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时间:2023-02-27 14:30:00 王娟 化学 我要投稿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篇1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篇2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2+

  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篇3

  一、Cl-、Br-、I-离子鉴别:

  1.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二、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Na2CO3;

  ②小苏打:NaHCO3;

  ③熟石灰:Ca(OH)2;

  ④生石灰:CaO;

  ⑤绿矾:FeSO47H2O;

  ⑥硫磺:S;

  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

  ⑧胆矾:CuSO45H2O;

  ⑨石膏:CaSO42H2O;

  ⑩明矾:KAl(SO4)212H2O

  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十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篇4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电力)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二、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闭合回路

  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

  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③设计原电池。

  ④金属的防腐。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篇5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H2(g)。CO(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篇6

  一、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

  ①种类多

  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③易分解,易燃烧

  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

  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二、甲烷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

  (1)、氧化性

  点燃CH+2OCO+2HO;4222

  CH不能使酸性高锰酸甲褪色;4

  (2)、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光照CH+ClCHCl+HCl423

  光照CHCl+ClCHCl+HCl3222

  光照CHCl+ClCHCl+HCl2223

  光照CHCl+ClCCl+HCl324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三、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性

  ①可燃性

  现象:火焰明亮,有黑烟原因:含碳量高

  ②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现象:溴水褪色

  催化剂CH=CH+HOCHCHOH22232

  (3)加聚反应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量小的化合物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这种由加成发生的聚合反应叫加聚反应;

  乙烯聚乙烯

  四、苯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浓烟);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①

  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五、乙醇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氧化性

  ①可燃性

  点燃CHCHOH+3O2CO+3HO32222②催化氧化

  催化剂2CHCHOH+O2CHCHO+2HO32232催化剂2CHCHO+O2CHCOOH323(2)与钠反应

  2CHCHOH+2Na2CHCHONa+H↑32322

  六、乙酸(俗名:醋酸)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

  醇和酸起作用生成脂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浓硫酸:催化剂和吸水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便于闻乙酸乙脂的气味)

  (2)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3)降低乙酸乙脂的溶解度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篇7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HCO3—+OH—=H2O+CO32—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

  ③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化学定义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还有核反应)。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化学研究的原子~分子~离子(团)的物质结构和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观世界中最接近宏观的.。

  因而它们的自然规律也与人类生存的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最为息息相关。作为沟通微观与宏观物质世界的重要桥梁,化学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篇8

  一、煤和石油

  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使其分解的过程,也叫煤的焦化。

  煤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煤的气化是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3、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4、石油的加工: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

  二、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粉尘)、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和NO2)、CO、碳氢化合物,以及氟氯代烷等。

  大气污染的防治: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调整能源结构;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等。

  (2)水污染

  水污染物:重金属(Ba2+、Pb2+等)、酸、碱、盐等无机物,耗氧物质,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洗涤剂等。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控制、减少污水的任意排放。

  (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大气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控制、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2、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没有副反应,不生成副产物,更不能产生废弃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3、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2和NOx。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2F2)和NOx。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见物质的颜色

  1、有色气体单质: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O3(淡蓝色)

  2、其他有色单质:Br2(深红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S(淡黄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Au(金黄色固体)、P(白磷是白色固体,红磷是赤红色固体)、Si(灰黑色晶体)、C(黑色粉未)

  3、无色气体单质:N2、O2、H2、希有气体单质

  4、有色气体化合物:NO2

  5、黄色固体:S、FeS2(愚人金,金黄色)、、Na2O2、Ag3PO4、AgBr、AgI

  6、黑色固体:FeO、Fe3O4、MnO2、C、CuS、PbS、CuO(最常见的黑色粉末为MnO2和C)

  7、红色固体:Fe(OH)3、Fe2O3、Cu2O、Cu

  8、蓝色固体:五水合硫酸铜(胆矾或蓝矾)化学式:

  9、绿色固体:七水合硫酸亚铁(绿矾)化学式:

  10、紫黑色固体:KMnO4、碘单质。

  pt在化学是铂

  pt在化学是铂,化学性质极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溶液,在空气中不氧化。第一电离能9.0电子伏特。化合价为+2、+4和+6。熔点1772℃,沸点3827℃。密度21.46g/㎝。银白色金属,质柔软,有延展性。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体。铂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除溶于王水和熔融的碱外,还溶于盐酸和过氧化氢、盐酸和高氯酸的混合物中,除此之外,铂常温下不与一般强酸、碱和其他试剂作用。但是铂在高温下容易遭受腐蚀,例如:对于多种氧化剂,强碱、容易还原的重金属,以及硫、磷、砷等,铂或则被其破坏,或则与其成合金,正因为如此,所以不得在铂器皿中加热或熔融碱金属的氧化物,硫代硫酸钠,含磷和大量硫的物质以及含重金属的样品(如铅、锡、锑、砷、汞、铜等)。高温下不许使用大量过氧化剂、氢氧化钠(钾)作熔剂。铂器皿中不允许处理卤素或分解出卤素的物质。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12-02

高一必修二必备的化学知识点12-02

高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汇总12-05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12-05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12-05

高一必修二必备化学知识点归纳12-01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2-05

高一化学必修二必备的知识点12-05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要知识点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