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全国高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通用版)

时间:2024-05-29 20:27:54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全国高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通用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国高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通用版)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中期以前的城市,有着严格的政治等级体系,不同等级的城市有着严格的规定,简单说来就是城市的政治地位决定着经济规模和城市的规模等级。但随着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这一规律逐渐发生了变化,经济的独立推动作用逐渐显露。虽然唐代全国性城市仍以长安、洛阳为首,但是唐中期以后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当时广为流行的“扬一益二”之说就是较好的证明。苏州、杭州也上升为居民十万户的全国性城市,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越来越多的城市因为经济地位扩大了自身的政治影响

  随着城市的经济属性不断增强,唐代中期以前形成的以政治地位高低为主的城市等级体系逐渐弱化,城市等级中的经济性因素不断增强。在一些新兴的经济区域,逐渐形成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并重的城市等级体系。新的城市等级体系核心内容如下:一是政治地位已不是城市规模的唯一决定因素,政治地位高的城市不一定比治下的城市经济水平高;二是城市等级体系跨越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城市体系所涵盖的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覆盖的区域已突破了行政区域的限制。以长

  除了纵向上的区域城市等级体系逐渐形成,横向上同一层级的城市分工亦日益深化。这些城市往往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在城市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最终将特色转化为产业优势,使得同一等级城市之间形成较为常态的分工合作,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城402《守船者》载:“苏州华亭县,有录四官庙。元和初,有盐船数十只。”杭州的发展与旅游业兴盛密不可分。长庆初,杭州刺史白居易将《杭州郡楼登望画图》寄给在长安的张籍,张籍即兴赋诗:“画得江城登望处,寄来今日到长安。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将展书堂偏觉好,每来朝客尽求看。”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富商文人居住于此,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越州以制瓷业和造纸业著称。

  同一层级的城市发展有所侧重,证明了唐代后期城市之间分工的发展现代文阅读答案 唐代中期以前的城市,有着严格的政治等级体系,不同等级的城市有着严格的规文章现代文阅读答案 唐代中期以前的城市,有着严格的政治等级体系,不同等级的城市有着严格的规。同时,这一分工的发展,使得城市区域分布的合理性大为提高,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大幅增强,这也是这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城市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所在。分工与专业化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唐代中后期城市受政治影响逐渐减弱后,城市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增强,各个城市开始立足于自身特点,发展特色手工业,并最终形成了具有各自城市特色的交易市场。唐代陶瓷业空前发达,制瓷工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出现邢窑、越窑等著名的瓷窑。陆羽夸赞“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唐代丝织业发展迅猛,长江下游地区的扬州、苏州、杭州等均是重要产地。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销售的专业化程度也在逐渐提高,较大城市中出现同类商品的集中贸易,中小市镇中形成以某类商品交易为主的专业化贸易。在唐代城市中,市下设行,行为同类商品集中进行贸易活动的场所,行内又置店、肆经营。 此外,还有某些大宗商品的专业化贸易。在著名的茶叶产地形成了销售茶叶的专业市场。此外还有木材市、花市等大型专业化交易市场。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承担的大宗商品的集中交易频率加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中期以前,城市的不同规模往往表示着城市的不同的政治等级,在这个时期,城市等级体系是以政治地位高低为主的。

  B.唐代中期以后,经济地位决定了城市等级体系,城市体系涵盖的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覆盖的区域已突破了行政区域的限制。

  C.唐代中期以后,一些城市在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将特色转化为产业优势,出现了同一层级的城市分工日益深化的现象。

  D.到了唐代后期,

  解析 “经济地位决定了城市等级体系”不正确,文中说“在一些新兴的经济区域,逐渐形成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并重的城市等级体系”,政治因素仍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 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区域城市经济等级体系的形成,同一层级的城市之间的分工日益深化,意味着因为经

  B.随着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唐中期以后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削弱了长安、洛阳这两个全国性城市的政治地位。

