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4-11-20 18:49:30 赛赛 化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精选4套)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卷了,试卷是课程考核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四个方面。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精选4套)

  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 1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中,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臭味的是()

  A、棉花B、羊毛C、晴纶D、尼龙

  2、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俗称106涂料)是一种常见的涂料,其中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这种涂料的特点是涂层光滑,手感细腻,还可制成各种色彩,但耐水性能差。因此适宜作为()

  A、内墙涂料B、外墙涂料C、屋顶涂料D、地板涂料

  3、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铜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蚀其他物品

  4、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的材料是()

  A、铜B、铁C、铝D、聚乙烯塑料

  5、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B、燃烧煤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D、使用氟里昂作制冷剂

  6、环境科学家的最新观点是“室内污染不比户外污染轻”。以上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7、通常用作飞机外壳的合金材料是()

  A、生铁B、碳素钢C、黄铜D、硬铝

  8、下列金属中,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Pt B、Cu C、Zn D、Hg

  9、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羊毛B、棉花C、晴纶D、麻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

  B、涤纶、羊毛、丝绸都属于天然纤维

  C、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等优良性能

  D、合成材料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11、下图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

  12、水利部门今年已引8亿多立方米长江水入太湖以治理污染。专家在肯定“引江济太”工程的同时指出,这项工程只是治表,要治本必须靠全社会的重视。下列措施:①工矿企业污水排放要达标②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④提倡节约用水⑤禁用含磷洗涤粉能改善太湖水质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全部

  1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7年桂林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漓江C、深埋入土中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14、下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塑料B、玻璃C、石灰D、合成橡胶

  15、20××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N2 B、O2 C、CO2 D、CO

  二、选择题(有1—2正确答案)

  16、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的产生D、农药、化肥的污染

  17、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各种成分均属空气污染物一组是()

  A、SO2,CO,NO2 B、CO2,HCl,N2

  C、CH4,CO2,H2 D、SO2,N2,O2

  18、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化合物的`是()

  A、钢聚氯乙烯B、硬铝氧化铝

  C、铜碱式碳酸铜D、黄铜水泥

  19、某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和钾元素,如果只可施用一种化肥,应施的是( )

  A.NH4NO3 B.KNO3 C.KCl D.Ca(H2PO4)2

  20、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H4)2SO4、Na2CO3、KNO3,若只用一种试剂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应选用的试剂为

  A。 HCl B。 BaCl 2 C。 NaOH D。 Ba(OH) 2

  三、填空题

  21、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和××。

  2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是。

  23、某气体由SO2、H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测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为50%,则该气体可能有的组成是(有几种可能填几种)。

  2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通过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人类活动可以经过多种途径增加大气中的CO2,请写出以下会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①石灰窑生产石灰:

  ②煤炭燃烧:

  ③汽油(主要含C8H18)燃烧:

  (3)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

  2CO2+6H2→1()+4H2O

  (4)为了减缓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中可行的是。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四、简答题

  25、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2)某农民准备配制一种复合肥50kg,该复合肥中含NH4Cl、NH4H2PO4和K2SO4的质量比为1:2:2,则需要NH4H2PO4的质量为kg,该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请写出鉴别NH4Cl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

  26、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地球上已探明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从人类目前利用这些能源的消耗速度估算,石油和天然气不过几十年,煤不过一百年就会消耗尽。因此,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显得十分迫切。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下列(1)——(6)是某化学小组的学生查阅资料归纳的工业上制取氢气的方法,其中包括正在研发的方案。

  (1)电解法:2H2O通电2H2↑+O2↑

  (2)甲烷转化法:CH4+H2O催化剂CO↑+3H2↑

  (3)水煤气法:C+H2O100℃ CO↑+H2↑

  (4)碳氢化合物热裂法:CH4高温C+2H2↑

  (5)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2H2O高温2H2↑+O2↑

  (6)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如果将来人类广泛使用氢气作为能源,那么上述6种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且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是哪几种?并逐步说明理由。

  27、调查了解你生活周围有哪些水的污染源,请将提出防治的设想或建议填写在下表内(上栏举两例,下栏举三例)。

  污染源防止建议

  生活中

  生产中

  28、为了研究废电池、满江红(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对水质的影响,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ml未污染的池塘水;在A、B、C、D4只鱼缸中分别放1节不同型号的电池(每节打洞,以便有毒物质释放),E缸作为对照,不放废电池;再向各缸分别放入1条健康、大小和体重相近的同种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

  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所放废电池型号1号2号5号7号对照

  金鱼成活时间(天)1 7 15 18至今

  实验二: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毫升未污染的池塘水;向各缸分别放入经过打洞处理的1节同型号的废电池;向B、C、D、E缸放入不同数量的满江红,20天后,再向各缸分别入1条健康、大小和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如下表:

