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百分网手机站

高考生物专项复习题与答案解析

时间:2020-10-27 18:33:31 试题 我要投稿

2017年高考生物专项复习题与答案解析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高考生物科目,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份2017年高考生物专项复习题与答案解析,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2017年高考生物专项复习题与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2015·海南高考)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B [根据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突变可以产生多种等位基因,A正确;X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率,B错误;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三种情况,C选项属于替换,D选项属于增添,C、D正确。]

  2.(2015·海南高考)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 [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

  3.(2016·东北四市联考)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

  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了改变

  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D 基因突变后产生的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因此正常情况下,q1和q2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A错误;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基因突变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没有影响,C错误;如果突变后产生的是隐性基因,或基因突变发生在叶片或根细胞中,则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发生改变,D正确。4.化学诱变剂EMS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烷基化的G与T配对。CLH2基因控制合成叶绿素酶,该酶催化叶绿素分解。研究人员利用EMS处理野生型大白菜(叶片浅绿色)种子,获得CLH2基因突变的植株甲(叶片深绿色)和乙(叶片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失去活性

  B.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显性性状

  C.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EMS可决定CLH2基因突变的方向

  D.EMS处理后,CLH2基因经两次复制可出现G-C替换为A—T的现象

  D [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起作用;植株甲(叶片深绿色)自交产生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隐性性状;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ABC错。]

  5.在854只小鼠群体中,A1和A2是一对等位基因,研究表明该群体中384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1,21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能改变A1和A2的基因频率

  B.A1和A2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C.A1的基因频率是57%,A2的基因频率是43%

  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1和A2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

  D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之一是基因突变,A正确;A1和A2基因的遗传信息不同,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B正确;A1的基因频率是57%,A2的基因频率是1-57%=43%,C正确;种群基因库是该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D错误。]

  6.(2016·江苏高考)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B [个体甲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由于基因互作,缺失了e基因对表型可能有影响,A选项错误;个体乙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变异后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选项正确;若E、e基因与其他基因共同控制某种性状,则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一定为3∶1,C选项错误;个体乙虽然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是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引起性状的改变,D选项错误。]

  7.(2016·河北衡水四调)某小麦种群中,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

  A.50%和40%

  B.50%和62.5%

  C.50%和80%

  D.62.5%和50%

  B [感染锈病之前,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所以T的基因频率为20%+1/2×60%=50%。感染锈病后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所以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TT、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3/4,T的基因频率是1/4+1/2×3/4=62.5%,B正确。]

  8.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华南沿海发现了两个牡蛎未定种,结合线粒体和基因组分析,命名其中一种为电白牡蛎,电白牡蛎无闭壳肌痕。而分布在辽宁的长牡蛎,它们的闭壳肌痕很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电白牡蛎与长牡蛎由于存在地理隔离而存在生殖隔离

  C.两种牡蛎形态上的差异说明二者基因库不全相同

  D.电白牡蛎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A正确;电白牡蛎与长牡蛎存在生殖隔离是由于进化过程中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的,B错;两种牡蛎形态上的差异说明二者基因库不全相同,C正确;电白牡蛎出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D正确。]

  9.(2016·黄冈检测)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B正确;细菌在接触青霉素以前就已经产生了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C错误;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10.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

  B.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传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D.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C [基因型是决定表现型的内部因素,基因可以通过生物的生殖,将其传递给后代,A正确;种群内部有新个体的产生,也有老个体的死亡,但种群内的个体可以通过有性生殖将基因代代相传,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雌孔雀虽然选择的是生物的表现型,但生物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决定,所以这种选择定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