  C.长江下游经济区的城市群有不同的等级体系,决定这个体系里每个城市地位的因素很多,但不断加强的经济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D.较为稳定的城市群是同一等级城市凭借自己产业优势分工合作而形成的',如苏州丝织品与盐业闻名天下,杭州则旅游业兴盛。

  解析 “削弱了长安、洛阳这两个城市的政治地位”错,原文说“唐代全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唐代城市发展历史看,城市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也是社会分工导致的必然结果。

  B.唐代后期城市之间分工的发展,专业化程度的加强,使城市之间的合作成为客观需要,并成为常态。

  C.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商品的集中交易频率加快,使得唐代较大城市出现了商品的集中贸易和专业化贸易

  D.唐代中后期,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探讨导致其变化的因素,给现在和以后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借鉴。

  解析 原文“较大城市中出现同类商品的集中贸易,中小市镇中形成以某类商品交易为主的专业化贸易”,选项“使得唐代较大城市商品的集中贸易和专业化贸易”错。

  答案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汪国真:触摸生命的极致

  他不是诗人,不是书法家,不是画家,不是作曲家,他是汪国真——一个触摸生命极致的勇者。“一代人的文化偶像”汪国真走了,享年59岁,青春成为诗人最后一个注脚!

  汪国真,一代人记忆深处的名字,曾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他的名字曾与诗歌紧密相连,让我们忆及那个传抄诗歌的年代特别的“时尚”。

  在大学期间,汪国真便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很少有哪个诗人像汪国真一样,在诗集出版之前就拥有了那么多的读者。到90年代,汪国真出了五六十种诗文集,研究赏析其诗歌作品的书多达十几种,随之“汪国真热”1990年,汪国真的诗集大卖,有人把这一年称为出版界的“汪国真年”。甚至有人把当时的热潮称为“风暴”。

  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至今坚持笔耕不辍二十余年,汪国真被誉为“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曾有评论说:有青春的年代,就有汪国真的诗行。

  积极、昂扬的诗歌主题,让汪国真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巨大影响,也让其作品带有启蒙意义,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诗刊》编辑、诗人彭敏说:“汪国真是一代人的文化偶像,他的诗歌成为无数文学青年的启蒙读物,他把诗歌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社会,其诗歌的社会启蒙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的诗,在一代人心中留下烙印,并继续发挥着社会影响。正如网友的悼词:“人生最艰难的时期,您的诗为我释怀。如今,夕阳涂满小路,荆棘已化杜鹃,您的背影消失在地平线,您的温暖真诚继续伴我们风雨兼程。”

  细心人会发现,现在的许多报刊的一些栏目刊头的书写笔风一致,似乎一人所为。不错,这都是汪国真留的“墨迹”。汪国真书法作品乍看笔画舒展,章法潇洒,疏密有致,细赏稳健刚劲,豪迈磅礴,又不失典雅之美。中

  汪国真什么时候开始涉足书法界?让人颇为不解。其实,汪国真从诗家到书法家,追根溯源全是因为签名“惹的祸”。1991年11月,汪国真应邀为北京大学演讲,学生们都拿着本子请他签名。汪国真的字写得有些“对不起观众”,他也不好推托。果不其然,一位拿到签名的女生失望地问他:“汪老师,你的诗写得好,字却怎么没诗好呢?”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回到家,他决定从此练书法。

  让汪国真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北京琉璃厂一家字画店里看到自己的两页信待沽,他

  当书法小有所成,他又开始学绘画。这两年,汪国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在保利、瀚海等拍卖会上,成交价从数万到20多万元不等。最近的一次成交是1月24日的保利拍卖会,他的一幅书法作品卖到712.65万元。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音乐的研究与创10年,有可能,我的音乐作品的影响力会超过诗歌。”这样的一生,何止“诗人”二字所能概括。

  汪国真的身体最早发出预警是在1999年前后。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完全在扮演一个空中飞人。编辑刘志宏是他这种生活的见证者。每次给汪国真寄送图书样稿时,刘志宏都得先打电话弄清楚汪国真在什么地方,以便他能及时看稿。

