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然有它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它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它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 )
A.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
C.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D.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解析】选A。希腊城邦没有共同的政治组织,体现的是小国寡民的特点,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之一是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另外也有地理环境等因素。
2.古罗马法律裁判官曾宣告:“对于任何以违反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这表明罗马法( )
A.注重法律程序 B.追求公平正义
C.保护公民人格权 D.已经十分完善
【解析】选C。“对于任何以违反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说明罗马法官对犯错的人仍然要给予申诉权,体现了罗马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权,与法律程序、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完善无关,C符合题意。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法律与罗马法在思想文化上的差异
(1)宗法群体本位观念和个人权利本位观念
家族本位的宗法群体理念,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根本指导思想。古罗马的法律思想则表现为个人主义,特别注意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的权利。
(2)礼治和自然法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罗马法思想则以自然法为核心理论。自然法观念为罗马法奠定了道德基础。
(3)公法和私法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公法属性基本上表现为法律的刑事性、刑法化和国家化,具有强烈的国家和社会的公法属性。罗马法则表现出较强的私法文化观念,即使是处理公共事务的人民大会,每个人也要以个人身份参加。在古代法中,罗马法是维护“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的形式”。
3.(2016·巴中模拟)“雅典实现了古希腊人轮番而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的思想”,雅典实现这一思想的主要途径是( )
A.人人都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B.设陪审法庭,保障公民的权利
C.设陶片放逐法,加强公民对执政者的监督
D.几乎一切公职对公民开放
【解析】选D。雅典社会中的奴隶阶层和妇女不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故A错误;设陪审法庭、陶片放逐法与实现了古希腊人轮番而治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B、C错误;几乎一切公职对公民开放有利于实现轮番而治,故D正确。
4.1878—1887年,英国政府议案占去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年增加到84.5%。由于议会划给议员个人使用的时间过少,使许多私议案不能列入议事日程。这一情况表明( )
A.英国内阁行政职能进一步扩大
B.内阁对议会立法工作的全面支配
C.垄断资本主义抑制了个人自由
D.三权分立无法满足资产阶级需要
【解析】选A。从材料“英国政府议案占去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年增加到84.5%”“使许多私议案不能列入议事日程”说明英国内阁行政职能进一步扩大,故A正确。
5.1832年,南卡罗来纳州议会以退出联邦相威胁,通过了反对执行联邦政府的关税保护法的法令,联邦一面施加军事压力,一面又表示逐步降低关税,该州最终撤销了这一法令。这说明( )
A.工业革命降低了美国的关税税率
B.联邦政府主要维护北方经济利益
C.联邦权力的扩大受到州权的抵制
D.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
【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联邦政府需要实施军事压力来迫使南卡罗来纳州撤销反对执行关税保护法,可体现出联邦政府的权力受到州权的抵制,故C正确。
【拓展延伸】对《独立宣言》的认识
(1)美国《独立宣言》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这一天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之国家档案与文件署。此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
(2)《独立宣言》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陈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在宣言的最后一部分,美利坚庄严宣告独立。
6.(2016·晋中模拟)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临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这说明法国1791年宪法( )
A.体现了民主与共和的原则
B.带有明显的启蒙思想特征
C.仿效英国君主立宪的政体
D.在法律上阻断保皇派复辟
【解析】选B。法国1791年宪法将“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错误;法国1791年宪法体现出启蒙思想家的分权学说,故B正确;英国的司法权归贵族组成的上议院,与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不同,故C错误;这一法律上的规定并没有阻断保皇派的复辟,故D错误。
7.(2015·昆明调研)恩格斯说:“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在德国国家机构中,最有可能被工人阶级“利用”的是( )
A.宰相 B.内阁
C.联邦议会 D.帝国议会
【解析】选D。宰相和内阁由德意志皇帝任命,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均不可能被工人阶级利用,排除A、B、C。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故选D。
8.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已经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
B.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
D.只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解析】选C。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故A错误;“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不等于继承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故B错误;“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说明马克思主义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故C正确;“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可看出不只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故D错误。
【加固训练】
(2015·保定模拟)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说:“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材料中恩格斯( )
A.强调走城市斗争道路
B.主张暴力斗争的必然性
C.未认识到建立工农联盟的意义
D.未看到工业革命后阶级关系的变化
【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可以得知恩格斯主张暴力革命,故B正确;A、C、D信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C、D错误。
9.“首都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为,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来到。”材料反映的是( )
A.巴黎公社革命 B.武昌起义
C.俄国二月革命 D.南昌起义
【解析】选A。从材料中“首都的无产者……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来到”可知,反映的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运动,故A正确。
