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4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特点
一、考题点评
在拿到今年北京的理综物理试卷并粗略看过后,不少物理教师的感觉是:难度适中,乏善可陈。选择题里,热学概念、近代物理、振动与波的图像及光学每年必考,今年果然又如期而至;而另四题考察的电场线等势面、洛伦兹力、超失重问题和伽利略斜坡实验都是老生常谈,貌似平淡无奇;实验题只考了一个实验,考的是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难度有,但考生平时练得也多,除最后一空图像以外都十分常规,新意欠佳;计算大题的内容也与考前预期完全相符:22题北京真题和模考题中常见的三段运动,难度合理,容易上手;23题考查万有引力比较出乎意料,但整体难度平和。最后一问的本质是比例问题,问法较为新颖,但计算量并不大;而24题竟选用了与今年西城一模压轴题完全一致的电磁感应单杆模型,连图都长得一样,让他十分讶异。匆匆一瞥,发现设问的思路也与预期中的原理解读和微观受力推导相一致,而这种设计也很明显在向2013年24题致敬。因此在刚拿到这份试卷的一小段时间里,夏梦迪曾认为,一份难度平和、平淡无奇、拼凑而成而又另人失望的考题又诞生了。
但与许多事物一样,今年的物理试题的表象是具有强烈欺骗性的。在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并逐题解析之后,他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认为自己开始的判断或许需经再度推敲。选择题波澜不惊的背后似乎潜藏着一个个门槛和陷阱,在看似常规的实验题里得到高分似乎也并不是轻而易举,而计算题中22题中规中矩容易上手但考点丰富,而23、24两题的情景设计与设问更有许多可玩味之处。因此我们决定从选择、实验和计算三个角度,来对这份看似简单平淡,事实上却亮点不断、新意迭出的2014北京高考物理试题进行详细的分版块解读。
二、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一共8题每题6分,共计48分,全以单选的形式出现。这48分在每位考生的物理成绩中扮演了基石的角色,同时也是大家在做到物理部分时首先面对的挑战,因此十分重要,咱们先来看前5道:理综13题,也就是物理第1题,考察的内容不出意外,与往年完全相同,依然是热学的概念性问题。此题正确选项是2B,清晰阐释了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间的关系,很容易识别,可以说是送分题。物体内能的构成、分子平均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各种表述、以及布朗运动的相关概念,均是此题中最常见到的正确表述之一。14题近代物理,考察了考生对质能方程和质量亏损现象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应用上述知识判断出正确的等量关系,也十分的基础,答案应该选C,几乎是送分题。15题略微有些变化,没有出现熟悉的光学或是万有引力,考察的是电场中的电场线等势面模型,及“场强看疏密,电势看沿逆”这样的一个基本定性结论。题图中给了三根电场线和等势面,一看就可以看出来实际上是点面形成的,由于未给曲线轨迹判断受力,也未问能量关系和速度大小,因此决定了ABCD四个选项的设置必然非常简单,直接选择出4D选项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也不是难事。16题考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未考有界也未考含磁复合场,而是落脚到了运动半径和运动周期这两个绝大多数学生都耳熟能详的二级结论。而题干中强调了“动量相同的两个粒子”,而我们都知道,R的表达式mv/Bq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分子是动量”,因此这个条件就是非常清晰地在暗示大家去找R。动量相等,R又与q成反比,因此R越大q必然越小,选A。17题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每年必考,不是概念就是图像,而今年命题人选择了后者,而且是在北京真题与模拟题中反复多次出现的y-x图与y-t图互换的常规题型。我们知道,波形图与振动图都是在描述震源和介质上的一系列质点的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在本质上表达的是同样的信息。