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卷分析(精选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卷,试卷是课程考核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四个方面。一份好的试卷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试卷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化学试卷分析 1
20xx年荆州中考化学试题根据20xx年《考试大纲》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命题的,试题以测试能力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中学化学教学和提高复习效率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结构
试卷全卷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第Ⅱ卷的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全卷共17小题,其中选择题为10小题,非选择题为7小题,题量适中,考生答题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从试题难度分布来看,客观题难度不大,且试题编排由易到难,有利于稳定考生心理,发挥正常水平。
二、试题的特点
1、注重“双基”,强调理解和应用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也是中考命题比较关注的部分。中考试题中“双基”考点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组成构成的叙述、元素周期表的特点与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知识、营养素、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等。
2、联系实际,体现生活处处有化学
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就是要让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认识自然与环境的联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禽流感、镉中毒、天然气、熟石灰、小苏打、芦山地震后饮用水的净化均为身边的化学,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深切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3、稳中求新,知识与能力的平衡
试卷处处体现稳中求新的思想,并充分考虑了分值分布在考察知识点上的有效性,本试卷很好地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其中第1、2、3、5、6、7、8题都是传统题型,表述很直白,而且是必考题,学生可得到基础分值。第4、9题则有一些新颖,考点不易明显被学生发现,考点挖掘出来这就体现了一种能力。这也是在新趋势下学生应该培养的一种能力。
5、科学探究,突出了学科的应用性
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前几年相比,20xx年中考试题加强了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6、源于教材,对教材的回顾和升华
试题16题是课本P124页码的教材内容,考察氢氧化钠变质。13题对学生来说是一道难题,但溶解度曲线的含义,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晶体与结晶的概念在考题中按学生的认知层次进行题组设计,在教材中都能找到“影子”,是对教材的回顾和升华。
三、针对学生做题情况,教学建议如下:
1、打好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不论是容易题还是难题,都是以重要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展开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在重视学生“双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化学基础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迁移、探究、创新的能力。实践表明,初中化学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中考重点。
2、加强规范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化学用语规范化的训练,着力提高学生文字表达的能力。对一些中考中常见的类型题,平时要加强训练,以提高学生审题、解题的能力。在中考中,综合性强的试题、联系实际的试题、信息迁移的.试题、开放性的主观题,学生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就是答题不准确、不严密、不全面造成的。
3、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操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使他们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启发思维,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例如,引导学生对探究反应条件、探究实验装置、探究实验原理、探究实验步骤等探究活动的开展,就能促使学生把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化学实验的实际问题中去,使学生得到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在化学实验实践中提高探究能力。
4、把握课程标准,深入开展课改研究
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和荆州市的中考考试说明,领会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正确地把握中考新动向,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关注近年来中考变化的趋势,留意中考命题的走向,关注新教材的变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禽流感、镉中毒事件、天然气、波尔多液、芦山地震等等。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拓宽学生视野,打破学科界限,沟通知识联系,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初中化学考试命题遵循“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关注探究、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应抓住重点,捏准必考点,重视热点,关注亮点,弥补弱点。
