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时间:2024-10-11 10:26:23 林惜 试题 我要投稿

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那么一般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1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5分)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和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A公司作为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决定抢抓机遇,早作准备,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工作,并指定财务总监负责拟定实施方案,该方案要点如下:

  (一)加强领导,键全组织。为了提升内控工作的权威性,成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总经理担任第一副组长,财务总监和各位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务部,相关部门参与其中。由财务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待时机成熟,成立专门的内控部。

  (二)梳理业务流程,完善内控制度。聘请负责本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咨询,对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全面梳理现有各项业务流程,识别主要风险和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在梳理流程、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过程中,应当只要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切实加强对各项经营业务的风险控制。

  (三)狠抓宣传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利用举办培训班、开设网络课堂、编发专题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力争在3个月内将公司所有员工轮训一遍,全面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

  (四)升级信息系统,优化控制手段。为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请本公司ERP系统提供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协助制定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经本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批准后实施。

  (五)开展试运行,做好全面实施准备。2010年11月,选择本公司部分职能部门、分公司和子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试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为2011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六)强化内部审计,增强监督效能。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等工作,并由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审计部调整职责定位,在开展传统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七)组织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整改落实。2011年底;开展全公司范围内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全面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特别要将下属分、子公司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提高本公司总部对分、子公司的管控能力。

  (八)借助专业力量,引入外部努审计。鉴于B会计师事务所近年来在本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中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根据促进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效实施的要求,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担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便于沟通协调、整合审计。

  (九)实施绩效考评,落实奖惩制度。建立公司激励约束制度,将公司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对经评价、审计发现重大缺陷的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要严肃处理。

  上述实施方案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A公司实施方案中的(一)至(九)项工作安排是否存在部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释】

  1.第一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 (1分)

  2.第二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 (0.5分)

  不当之处:梳理流程、完善制度主要围绕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 (0.5分)

  理由:应当着眼内部控制五要素(或:应当着眼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各要素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 (1分)

  或:仅围绕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不符合全面性原则的要求。 (1分)

  3.第三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 (1分)

  4.第四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 (0.5分)

  不当之处: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经本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批准后实施。 (0.5分)

  理由:该项目工作应当经企业负责人(或:董事会;或:董事长:或:经理层:或;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1分)

  或:该项工作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批准。(1分)

  或:该项工作属于企业重大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1分)

  或:信息网络中心主要负责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的执行工作,如果同时负责审批工作,则违背了制衡性原则(或: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1分)

  5.第五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6.第六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由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0.5分)

  有力:审计委员会主席应当由独立董事担任。(1分)

  或:审计委员会主席应该具有独立性。(1分)

  或: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违背了制衡性原则(或: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1分)

  7.第七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检查工作仅限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0.5分)

  理由: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当综合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1分)

  8.第八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内部控制审计工作。(0.5分)

  或:同时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内部控制咨询和内部控制审计。(0.5分)

  理由: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咨询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2分)

  9.第九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案例分析题二(本题15分)

  甲公司系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其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及据此修改后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甲公司应于2011年起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鉴于本公司在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后就已经着手建立、完善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甲公司决定从2010年开始提前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并由审计部牵头拟订内部控制评价方案。该方案摘要如下:

  (一)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领导和监督。经理层负责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并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审计部具体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拟定评价计划、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评价、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草拟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其他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内控自查工作。

  (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展开。鉴于本公司已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再纳入企业层面评价范围。同时,本着重要性原则,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或事项。

  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可以采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性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考虑到公司现阶段经营压力较大,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

  (三)关于实施现场评价

  评价工作组应与被评价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了解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合理调整已确定的.评价范围、检查重点和抽样数量。评价人员要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实施现场检查测试,按要求填写评价工作底稿,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现场评价结束后,评价工作组汇总评价人员的工作底稿,形成现场评价报告。现场评价报告无需和被评价单位沟通,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审计部应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

  (四)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审计部在完成现场评价和缺陷汇总、复核后,负责起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当包括: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概括、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等内容。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董事会审核后对外披露。

