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情分析:税法基础知识

时间:2024-06-20 18:54:27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8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情分析:税法基础知识

  导语: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考人数逐年递增,加上会计从业考试暂停,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人数还将有望增加,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提前了解和熟悉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参考!

2018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情分析:税法基础知识

  (一)现行税法体系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由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构成。

  税收实体法体系:由17+1个税收法律、法规组成,它们按性质作用分五类。(2016-5-1全面营改增之前18个实体税法;2018年1月1日开征环境保护税)

  (二)实体税法税种划分

  (三)实体税法构成要素

  实体法"一税一法",每个税法构成要素一致,要素内容不同。

  实体税法的构成要素,即是实体法的构成要件,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项目。重点有:

  1.纳税人: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征税对象: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与课税对象相关的两个概念:

  (1)税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2)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3.税率: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4.减税免税:

  (1)税基式减免: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跨期结转等。

  (2)税率式减免:包括重新确定税率、选用其他税率、零税率等形式。

  (3)税额式减免: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免率、抵免税额以及另定减征税额。

  与减免税相对立的,是加重税负的措施,包括:税收附加、税收加成。

  5.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纳税期限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情分析:税法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05-05

2017年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情分析10-01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情分析09-04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基础题07-20

2016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点分析09-29

2016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答题技巧及难度分析07-22

2017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09-27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习题:关税法律制度06-19

初级会计《初级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练习11-06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点:车船税法律制度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