化学试卷分析 2
20xx年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研考试于24日、25日进行,此次元调考试中,理化综合保持了与去年相同的试卷形式,即物理76分,化学54分。其中化学整体来看,题量没有变化,保持着去年的8+6形式,题型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特点。
一、试卷变化
从题量上来看,试卷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是由8道选择题和6道大题构成。考查的知识点也与去年元调相同,即考查第一到八章内容。但从题型上来看,发生了一点小改变,试卷的29题,一改以往分小题的风格,由直接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变为结合小材料的阅读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表达,更体现了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要求。
二、难度分析
试卷整体难度适当,既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一部分分或满分又在某些题上适当拔高,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
其中31题第二问第一空,考查了给予材料情景下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要真正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及必要的步骤。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化学用语基本功及配平的能力。第二、三空考查实验实验装置的选择,但学生要得分点却并不容易,所以学生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审题到位,实验装置的联系及区别。
32题是考查燃烧的条件等方面的知识,涉及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特殊条件下的性质,实验现象、过程的描述及化学方程式,该题以一个实验装置,三个实验步骤出发,给了学生去思考探究的空间,这对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要求较高,从“谋分布空”宏观能力对学生就是一个很好的考查。第一二空两处分别两分,既要求学生思维严谨,准确,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综合性强,区分度大,体现了能力立意,选拔功能。
三、易错题分析
另一方面该试卷从一些学生易错点出发把握了试卷的区分度。如选择题中第2题,把二氧化碳的制取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结合起来,如果学生不能将B、D两选项很好地对比就容易出错。又如第7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部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质量守恒定律学习不扎实,一念之差容易错选。
30题,本应该是一道送分题,但对于那些死记硬背学生没有理解离子的形成,又不认真审题,对于开放性的填空题却无可是从,反而容易出错,主要还是由于学生不能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再应用,这是在后期学习中学生应该加强培养的能力。
四、下段措施
1.注重基础。通观历年来各调考及中考,化学的特点始终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分类及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注重落实。
2.学会对知识进行整合归纳。学生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化学基本概念要能进行串连,对于物质的性质能进行归纳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多做一些综合类型的题目。
3.加强实验探究能力。学生平时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也就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多参与到实验中,多动手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总结和归纳,实验后也要多思考,多提问。
4.保持平常心。元月调考是考查前八章内容,因此知识点的变形也较有限,而后面要学习的酸碱盐涉及到的反应较繁杂,考查题型也较灵活,不能以元调的难度来衡量四调及中考的难度,希望学生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稳扎稳打把化学知识功底打牢,在新课结束后,可以多找些历年来的真题试卷做一做,争取在中考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化学试卷分析 3
一、试卷分析:
1.对试卷的评价:
是否能紧扣教材,体现新课标要求;是否突出双基,达到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目的,
水平,很难及格,直接影响班级整体成绩。在这以后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保证优秀率的提高,保证中下学生尽量跟上节奏,狠抓完全没有学习状态的4名学生。
二、卷面具体分析
第一题:给花儿找合适的花瓶,要求对韵母、声母、整体认读音节进行归类。事前我认为这是一个送分题,没想到失分会这么多,甚至有同学因为选错韵母而没了满分。学生虽然已经可以默写出声母表、韵母表,但是还没有活学活用。还有些学生因为不认识“韵”、“声”而失分。有些则是因为解体的策略,如果一个接一个往下看,就不会出现添漏的情况。
第二题:拼一拼,写一写。失分最多的地方是“目光”,很多学生填写了“木光”,说明他们还没有真正区分开“木”“目”的字义。或者是没有整体看这个词语,只是片面的填写拼音要求的字,没有词语的概念。
第三题:照样子,我会连。例子把“大”和“小”连线,题意是要求把反义词相连。本题失分不多,失分的原因是由于对“黑”、“低”这两个字还没有接触,不认识而产生错误。
第四题:我会看图猜字,连一连。本题是对象形字的'检查测验,这是个新题型,之前没有接触,而且试卷不像上一题,是没有例子的,所以有部分学生在不知道题目要求的情况下做出了误判,并非真的没有掌握。
第五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本题错的学生不是很多,错误的原因大多与第三题相同,要求认识的生字没有落实好,由于不认识字而导致的错误。
第六题:宋词宝宝回家,写上序号。题意是要求对事物进行分类,将以上9个事物分成花类、水果类和蔬菜类三大类。通过几次作业的练习,全部学生都能用序号填写而不是抄写文字了。但对于个别事物的不熟悉导致错误,个别学生把“黄瓜”、“辣椒”当成了水果。