10.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
【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高度灵活”和“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可知巴黎公社创立了无产阶级民主形式,这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故D正确。
11.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革命,临时政府成立,它宣布实行大赦,允许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等,并准备实行宪政改革,将战争进行下去。这些措施( )
A.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
B.使美国最终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满足了人民的迫切愿望
D.推动了护法运动的开展
【解析】选A。题干中提到“将战争进行下去”说明当时的临时政府并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故A正确;美国最终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没有关系,故B错误;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停止战争,故C错误;护法运动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与俄国十月革命无关,故D错误。
12.对于十月革命,前苏联宣传: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而苏联解体之后,有人称掌握了解密资料: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无武装冲突,守卫冬宫的仅一个妇女营和一个士官生营,很快就投降了。因此,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由此可见( )
A.十月革命的胜利通过和平方式取得
B.解密资料揭开了历史真相
C.攻占冬宫的史实有待进一步考证
D.前苏联的宣传具有真实性
【解析】选C。从材料中“前苏联宣传: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无武装冲突”可分析出苏联解体前后对俄国十月革命过程中攻占冬宫的说法不一致,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在总结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时说: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三大原则”是: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国王必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陈晓枫、苏艾平
《英国封建政治的特质与宪政的生成》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三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是什么。(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法案中对议会和国王的权力又做出了怎样的规定?这对英国政治发展有何影响?(8分)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现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8分)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可知,特点是国王专制但是受到限制,并且已经有了议会。第(2)题第一问概括材料二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即通过限制王权,第一次实现了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从而实现了英国真正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第(3)题第一问“主要趋势”结合材料三归纳概括即可,从“渐变1”可以概括逐渐取消财产限制;“渐变2”“渐变4”“渐变5”可以看出逐渐取消性别限制和年龄限制;“渐变3”可得出逐渐取消身份限制。从以上还可以看出民主权利逐渐下移;民主范围逐渐扩大。第二问根据材料归纳即可,可以从民主完善的方式和民主范围的角度考虑。
答案:(1)特点:国王的权力很充分,但受到宪政原则限制;拥有议会。(4分)
(2)规定:国王的征兵权、立法权和征税权转移到议会。(4分,假如答出“国王的征兵权、立法权、征税权受到限制”也可给满分)
影响: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4分)
(3)趋势:逐步取消了选民的财产资格、年龄、性别、出身限制;民主逐渐下移;享有的范围逐步扩大。(4分)
特点:以渐进、平缓的改革为主要方式;从限权到逐渐民主,民主范围不断扩大。(4分)
14.(2015·大庆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教科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因多种因素的制约会存在许多差异。
材料一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工人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这部宪法(1787年宪法)保障了美国有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为的是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实为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
材料二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法。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初衷并非设计一个完美无缺的国家制度,他们当时关心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以挽救危机中的邦联。1787年宪法……因此带有一些明显缺陷。例如,在奴隶制问题上,虽然宪法明确阐明了主权在民原则,但在宪法批准后,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Ⅱ)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对美国政治制度态度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32分)(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从材料一、二的内容概括指出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不同态度,然后结合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出版的时间,从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史实归纳总结影响因素,说明出现不同态度的原因,注意史实准确全面,论述符合逻辑和历史思维方式。
答案:(1)不同:材料一批判、否定美国的政治制度。材料二肯定美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又指出其局限性。(8分)
(2)原因:所处的时代不同。前者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全方位对抗,我国“左”倾思想开始泛滥,教科书编者被意识形态左右;后者冷战结束,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总体上良性发展;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不断解放。编者采用的史观不同。前者采用革命史观,后者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的角度去审视历史问题。(12分)
(3)综合概括:
能够概括出两者产生差异的规律性的原因、实质、影响、评价、史观等认识即可赋分。例如:由于受到时代、不同的史学观念、所拥有的史料、历史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相同的史实会产生不同的历史认识。两则材料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不同评价反映了史学观念及历史学的进步。(12分)
更多高考历史相关试题推荐:
【高考历史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单选」10-22
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03-30
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04-02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经典力学04-02
2016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项模拟试题03-19
2016年高考理综备考:模拟试题03-23
统计师《初级基础》备考模拟试题附答案12-02
2017年高考英语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