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 篇1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既是课文的标题,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文章结构清晰,论证观点的几个小故事引人入胜,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教学完本课后,综合同事的意见的自己的感受,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紧抓事例,理解观点,感悟精神,能举一反三,对课文的学习落到了实处。
为了论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论点,文中运用了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三个事例,他们写法很相似,因此在学习这三个事例时,我把重点放在第一个事例“洗澡水的漩涡”上,先理清这一段的结构,再抓住“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这句话反复引读体会谢皮罗不断发问、不断探究的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随后,我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余下的两个事例,发现其与第一个事例的相同点,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接着,我引导学生把视野放到课外,想想还有哪些类似的事例能证实课文的观点,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说出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瓦特发明蒸汽机、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二、以“?”拉直变成“!”为本堂课的主要线索,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整堂课,一个个大大的问号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留意每一个事例中的发问,紧紧扣住了课文的论点,板书也非常直观的突出了课文的观点。
三、文体特征十分突出。
这是学生学习到的第一篇议论文课文,因此让他们对议论文的突出特点应该要有所了解,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议论文“观点明确”、“事证有力”、“逻辑严谨”这三个特点,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印象深刻。
四、读写结合,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这堂课的目标之一就是“会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在学生学习课文、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我在课堂是进行了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团结就是力量”……但是我考虑到课堂上写一篇文章是不合实际的,因此我指导学生写提纲——“我的观点”“所选事例”“我的结论”,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
五、在细节上还要注意。如:在学完科学家的精神之后,应用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注重观察,敢于发问为今后找到真理作好准备。课堂上大的流程很流畅,但是具体的环节里问题有些细碎、繁多,学生学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紧迫。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 篇2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第五组课文的第三篇。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写得非常条理:先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再运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这么简单,什么都一目了然,好像没什么可讲的,我犯愁了。可细细读来又觉得应该让学生明白的太多了。司空见惯、追根求源、见微知著等词语要理解,课后两个重点句子要体会,还有三个科学发现的故事该怎样讲……时间紧迫,我真的犯愁了,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是我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劲,我不相信自己讲不了这种课文。我想:要本着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的原则来设计教学。
设计问题是最难的。经过细致地钻研教材,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发现真理的必备条件有哪些?2、课文中三个事例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的故事,它们的作用是为了具体说明作者的观点。想想这三个事例如何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注意事例的选择与叙述)你还能补充这样的事例吗?3、勾画课文中对你有启发的句子,可以读给同学听,如有别的启发说给同学们听。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设计得很好,是我引以为骄傲的。这个问题不仅把课文中三处含义深刻的句段联系起来了,而且为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也做好了铺垫。这个问题还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提炼、总结、升华,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也达到了预期目的。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我认为也突出了教学重点,但是在教学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只要让学生寻找到事例为证明论点服务这一点就可以了。由于此处浪费了时间,学生的补充事例过得比较简单,没有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懂得这一道理。
总之,对这一课的教学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我更坚信,不管哪一类型的课文,我都能讲好。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 篇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科学精神”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小学课本里的议论文在这篇课文之前还有一篇是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但《为人民服务》是议论文中作为政论和演讲文体的代表,阅读起来要难得多。而这篇课文的属于标准的议论文,简单易学,所以在教学时我把这一课提前教学,为学生初学议论文降低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课文,我把教学的重难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二是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学习议论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突破教学重难点:一是找出观点,理解观点;二是学习事例,体会涵义;三是探究结论,揭示含义;四是点明写法,随文练笔。一节课上下来,从指导学生读文到仿写,我感觉学生对于议论文这种文体的认识还是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指导正确理解课题的含义上,在读文过程中,对于文中引用的三个事例,学生一读就懂,我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然后通过填表检查读书效果。然而对于科学家们从“疑问”到求得“真理”的过程的复杂性,却缺少深层次的理解。有些重点的语句,学生读书时只是从文字表面滑过去,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才会关注。教学中,我设置问题:看来真理就在我们的身边。老师想问一问,你发现了真理吗?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不能发现真理,这就说明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么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在品读中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体会和感悟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突破了教学难点。
通过上课,我也发现自己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不足:一是通过读写仿写,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形式有了了解,但是议论文的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如较多地采用假设、条件关系的句式来表述,自己也忽略了。二是在练笔的设计上没有层次,两个小练笔都由我写了开头结尾。三是一个不良的习惯,有时讲着讲着就比较急着替学生说出来,习惯性担心学生说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改进。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