第七题:我会写,失分比较严重。首先是错别字很多,不会写的字硬是要写,写成了四不像。拼音的问题还是存在,由于拼音错误失分的大有人在。对于“( )像( )”这一小题,有些学生答出“绿绿的西瓜像太阳”这样的句子,对于事物的相似性理解有待提高;还有就是思维懒惰,要多想一会儿的问题选择放弃,等待讲解。
第八题:照样子,我会画画,也会写一写。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个难题。而事实上能做对的学生只有个位数。第一小题大部分学生能答得出,但是第二小题错误成片。首先是因为一年级小学生题目做的不多,解题策略不精,解题思路稚嫩,加上没有好好观察上一小题的格式,对题目完全是一知半解,只单纯从小题入手解题,没有关注大背景。再者,答对的学生也缺乏创意,只能说是没有错,却并不精彩。
三、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1、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拼音的掌握不够扎实;
2、对所学知识不能进行灵活的运用;
3、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
4、对有些题型的训练不到位,导致学生失误;
5、识字量少,看不懂题目;
6、想象力不够丰富,思维懒惰。
四、改进措施
加强业务学习,善于分析试卷题型,并进行适量训练。教学中注重字词的过关落实。加大听说读写教学的力度,使字词句训练成为重中之重。对学生的书写能力进行强化训练,采取多样形式提高学生读写兴趣。对学生的错误当场指出,并督促其及时纠正。
化学试卷分析 4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20题为选择题,分值60分,Ⅱ卷21、22、23、24题为填空题,分值40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题较为简单,很多学生在半小时内做完,100分的共有44人,98分有28人,95分及以上有180人,试题区分度较低。
本次试题知识覆盖面大,基本上覆盖了期中考试前所学的所有知识,主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的缺点:没有实验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试卷分析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限度、原电池等。其中20道选择题中1题和15题得分率分别为68%和46%,其他都为80%以上。
第1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通过原子序数判断元素的位置。
本题反应:经分析和调查后学生主要利用原子核外排布规律自己推算,很麻烦,出错率较高。没有记住老师讲的方法,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5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化学键的知识
本题出错的主要原因,共价键的分类,不是必修一强调的,没有作为重点强调,只是练习中见到了提了提,没有引起重视。
对于非选择题部分,也都很简单,注重基础,强调细节。第21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化学中的四个同考查。
试题是以结构图展示,有同学不明白图,且这道题为智达卷的原题,单仍有错误,反映学生平时练习对的重视度不够。
第22题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图示,学生的看图,析图能力。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看图写出的方程式没有写可逆符号,文字描述缺少体积的语言不规范。
相应措施:化学反应速率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应进行专题讲练,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根据题意描述。
第23题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本题得分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没有看清要求答题。
2、对方程式的书写出错高。
相应措施:
1、对于这类题,告诉解题方法,避免看错
2、化学用语要求看清再下笔
3、化学方程式的练习
2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试卷中反应的'主要问题:最后一个空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原因:
1、计算能力低
2、没看清条件
3、公式不熟相应措施:
1、平时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审题能力的培养和基础公式的强调
三、下步教学建议
本次测试,暴露出学生存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审题能力的不仔细、计算能力低等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进一步严格要求,重视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可采取多提问,多动笔,边总结边纠正的方法。
化学试卷分析 5
试卷分析是对教师的命制试卷水平、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的综合评价和反思的过程;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试卷分析不仅要上传更要下达,它既是每一个教师向学校汇报自己教学工作得失的第一手材料,也是教师为学生做试卷讲评的理论依据,要为师生共同改进教学和学习方法指明方向。全面的试卷分析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介绍考试性质
试卷分析要说明本次考试是什么性质、什么范围的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试题由什么人命题的。
二、介绍试卷的特点
1.内容结构分析:试卷分析要介绍试卷考查的范围、知识点及分值、试卷结构(题型比例、分值)、命题特点等。
2.目标水平结构分析:按照考试大纲所列水平(通常分为知道、理解、应用、综合运用等)种类,分析它们的组成比例并且作内容——水平双向交叉分析。
3.题型结构分析:各类题型的比例分析。
4.分数结构分析:内容——分数和水平——分数的双向交叉分析。
5.难度结构分析:对难度测验作难度分布描述。
6.试卷特点及横向、纵向比较:就试卷是否符合考试(教学)大纲规定、是否反映学科特点和内在联系、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合理性、适宜性以及其他特点作出描述和判断。横向比较可以在班级—班级或学校—学校间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在不同学年间进行。
三、统计数据
试卷分析要统计有关数据,数据来源:全体考生、也可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容量尽可能大一些。有关数据很多,如: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方差、标准差、变差数等,这里主要介绍难度和区分度:
