,与0.1g/mLNaOH溶液可用来检测蛋白质,胰蛋白酶属于蛋白质,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鉴定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3.D

  【解析】脂肪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主要的储能物质,A错误;磷脂和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错误;激素的化学本质包括:蛋白质类、多肽类、固醇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等,C错误;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定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脂肪: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减少摩擦的作用;(2)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3)固醇: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4.

  (1)单糖、麦芽糖、乳糖 沸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2)橘黄色

  (3)双缩 紫色 蛋白质

  【解析】

  (1)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等单糖、麦芽糖、乳糖。鉴定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后需加热约2分钟才能观察到有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2)脂肪 苏丹III染液→橘黄色,脂肪 苏丹IV染液→红色。

  (3)蛋白质 双缩试剂→紫色

  【考点定位】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名师点睛】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总结如下:

  物质

  试剂

  操作要点

  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临时混合

  加热

  砖红色

  脂肪

  苏丹Ⅲ(或苏丹IV)

  切片

  高倍镜观察

  桔黄色(红色)

  蛋白质

  双缩试剂(A液和B液)

  先加试剂A

  再滴加试剂B

  紫色

  15.

  (1)洗去浮色

  (2)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是非还原糖

  (3)双缩 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4)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容易提取到较纯的细胞膜

  (5)B

  【解析】

  试题分析:

  (1)A组实验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所用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B组实验是检测还原性糖,加入斐林试剂后,可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产生。甘蔗中含有的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无法使用斐林试剂对其进行检测。

  (3)C组实验是检测生物材料中的蛋白质,可选用双缩试剂检测,该试剂使用过程中应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4)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容易提取到较纯的细胞膜。

  (5)上述A到D组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是还原糖的鉴定。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鉴定方法。

  16.

  (1)葡萄糖 糖原 淀粉

  (2)脂肪 类脂和固醇

  (3)氨基酸 略

  (4)2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苷酸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于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因此E表示多糖,A为葡萄糖.动物体内的多糖为糖原;植物体的多糖包括淀粉和纤维素,由于纤维素不能提供能量,不属于能源物质,因此植物中的E主要指淀粉。

  (2)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因此F是脂肪;脂质除了脂肪,还包括磷脂和固醇。

  (3)蛋白质是重要的结构物质,因此G是蛋白质,C是氨基酸。

  (4)核酸是遗传物质,因此H是核酸,D是核苷酸;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

  寒假作业(二)答案

  1.D

  【解析】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每一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据此可知,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定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2.A

  【解析】

  试题分析: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是甘氨酸,A错误;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必需从食物中获得,B正确;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正确;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3.B

  【解析】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一个来自于氨基,另一个来自于羧基,选B。

  【考点定位】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名师点睛】注意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1)肽的名称:一条多肽链由几个氨基酸分子构成就称为几肽(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称为多肽),如:由6个氨基酸分子构成一条链,则其名称是六肽,也可称为多肽。

  (2)肽键的结构式:

  (3)一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其余的氨基(或羧基)在R基上。

  (4)H2O中的H来自于—COOH和—NH2,而O则只来自于—COOH。

  4.C

  【解析】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A正确;酶是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在反应前后本身结构和性质不变,B正确;低温不会使蛋白质结构改变,因此不会使蛋白质变性,C错误;蛋白质中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试剂反应呈现紫色,D正

  确。

  【考点定位】蛋白质

  5.A

  【解析】

  试题分析:两种物质都是含有9个氨基酸的多肽,多肽的结构决定功能,所以两种物质生理功能不同的原因是氨基酸种类不同和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6.C

  【解析】现有6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610个,羧基有630个,说明R基中含有10个氨基和30个羧基;由此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肽键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肽链数=600—4=596个,每条肽链的首尾两端各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因此共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分别为14、34。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 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脱水缩合。

  【名师点睛】关于蛋白质的计算技巧:

  ①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②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

  ③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7.A

  【解析】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69H121O21N25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要想知道该多肽彻底水解时需要水分子的个数,首先得求出肽键的个数,因多肽彻底水解一个肽键需要一个水分子。从得到的氨基酸结构看它们的氧原子的数目一样多且R基上无氧原子。该多肽链共有21个氧原子减去一端的2个氧原子,剩下的氧原子在肽键上由于每个肽键上一个氧原子即肽键数19,也就是需要19个水分子。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