  A B C D E

  所放废电池型号1号1号1号1号1号

  满江红数量(g)0 40 80 120 160

  溶解氧(mg/L)2.25 2.94 3.65 4.12 5.06

  铅(mg/L)0.135 0.134 0.106 0.084 0.029

  金鱼成活时间(天)1 8 13 17至今

  (注:其中的溶解氧、铅重金属在水中的数据是放入满江红第20天时测定的,水中锰、汞、铜等重金属含量在放入满江红后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表中未予列出;表中的“至今”是指放入金鱼后第20天)

  根据以上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得出何种结论?

  (2)满江红在净化水质中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此实验所得的结论,请你谈谈感想和建议。

  1、B 2、A 3、C 4、D 5、A 6、C 7、D 8、C 9、C 10、C 11、A 12、D 13、D 14、B 15、D 16、AC 17、A 18、C 19、B 20、D 21、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22、钙;铝;铁23、SO2;H2 CO2;H2 CO2 SO2 24、(1)光合,呼吸(2)①CaCO3高温CaO + CO2↑ ②C + O2点燃CO2③2C8H18 + 25O2点燃16CO2 + 18H2O(3)C2H4(4)①③ 25、⑴氮、磷、钾;

  ⑵ 20kg(1分);17.9 %

  ⑶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放在铁片上灼烧,若冒烟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并分别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2SO4,无此现象的是NH4Cl。

  方法三: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熟石灰,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26、方法(1):有朝一日大力发展水电站,太阳能电站,核电站等。电力供应十分充裕时是可行的。方法(5):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廉价能源。方法(6)催化剂大大加快了水的分解速度

  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 2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

  C、蜡烛成灰D、滴水成冰

  思路解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花香四溢体现的是分子的运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C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牛奶酸败B、冰雪溶化

  C、试管破裂D、干冰升华

  思路解析: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B、C、D为物理变化。

  答案:A

  3、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B、牛奶变酸

  C、铜器生锈D、木柴燃烧

  思路解析:物理变化发生时,仅仅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玻璃破碎是物理变化。

  答案:A

  4、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思路解析:搬走原子的操作,并没有使硅变成其他的新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答案:B

  5、“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

  思路解析: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制造沼气、发酵的过程会有其他有害物质残留。

  答案:C

  6.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思路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实验和理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放弃实验,只研究理论。

  答案:A

  7、某学生要准确量取7克水,应用( )

  A、50 mL量筒B、10 mL量筒、滴管

  C、托盘天平D、5 mL量筒、滴管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了使用量筒时量程的选择,我们在称量液体时,一般不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而是使用量筒量取体积。在选择量筒时一般要选量程略大于所要量取的液体的体积,本题中要量取7克水,也就是要量取7 mL水,而要准确量取要用到滴管。

  答案:B

  8、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指针向左偏,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将游码移到零处B、加适量砝码

  C、加适量药品D、调整螺母,使天平平衡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托盘天平的使用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药品放在天平的左盘,而砝码放在右盘;称量前要先将天平调节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天平不平,则不能使用平衡螺母调平,要通过加或减药品使天平平衡。本题中指针向左偏,说明药品质量大,此时应减少药品或增加砝码。

  答案:B

  9、用托盘天平称量一药匙食盐的质量。有下列操作:①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②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③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④记录;⑤称量食盐和烧杯的质量总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序号可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用天平称量时要注意操作步骤(1)查:先将游码移到零刻度,检查天平是否平衡(2)调:若天平不平,则使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平衡(3)称:称量时注意左物右码,若称量固体粉末时,注意垫纸。

  答案:①②③④⑤④

  10、指出图1—13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倾倒法取液的有关操作,在倾倒时要注意(1)瓶塞倒放,(2)瓶口紧挨着试管口,(3)标签向手心,本题很显然不符合操作规范。

  答案:(1)瓶塞正放(2)瓶口没有紧挨着试管口(3)标签没有向手心

  11、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新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化学推动社会的发展,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题考查学生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平时应注意多了解一些科普知识。

  答案:②⑤ ④⑥⑧ ③⑦ ①

  12、小明和他的伙伴们对科学探究抱有浓厚兴趣,下面是他们的一项研究。

  研究课题:啤酒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用集气瓶收集满3—4瓶从刚打开的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

  实验步骤: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主要成分不是______气体。

  (2)将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发现试纸变红色,则说明该气体中含有能与水反应且生成的溶液显_________性的气体。

