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特点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卷评析:强化基础 联系实际 注重能力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卷严格遵循课程标准以及考试手册所规定的知识内容与认知要求,充分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并与考试手册所要求的测量目标相一致。试题注重科学性和原创性,题干简洁,设问科学且指向明确,答案科学准确,赋分合理。试题不偏、不怪、不难。总题量较去年略有减少。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卷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等角度出发,突出强化基础、联系实际、注重能力考查等特点,在不少方面有所发展或创新。
一、部分题型有所创新
2014年试卷较大的变化是将原来的四、五、六三个大题合并为四、五两个大题,实现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有机综合,既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认识化学变化及其规律。另外,第八大题改变了往常有机物推断的固有模式,以四个物质的分离提纯为背景,考查有机物的酸碱性,令人耳目一新。
二、强化探究能力考查
试卷主要以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能力以及方案设计能力为取向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第34、41题,分别要求对制备小苏打过程中提取氯化铵的两种方法、电石—乙炔法制备聚氯乙烯的缺点作出评价。第42题则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原料以及特定的要求设计一种制备聚氯乙烯的方案,较好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有一定的开放性,有效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文字表述以及运用能力考查
如第25题要求学生简述工业合成氨中铜液吸收CO及铜液再生的操作步骤;第31题要求学生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ZnSO4与H2S反应;第40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氯气中是否含有空气等,都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运用化学语言表述相关问题,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有助于中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四、注重与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
如“玉兔”号月球车用热源材料、导电塑料、马氏试砷法、合成氨原料气中杂质气体的去除、用废气中硫化氢回收单质硫与制备硫酸、工业小苏打制备与氯化铵的提纯、聚氯乙烯的制备、治疗直肠癌和小细胞肺癌药物合成等。这些试题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就在生产、生活中,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学科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保护世界的有力武器,有力彰显了化学学科内涵以及学科的育人价值。
五、注重对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的考查
第21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溶液的pH等基础知识,第22题则以溶液中的离子互换反应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溶液中离子之间反应的先后关系以及量的关系。第九大题有机化学以官能团性质以及官能团之间的转化规律为主线,着重考查了反应类型、反应条件、结构简式、同分异构、有机合成路线以及官能团性质的比较等有机化学核心知识。第十大题化学计算则以工业制备硫酸过程中的相关知识为背景,着重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体积分数等基本计算。
2014年上海高考理综化学题详解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在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并对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题型、分值分析——大题数量下降至十道
今年的大题数变为十道,将原有的四、五、六三个大题合并为两个大题,各12分,共24分,这个变化在之前的模考题中已经体现,所以考生并不陌生,且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氧化还原、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四个方面。近三年题型见下表:
2012 | 2013 | 2014 | |
第1大题 |
单项选择
(2,×5=10分) |
单项选择
(2,×5=10分) |
单项选择
(2,×5=10分) |
第2大题 |
单项选择
(3,×12=36分) |
单项选择
(3,×12=36分) |
单项选择
(3,×12=36分) |
第3大题 |
不定项选择
(4,×5=20分) |
不定项选择
(4,×5=20分) |
不定项选择
(4,×5=20分) |
第4大题 |
综合分析题(8分)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综合分析题(8分)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综合分析题(12分)
以合成氨厂“铜洗”操作为背景 |
第5大题 |
综合分析题(8分)
氧化还原 |
综合分析题(8分)
工业制溴 |
综合分析题(12分)
以H2S为知识背景 |
第6大题 |
综合分析题(8分)
反应速率与平衡 |
综合分析题(8分)
反应速率与平衡 |
实验题(12分)
以侯氏制碱法为背景 |
第7大题 |
实验题(12分)
碱式碳酸铜制备相关 |
实验题(12分)
溴化钙制备相关 |
实验题(12分)
氯乙烷的制备 |
第8大题 |
实验题(12分)
碳酸氢铵相关 |
实验题(12分)
二氧化硫相关 |
有机综合(10分) |
第9大题 | 有机综合(8分) | 有机综合(10分) | 有机综合(12分) |
第10大题 | 有机综合(12分) | 有机综合(12分) | 计算(14分) |
第11大题 | 计算(16分) | 计算(14分) |
二、试卷特点分析———选材实用、立足基础、 体现能力
1、选择题
今年选择题内容上:包括了5大基本原理,常见元素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内容覆盖完整。较2013年试题来看,题干表述清晰,学生能够比较明确所考察的化学知识,但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例如多选题中:“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滴加HCl的离子方程式”,不少学生表示题干熟悉,却无从下手,体现了近年来化学更注重过程思考的命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