  【名师点睛】

  1.探究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条肽链或m条肽链:

  形成肽链数

  形成肽键数

  脱去水分子数

  氨基数目

  羧基数目

  多肽相对分子质量

  1

  n-1

  n-1

  至少1个

  至少1个

  na-

  18(n-1)

  m

  n-m

  n-m

  至少m个

  至少m个

  na-

  18(n-m)

  2.探究多肽中H、O、N原子数的计算

  (1)H原子数=各氨基酸的H原子数之和-2×脱水数。

  (2)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的O原子数之和-脱水数。

  (3)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数之和。

  8.B

  【解析】

  试题分析:染色所用的试剂是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液,即甲基绿染液和吡罗红染液的使用是同时的;用8%的盐酸目的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染色;另一个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便于染色剂进入细胞;叶肉细胞呈现绿色,不利于DNA分布区域的判断;盐酸将染色质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开来,染色质已不存在,视野内看到的只是DNA和RNA的分布区域,分子在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细胞内核酸分布实验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9.A

  【解析】

  试题分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DNA,B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不含有胸腺嘧啶,C正确;肝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中含有DNA,细胞核含有DNA,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0.D

  【解析】DNA和RNA都含五碳糖,分别是脱氧核糖和核糖,A错误;DNA和RNA都含鸟嘌呤,B错误;胸腺嘧啶只有DNA有,C错误;尿嘧啶是RNA特有,D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定位】核酸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DNA、RNA、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和代谢终产物的比较

  项目

  DNA

  RNA

  蛋白质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初步水解产物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多肽

  彻底水解产物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

  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

  氨基酸

  代谢终产物

  CO2、H2O、尿素和磷酸盐等

  CO2、H2O和尿素

  11.B

  【解析】口腔上皮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 四种核糖核苷酸)、5种碱基,A错误;洋葱叶肉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 四种核糖核苷酸)、5种碱基,B正确;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所以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4种碱基,C错误;豌豆根毛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 四种核糖核苷酸)、5种碱基,D错误。

  【考点定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名师点睛】解答该题,要熟练掌握:1、DNA和RNA化学组成的异同: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2、细胞类生物的核酸有DNA和RNA,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故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2.

  (1)多肽/蛋白质(2)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3)5 56 (4)肽键(5)2

  【解析】

  (1)肉毒类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是由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通式是。

  (2)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高温可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使蛋白质失活。

  (3)构成题图该肉毒类毒素片段的各个氨基酸的R基分别是CH2——C6H4OH、—H、—CH3、_CH2_C6H5、_CH2_CH(CH3)2 R基有5种,说明该片段有5种氨基酸组成。由上述5种氨基酸可组成六肽的种类是5×5×5×5×5×5=56种。

  (4)图中A的结构式是—CO—NH—是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NH2)同时脱出一分子水后形成的肽键。

  (5)由于“肉毒类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是由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可知肉毒素含有两条肽链,则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肽链数=2.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

  13.(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H、O、N、P

  (2)脱氧核糖核酸(或DNA) 4 T

  (3)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组成元素为C、H、O、N、P.

  (2)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含有A、T、G、C四种碱基,其中T是DNA特有的.

  (3)0.9 %的 NaCl 溶液能够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考点定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名师点睛】分析题图:图示为核糖核苷酸的结构式,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其中碱基又分为A、C、G、U.

  14.(1)N、P

  (2)淀粉 糖原

  (3)磷酸、核糖、碱基

  (4)组成Ⅳ的P(或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组成Ⅱ的Y(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解析】(1)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表示DNA,基本单位Y表示脱氧核苷酸;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表示RNA,基本单位Z表示核糖核苷酸;核苷酸组成元素为C、H、O、N、P,因此A所代表的元素是N和P。

  (2)由图可知,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为糖类,图中X是单体为葡萄糖,Ⅰ是多糖,在植物细胞中,表示淀粉。在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糖原。

  (3)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表示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为磷酸、核糖和碱基。

  (4)图中P是氨基酸,从氨基酸的角度考虑,蛋白质的多样性是因为组成其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Ⅱ是DNA,从DNA的角度考虑,由于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考点定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寒假作业(三)答案

  1.D

  【解析】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使植物细胞不易破坏;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干扰细胞膜的分离提取,所以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答案是D。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制备

