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反思
【第一篇】
《司马光砸缸》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位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并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人赶紧离开缸,而司马光光想到的是缸里的水离开人。是一篇比较好的开拓学生思维的文章,目的在于教育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首先给学生们介绍了一下司马光。当我说到他很聪明时,我们班学生便七嘴八舌的开问了:“老师,司马光有多聪明啊?有郭佳英(我们班成绩最好的一位学生)聪明吗?”虽然知道我们班学生很活跃,很好问,可是这个问题还是出乎我意料。我只能说:“等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再比比吧,好吗?”他们才罢休。
当我们读到“有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水缸”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那个小朋友怎么会掉进了水缸呢?我让他们自己读课文然后联系上下文回答。别的小朋友都说“因为他不小心啊,所以就掉进去了”。没想到还有个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说:“那是因为他很笨啊。!”这个答案一出来全班那学生都哄堂大笑。我就问“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那要是他不笨怎么会掉进去呢?司马光救他说司马光很聪明,那他不就是很笨吗?”听着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原因,再看看这个学生倔强的神情,我不由得表扬他爱动脑筋。
学完了之后,我不禁表扬了司马光,说他小小年纪就想到这么好的办法,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学生又接着问了“老师,司马光几岁呀?”我也不知道,只好说“大概和你们差不多吧。”“那和我们差不多怎么搬得动这么大的石头呢?还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是不是这个缸不结实啊?”听着孩子们五花八门的问题,看着他们一个个写满好奇的小脸蛋,我只好无奈的笑笑,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你们要是想知道的更多,回家后自己找找资料。”学生只好悻悻作罢。
上完课后,我又提出了“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这个时候,教室像炸开了锅,学生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讨论的热火朝天。最后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拿根棍子,让那个小朋友顺着棍子爬出来;有的说去找个梯子,让他爬梯子出来;有的说还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用力把水缸推倒、、、、、、听着孩子们天真的想法,我不由得在心里感慨,这些孩子啊,比司马光聪明多了!
这节课只是我们平时课堂的缩影。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一直都是这样,在我们看来一句很平常的话,他们也常常会问出许多问题,直到把我问的哑口无言,然后不停地去寻找资料找出答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坚持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我也相信,在我的教育下我们的孩子会有越来越多的奇奇怪怪的问题!
【第二篇】
《司马光砸缸》是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一年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本课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教育学生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讲这篇课文时,以下环节的设计,可以说是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一、识字教学形式多样。
1.编字谜的方法记忆“司”。司马光的复姓是本课的一个新知识,我首先问学生:司马光姓什么?学生说出的答案有:司、马等,这时我说出“司马”这是一个复姓,让学生对复姓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学习“司”字。用旧字“同”引出新字:“一个同学真马虎,同字去掉一小竖”。学生便轻松记忆了这个新字。
2.字理识字学习“终”。绞丝旁表示织布,冬天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在这里冬表示结束的意思。终字原指布织完了,现在指结束了。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汉字构字规律来识记生字,使学生逐步产生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
3.做动作学习“跑跳”两个带有足字旁的字。编儿歌、做动作,既使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特点,又及时得到休息,劳逸结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4.用投影仪指导学生书写,对学生掌握不好的字的结构及时指导,写字训练扎实有效。
二、注重语言训练。
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年级虽然年龄小,但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也应该有重点的积累语言训练。
例如: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关联词“有的……有的……”,我借机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时候能用上这组词语呢?学生说:“我在公园看到的花,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红的……”、“我来到学校,看到同学们,有的在扫地、有的在擦黑板……”,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自说着自己的想法,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学会了用词语,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
三、行为对比,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特点。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对于这个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很容易就能达到。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是本课的难点。如何攻破这一难点呢?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操作的:
我让孩子们进行比较,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这时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分别是什么反应?
当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的时候,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的行为有明显的反差,文中是这样写的: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通过让孩子们反复读句子,认真观察图上几个孩子的表情、动作,并设身处地地想假如自己在现场,心里是如何想的,让孩子们明白当时孩子们心里很慌,不知所措。再通过读写司马光的句子,明白他的沉着与机智。
通过对比,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当时的情况和司马光的沉着行为,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了对比手法的重要性。
一年级的孩子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课文学习,已经初步懂得了找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的重要性,每一次学习,就是一次提高的机会。
接着我让孩子们想象: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个什么办法去救这个掉进大水缸的小伙伴?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再与司马光的办法比较,发现只有司马光的办法能既快又保险地救出孩子。所以在求异中求佳,同时肯定同学们的想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开启孩子的多元思维,让孩子的思维在争辩中碰撞,让孩子的语言在交锋中砥砺,让他们的个性之花在思考中绽放出各自不同的风采。
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节课上完了,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急需改进的地方。比如说,精读课文时就没有多读,没有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没有“读”做基础,学生的“悟”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和“悟”,特别是低年段,更需要多读。
另外,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在让学生模仿小朋友们慌了的表现时,让学生做“叫着喊着”时,第一个男同学说:“快来人啊,有人掉进大水缸里了。”他在说的时候,声音很急,把两只手放在了嘴边,做喊的样子,可以说模仿的很像。这时,我却听到了下面小朋友笑的声音。于是,我马上进行了引导:“有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这个时候,你站在旁边会笑吗?”同学们纷纷摇头。“如果你在旁边,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有小朋友说:“啊呀!怎么办呢?”有小朋友说:“得马上救他,要不然他会死的。”我及时进行了补充“这个时候,大家的心里都很着急,不可能会笑”。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我又请了第二个学生来模仿,这个学生模仿的更像,大声疾呼:“救命啊,救命啊。”我又让学生自己进行了叫、喊的尝试,我留意了一下学生的表情,我看到还是有人在笑,心中不免有一丝的遗憾。看来还需要用各种方式,为学生创设情景,他们才会有真实的感受。
每一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总存在着一些遗憾。但我相信只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学习、研究与创新,那么在课堂上留下的遗憾就会减少,得到的收获就会增多。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09-29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的教学设计08-10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及反思10-24
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10-12
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0-25
2015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教学反思07-16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汇集10-09
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07-26
司马光教学设计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