  (五)关于内部控制审计

  聘请某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鉴于本公司在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后就已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取得较好效果,内部控制审计自2010年起,重点审计本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并出具相关审计意见。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甲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方案中的(一)至(五)项内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释】

  1.第一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0.5分)

  (1)不当之处;经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0.5分)

  理由:董事会对建立键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0.5分)

  或: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0.5分)

  (2)不当之处;审计部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0.5分)

  理由:董事会负责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0.5分)

  2.第二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0.5分)

  (1)不当之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0.5分)

  理由:组织架构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键全和有效实施、应当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1分)

  或:虽然甲公司已经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但是还应当对组织架构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1分)

  (2)不当之处: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0.5分)

  理由:业务层面的评价应当涵盖公司各种业务和事项(或:体现全面性原则)。而不能仅限于证券交易所关注的少数重点业务事项来展开评价。(1分)

  (3)不当之处: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法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0.5分)

  理由:评价过程中应按照有利于收集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的原则、充分考虑所收集证据的适当性与充分性,综合运用评价方法。(1分)

  或:评价过程中应视被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适当选择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1分)

  3.第三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0.5分)

  (1)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无须和被评价单位沟通。(0.5分)

  理由:现场评价报告应向被评价单位通报(或:与被评价单位沟通)。(1分)

  (2)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0.5分)

  理由:现场评价报告经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应由被评价单位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再提交审计部(或:内部控制评价部门)。 (1分)

  4.第四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0.5分)

  理由:对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必须对外披露。(1分)

  5.第五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审计重点审计该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

  理由: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关注、利用上市公司的评价成果,但必须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对被审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独立(或:全面)审计,不能因为被审计上司公司实施了内部控制评价就简化审计的程序和内容。(1分)

  或:内部控制审计不是对内部控制评价进行审计,而视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1分)

  案例分析题三(本题10分)

  A公司是一家汽车配件生产商。公司2009年末有关资产负债表(简表)项目及其金额如下(金额单位为亿元):

  资产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1.现金 2 1.短期借款 8

  2.应收账款 8 2.长期借款 12

  3.存货 6 3.实收资本 4

  4.非流动资产 13 4.留存收益 5

  合计 29 合计 29

  公司营销部门预测,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未来增长,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在2009年20亿元的基础上增长30%。财务部门根据分析认为,2010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总额)能够保持在10%的水平: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增长不会要求新增非流动资产投资,但流动资产、短期借款将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长。公司计划2010年外部净筹资额全部通过长期借款解决。

  公司经理层将上述2010年度有关经营计划、财务预算和筹资规划提交董事会审议。根据董事会要求,为树立广大股东对公司信心,公司应当向股东提供持续的投资回报。每年现金股利支付率应当维持在当年净利润80%的水平。为控制财务风险,公司拟定的资产负债率“红线”为70%。

  假定不考虑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和财务战略规划的要求,按照销售百分比法分别计算A公司2010年为满足营业收入30%的增长所需要的流动资产增量和外部净筹资额。

  2.判断A公司经理层提出的外部净筹资额全部通过长期借款筹集的筹资战略规划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释】

  1.所需流动资产增量=(20×30%)(2+8+6)/20=4.8(亿元) (3分)

  或1:(2+8+6)×30%=4.8(亿元) (3分)

  或2:(2+8+6)×(1+30%)—(2+8+6)=4.8(亿元) (3分)

  所需外部净筹资额=4.8—(20×30%)×(8/20)-20×(1+30%)×10%×(1-80%)=1.88(亿元)(4分)

  或1:

  销售增长引起的短期借款增量=(20×30%)×(8/20)=2.4亿元(1分)

  因当期利润留存所提供的内部资金量=20×(1+30%)×10%×(1-80%)=0.52(亿元)(1分)

  外部净筹资额=4.8—2.4—0.52=1.88(亿元)(2分)

  或2:

  2010年末公司短期借款量=8×(1+30%)=10.4(亿元) (1分)

  因当期利润留存所提供的内部资金量=20×(1+30%)×10%×(1-80%)=0.52(亿元)(1分)