  2.C

  【解析】

  试题分析: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将分泌物排出细胞外,A错误;变形虫的变形运动来摄食和运动,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没有过膜结构,所以不能反映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白细胞吞噬病菌,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3.C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器A高尔基体、C线粒体、E叶绿体、F核糖体都能产生水,A正确;B中心体和F核糖体都是无膜的细胞器,B中心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F核糖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都不含磷脂,B正确;C线粒体、F核糖体是植物细胞都含有的细胞器,E叶绿体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C错误;A高尔基体、D内质网及植物细胞的液泡都是单层膜结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4.C

  【解析】

  试题分析:线粒体细胞内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能量。肌细胞内的肌质网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有利于为肌肉细胞的收缩提供能量。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5.A

  【解析】

  试题分析:烟草花叶病毒是由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核糖体是由核糖体RNA和蛋白质组成,A项正确;中心体由微管蛋白组成,B项错误;溶酶体由单层生物膜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溶酶体内含有的多种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项错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化学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B

  【解析】根据图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可知,该物质是分泌蛋白,B正确;有氧呼吸酶和光合作用的酶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蛋白质,性激素属于脂质,ACD错误;答案是B。

  【考点定位】分泌蛋白的合成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生物膜有关的8个失分点

  (1)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但获取某细胞结构时采用差速离心法。(2)游离的核糖体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同,前者合成的是结构蛋白,后者合成的是分泌蛋白。(3)细胞器的膜可以相互转化,这是由于各种膜的化学组成成分和结构基本相同,高尔基体为转化的“枢纽”。(4)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协作:核糖体只是分泌蛋白肽链的合成场所,肽链需在内质网中盘曲、折叠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经高尔基体进行最后的“加工、分类与包装”,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5)分泌蛋白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胞吐,需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6)多肽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空间结构是在内质网上形成的,成熟蛋白质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7)真核细胞有内膜系统,原核细胞没有,具膜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8)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体现了内质网是细胞内分布最广的细胞器,也体现了内质网的运输作用;内质网是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中心。

  7.B

  【解析】

  试题分析:染色体和染色质是由同种物质组成,但在不同的时期存在不同的形态,所以选B。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8.A

  【解析】③是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错误;①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但原核细胞和病毒没有染色体,B正确;②是核仁,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C正确;④是核孔,有利于mRNA等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但具有选择性,DNA不会从细胞核出来进入细胞质,核孔数量的多少和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的细胞其代谢越旺盛,D正确;答案是A。

  【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细胞核有关的3个易错点

  (1)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进出核孔。核孔是由多种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2)核仁不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染色质)上。

  (3)染色体和染色质只是形态不同,而成分完全相同。

  9.D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而把其他物质保留在血液中,说明其具有选择透性功能特点。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合理分析生物学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0.(1)血液 受体 (2)细胞膜接触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3)通道 胞间连丝

  (4)物质和能量

  【解析】

  试题分析:(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胞间连丝。(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1.(1)[2]细胞壁 [13]液泡 [4]叶绿体 (2)[5]高尔基体 (3)[10]线粒体 [4]叶绿体 (4)溶酶体 (5)[12]核糖体 (6)[13]液泡 (7)生物膜系统 (8)[8]核膜

  【解析】

  试题分析:(1)与高等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2]细胞壁、[13]液泡、[4]叶绿体。(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是[5]高尔基体。(3)细胞中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10]线粒体,进行光合作用场所是[4]叶绿体。(4)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5)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12]核糖体。(6)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的是[13]液泡。(7)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一起构成生物膜系统。(8)根据该细胞具有[8]核膜,可以确定其属于真核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2.(1)A 清水 S∕2 (2)[①]糖蛋白 (3)流动性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可以运动的。 (4)③ (5)流动镶嵌模型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最好的实验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该细胞中没有核膜及具膜的细胞器,且该细胞较易获取,故选A项。

  ②将选取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进入细胞内,细胞将吸水膨胀,一段时间后细胞破裂,

  ③提取其中细胞膜成分的磷脂,由于磷脂“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此面积为S,而在细胞中,由于细胞内外都是水溶液,在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必然以疏水端相对,构成磷脂双分子层,因此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S/2。

  (2)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即图中的①,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3)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变形虫运动是细胞形状的改变,即在细胞的表面伸出一些指状的突起,称伪足,借伪足不断改变细胞的形状而移动位置,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可以运动的。。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结构相似,但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图中代表蛋白质的是③。

