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校大学生考证的相关问题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将考证、考级作为增加就业竞争力的砝码,除了攻克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比较传统的考试外,大学生对各类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也兴趣甚浓,相关资格证书考试培训日益火爆。然而,当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在校内受到热捧时,一些应届毕业生却处处感到,证书在求职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在校的大学生虽还未踏足社会,但是大家似乎都感受到了就业危机,在学校学好专业课程之余,就开始不断地报考各类证书。大家深深觉得仅凭一张大学毕业证书是远远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生考证热便一触即发、势不可挡。
考证多就业机会多?
在九江某学院就读会计专业的王娟有4张证书,这是她前后花了三年时间考的,也是她大学三年学习成果的证明。“每次考完拿到一张证就很有满足感。”王娟在日记中这样记载着。她告诉记者,“我的会计师助理证今年差5分没考过,现在要等到明年5月份考,今年11月份就要出去实习了,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在毕业之前将这个证考到。”
记者随后在该学院采访了几位大四的学生,探问他们对考证的态度,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一切是为了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一位女生表示,自己当初并不想考证,但是周围太多同学在考,这带给她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她也考了5个证。
宋平是景德镇某高校2007届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四学生,目前手持英语四、六级、外贸单证、报关员、剑桥商务英语、会计上岗证、普通话B级7个证书,她说自己所考的证书主要是报关员专业。因为很早就听说就业紧张就业难,所以她采取“全面撒网”,听说会计专业工作待遇比较好,找工作也比较容易,她就花了一年时间将会计上岗证拿到手。考“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出自她个人对英语的爱好,而考“普通话B级证书”目的就是为了多拿一个证。宋平说:“大学时间充裕,集中精力多学些其他东西也好。”
学生考证需理性选择
记者在网上搜到一份考证时间表,从一月到十二月份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年可考的各类证件有90多个。很多在校大学生都存有这样一份时间表,以防错过考证时间。
许多大学老师提出大学掀起“考证热”是有原因可循的——某些证书是就业单位的硬性规定,比如公务员,计算机二级就是一块“敲门砖”;很多职业都需要一个从业资格证书,比如说教师、医生、律师、会计等,就必须取得相关从业资格证,才有机会踏进这个门槛;证书虽然只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但是由于就业竞争过于激烈,用人单位也会把它作为一个评判标准,这样会在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循环,两者相辅相成,这就催生了考证热。
大学生面对考证,首先要根据自身专业及爱好,不应盲目跟风采取“四处撒网”式考证法。应该从自身兴趣和爱好出发,为自己的专业需要和发展前景去考证,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大多数学生都误认为在应聘时,自己的证书越多越有优势。其实不然,有很多证书的含金量很低且不实用,大学生要走出这样的误区。“全面撒网”并不一定能够捞得大鱼。考证热当前,大学生应当理性面对,要从自身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方面综合考虑,盲目考证或“多多益善”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七成多人准备在校期间考证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宁波在校大学生中有超过73%的人除了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一、二级这些必考的证书外,还准备考取其他方面的资格证书。按照年级来分,以大三学生最为迫切,大四其次,而大一和大二学生的考证意愿并不迫切。
对于考证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6%的大学生考证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42%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有12%的同学单单只是跟风。大多数考证者诉苦说,现在工作越来越难找,多一本证书就多一份机会。在问到考证和专业的关系时,50%的大学生认为考证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巩固,36%的同学认为证书只是证书,与专业学习无关。
目前,宁波大学生们考证的种类主要有教师资格证、报关员资格证、报检员资格证、注册会计师等。就宁波大学来看,法学院和体育学院的同学考教师资格证的较多,科技学院的学生报考报关员和报检员的较多,国贸专业的同学除考报关员外还会考英语中级口译,而注册会计师主要是会计系的学生在考。可见同学们在考取证书时还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
企业更重视综合能力
社会调查小分队还通过走访和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宁波、奉化、慈溪、宁海等市的102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询问有关单位对大学生考证问题的看法。
在调查中,有70%的企业主管反映,不少大学生证书虽多,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却较为忽视,有点舍本逐末;83%的企业主管表示,在招聘时都会关心学生有没有得过奖学金、有没有当过学生干部等;有70%的被访者希望大学生具备实践应用能力。而真正看中证书的企业只有8%不到。还有不少企业认为,尽管大学生有这个证书那个证书,但不少人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却不尽如人意。被访企业表示,约有15%的大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有欠缺。
学校建议不要盲目考证
宁波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忙于考证,这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工作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多一个证书就会比别人多一些优势,同时也多一份选择。而部分用人单位也明确提出了相应的证书要求,甚至有些单位对英语没有过四级或六级的毕业生根本不考虑。这两年的就业事实也表明,有证书的学生比没有证书的学生就业相对容易些。但同时也要提醒在校生在考证热中要冷静思考,应该针对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并结合近期的职业目标来选择考证,不要盲目地见证就考,更不能为了考证而抛下本应该学好的专业功课。
我相信,任何一所不是滥发文凭的大学,它的课业并不轻松。学生没有起五更睡半夜的艰辛,要想顺利毕业很难。在本来就紧张的教学之中,还要挤出时间参加各种资质考试,于学生加重负担耗费精力;于家庭增加费用浪费钱财。而所谓的“从业资质”,有的纯粹是一张无用的“门票”。因此,考证的盲目或盲目的考证,理应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不是说所有的证书都不必要,有的岗位的确对资质证书非常在意,甚至是先决条件。比如会计、法官、翻译、教师没有证书,就等于没有敲开这些职业大门的砖头。但是,其它证书,如物流师、策划师、茶艺师、电子商务师、理财规划师以及人力资源师等等,充其量对相关岗位还有“加分”价值,其他岗位基本是废纸一张。既然没有实际帮助,为什么学生又趋之若鹜、唯恐落下考证呢?其实,这正是某些不实信息导致的过度恐慌。第一,社会上流传的就业设限,让人感到没有证书,就不得从事某种工作;第二,夸大证书的作用,似乎有了证书,就可以在职场畅行无阻;第三,极易通过的证书资质考试,也为考证的乱象丛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在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挑剔的目光愈来愈严,但一般仍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上格外关注,相关工作经历更是重要的参考项目。这正是应届大学生的弱项所在。所以,如何能在应聘中先声夺人吸引眼球,以期“抓住”考官,要比一纸“资质”还要重要。亦因此,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才是舍末逐本。相反,就算你拿了一堆证书,反倒让人觉得你定位不准思路不清。
当然,学校除了提供准确的就业政策外,还要帮助学生扎实地做好就业规划。倘若让学生无头苍蝇般的飞来飞去,在职场上无功而返,要说学校尽了责任,实在说不过去。
【在校大学生考证的相关问题】相关文章:
在校大学生考证推荐10-16
在校大学生考证重要吗07-25
考证大军在校大学生占80%06-19
医学考证问题09-06
关于大学生盲目考证的问题07-15
如何解决大学生考证热问题10-20
大学生考证:“病态”考证,盲目跟风08-16
大学生考证08-06
大学生考证:盲目“考证”,为就业加码07-21
聚焦大学生考证:考证对就业实际影响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