  刘志宏曾问汪国真,你各方面都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汪国真告诉他:“不管多大岁数,也得努力啊。”这让他感受很深。

  汪国真生前好友、著名作家张宝瑞用“他要200幅作品”。汪国真还是不愿错过任何机会,“他就想重新来个‘汪国真热’”。

  汪国真的葬礼上,有副挽联来自书画家吴欢:“有人说汪国真不算好诗人,但好诗人不如汪国真。”

  人生是一场漫长、没有终点的旅行,沿途的风景或许是悲凉的,或许是温暖的,或许是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正如汪国真所说“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将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可能,才算不虚此生。褪去这些璀璨的光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汪国真的诗歌充满正能量,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巨大影响,也让其作品带有启蒙意义,从而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B.“他不是诗人,不是书法家,不是画家,不是作曲家,他是汪国真”,意在强调汪国真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

  C.“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这里的神态描写凸显了汪国

  D.“不管多大岁数,也得努力啊”,反映了汪国真这种孜孜以求的、将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可能的积极人生态度。

  解析 C项,“也表现了他作为名人觉得有失颜面的虚荣心”不符合文章主旨。

  答案 C

  5.本文说汪国真是一个触摸生命极致的勇者,你认为“触摸生命极致”包含哪些内涵? 请分条概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答案

  6.汪国真说:“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中央电视台也有句广告词:“人生如一场旅行,不必在乎最终的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景。”请结合本文内容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语句含意和自己看法的题目,首先答出语句的含意,然后结合文本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这两句话说的都是要注重人生的过程;但各有不同侧重点,前者“风雨跋涉”比喻人生过程中的悲哀、失败等,强调的是迎难而上的努力和付出给人生带来的意义,正如汪国真不管多大年纪都不停止的努力给他带来的生命的充实,以及对别人的精神启迪,这是一种执着所带来的强大的正能量,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和挑战,我们要像汪国真一样执着与顽强,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后者告诫我们不要过分追求目标,别让目标束缚了身心,强调生命过程的舒展自在与心态的通达,对于汲汲于自我的获得与成功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智慧的启迪。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裱画徐

  马 犇

  裱画是一门传统手艺,淮城自古多文人墨客,裱画的地儿也就不缺乏了。说是裱画,其实字也裱。

  本土出产的画,外地的画,还有那些需要修缮的旧藏,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但后来,有些作坊后继无人,有些作坊不再经营这老手艺,还有些作坊改成了机裱。

  不管别人怎样,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一直坚持手工装裱。

  徐家的裱画史不短。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

  边寿民,工诗书画,与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尤善画芦雁,人称“边芦雁”。他居于淮城天妃宫的芦苇畔,号苇间居士。裱画徐的祖上当时就给裱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

  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不难看出,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裱画的程序复杂烦琐,讲究颇多,对裱画师傅的综合素养要求极高。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高低调价。

  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抑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群体。有一回,南门靠西的一户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裱画徐仔细看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

  此画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亦善写意,尤以花卉见长。他能模仿个九分像,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差别。但裱画徐除了欣赏时间稍长一些,像裱普通的画作一样,平静地按工艺走。裱完后,他在卷轴旁不起眼的地方钤印,此印极小,表明是裱画徐裱的,以防日后起争议纠纷。在约定好的日子,画主交完钱取走了画。此事成了行业里的段子,用来形容裱画的人诚实。

  裱画有原裱和揭裱之分。原裱是裱初次待裱的画;揭裱是重裱已经裱过的画,揭裱最难,很少有人敢接这个活。但揭裱也给部分技艺高超却无良的人有了作伪的机会。一张宣纸可揭出几层,裱画人如存贪念,就会将老旧的名画揭成几幅,这些作品的色彩较原作淡很多,裱画人就上手补救,然后再做旧。一幅变多幅,倒卖给黑市。