但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两点:1、前者等同于一张照片,描绘多个质点在一个确定时刻所组成的形状;而后者是一个函数关系图,表达一个质点在多个时刻的连续位置变化;2、前者的质点的运动方向需要逆着波速方向去观察未来趋势,而后者永远只需看当前质点右方的质点相对自己的上下位置便能判断振动方向。因此只需在两图中同时观察同样的时刻、同一个质点的信息。当两图中该点在该时刻所处位置与振速方向完全一致时,则说明我们找到了正确选项。此题选D。前五题波澜不惊,非常常规,也没有强干扰项和明显陷阱,只要是在复习过程中没有整块的知识缺漏并训练有素的同学,相信做完这五题所花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分钟。
而如果你还带着和前5题一样的心态来做第18题,你会依然觉得十分轻松,但这分水岭一般的6分就注定离你而去了。本题理解难度和知识难度并不大,题干描绘了一个实际生活中特别常见的简单情景:手托着一个小球由下往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将小球扔出去,然后对球离手前的过程和离手一瞬间的状态设置了四个选项让考生判断正误。AB分别从超重失重的角度来研究,而CD描述的是球离手和在手里的过程。很多同学简单一思考,觉得不就是从静止开始向上加速吗?老师反复强调过,加速度向上就一定是超重,再一瞟四个选项,A选项恰是此意,于是立刻兴高采烈地填个A,打完收工,6分于是就这么没了。有同学想了,我把球往上扔,最开始是静止的,后来有了速度,从零到有一个速度,难道不是在做向上的加速吗?但请注意A选项中当中有两个字叫做“始终”。当物理中出现“始终”、“一定”、“百分之百”这种绝对肯定的字样时,就是出现区分度的时候。初速度是0,末速度是V,大致或平均来看一定是加速没错,但“始终”加速就不一定了。可能先加速到一定值再匀速,可能先加后减(减速的a不大于g),甚至可能加、减、加减交替进行。因此A选项并不严谨,是强干扰项。而正确选项D恰好击中了学生在一个重要概念的理解上的软肋,即“分离”。本来保持共速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突然分开?一定是因为速度发生了不同。而速度为什么会突然不同?一定是因为加速度不同。当球离手时,手的速度比球的速度小了才会分开。而在这一瞬间,球已经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即加速度为g的匀减直;而手的减速加速度只能比g更大才能获得比小球更小的速度而导致分离,因此这道题无疑应选4D。此题突然干扰项变强,正确项较为隐蔽,借助一个生活中的常见情景考察出了考生对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的理解深度与思维的周密性,是一个突然出现的、精心设计的高门槛。试题的区分度于是便同时应运而生。
19题是探究性试验类,考的是著名的伽利略斜坡实验,虽然是次压轴题,其得分率反而会比18题高。这个题并不难,但出的也非常有意思。这个试验我们都听老师讲过,大概也觉得自己学得挺明白的。但预计一大半同学一看ABCD这四个选项就傻掉了,因为四个选项说的貌似都完全正确,一下子可能会不知所措,胡乱蒙一个了事。但如果你仔细审题了的话你会发现,此题与一般的探究性实验选择题表述是不同的。它不是让你去找正确结论,甚至也不是实验能说明的结论,而是让你去找“通过这个试验直接证明的”结论,关键词是“直接”。摩擦约小,小球上升的位置就越高越接近原高度,所以这道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而不是其他三个干扰项。用细节性的词语,来考察学生对于实验设计思路和背后逻辑链条中某一环的深刻而准确的理解,这种出题思路颇具新意,值得好好关注。
最后是20题。在往年的真题中,选择压轴题历来都是新信息题的形式出现,今年也未能免俗。而且与去年的多光子光电效应-约瑟夫森结一样,今年考察的还是光学的情景,并引入了一个更加夸张的,只在07年亚洲国际物理奥赛中出现过的严重超纲的概念:负折射率介质。尽管如此,但这可能是近年来考的最简单的压轴题了。折射率n是不是负数,其实压根不重要。是亚洲奥赛的知识也好,是左手性媒介也罢,这题能否顺利做出只取决于一点:即你是否一直明白,折射率永远等于入射折射两角正弦值的比值。N等于负1,说明两角正弦值符号相反但绝对值相等,仅此一点就知道,折射角为负且入射折射角大小必须一样,而据此就能顺利选出B选项。而可能是命题人觉得这个引入的超纲概念太夸张了,还极为善良的直接在题干中说出了“入射反射两条光线出现在法线的同一侧”这样的重要推论,使得此题愈发简单。新信息题,虽然永远有新出现的超纲信息,但题目的本质原理和核心考点一定不超纲。看似是负折射率,其实考的还是折射定律,无非穿了一层诡异而陌生的外衣而已,是难不住真正理解的孩子的。