  外部净筹资额=(2+8+6)×(1+30%)+13—10.4—12—4—5—0.52=1.88(亿元)(2分)

  评分说明:采用其他方法计算出流动资产增量4.8亿元和外部净筹资额1.88亿元的亦为正确答案,分别得3分和4分。

  2.判断:公司长期借款筹资战略规划不可行。(1分)

  理由:如果A公司2010年外部净筹资额全部通过长期借款来满足,将会使公司资产负债率提高到71.83%((10.4+12+1.88)/(29+4.8)×100%),这一比例越过了70%的资产负债率“红线”,所以不可行。(2分)

  评分说明:计算出资产负债率71.83%即为正确答案,得2分。

  案例分析题四(本题10分)

  M公司为一家中央国有企业,拥有两家业务范围相同的控股子公司A、B,控股比例分别为52%和75%。在M公司管控系统中,A、B两家子公司均作为M公司的利润中心。A、B两家公司2009年经审计后的基本财务数据如下(金额单位为万元):

  公司

  相关财务数据 子公司A 子公司B

  1.无息债务(平均) 300 100

  2.有息债务(平均,年利率为6%) 700 200

  3.所有者权益(平均) 500 700

  4.总资产(平均) 1500 1000

  5.息税前利润 150 100

  适用所得税税率 25%

  平均资本成本率 5.5%

  2010年初,M公司董事会在对这两家公司进行业绩评价与分析比较时,出现了较大的意见分歧。以董事长为首的部分董事认为,作为股东应主要关注净资产回报情况,而A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B公司,因此A公司的业绩好于B公司。以总经理为代表的部分董事认为,A、B两公司都属于总部的控股子公司且为利润中心,应当主要考虑总资产回报情况,从比较两家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税后)结果分析,B公司业绩好于A公司。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和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A、B两家公司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税后)(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2.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A、B两家公司的经济增加值,并据此对A、B两家公司做出业绩比较评价(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3.简要说明采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业绩评价的优点和不足。

  【分析与解释】

  1.(1)A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50-700×6%)×(1-25%)÷500=16.2% (1分)

  (2)B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00-200×6%)×(1-25%)÷700=9.43%(1分)

  (3)A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税后)=(150-700×6%)×(1-25%)÷1500=5.4%(1分)

  (4)B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税后)=(100-200×6%)×(1-25%)÷1000=6.6%(1分)

  2.(1)A公司经济增加值=81+700×6%×(1-25%)—(500+700)×5.5%=46.5(万元)(1分)

  B公司经济增加值=66+200×6%×(1-25%)—(200+700)×5.5%=25.5(万元)(1分)

  评分说明: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正确的,得相应分值。未理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正确的,得相应分值的一半。

  (2)评价:从经济增加值角度分析,A公司业绩好于B公司。(1分)

  3.(1)采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业绩评价的优点:

  可以避免会计利润指标评价的局限性,有利于消除或降低盈余管理的动机或机会(0.5分)

  (或:考虑了资本投入与产出效益)(0.5分)

  比较全面地考虑了企业资本成本(0.5分)

  能够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资本使用效率提高(或:促进企业价值管理或创造)

  (2)采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业绩评价的不足:

  ①经济增加值未能充分反映产品、员工、客户、创新等非财务信息;(0.5分)

  ②经济增加值对于长期现金流量缺乏考虑;(0.5分)

  ③计算经济增加值需要预测资本成本并取得相关参数有一定难度(0.5分)

  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2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2年,甲公司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3050万元从非关联方购入乙公司60%的股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含原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300万元),除原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外,其余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上述无形资产按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取得乙公司60%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

  2009年1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其他股东签订协议,甲公司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乙公司40%股权;甲公司以向乙公司其他股东发行本公司普通股股票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数量以乙公司2009年3月3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甲公司股东大会、乙公司股东会于2009年1月20日同时批准上述协议。

  乙公司2009年3月3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200万元。经与乙公司其他股东协商,甲公司确定发行25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股票作为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对价。

  2009年6月20日,甲公司定向发行本公司普通股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方案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2009年6月3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其他股东定向发行本公司普通股250万股,并已办理完成定向发行股票的登记手续和乙公司股东的变更登记手续。同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0.5元。