  (3)向另一瓶气体中倾倒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大量_________气体。

  思路解析:根据题给信息,为了解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分别借助了带火星的木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澄清石灰水等物质来进行检验。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酸性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试纸变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我们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1)氧气(2)酸(3)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 3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B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D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河水 B 干冰 C 煤 D 纯净的空气

  3实验室用试管收集CO2,最好选用的装臵是.............................. ( )

  A B C D

  4今年5月11日-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我市有关部门呼吁我市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洗莱、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5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通人到澄清石灰水中

  C、闻气味 D、看颜色

  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 .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7下表是北京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作燃料

  8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保护和隔热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石墨 ( )

  A 具有氧化性 B 具有还原性 C 具有可燃性 D 具有稳定性

  9在烤肉中含有某种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

  20H12,有关该物质的正确说法是:

  (A)该物质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0:1 (B)该物质共有34个原子

  (C)100克该物质含氢5克 (D)它是由氧气氧化生成的一种氧化物 10下列化学符号,其中错误的是: ( ) ..

  (A) 镁离子:Mg2+

  (B)两个氮原子:2N2

  (C) 五氧化二磷:P2O5 (D)氯化钾:KCl

  11 中国科技大学钱益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材料,在7000C时制造出纳米级的金刚石粉末和氯化钠。该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CCl4是一种化合物。 D 这个反应是臵换反应。

  12面对前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民动员,科学防治,有效的控制了疫情的传播。测量体温用水银温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仪器。给体温计消毒时,应该 ( )

  A 用自来水冲洗。 B 在沸水中煮20至30分钟。

  C 用医用酒精擦拭。 D 在火焰上灼烧。

  13 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臵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食盐晶体析出,其原因是:( )

  A 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 溶液中溶剂质量变小 D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14 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得到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钢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铁桶可以用来盛装硫酸铜溶液。 B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C 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15 某蔬菜种植基地原计划每亩菜田施用碳酸氢铵(NH4HCO3)7.9Kg,因缺货改施用尿素[ CO(NH2)2,若要达到同样的`施肥效果(氮元素质量相同),这每亩菜田所需要的尿素质量是 ( )

  A 3Kg B 3.95Kg C 6Kg D 7.9Kg

  二 填空题(共48分)

  1 据2002年《化学世界》期刊介绍,最近我国著名的化学家许辉碧根据众多事实提出硒元素(符号是Se)与艾滋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硒的一种化合物K2SeO4中硒的化合价为____价。已知K2SO4叫硫酸钾,则K2SeO4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

  2 “非碘”肆虐时期,过氧乙酸是(C2H4O3)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无色具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H3COOH),请写出它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把分别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放在地上,小心的向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不要搅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化学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物质燃烧后剩下灰,而燃素则变成光和热,散逸到空气中),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

  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该减少,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应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作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入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打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请回答:

  (1) 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

  科学精神。

  (2) 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室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

  (6) 用(4)(5)中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填序号)_____ a试管 b漏斗 c酒精灯 d导管 e胶头滴管 f集气瓶 g量筒 h玻璃水槽

  5 学习化学可以帮你变得聪明,防止你走入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误区。如:

  (1) 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有剧毒。

  (2) 铅笔芯不含铅,主要是石墨和粘土。

  这样的知识你还学了哪些?试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碘酒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消毒剂,其溶剂是________,欲将600C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多数是碳酸饮料,

  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气泡喷出。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与 _______喝了汽水,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还与______有关。

  8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2C2H2+ O2====== CO2 + 2O 9 不同,的_____________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由于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

  10 注射用的链霉素试验针剂D配方如下:

  (1)把1.0g链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溶液A。

  (2)取0.1mL溶取溶液A,加水稀释到1.0mL,得溶液B。

  (3)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到1.0mL,得溶液C。

  (4)取0.2mL溶液C,加水稀释到1.0mL,即得到试验针剂D。

  最终得到的试验针药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由于整个过程中药液都很稀,其密度都可以近似看作是1g/cm 3。)

  三 实验题(12分)

  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点燃氢气时,先检验纯度,后点火。

  B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氢气,然后熄灭酒精灯。

  C 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D 用胶头滴管添加液体时,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防止液体溅出。

  2 “绿色氧化剂”双氧水(H2O2),学名过氧化氢,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加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不溶于水)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现在实验室常用此法代替氯酸钾制取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双氧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分离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锰,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 Pb(NO3)2 ====== NO2 O2

  (3)实验室用此法代替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请你简述其优点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计算题(10分)

  把7g含杂质的锌片(杂质不与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在100g稀硫酸中 ,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总质量是106.8g。(Zn+H2SO4==ZnSO4+H2↑)。