  淮城藏家多,很多古画因年代久远,受潮被虫蛀在所难免,对于这些作品而言,每年的梅雨季节更是火上浇油。淮城几乎所有的揭裱都会送到念芦斋,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就是把顾恺之、展子虔的画送到念芦斋,画主也可安心回家,按日子去取。不会出意外。

  可惜的是,裱画徐后继无人,孩子们都已迁居国外。晚年,裱画徐独自生活,雇了个人做饭,他仍坚持对外裱画。他不想在有生之年放下祖传的手艺。

  本想平静地过完一生,哪知晚年并不平静。改革开放后,淮城有几个去南方下海的人,禁不起物质诱惑,垂涎于逐渐兴盛的书画市场,而且看中了倒卖赝品这行。他们第一时间想起家乡的裱画徐,他们知道徐老爹裱画、绘画的技艺都很高超。他们或者通过私密渠道搞来原作,请裱画徐借揭裱制假;或者直接报上画名,逼着裱画徐画。

  裱画徐不从,这些人就动粗,见裱画徐想寻死,这

  与他们纠缠不起,裱画徐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赝品。这些人拿着这批赝品再次南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骂裱画徐早年清高不做假,晚年糊涂,晚节不保。

  不久,裱画徐生了场大病去世了。不久,这几个倒卖赝品的人被抓获。淮城人惊叹不已。

  警察通过地方报纸透露了案情。原来,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他的仿作在画轴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从裱画作为一门传统手艺的传承状况写起,这样既交代了写作背景,也将淮城的裱画行业经营不善与”裱画徐”的善于经营形成对比。

  B.边寿民是和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的大画家,裱画徐在给边寿民裱画的同时,也向他学习,于是裱画徐做到了善裱、能画、工篆刻。

  C.小说中有几处介绍裱画技术的文字,这是因为多数人并不很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的补充介绍,有利于对裱画徐技术的认识。

  D.小说在

  E.小说文字不急不缓,运用叙述和议论结合、动作描写等多种手段,非常鲜明地塑造了裱画徐这个人物。

  解析 A项,小说中没有说“裱画徐”善于经营,只是写他一直坚持手工装裱。B项,向边寿民学习的是裱画徐的祖上,而不是他。

  答案 AB

  8.“裱画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裱画的技艺高超。一般工匠不敢做的揭裱,经他手的有千幅以上,他没弄坏过一幅。②综合素养好。他善裱,能画,工篆刻。③坚守诚信。人们的名画旧藏他不作伪,被逼迫做的赝品他都留

  9.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不是以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但在不多的文字里仍能靠伏笔照应使小说有很强的可读性。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在伏笔和照应方面做得很好,使情节结构集中严谨。①裱画徐继承了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等技艺,是后文犯罪分子找他做赝品的直接原因;②徐家家规中的“三规”与他给人裱画的做法形成照应;③他装裱之后要钤印,在后文他被迫做的赝品中得到照应;④前文写他能画,与他在给公安局的举报的信里用毛笔勾画那几个人的肖像前后呼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商鞅变法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B.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C.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根据“不可”“而可”的句式判断,应在“而可”前断开,可排除C、D两项。A、B项主要通过“强国”“利民”来排除,这两个是词组,不能从中间断开,故排除A项,答案选B项。

  答案 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庶,平民百姓,与“士”相对;孽,邪恶,也指不孝。

  B.“圣人”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出类拔萃的人。

  C.“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D.“五伯”即“五霸”,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平时多注意积累。“‘庶孽’指品行邪恶

  答案 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鞅少好刑名,才堪大用。他年轻时喜欢法术之学,辅佐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他的奇才贤能,被公叔座看中并主动向魏惠王举荐。

  B.商鞅机智过人,终遇明主。商鞅一直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他深知魏惠王无识人之智,便在公叔座劝说下离开魏国,后来获得了秦孝公的信任和