  (5)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分子层中,且膜上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寒假作业(四)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水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即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B正确;细胞膜对物质进出具有选择性,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C错误;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2.D

  【解析】A、由图可知,c为细胞液,b为细胞质基质,a相当于细胞外液,该细胞有可能a>b>c,细胞渗透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此时a=b=c,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

  D、也有可能a

  【考点定位】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3.C

  【解析】当硝酸钾溶液的浓度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会更多地向细胞外移动,,表现为细胞失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而后,由于植物细胞可主动运输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使这两种离子进入细胞,结果导致硝酸钾溶液的浓度降低,细胞液浓度升高,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硝酸钾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吸水,从而表现出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答案是C。

  【考点定位】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4.C

  【解析】图示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因此为主动运输,甘油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答案是C。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名师点睛】技巧点拨:“三步法”速判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5.C

  【解析】小肠绒毛上皮吸收氧气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①错误;小肠绒毛上皮吸收脂肪酸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②错误;小肠绒毛上皮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③正确;钾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而能量有细胞呼吸提供,呼吸酶抑制剂会抑制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故会影响主动运输,④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C。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名师点睛】理清脉络,弄清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异同:

  物质出

  入细胞

  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图例

  举例

  O2、CO2、H2O、甘

  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表示曲线

  (一定浓度

  范围内)

  6.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图可知,a为协助扩散,b为主动运输。CO2进出肺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错误;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方式是胞吞,B错误;氨基酸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方式与a相同,C错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在载体数量充足的情况下,限制b曲线不再上升的重要因素是能量,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7.C

  【解析】

  试题分析:酶绝大多数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酶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底物,能被相应的酶分解,B错误;酶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最适pH是相同的,C正确;酶一般作用后不分解,D错误;答案是C。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8.A

  【解析】图中a的反应速度最快,其次是b,最后是c,酶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a、b、c表示酶的浓度时,a>b>c,A正确;若a、b、c表示pH,在达到最适pH之前,则是a>b>c,在达到最适pH之后,ab>c,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前,是a>b>c,但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后,a

  【考点定位】酶

  9.D

  【解析】图中A表示腺嘌呤,b、c表示高能磷酸键,A正确;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即图1中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B正确;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C正确;在肌肉收缩过程中,ATP与ADP的转化都进行,酶1和酶2都发挥作用,D错误。

  【考点定位】ATP

  【名师点睛】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的合成

  ATP的水解

  反应式

  ADP+Pi+能量2015-2016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四)答案ATP

  ATP2015-2016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四)答案ADP+Pi+能量

  所需酶

  ATP合成酶

  ATP水解酶

  能量来源

  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

  储存于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能量去路

  储存于形成的高能磷酸键中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生物体的需能部位

  10.(1)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2)需载体协助 (3)需载体协助 (4)丙 乙

  【解析】

  试题分析:(1)甲图所示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乙图所示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丙图所示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2)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相同之处是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3)丙相比,乙方式所示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其不同之处是需要消耗能量。(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细胞是主动运输。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运输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1.

  (1)催化剂种类(过氧化氢酶和Fe3 )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4)如图

  (5)不能 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观测

  【解析】

  试题分析:

  (1)分析图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即过氧化氢酶和Fe3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3 。分析图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低温(H2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但最终趋于平衡。分析图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在最适pH前,随着pH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达到最适pH后,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超过最适pH后,随着pH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2、3所代表的实验的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

  (2)由图1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Fe3 ,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图2曲线bc段,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最可能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

  (4)增加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其曲线比原来的曲线高。

  (5)因为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所有不能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

  考点: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与酶相关的探究实验,准确分析曲线图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1)三磷酸腺苷 腺苷 核糖 磷酸基团

  (2)C、H、O、N、P 腺嘌呤

  (3)吸能 放能 能量通货

  【解析】(1)ATP的名称是三磷酸腺苷,其中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P表示磷酸基团。(2)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ATP中的N存在于腺苷的腺嘌呤中,所以若用15 N标记ATP,将会在腺嘌呤出现放射性标记。(3)ATP水解释放大量能量,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种吸能反应;ATP合成时需要吸收能量,由各种放能反应提供,所以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考点定位】ATP

