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年级下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三篇
《美丽的小路》讲了一个有关环境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_篇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敏感性,要使学生像对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生应该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想象的翅膀展开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某些词句作一番细致的咀嚼、推敲,去体悟言语表达之美。
本课教学以诵读来带动整个阅读教学,从“倾听故事”到“读通课文”;从“品读感悟”到“角色朗读”……学生悄悄走进课文,进而铺陈意象,诵读入境,从“读通”到“读懂”,再到“读活”,层层深入,让阅读变成学生个体对文体的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催出生学生独特的感悟。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_篇二
《美丽的小路》一文,主要讲述了有关环境卫生的问题。它以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不要乱丢东西,保护环境。因为是一篇童话故事,所以文章不仅写得比较优美,而且利于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实践和语感的培养。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以文为本,实现阅读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于是,我在预设教学环节的时候,让学生抓住文本的对话进行朗读和说话训练。以“小路的美丽到变脏了到干干净净的环节”为线索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来充分感悟小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细节设计上,让学生通过找课文中的语句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二、以读为主体,说说演演
记得听过窦桂梅老师曾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体现他们个性化的朗读。朗读时不仅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而且也照顾到了后进生的朗读。同时,还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变化读、上台表演、学生评议等环节让学生深深地感知文本,提升情感的感悟。
三、随时渗透,课外延伸
对新课标来说,不是让学生只学课文中的这一点点知识足矣,他所要求
的是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用语文,生活中时时都有语文。所以,我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让学生找找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又到哪里去了?我们平时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来养成?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和同学间一起交流,自己感悟我们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我们今后该怎们做。这一系列的过程,教师只要做一个引导得当的角色就可以了,所有的知识、体验学生都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完成。学习与生活结合,从文本中走出来 ,去体验生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懂得美的环境需要大家保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其中,学生情感也得到超越升华。
四、抓住不足,及时改进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抓住学生课堂上随机生成的细节。如,在课文分角色朗读的时候,我一看时间不够,就草草地收场。而当时我注意到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地掌握,甚至可以说他们对“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说话的表情、心里的变化还没有充分地揣摩到,这是在今后地课堂教学中所极力避免的。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_篇三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
由于这篇课文很适合分角色朗读,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以让学生听读、朗读感悟后,再让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然后再请小组到讲台前分角色朗读,最后,师生一起分角色合作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要保护环境。而且,我让学生学着去做个调查员,看看我们的周围哪里最干净,哪里还不够好,我们应该怎么去改进。
通过了学习,我观察了一两天,发现学生能做到不乱扔垃圾了,卫生习惯越来越好了。不过,还有个别学生还不能做到这一点。
【一年级下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09-27
2015年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09-20
一年级语文下教学总结08-23
《美丽的小路》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0篇)07-11
一年级语文下《山村》教学设计08-27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与反思08-13
音乐《春雨蒙蒙的下》教学反思(通用5篇)03-28
数学一年级下教学计划08-17
2017一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05-18
美丽的树林的教案与反思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