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预测试题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预测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在一定的正弦交流电压U作用下,由理想元件R、L、C组成的并联电路谐振时,电路的总电流将(D).
A.无穷大;
B.等于零;
C.等于非谐振状态时的总电流;
D.等于电源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
2.在一定的正弦交流电压U作用下,由理想元件R、L、C组成的串联电路谐振时,电路的总电流将(D).
A.无穷大;
B.等于零;
C.等于非谐振状态时的总电流;
D.等于电源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
3.规程规定电力变压器,电压、电流互感器交接及大修后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均比出厂值低,这主要是考虑(C).
A.试验容量大,现场难以满足;
B.试验电压高,现场不易满足;
C.设备绝缘的积累效应;
D.绝缘裕度不够.
4.带有线性电感的电路,当|i|增加时,则表明电感的磁场能量(A).
A.正在存储;
B.正在释放;
C.为零;
D.没有变化.
5.电容器的电流i=C·du/dt,当u>0,du/dt>0时,则表明电容器正在(B).
A.放电;
B.充电;
C.反方向充电
D.反方向放电.
6.非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等于(B).
A.各次谐波有效值之和的平均值;
B.各次谐波有效值平方和的平方根;
C.各次谐波有效值之和的平方根;
D.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乘以1.11.
7.晶体管符号中,箭头朝外者,表示它是(C).
A.硅管;
B.锗管;
C.NPN管;
D.PNP管.
8.晶体管符号中,箭头朝内者,表示它是(D).
A.硅管
B.锗管;
C.NPN管;
D.PNP管.
9.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使用( )的优质煤炭,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A.高硫分、低灰分
B.低硫分、低灰分
C.脱硫、脱硝
D.统一解决热源
答案:A
10.城市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在燃煤供热地区统一解决热源,( ).
A.降低供热标准
B.使用优质煤
C.减少燃煤的使用
D.发展集中供热
答案:B
11.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有关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 )以下罚款.
A.3万元
B.5万元
C.10万元
D.15万元
答案:D
12.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主管部门责令( ),可以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A.停止生产或使用
B.关闭企业
C.停业
D.吊销执照
答案:B
13.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质量标准的区域和国务院批准划定的( ),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
①二氧化碳污染控制区;②酸雨控制区;③一氧化碳污染控制区;④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 电磁感应过程中,回路中所产生的电动势是由(b)决定的.
a.通过回路的磁通量;
b.回路中磁通量变化率;
c.回路所包围的面积;
d.回路边长.
15 某工频正弦电流,当t=0,i(0)=5a为最大值,则该电流解析式是(c).
a.i=5sin(100πt-90°);
b.i=5sin(100πt+90°)?;
c.i=5sin(100πt+90°);
d.i=5sin(100πt).
16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是(c).
a.电场力;
b.磁场力;
c.电磁力;
d.引力.
17自感系数l与(d)有关.
a.电流大小;
b.电压高低;
c.电流变化率;
d.线圈结构及材料性质.
18 已知某元件的u=100sin(ωt+30°)v,i=10sin(ωt-60°)a,则该元件为(b).
a.电阻;
b.电感;
c.电容;
d.无法确定.
19 已知r、l、c串联电路中,电流滞后端电压,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b).
a.xc>xl;
b.xc
20 几个电容器串联连接时,其总电容量等于(d).
a.各串联电容量的倒数和;
b.各串联电容量之和;
c.各串联电容量之和的倒数;
d.各串联电容量之倒数和的倒数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预测试题】相关文章: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预测试题11-01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发输变电》试题05-13
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精选试题10-25
2016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模拟试题09-22
2017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提升试题07-19
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测试题10-24
2024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预习试题10-25
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精选试题及答案06-22
2017年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精选试题07-26
电气工程师考试《发输变电》练习试题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