  【名师点睛】与ATP有关的5点总结:(1)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3)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2种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另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4)ATP并不都是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ATP直接提供能量。但ATP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的三磷酸酯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寒假作业(五)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无氧呼吸虽然底物分解不彻底,产生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但仍属于氧化反应,A项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分别发生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是因为所需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B项正确;无氧呼吸的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C项错误;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贮藏水果,因无氧呼吸旺盛消耗的有机物多,而产生的酒精会引起水果腐烂,因此不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C

  【解析】

  试题分析: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自由水含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使细胞呼吸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项正确;乳酸菌是严格厌氧的微生物,所以整个过程要严格密封,以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B项正确;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酶的活性以减少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需零上低温贮藏,而不是零下低温,因零下低温会使细胞内出现冰凌,导致细胞受损,C项错误;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栽种庄稼,疏松土壤,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为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D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C

  【解析】

  试题分析:水中的O转移到氧气中是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阶段,不可能发生在人体内,A错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O2中的C转移到C6H12O6中,B错误;人体可以进行细胞呼吸,O2中的O转移到H2O和CO2中,C正确;人体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不产生酒精,D错误;答案是C。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B

  【解析】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时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相同,而题目中CO2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由此可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假设O2吸收量为1 mol,则因CO2的释放量是O2吸收量的2倍,所以共释放CO2为2 mol,有氧呼吸产生1mol CO2需消耗1/6 mol葡萄糖,而无氧呼吸时产生1 molCO2需消耗1/2 mol葡萄糖,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1/6)∶(1/2)=1∶3。答案是B。

  【考点定位】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名师点睛】技巧点拨:根据气体的变化和场所情况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方法

  (1)根据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判断(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无CO2释放—→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③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释放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④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⑤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酒精发酵。

  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释放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2)根据场所判断

  ①真核细胞:若整个呼吸过程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则为无氧呼吸;若部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则为有氧呼吸。

  ②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故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进行,其呼吸方式应根据产物判断,若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则为有氧呼吸,若还有乳酸或酒精产生,则还存在无氧呼吸。

  5.C

  【解析】有氧呼吸三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场所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发生场所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O2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所以试管甲不能产生CO2和H2O,丙酮酸能进入入线粒体,试管乙能产生CO2和H2O,丙试管中培养的是酵母菌,葡糖糖进入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试管丙能产生CO2和H2O,细胞质基质缺乏进行有氧呼吸二、三阶段的酶,所以所以试管丁不能产生CO2和H2O。答案是C。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关于细胞呼吸的3个易错辨析

  (1)真核生物细胞并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蛔虫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2)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3)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硝化细菌等,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6.A

  【解析】

  试题分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与水生成二氧化碳和[H],[H]在线粒体内膜与氧气生成水,A正确。图中(一)阶段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和[H],B错。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来自葡萄糖和水,C错。细胞呼吸在有光和无光都能进行,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7.B

  【解析】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装置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释放的二氧化碳,酵母菌消耗氧气,故瓶内气压下降,液滴左移;装置1清水不能吸收释放的二氧化碳,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消耗的氧气量,瓶内气压上升,液滴右移。B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关键是装置1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气压下降;而装置2 的清水不能,再者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式,判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消耗的氧气量,气压上升,最终根据两个装置气压变化判断液滴移动情况。

  【拓展】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实验现象

  结论

  装置一液滴

  装置二液滴

  不动

  不动

  只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种子已死亡

  不动

  右移

  只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左移

  右移

  进行有氧呼吸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左移

  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

  特别提醒 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与装置二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代替

  8.D

  【解析】纸层析法是分离各种色素的方法,不是提取色素的原理,①错误;各种色素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是分离色素的原理,而不是提取色素的原理,②错误;叶绿体中各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这是该实验提取色素的原理,③正确;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是分离色素的原理,而不是提取色素的原理,④错误。

  【考点定位】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9.B

  【解析】

  试题分析:层析液中的成分有石油醚、丙酮和苯,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中试剂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10.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色素带与滤液细线的相对距离以及色素的含量可知,甲是黄绿色的叶绿体b、乙是蓝绿色的叶绿素a、丙是黄色的叶黄素、丁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丙和丁主要吸收蓝紫光,故A错误,B正确;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结合题意可知,故C正确;在收获时节,小麦叶片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因此(甲 乙)<(丙 丁),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绿叶中的色素分离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1.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好氧型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说明该区域产生的氧气多,而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叶绿体,说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故A正确。因为只能看到叶绿体,不能得出是叶绿体的类囊体释放氧气,故B错误。也不知道是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只能看到叶绿体,故C错误。好氧细菌进行有氧呼吸是该实验的前提而不是结论,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2.A