  C.商鞅举措果敢,信念坚定。当秦孝公担心变更法度会受到天下非议而犹豫不决时,他以高人之行、独知之虑的道理和圣人之举说服了秦孝公。

  D.商鞅力排众议,主张变法。他认为甘龙所说是世俗的说法,用史实劝谏秦孝公不能与因循守旧的人或拘泥于书本见闻的人共议变革。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便在公叔座劝说下离开魏国”与原文不同,从“卒不去”可知,鞅最终并没有离去。

  答案 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逐字落实,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1)“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先、后;“即”,如果;“疾去”,立即逃走;“见”2)“反古”,反对旧法;“循礼”,沿袭旧礼;“非”,责难,非难;“多”,赞美。

  答案 (1)我当以君为先以臣为后,因而对大王说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该杀掉他。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你可以赶紧逃离,(否则)将被擒拿。

  (2)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器。仿效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讲的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虎丘①题壁

  陈恭尹②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③,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 ①chí)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住吴国,吹篪乞食,后为吴国重臣,借吴兵力,雪耻家仇。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

  B.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

  C.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

  D.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

  E.古诗词中的数字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数字和本诗中“千家笛”“万里天涯”中的数字都是实指。

  解析 ①颈联这两句诗字面上写的是春秋时吴越之

  答案 DE

  1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诗《蜀相》的尾联,请和《虎丘题壁》的尾联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尾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虎丘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

  (2)送别是古今常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诗人送走朋友,但仍然伫立远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在千呼万唤中出场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考查的几个句子都出自古代诗文记忆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在

  答案 (1)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3)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尽管有中国的分析不为已甚的潜规则,美国监管机构不会将大众汽车公司罚到倾家荡产,但是就损失而言,“大众”确实已经输掉了裤子。

  ②面对货物运输不景气、零散“白货”货源稀少的严峻形势,安阳车站的干部职工主动打响了货运营销攻坚战,创造了万马齐喑闯市场的热闹局面。

  ③多年来,面对名利和诱惑,著名词作家阎肃一直坚守底线,一片冰心,始终高歌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出一名文艺老兵高尚的人格修养。

  ④在分宜县公安局杨桥派出所民警的鼎力相助下,上海一位年过六旬的老知30多年的恩人。

  ⑤上半年,投资者们经历了上至天堂、下探火海的极速投资体验,如坐春风;下半年刚开始,账户资金缩水厉害,客户的心饱受痛苦的折磨。

  ⑥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清丽、典雅、豪放、幽默都不足以概括。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解析 ①不为已甚:不做

  答案 B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决于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

  B.通过完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检测,以及提高监测信息的透明度,既可以提高全社会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也可以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公共风险。

  C.农民工参加医保的方式有“在城镇有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

  D.我国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以人为本、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两面对一面,前面“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后文应该用能不能“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与之搭配;B项,缺少主语,删掉“通过”;C项,句式杂糅,删除“参保途径”或“参加医保的方式”。

  答案 D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__①__坚持不懈地努力,__②__能实现自己的理想,__③__获得事业的成功。__④__没有对工作的热爱,__⑤__不可能勤奋地探索和实践,__⑥__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只要 就 和 / 就 也 B 只有 才 / 如果 就 因而 C 如果 就 或 只要 就 / D 只有 / 和 即使 也 因而 解析 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第①、②处之间构成必要条件关系;第③处不需要关联词;第④、⑤处和第⑥处之间构成因果关系,第④处和第⑤处之间又构成假设关系。

  答案 B

  20.在下面10个字。(5分)

  要养成道德的勇气,必定要有两个先决条件,____①____,第二是体魄的雄健。就第一个条件说,一个人有无作为,先要看他的天性是否敦厚。不要说看人能否担当国家大事,就是我们结交朋友,也要先认定他天性是敦厚还是凉薄。____②____,则体力与胆量关系,实在密切极了。体力好的人不一定胆子大,体力差的人却常常易于胆子小。具备这两个____③____。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本题,不仅要注意关联词的搭配,还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连贯,根据后文“先要看他的天性是否敦厚”的提示,①处可以填“第一是天性的敦厚”。②处根据横线前句号的提示,可以填“就第二个条件说”。③处根据开头“要养成道德的勇气”的提示,可以围绕“道德的勇气”填写语句。