  (1)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是_______g。

  (2) 求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附:参考答案

  1.+6 硒酸钾

  2. 2C2H4O3===2CH3COOH+O2↑

  3. 热水中的红颜色扩散较快 温度对分子运动有影响

  4. (1)大胆质疑、尊重事实、克苦钻研等 (2)磷、金属等燃烧产物的质量变大

  (3)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和

  (4)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 (5)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6)acdfh

  5. 干冰不是冰,是固体二氧化碳

  6. 酒精 冷却 再加入硝酸钾

  7. 压强 温度

  8. (1)2 2 2 1 (2)2 5 4 2

  9. 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的排列方式 疏松多孔

  10. 0.05%

  三、实验题

  1. A

  2. (1)2H2O2 2H2O + O2↑ Mn O2

  (2)漏斗、铁架台、滤纸

  (3)不用加热、节约能源, 产物是水、没有污染

  四、计算题

  (1)质量守恒定律 0.2 (2)9.8%

  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 4

  1、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导致系统误差?( D )

  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滴定时有液滴溅出;D砝码未经校正;

  2、滴定分析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0.1%,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体积应控制在:(C )

  A 10ml以下;B 10ml;C 10~40ml;D 50ml;

  3、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6×0.2000)的结果为

  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C )

  A 12.0045;B 12.0;C 12.00;D 12.004

  4、对______A____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 )

  A绝对误差;B相对偏差;C相对误差;D绝对偏差;

  5、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

  A 25ml;B 25.0ml;C 25.00ml;D 25.000ml。

  6、欲配制2mol/LHCl溶液,应在10ml 6 mol/L HCl溶液中加水:( )

  A 100ml;B 50ml;C 30ml;D 20ml;D

  7、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B )

  A KMnO4;B K2Cr2O7;C Na2S2O3·5H2O;D NaOH。

  8、间接碘量法测定水中Cu2+含量,介质的pH值应控制在:( B)

  A强酸性;B弱酸性;C弱碱性;D强碱性。

  9、在滴定反应K2Cr2O7+FeSO4+H2SO4→Fe2(SO4)3+Cr2(SO4)3+K2SO4+H2O达到等当点时,下列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溶液中Fe2(SO4)3与Cr2(SO4)3的浓度(单位:mol/L)相等;

  B溶液中Fe2(SO4)3与Cr2(SO4)3的浓度(单位:mol/L)之比为3:1;

  C溶液中不存在Fe2+和Cr2O72-;

  D溶液中两个电对“Fe3+/Fe2+”和“Cr2O72-/Cr3+”的电位不相等

  10、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的关系是:( C)

  A ka=Kb;B Ka·Kb=1;C Ka/Kb=Kw;D Ka·Kb=Kw。

  11、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等当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 )

  A滴定终点;B滴定分析;C滴定误差;D计量点;

  12、H2PO4 -的共轭碱是( B )

  A HPO4;B H2PO4 -;C PO43-;D OH-;

  13、某碱样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指示剂,耗去HCl溶液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2ml。V1和V2的关系是:(D )

  A V1=V2;B V1=2V2;C 2V1=V2;D V1>V2;

  A 3.0;B 5.0;C 9.0;D 11.0;

  15、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若要求相对误差小于0.1%,则滴定的酸度条件必须满足:( C)

  A CM KMY ≥ 106;B CM K'MY ≤ 106;

  C CMKMY ≥ 106;D CMKMY ≤ 106;

  16、在Fe3+、Al3+、Ca2+、Mg2+的混合液中,用EDTA法测定Ca2+、Mg2+,要消除Fe3+,Al3+的干扰,在下列方法中有哪两种较适用?( B )

  A沉淀分离法;B控制酸度法;14、某弱碱MOH的Kb=1×10-5,其0.1mol/L溶液的pH值为:( D)

  C络合掩蔽法;D离子交换法;

  17、在EDTA络合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C )

  A酸效应系数愈大,络合物的稳定性愈大;B p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小;C酸效应曲线表示的是各金属离子能够准确滴定的最高pH值;D酸效应系数愈大,络合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

  18、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B )

  A滴定开始时;B滴定至时溶液呈浅黄色时;B C滴定至I3-离子的红棕色退尽,溶液呈无色时;D在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

  19、比色分析时,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D )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

  B手捏比色皿的光面;C用普通白报纸擦比色皿外壁的水;D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三分之二高度处。 A极谱法;B发射光谱法;C气相色谱法;D紫外光谱法20、欲进行苯系物的定量分析,宜采用:(C )

【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06-13

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09-21

化学试卷分析12-01

英语b级试卷试卷答案09-02

初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09-29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01-29

化学试卷分析【热门】10-24

化学试卷分析【精】10-23

化学试卷分析(热)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