从整个选择题的设置我们可以看出,此次试题的选择题前五题都相对基础。除第五题需要成型的思考方法作为指引外,其他四题都是送分送得很直接的基础题。而从18题到第20题,试题的绝对难度也没有提升,而是通过对细节、原理、干扰项、陷阱、新信息、实验逻辑等方式使试卷突然具备了很高的区分度,入手平和但极易失分。从前5题走到后3题,学生的情绪波动并不会很大,但事实上取分的门槛却在不经意间陡然变高,命题人的水准之高,对学生心态和问题把握之准,令人钦佩。
三、实验题部分
实验题考察的是电路实验中原理难度最高的一个实验: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此题看上去非常地平和,但其中也不乏亮点。开篇的两个问题都比较正常,首先让考生选择一下仪器,结合题目给出的内外接两个电路图做出一个选择。选择器材、设计实验原理图、绘制实物图,这是做一个实验、或实验题的正常流程,是符合基本时间逻辑顺序的,非常常规,无需赘述。接下来是数据处理。本题给出一个空白图表,要求考生描点画出实验的U-I图像,对于这个实验而言也是必备之选。再紧接着,让考生通过图像读出电源的电动势和电源的内阻值。上述问题、包括出现的顺序都非常常规,而且将最复杂的误差分析问题给排除在外了,因此难度特别普通。而最后一个空突然变难。它让我们去研究:当把电源和外电阻串联后,通过调节外部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改变外功率P和路端电压U的图像关系,应该如ABCD中的哪个图所示。
可能很多同学看见这样的一个问题时都很难形成非常清晰的思路。在高考中考察的不仅仅是考生在考场上的灵机一动,更多考察的是过去的积累。如果各位在本实验上投入过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原理和做题的话,你一定会记得一个重要结论:“当一个可变电阻和一个电源串联起来时,我们调节外电阻的阻值,使之正好与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会达到最大值。”
在这个基础上去思考,那么这题就变得容易多了。因为A和B可以被迅速地排除掉。因为我们知道当外电阻和内电阻阻值相等时它的功率会达到最大值,因此整道题一定不是一个单调函数或有最小值的函数,而一定是一个由低到高,然后再下降,先增后减的函数。而在剩下的CD两个选项中,C是一个标准的二次函数,左右对称,终结为零。D选项左右不对称,最后不为零。通过简单的定性分析不难知道,随着U的增大到电动势E,外电阻是在不断增大的。而当U与E相等时,则意味着外电阻为无穷大,此时输出功率P为零,因此答案无疑应选C。
通过对这道实验题的分析,以及最近两年北京卷实验题考法的回顾我们会发现:实验题的命题思路绝不是为了去考察考生的物理思想的深刻,计算能力的强大,或是解题技巧的高超。实验题之所以一直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占据18分的巨大分值,其目的只在两点:1、考察考生对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的透彻理解;2、对于实验中的关键性细节的关注。无论是什么实验,本身原理难或这简单,考前的几问一定都是一些相对比较常规的问法,然后通过最后的一些梯度较高的空来进行拔高。去年和今年的实验题的最后一空都使用了同一种方式,都是给很多图像,让大家挑选正确的那个。这个图像也许大家并不熟悉,甚至从未见过,但命题人都希望考生能通过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迁移,以及对原理的解读与灵活使用,来得到正确的答案。或许在这两年考完之后,在实验中最后考察一个图像性的问题,去研究两个咱们并不太熟悉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这样一种命题思路,会成为数年内,至少是来年北京各区模拟题中的一个基本趋势,令人期待。
四、计算题部分
