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将在成绩公布后进行
目前,2017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已经公布,志愿填报将在成绩公布后进行。下面百分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2017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将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昨天,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发布《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除了志愿填报时间和往年相比有所变化,今年,本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及投档的基本单位将由“院校”变为“院校专业组”,每位考生在本科普通批次最多可以选择24个“院校专业组”。
从《实施办法》的内容看,“院校专业组”无疑是今年上海高招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最重要的关键词。据悉,“院校专业组”由招生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一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
在沪招生高校于2015年公布了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将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在上海开展招生,因此考生的选考科目只要有1门与该“院校专业组”科目要求相同,即具有填报资格。
值得关注的是,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之间互无关联,符合填报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某所高校的1个“院校专业组”,也可填报同一所高校的多个不同的“院校专业组”;既可以连续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也可以间隔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
对考生来说,今年志愿填报的一大显著变化是,本科普通批志愿填报数量,将由往年的最多可填报10个“院校”志愿,变为今年最多可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而在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考生最多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
专家介绍,由于今年上海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将按照“院校专业组”进行投档,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的投档分数线可能不同;同一“院校专业组”内的不同专业的最低录取线可能存在一定分差。为了降低退档的风险,建议考生尽量选择“愿意”服从专业调剂。
根据《实施办法》,今年本科普通批征求志愿次数也将由1次改为2次。第一次征求志愿设置将在本科普通批次录取结束后,高考成绩达到本科控制线的所有未被录取考生均有填报资格。第二次设置在第一次征求志愿录取结束之后,高考成绩满足本科征求志愿填报降分要求的所有未被录取考生均有填报资格。高职(专科)各招生批次征求志愿填报与去年相同,均设置1次,填报个数不限。
【专家解读】上海新高考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要点亮点
●大学校长怎么看——
高校对本届考生充满期待
伍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
本届考生,摆脱了“文科生”“理科生”的固有标签,高校将通过考量综合素质,对考生做出更为公平且富有个性的评价判断,选拔录取到适合自身特色发展的优秀学生,实现从“结果”评价到“过程+结果”评价的转变。在高校的理想选才模式当中,学生应该文理兼通,而本届考生,应该有这种底气和自信,让高校对他们充满期待。
学会自我规划 把握选择机会
周傲英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本科批次以院校专业组方式招生,大大增强了考生的选择性。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志趣来选择目标志愿范围,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有所认知,就自身情况与院校专业组的匹配程度做好分析,力求知己知彼,做到梯度、灵活、精准填报。
“院校专业组”体现高考改革理念
叶银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
《实施办法》的一大亮点体现在由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等级性科目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成绩,高校设置“院校专业组”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单位。从目标上看,这体现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努力增加学生选择权,增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
●招办主任怎么看——
从填报志愿的“量变”到育人方式的“质变”
丁光宏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
考生可填报志愿的数量增多,不仅是“量”的变化,在“院校专业组”规则的指引下,可以预见将会给未来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发展、潜力挖掘、学习模式转变等方面带来“质”的变化。无论是考虑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今年不同类型考生的选择都将给未来的考生带来诸多参考价值,指引他们更早思考自己的成才之路并为之奋斗。
改革促进高校招生培养一体化
王琳媛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常务副主任
对学生来讲,由于不受文理限制,其选择面会更加丰富,也更有利于其按照兴趣选择科目。对高校来讲,设置选考科目会使高校更深入分析各专业特质、培养理念、核心素质要求,设置不同科目要求,为招生增加了考量的新维度。同时,高校参照科目要求可为学生设计个性化成长路径,打造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培养计划。
高考改革助力学生终身发展
周鸿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
考生将按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志愿填报,这有助于增强考生的获得感:一是增加录取机会,二是更加贴近自己的升学梦想,三是提供施展平台。考生应充分考虑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组,从而为将来的人生发展、终身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高中校长怎么看——
学会选择 奠基发展
杨振峰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
《实施办法》充分考虑基础教育关于学生培养的规律和高校选拔人才的客观需求,尊重学生选考实际和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志愿的选择性,有利于学生充分表达专业意愿。政策的设计有利于增强考生及家长的感受度和获得感,使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学会选择,奠基发展”的过程。
“院校专业组”传递“育人”导向
陈军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
“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方式,鼓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合适的高校专业,传递给基础教育领域坚持“育人”导向、坚持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清晰目标。相信在高考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推动下,大中小学都将担负起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我、逐步学会选择、发展自我的共同教育责任,进入关注学生志趣培养的良性循环。
平稳过渡 以人为本
周凤林上海市嘉定二中党总支书记、校长
实行“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方式,基本思路与原来是相通的,体现了稳中有进、平稳过渡。这一志愿填报方式也很好地兼顾了考生专业优先或学校优先的两方面需求。同时,本科普通批次的征求志愿次数从1次增加为2次等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上海高考志愿填报将在成绩公布后进行】相关文章:
广东高考成绩放榜与志愿填报政策10-19
2014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指南07-07
2024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及内容06-29
高考志愿填报:看清录取中对单科成绩的限制10-19
2015年河南高考填报志愿分3次进行07-17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10-06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08-30
高考志愿填报攻略03-20
2023高考志愿填报技巧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