  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乙公司实现净利润950万元,在此期间未分配现金股利;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120万元;除上述外,乙公司无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2)为了分散经营风险,甲公司决定多元化经营,于2012年9月30日通过定向增发本企业普通股对丙企业进行合并,取得丙企业100%股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1)甲公司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交易为购买少数股东权益。

  判断依据:甲公司已于20×7年1月1日购买了乙公司60%股权,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这表明乙公司为甲公司的子公司。20×9年6月30日,甲公司再购买乙公司40%股权,属于购买少数股东权益交易。

  (2)甲公司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成本=10.5×250=2625(万元)

  甲公司购买乙公司40%股权对甲公司20×9年6月30日合并股东权益的影响金额=2625-(5000+950+120-300/10×2.5)×40%=227(万元)。

  案例分析题

  F公司是一家从事通讯技术开发与产品生产的高科技公司,成立于2000年,该公司原来一直将持续盈利能力目标作为财务战略目标,并将利润作为其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但近年来,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大幅下滑,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公司董事会决定转变财务战略目标,由持续盈利能力目标转变为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并确定以经济增加值作为其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

  经过充分的分析研究,该公司确定的明年目标经济增加值为2000万元,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2010年的财务规划,有关资料如下:

  (1)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0万元,净利润2000万元,平均资产总额为8000万元,平均无息流动负债为800万元;

  (2)2010年预计销售收入增长10%,预计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不变,并且平均无息流动负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不变;

  (3)公司为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2010年拟投入研发费用500万元,其中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下的研发费为300万元,2010年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发费为200万元;

  (4)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资产负债率60%,2010年将继续维持。在该资本结构下,公司有息负债利息率为5%.

  (5)公司所得税率为2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为10%.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预测明年的经济增加值,并判断该公司能否实现目标。

  2.为了提高经济增加值,该公司拟采取如下行动:

  (1)减少不影响收入的300万元的经营费用;

  (2)重组资本结构(负债权益比率),将资本成本降为9%;

  假设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各项行动是独立的,计算说明每一项决策对经济增加值的影响。

  1.计算F公司的经济增加值

  净利润=2000×(1+10%)=2200(万元)

  平均资产=8000×(1+10%)=8800(万元)

  平均无息流动负债=800×(1+10%)=880(万元)

  平均负债=8800×60%=5280(万元)

  有息负债=5280-880=4400(万元)

  利息支出=4400×5%=220(万元)

  税后经营业利润=2200+(220+500)×(1-25%)=2740(万元)

  调整后资本=8800-880=7920(万元)

  经济增加值=2740-7920×10%=1948(万元)

  由于预计的经济增加值低于目标经济增加值,因此,不能实现目标。

  2.(1)减少300万元的营业费用,可以增加税前利润300万元,增加税后利润=300×(1-25%)=225(万元),由于不改变资本成本,所以该决策可以增加经济增加值225万元。

  (2)将资本成本降为9%,不改变税后净营业利润,但可以降低资本成本7920×(10%-9%)=79.2(万元),所以该决策可以增加经济增加值79.2万元。

  (3)甲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丙企业原股东增发了1200万股普通股,合并后丙企业原股东持有甲公司的股权比例为54.55%(1200/2200),对于该项企业合并,虽然在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甲公司,但因其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在合并后由丙企业原股东控制,丙企业应为购买方,甲公司为被购买方。

  (4)确定该项合并中丙企业的合并成本:

  甲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丙企业原股东增发了1200万股普通股,合并后丙企业原股东持有甲公司的股权比例为54.55%(1200/2200),如果假定丙企业发行本企业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则丙企业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为500万股(600÷54.55%-600),其公允价值=500×40=20000万元,企业合并成本为20000万元。

  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20000-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5000+3000)=2000(万元)。

【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相关文章:

2013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03-09

2009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05-15

2013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下)12-16

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模拟冲刺题11-17

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训练题03-27

200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真题(下)03-24

200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真题(上)03-24

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复习训练题12-04

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备考训练题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