首先咱们来看看计算题的第一题,也就是整张理综试卷的第22题。这道题考察的是一个北京卷惯常的一个三段运动的问题。首先是A物块顺着一个光滑圆周轨道无初速下滑,紧接着与物块B发生了一次等质量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共速而行,最后在一段有摩擦的水平轨道上受摩擦力作用,经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最终静止,虽同时考察到了动量能量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许多考点,但每个部分的难度都相对较低,且三段综合性不高,因此难度比较平和。作为一个典型的三段运动,第一个段落是一个物体沿着弧形轨道下滑,通过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很快的得到最低点的速度,那么第一问便迎刃而解;紧接着,一个物体在最低点与另外一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发生了一次碰撞,碰撞完之后两个物体合为一个达到共速,简单的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列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应该可以飞快的得到第二问的答案。而在物体合成了一个之后,在一个摩擦系数已知的水平面上减速运动最终静止求位移,无论是能量思路还是运动学思路,难度都不高。整题似乎都在送分,好像也没有什么好研究的。
但细细分析,送分题其实也有其值得玩味之处。一个动量能量都考到了的力学综合题,为什么做起来就会毫无障碍呢?其实夏梦迪原因在于,该题命题人的思路非常地清晰。三个过程彼此互不干扰,思路切分得很开。不仅如此,它还通过三个设问,对考生的思路进行了清晰的引导。第一问问的是单独的A物块到最低点的速度,明显只能针对第一个过程用能量思考;第二问问的是两个物块碰撞后的共速,明显是在引导孩子们去研究动量和碰撞;而最终问的是这两个物块它在水平摩擦面上的位移,明显又是在引导考生使用运动学公式。三个问题直接分开清晰指向三段运动,学生只要有基本物理素养,此题应该做得会很顺畅。夏梦迪认为此题的区分度不会很高,但是它非常成功的履行了大题第一题的职责,没有设置过多的障碍,而是让考生们迅速热身找到状态,从而更好的进入到对后两个比较复杂的大题的思维进程当中。
而23题就没有这么善意了。万有引力作为一个纯力学的情景,上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在北京卷的大题中是在2009年的第22题中。在09年的之前或之后,每年的23题都非善类。要么考察一些新的情景,例如2007年的太阳能,2008年的风能,或是2013年的蹦床,要么就是考察一些比较熟悉和常见,但是整个情景非常复杂的电磁学的模型,比如2009年的电磁流量计和2010年的霍尔效应。大题第二题,往往都是复杂的综合性情景和电磁学的保留地,今年却出现了一道力学题,而且是5年没有考过的万有引力,不知是否代表了某些改革的趋势。第一问相对简单,让我们求物体在星球的表面所受的重力和在离星球表面的距离为h的时候所受的重力的比值,只要大家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有最基本的理解就能迅速解决。而在第二问中,问题却变成了:赤道上和北极上的同一个物体所受重力的比值,可能会给一些考生带来麻烦。因为有许多考生当时会不理解:一个物体在北极所受到的重力,和在赤道上所受的重力,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可能有的孩子会有想起,地球本身是一个椭球体,所以在赤道处的半径和在北极处的半径是有一些出入的。可是这道题却告诉了我们星球的半径恒为R,所以这个想法在本题中是没有意义的。那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问题出在“重力”这一基本概念上。在很多同学的心中,当物体在地表时,重力与万有引力是一回事。可是真的是如此吗?此题的关键是想起:万有引力在高中的物理范围内,往往能够起到两种作用,其一是给星球表面的物体提供重力,而其二则是给绕星球旋转的物体提供向心力。在赤道和北极之所以重力会有区别,是因为北极处于地轴上,而在地轴上的物体它是没有旋转半径的,自然也提不到向心力的问题,但是物体被放到赤道上时,不仅仅需要有重力将物体束缚在地面上,同时也需要有向心力来维持物体随地球共同旋转的圆周运动过程。此时万有引力其实同时起到了两种不同的作用:一是提供向心力,二是提供重力,在赤道上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用这种方式来理解,应该会比在北极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要小,中间差的值应该就是mv^2/r或者是mw^2r。用题目的条件,算出这个部分应该难度不是很大,比值因此也迎刃而解。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重要性再度凸显。