  答案 ①第一是天性的敦厚 ②就第二个条件说 ③如何修养道德的勇气

  21.下面是某班级推选校园歌手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本次校园歌手的推选,先制定方案,并在班级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然后确定评委,通过抽签确定选手的出场顺序,经过现场打分,最后推选出班级校园歌手。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注意卷面整洁,字迹规范。

  【立意提 这是一则漫画类材料作文题。漫画式材料是材料作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十几年来的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漫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在阅读漫画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漫画,把握其夸张或与寻常大异的地方,重点把握其讽刺意味或歌颂倾向,理解漫画以小见大,以个别见一般的表现手法。漫画式作文不同于文字阅读,它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审题立意时要遵循其规律特点:一要掌握分析漫画的方法。

  【佳作展台】

  爱需要适当的方式

  雏鹰必须离开安逸的巢穴,才能使自己一飞冲天,在星云中翱翔,俯视江河百川,造就生命力的极致。幼蚕从温暖的蚕茧中破茧而出,才使自己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在七彩的艳丽花丛中翩翩起舞,展现自己的曼妙身姿。

  柔情的蒲公英放开了花絮,才使它远离庇护,飘落在万里之外散播新生,广阔的天地间长满了遍地

  是的,爱要用适当的方式。

  校园里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校工们种下了树苗,悉心栽培一段时间后,就会不按规律的浇水,再往后就放任不管了,有些树苗几乎临近枯死。带着疑惑,我前往办公室咨询了我的老师。老师细心地为我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每棵树苗都有一个存活期。如果度过了存活期的树苗,再按时按量的去浇水,到最后就会产生依赖,一到离开了校工的栽培,不久就会枯黄死去。

  但度过了存活期的树苗,就可以屹立不倒,因为它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水分,树根拼命向地下的水源扎根。便稳稳地立在土地上,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说到了这里,让我又联想到了雏鹰,老鹰妈妈为了训练自己的雏鹰宝宝的飞行本领,会把雏鹰宝宝带到悬崖的顶端。然后狠心的从高处抛下。

  如果雏鹰宝宝不能展开自己的双翅,那么结果只有一个,那便是从此坠入无边无际的黑暗深渊。但是,如果他选择了张开自己的翅膀,拼命的向上挣扎,最终一定可以直冲云霄,在万里长空中翱翔。

  命运看似十分残忍,雏鹰幼小,却也选择了和命运一搏。想到这里,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只雏鹰脱谷而出,在蓝天白云下翱翔,自豪的发出了一声声属于自己胜利的欢呼叫声,此刻的它,正在空中来回盘旋,宣告着自己的成功。

  爱要用适当的方式,校工的放手,给了树苗屹立不倒的坚定,老鹰妈妈的狠心,最终给了雏鹰宝宝无所畏惧。

  现在的孩子都在父母的怀里成长,没有经过狂风暴雨的洗礼,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游戏在手,日子无忧。这都是因为父母的溺爱。一个临死的罪犯要求和母亲说最后一句话。他的母亲走到他的面前时,他却挣扎的咬下了母亲的一只耳朵。当法官质问他的举动时。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母亲流血的耳朵,满含着泪水:因为我母亲放纵,我才会有今天,才会跪在这里等待死神一步一步逼近。

  罪犯望着母亲,声泪俱下:如果我第一次偷同学书本的

  人不能太过放纵,也不能太多的溺爱。爱要用适当的方式。溺爱不能使我们学会自强,只能学会依赖。

【全国高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通用版)】相关文章:

2024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试题及答案09-24

高考福建语文试题及答案05-18

重庆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4-02

2016年高考数学冲刺试题及答案03-19

天津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3-03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冲刺试题及答案10-10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04-02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广东卷)07-25

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