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级银行风险管理知识点:信用风险识别
导语:信用风险控制是指授信方根据信用识别和评估的结果,针对自己所承受的信用风险及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针对具体的环节进行调整和改良,从而达到风险管理的最佳结果。
基本信息分析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类型(企业法人客户还是机构法人客户)、基本经营情况(业务范围、盈利情况)、信用状况(有无违约记录)等。
财务状况分析财务状况分析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的分析,达到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业绩、经营效率,进而识别企业信用风险的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
非财务因素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是信用风险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财务分析相互印证、互为补充。
(1)管理层风险分析(管理者的人品、诚信度、授信动机、经营能力及道德水准)
(2)行业风险分析(行业特征、行业周期、行业竞争力、行业替代性、行业监管)
(3)生产与经营风险分析(总体经营风险、产品风险、原料供应风险、生产风险以及销售风险)
(4)宏观经济、社会及自然环境分析
担保分析担保是指为维护债权人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贷款偿还的可能性、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损失的风险,由借款人或第三方对贷款本息的偿还或其他授信产品提供的一种附加保障,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可以影响或控制的潜在还款来源。
担保方式主要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与定金。
二、 集团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
项 目内 容
整体状况分析商业银行应当对集团法人客户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及担保状况等进行逐项分析,以识别其潜在的信用风险。特别是对集团内各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至关重要。
关联交易是指发生在集团内关联方之间的有关转移权利或义务的事项安排。(11项,参考教材)
在识别和分析集团法人客户信用风险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当力争做到:
第一,充分利用内外部信息系统。
第二,完善授信工作。
第三,识别客户关联方
第四,集团法人客户的识别频率与额度授信周期应当保持一致。
信用风险特征(1)内部关联交易频繁
(2)连环担保十分普遍
(3)真实财务状况难以掌握
(4)系统性风险较高
(5)风险识别和贷后管理难度大
三、 个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
项目内容
基本信息分析
(1)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调查。
(2)借款人的资产与负债情况调查。
(3)贷款用途及还款来源的调查。
(4)对担保方式的调查。
个人信贷产品分类及风险分析
(1)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分析(经销商风险。“假按揭”风险。由于房产价值下跌而导致超额抵押值不足的风险。借款人的经济状况变动风险)。
(2)个人零售贷款的风险分析(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消费贷款、助学贷款、留学贷款、助业贷款)。
四、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识别
1、宏观经济因素
2、行业风险:
行业风险是指当某些行业出现产业结构调整或原材料价格上升或竞争加剧等不利变化时,贷款组合中处于这些行业的借款人可能因履约能力整体下降而给商业银行造成系统性的信用风险损失。
3、区域风险:
区域风险是指当某个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不利变化时,贷款组合中处于该区域的借款人可能因履约能力整体下降而给商业银行造成系统性的信用风险损失。
【拓展内容】
银行业初级资格考试风险管理备考知识点
巴塞尔委员会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征及诱发风险的原因,把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为以下八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战略风险。
一、信用风险
定义: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传统上,信用风险是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债务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
然而,随金融市场发展和对信用风险的深入认识,当债务人或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不足即信用质量下降时,市场上相关资产价格也会降低,导致信用风险损失,例如交易对手信用评级下降等。
对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信用风险既存在于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也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衍生产品交易等表外业务中。信用风险对基础金融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影响不同。对基础金融产品(如债券、贷款)而言,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多是债务的全部账面价值;而对于衍生产品而言,对手违约造成的损失虽然会小于衍生产品的名义价值,但由于衍生产品的名义价值通常十分巨大,因此潜在的风险损失不容忽视。
结算风险是一种特殊的信用风险,指的是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而另一方发生违约的风险,例如1974年德国赫斯塔特银行破产案,该行的破产促成了国际性金融监管机构——巴塞尔委员会的诞生。
信用风险虽然是商业银行面临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种类,但其在很大程度上由个案因素决定,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少,不易获取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
二、市场风险
(1)定义: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波动而给商业银行表内表外头寸造成损失的风险。
(2)主要形式: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利率风险最重要。利率波动会直接导致其资产价值变化,影响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利率风险管理是我国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3)特点:具有数据充分和易于计量的特点,适于采用量化技术控制。
由于市场风险来源于所属的经济体系,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难以通过分散化投资完全消除。国际性商业银行通常分散投资于多国金融市场,以降低所承担的系统风险。
三、操作风险
(1)定义: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不包括战略风险、声誉风险
(2)分类:分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外部事件四大类别,由此分七种表现形式: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事件,客户、产品及业务活动事件,实物资产损坏,信息科技系统事件,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
(3)特点:与市场风险主要存在于交易账户,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银行账户不同,操作风险普遍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具有普遍性和非营利性,它不能为银行带来盈利,对它的管理策略是在管理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
四、流动性风险
(1)定义:银行因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取足够现金,从而导致银行资不抵债,影响正常运营。作为存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商业银行日常持有的,用于支付需要的流动资产只占负债总额的很小部分,如大量债权人在某一时刻同时要求兑现债权,就要面临流动性危机。
(2)特点:流动性风险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和广泛,通常视为一种多维风险。
产生原因:除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计划不完善之外,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会导致流动性不足,引发风险扩散。
流动性风险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
五、国家风险
(1)定义: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国家风险通常有债务人所在国家的行为引起的,它超出了债权人的控制范围。
(2)主要形式: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
①政治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受特定国家的政治的动荡等不利因素影响(例如长期以来部分南亚和非洲国家政局不稳),无法正常收回在该国的金融资产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政权风险、政局风险、政策风险和对外关系风险等。
②经济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受特定国家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2009年11月发生的迪拜主权债务危机),无法正常收回在该国的金融资产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③社会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受特定定国家贫穷加剧、生存状况恶化等不利因素(例如部分非洲国家长期受困于贫穷、饥饿、卫生、医疗等社会问题),无法正常收回在该国的金融资产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3)特点:国家风险发生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在同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经济金融活动不存在国家风险;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不论是政府、商业银行、企业,还是个人,都可能遭受国家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通常归属信用风险)
【初级银行风险管理知识点:信用风险识别】相关文章:
初级银行从业《风险管理》提升题08-29
2015银行从业初级《风险管理》考试大纲08-31
2017年银行从业初级《风险管理》习题08-16
初级银行从业资格《银行管理》知识点05-23
初级银行从业《风险管理》押密试题(单选)10-24
2017年初级银行《风险管理》备考习题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