在第三问中,题目假设如果太阳的半径、地球的半径和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三个R都变成原来的1%,而两个星球的密度都不变,试估算当时的地球(设想地球)上的“一年”将是实际多长时间,即当时的那样一个地球年,应该算是正常年的多少倍。这一问很有意思,看上去很唬人,但究其本质,其实还是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二级结论去研究比例的常规问题。研究的天体运转周期T与密度、距离的关系的比例问题曾经至少考过三次。最早的是在很久远的全国I卷的选择题中。密度不变,两个天体之间的距离和半径变化之后,问周期、速度、加速度、角速度的变化倍数哪个正确;而北京卷在最近五年间也曾考过两次周期的表达式。周期表达式与环绕天体质量m无关,如果咱们扣掉常数和根号,表达式中将只剩下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与中心天体质量M的比值。M在密度不变时,只和天体本身半径R的三次方成正比。但r和R变化倍数是相同的,三次方之后再求比值等于1,因此此题的答案是,仍是一年。
最后咱们来一同看看24题压轴题。这题使用了电磁感应单棒导轨模型达到稳态匀速之后的情景作为基础,乍看与2014年西城一模长得完全一样。但细看便能发现,这两题只是所使用的情景和图片相同,形似而已,在整体设计和考点上有很大出入。这道题的第一问让考生通过计算证明,外力对金属杆所做的功,与杆上所消耗的电能是相等的。这问比较常规,只需使用基本电磁感应的结论,计算下恒定外力做功和焦耳热,并分别将两者中的安培力和感应电流展开成咱们熟悉的形式,就能看出等量关系,比较简单。第二问单就核心考点而言,其实也并不是特别复杂。题目要求考生使用现有条件,反过来去推导在电流已知的情况下导体中电子通过的运动速度大小,而这一问明显是在向2013年北京卷最后一题致敬。2013年北京理综卷24题的第一问便是推导电流微观的表达式,在去年曾难倒了无数人。而通过了一整年的系统训练,考生们对这个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理应非常地熟悉,即:I = nqSv。此问要求考生用I去反推v,只要能想到此式,主干的思路就能建立起来。
可遗憾的是,如果考生再往后做立刻就会发现:I等于nqSv或者neSv,I和e是已知条件,而速度v是我们要求的,但是电子的数密度n,以及导体的横截面积S这两个条件下本问并未给出,并不是已知条件,因此还不能完全将问题解决。这时候我们会发现,题干通过一个诡异的表格的方式,给了我们两个在物理考试中较少出现的条件:一是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10^23,二是该导体的摩尔质量。这两个常常出现在化学考试中的条件应该会让不少考生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回到了物理化学大综合题的远古时代。殊不知,这便是打开此题大门的钥匙所在。最近两年都在考宏观微观之间联系。无论是电子数密度n,还是mol,往往都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因为在题目中它们其实都是起到了类似的作用:连通宏观微观世界的桥梁。因此,此问剩下的思路应该分三步走:首先通过导线的质量m去除以摩尔质量,得到原子和电子的摩尔数,然后再用摩尔数去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得到所有自由电子个数N,最后由自由电子个数N和电流微观表达式的意义发现,它其实是和nSl相等的。通过上述思考,n和S的问题于是迎刃而解;加上一些简单的字母运算和必要的文字叙述,把第二问的分数拿全也不是太难。
而24题的最后一问的难度比它看上去要大得多。好像只是要求考生去计算一个受力,但仔细一看,此问条件中的第一句话就说得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来源于定向移动的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可以想象绝大多数学生看后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紧接着,题目又说:“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建立起一个电子在金属导体中不断运动不断碰撞不断减速的物理模型,并由此计算金属离子对电子的平均阻力的大小。”还能坚持到这儿的考生也应该快崩溃了。什么叫建立一个物理模型?关电阻什么事儿?以及,电子和一堆离子发生碰撞,每次都是一瞬间;而在整个的运动过程中,不知道到底和多少个离子发生过碰撞,那我们怎么来算这样一个平均作用力呢?碰撞,难道入手点是动量吗??
