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要点归纳

时间:2021-12-04 19:47:53 化学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要点归纳

  初中化学其实还是以科普为主的,并不是很难。但是化学跟其他理科不同,它像文科一样,需要记忆一些化学式,化学方程之类的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要点归纳

  初三化学知识

  金属和金属材料

  1. 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

  a. 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b. 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c. 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合金——生铁和钢:主要成份都是铁,但含碳量不同

  钛合金:熔点高、密度、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相溶性”等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3.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①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 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③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4. 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a.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 ═ 2Fe + 3CO2

  b.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c. 常见的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a.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b.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 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等;

  ③ 制成不锈钢。

  初中化学考点知识

  (一)、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1、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ZnSO4 + H2↑

  2、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FeSO4 + H2↑

  3、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MgSO4 + H2↑

  4、铝和稀硫酸:2Al + 3H2SO4=== Al2(SO4)3 + 3H2↑

  5、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6、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 H2↑

  7、镁和稀盐酸:Mg + 2HCl=== MgCl2 + H2↑

  8、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2AlCl3 + 3H2↑

  (二)、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 Cu

  10、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11、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Hg(NO3)2 === Cu(NO3)2 + Hg

  (三)、碱性氧化物 + 酸 盐 + 水

  1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13、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3H2SO4 === Fe2(SO4)3 +3H2O

  14、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2HCl === CuCl2 + H2O

  15、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 H2O

  16、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MgSO4 + H2O

  17、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2HCl === CaCl2 + H2O

  (四)、酸性氧化物 + 碱 盐 + 水

  1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CO2 === Na2CO3 + H2O

  1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SO2 === Na2SO3 + H2O

  2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SO3 === Na2SO4 + H2O

  2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CO2 === CaCO3 ↓ + H2O

  22、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SO2 === CaSO3 ↓ + H2O

  初三化学知识重点

  化学式的基础计算公式

  1、相对分子质量(Mr)

  1)“AaBbCc…”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a)+(B的相对原子质量×b)+(C的相对原子质量×c)+……

  2) 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读出,计算时一般取整

  2、化学式的读法

  1) 单质

  a)气体:元素名称+气

  例:He(氦气)、N2(氮气)、O2(氧气)、Cl2(氯气)

  b)非气体:元素名称

  例:Ca(钙)、C(碳)、S(硫)、P(磷)

  c)特殊读法:O3(臭氧)、C60(碳60)

  2) 化合物(总原则:倒着读)

  a)形如“AxBy”的化合物读作:“B化A”,是否读出数字,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NaCl(氯化钠)、MgO(氧化镁)、CO(一氧化碳)、Fe3O4(四氧化三铁)、Fe2O3(三氧化二铁)

  b)形如“AOH”的.化合物读作:“氢氧化A”,一般不读数字

  例: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

  c)形如“NH4A”的化合物读作:“某化铵”,一般不读数字

  例:NH4Cl(氯化铵)

  d)形如“ABOx”的化合物读作:“B酸A”,一般不读数字

  例:Na2SO4(硫酸钠)、Ca(NO3)2(硝酸钙)、(NH4)2SO4(硫酸铵)

  e)特殊读法:NH3(氨气)、H2O(水)、有机物【CH4(甲烷)、乙醇(C2H5OH)等】

  3、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1) 单质

  a)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固态非金属):元素符号例:He、Ne、Ar、Fe、Mg、C、S、P等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气态非金属、液态非金属):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数字通常是“2”)例:H2、O2、O3、Br2等

  2) 化合物(总原则:正前负后)

  a)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金左非右氧最后

  例:NaCl、MgO、CO2等

  b)两种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的化合物:正前负后

  例:H2S、NaOH、NH4NO3、

  c)特殊写法:氨气(NH3)、有机物【甲烷(CH4)、乙醇(C2H5OH)等】

  4、化学式的意义

  1) 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一种物质的元素组成

  2) 微观意义

  a)表示一个分子

  b)表示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要点归纳】相关文章:

科目一要点归纳04-20

科目一考试知识要点归纳11-02

高二数学导数知识要点归纳11-01

2017年初中化学常见气体性质归纳04-25

2017年咨询工程师《现代咨询方式》要点归纳10-31

质量工程师初级相关知识要点:品质控制基本知识01-25

六年级上册英语复习要点归纳人教版01-10

初中化学教学总结11-04

Java代码的基本知识09-30

手机维修基本知识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