  【解析】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分别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产生ATP和[H],A正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自身的暗反应,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等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B错误;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C错误;线粒体中产生的CO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至少穿过线粒体2层膜+叶绿体2层膜,共4层膜结构,D错误。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

  【名师点睛】光合作用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减弱会使光反应减弱,暗反应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导致C3、C5的含量发生变化;无氧呼吸的生成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水中的氧在光合作用中被以氧气的形式释放出来,后在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生物体生命活动中能量的来源来自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在被呼吸作用释放,进而被生命活动利用。

  13.B

  【解析】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物有氧气,ATP和[H],但ATP和[H]用于暗反应,暗反应中产生糖类,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的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4.C

  【解析】炎热夏季中午,因失水过多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使暗反应减弱,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下降,A错误;暗反应对光反应产物消耗量减少,B错误;由于暗反应减弱,导致暗反应中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下降,C正确;由于暗反应对光反应产物消耗量减少,叶绿体基质中ATP含量增加,ADP含量减少,D错误。

  【考点定位】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名师点睛】分析环境因素对叶绿体内C3 、C5、ATP、[H]等物质含量影响时,应同时分析该物质的生成量和消耗量,通过比较同一物质生成量和消耗量的大小比较,可确定该物质含量的变化方向。

  15.A

  【解析】

  试题分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提高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细胞呼吸强度,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增加空气中O2的含量会增加细胞呼吸强度,A错。BCD都增加光合作用强度,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6.(1)BD CE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 D 酸性重铬酸钾  灰绿色

  (3)有氧呼吸反应式(略) 无氧呼吸酒精途径反应式(略)

  【解析】A瓶是吸收CO2,加入的是氢氧化钠溶液;C、E是加入澄清石灰水检测反应,BD是 酵母菌,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酒精用酸性重铬酸,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26.⑴丙酮酸 水 二氧化碳 ⑵少量 少量 大量⑶线粒体 丙酮酸、水、氧气、还原氢 ⑷6⑸乳酸 少量 细胞质基质

  C6H12O62015-2016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五)答案2C3H6O3 能量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1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即丙酮酸;2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即水;3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即二氧化碳。4、5、6代表能量,其中4、5代表少量的能量、6代表大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都在线粒体中进行,所以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水、氧气、还原氢。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至少要通过6层生物膜(1层红细胞膜 2层(进和出)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膜 1层组织细胞膜 2层线粒体膜)。O2供应不足时,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将C6H12O6分解为乳酸,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反应式为:C6H12O62015-2016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五)答案2C3H6O3 能量。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17.(1)有光 光反应

  (2)水(或H2O)

  (3)ATP(或三磷酸腺苷) (叶绿体)基质

  (4)C02(或二氧化碳) 减少

  【解析】

  试题分析:(1) 图中Ⅰ阶段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Ⅱ阶段为暗反应阶段。光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

  (2) 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自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因此02全部来自于水。

  (3)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ATP进入到叶绿体基质中发生水解,参与暗反应。

  (4) 在适宜条件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若突然减少二氧化碳的供应,则二氧化碳的固定被阻断,三碳化合物生成减少,则(CH20)生成量将减少。

  考点: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通过过程图解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属于对识图、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8.(1)类囊体薄膜 光 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分)

  (2)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3)1345

  (4)③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一、第二、第三阶段,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需要光,将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④、⑤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并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

  (3)除暗反应外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一、第二、第三阶段都能产生ATP。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第一阶段。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9.(1) 强 4 暗反应 (2) B 二氧化碳浓度 (3) 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无光时,A 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大于B植物,A植物的呼吸强度比B植物的呼吸强度大。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等于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光照强度为a时,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4mg/m2·h.。消耗的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2)A和B两种植物,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长的是B,在弱光下,B 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而在强光下,A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B植物。当光照强度为b时,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不再是光合强度,而是二氧化碳浓度等。

  (3)当光照强度为b时,干物质的量与处理前一样,即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恰好被呼吸作用消耗完。黑暗12小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为48mg/m2·h,植物的净光合量为24mg/m2·h,因此X为2小时。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及影响因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相关文章: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201603-22

八上生物寒假作业答案05-23

2016最新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03-21

高一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09-29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答案03-25

高一英语寒假作业答案大全03-10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答案03-25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大全03-26

山东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答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