恰恰相反,入手点不是“碰撞”二字,而应是“电阻”。压轴题和前两题不同,它往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可能彼此之间相互脱节的,它所传递的每一个微小信息往往都十分的重要。“金属的电阻来源于定向移动的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为什么要出现这样一句话?碰撞后电子的速度一定会减慢。然后呢?每一个电子的动能一定会降低。再然后呢?每一个电子的能量会降低,势必会使得所有自由电子的总动能产生一个可观的损失。那能量能白白损失吗?必然是不能的,它只会转移或者转化掉。能转化成什么呢?
想到这里,此题的前景就豁然开朗了。因为在高中范围呢,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只会有一个:这些电子损失的总动能只能变成热量。而这个热量,便是整个电路中电阻所消耗的焦耳热。再进一步思考,焦耳热似乎好像在哪一问中曾经计算过。对了是第一问。第一问的问题是:“麻烦你证明恒定外力F做功与金属杆产生的电热是相等的”。那么如果你能想到这里,一整条通畅的逻辑线就已然浮现在了你的脑海中。为啥在这道题第三问的第一句话提到电阻,因为电阻真正的意义,便是对某种导体使电流在其中通过时产生热量的能力的一种量度。而提到电阻其实就是在暗示大家,所有的这些电子损失的动能,等于所有电子碰撞的产生的平均阻力对他做的负功大小之和,会通过电流变为焦耳热;而焦耳热的大小等于恒定外力做功的大小。这四种功或能的大小是彼此相等的。这样,在等量关系构建起来的同时,平均阻力也被引入方程。简单的字母计算后变不难算出,f= Bev这个结论。
回顾一下三道计算题。两力一电,两易一难,有直线有圆周有能量有动量,还引入了化学中常见的条件来吓唬大家,很有意思。送分题送得痛快,拔高题拔得干脆。不在计算上为难考生,而在理解深度上将考生水平档次充分拉开,梯度设置得非常合理。24题在13年北京真题和14年西城海淀一二模的基础上继续推陈出新,把简单模型背后的原理挖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让人倍感酣畅之余又回味无穷。
五、总结
总体来说,粗略地看一眼时会觉得这张试卷出得过于简单和循规蹈矩,且拼凑痕迹重,似乎是偷懒之作;而学生在考后普遍反映,这张试卷最后达到的高度很高,但从头到尾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只觉做得十分顺畅,说明难度梯次设置得十分合理,没有引起考生不必要的剧烈情绪波动。而在仔细解析研读之后,夏梦迪更能慢慢地品出这份真题字里行间中很多看似不经意,其实极为用心之处。通览全卷,每道题都看着简单,做着顺手,从头到尾没有特别生僻的陌生知识,也没有认为用计算量和难以理解的复杂模型来人为地设置不合理的高门槛,但是却通过对细节的雕琢、对原理的吃透、对课内课外知识片段的信手摘取、对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状态的了若指掌,成功地使得整张试卷在难度仅仅略升的前提下提供了良好的区分度。2014年的北京高考物理试题中充满了一种理性充斥的韧性与举重若轻的闲适。而透过它们,我们看到的是命题人们高超的学术造诣和深厚的教学积淀。毋庸置疑,这是近五年来,北京市的高考物理试题中水准最高的一份题。
在最近几年中间,北京的物理高考试题逐渐体现出了下列特点:计算难度逐年下降,越加贴近课本,与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结合的更为紧密,以及对于原理、基本公式,实验设计与背后逻辑链条的考察愈加深刻和透彻。在这样的趋势下,“死记硬背模型套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类的学习方法,即将被这样的试题彻底淘汰。有着这样一套难得的好题作为风向标,相信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所有奋战在高中物理教学一线的老师,都会反复的去对这张试卷进行研究,从中我们也必将收获备战2015年高考所必备的许多宝贵经验。
【北京高考物理试题特点】相关文章:
精析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及高考发挥良好技巧03-30
北京高考改革方案03-28
2014北京高考语文试题12-06
浅析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政策03-30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点评03-30
2021年北京高考报名指南05-03
高考数学试题五大特点03-30
北京2023高考分数线06-26
北京高考报名缴费时间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