1.各题统计数据(难度、区分度)
(1)难度(一般用P表示):难度是指测验试题的难易程度。客观题的难度一般用正确回答试题的人数与参加测验的总人数的比值来表示;
主观题的难度一般用参加测试考生在这题的平均得分与该题的分值的比值。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
P=(PH+PL)/2(PH、P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具体步骤为: 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
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
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
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语文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
PH=20/27=0.74PL=5/27=0.19 P=(0.74+0.19)/2=0.47
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由此可知,难度是试题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适合程度的指标,是一个相对概念,难度的高低与被试人员的水平直接相关,难度的取值范围为0-1之间,当P=0时,试题的实际困难程度最大,当P=1时,试题的实际难度最小。在一般的教学质量检测中,一份试卷的平均难度应在0.4-0.6之间,只有适中的难度,才能使试题产生区分不同程度考生的最大效果。
(2)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该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该得低分,它是评价试题质量,筛选试题的主要指标和依据。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为:
①客观性试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
D=PH-PL(PH、P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PH、PL的计算方法同上。
例2一次语文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区分度为:
D=PH-PL=0.74-0.19=0.5
5②主观试题(非选择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D=(xH-xL)/N(H-L)
(xH表示接受测验的高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xL表示接受测验的低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N表示接受测验的学生总数,H表示该题的最高得分,L表示该题的最低得分。)
整个试卷的区分度,是所有试题区分度的平均值。区分度的评价标准如下表:
区分度评价
0.40以上非常良好
0.30--0.39良好、如能改进更好
0.20--0.29尚可、用时需作改进
0.19以下劣、必须淘汰或改进
题目难度跟题目区分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难度太大或者太小,都可能使区分度变小;只有难度适中时,才可能有较高的区分度。
2.试卷统计数据(平均分、标准差、难度比例、区分度比例);①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
②分数段~~~~~~~~~等等
如何利用excel软件计算有关数据?
打开“excel”/选择存放位置/点击“ ”/点击“统计”/选择“类别”/点击“确定”/选择数据/点击“确定”。
类别一:“平均分”点击统计中的“AVERAGE”(参数算术平均数)
类别二:“最高分”点击统计中的“MAx”(一组数值中最大值)类别三:“最低分”点击统计中的“MIN”(一组数值中最小值)类别四:“标准差”点击统计中的“STDEVP”(给定样本总体标准偏差)
类别五:“分数段”点击统计中的“COUNTTF”(数字参数和合数字的单元格的个数)
也可利用“excel”的计算功能,点击“=”/输入公式来计算。
3.相关图表
分数段分布图、各题难度分布图、各题区分度分布图、难度比例统计图、区分度比例统计图,可利用excel软件统计画图,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学生答题情况统计
各题的好的解答、错误的解答及原因分析。
五、教学分析和改进方向
从得分、失分情况以及某些部分之间的比较、分析,发现教师、学生以及命题等方面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问题在教法与学法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为了使试卷分析全面、可靠和有效地发挥应有作用,试卷分析工作应实行教师分析和学生自我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简明、扼要、有重点地写出试卷分析报告。
(附)试卷分析报告的原则是:
第一:要看对象,有针对性。不说那种千篇一律形式主义的'套话。不同对象如:对学校汇报,这是一种。面向本学科的任课老师,这又是一种。对学生,又是一种。这三种试卷分析,对象不同,内容和各方面的要求就有所不同。
第二:是不搞走过场的表面文章。目的是不断地提高我们工作的科学性,有效地指导工作。
第三:是要有科学的统计,定性与定量结合。光定性说一些看法、观点,没有定量的分析不行。要有科学统计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结合。当然,我们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道题做分析,可以对试卷中几个有代表性的试题进行分析。
第四:要深入思考有关的问题,形成观点和见解。不就事论事,不列流水帐,不上习题课。不是一道题一道题地讲怎么解题。观点和见解是来自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对考试和试卷演变的轨迹,对学生的情况,教学的规律,都可以做一些研究,得出分析和判断。另外,结合对工作过程的回顾,对工作经验的回顾,对于工作得失的思考,在试卷分析里也可以得出一些认识。
第五:是要有理论的指导。所谓理论不外乎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再做试卷分析的时候,有理论指导,就可以站得高一点,也能更深入一点。这样的试卷分析指导意义更强一些。
化学试卷分析 6
一、 试题特点
本次化学试题几乎涵盖了所有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方式与最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的考查方式极为相似。考查方式以能力立意为主,也考查了少量陈述性知识。知识覆盖面广,难度适宜,综合性强,是一套很好的摸底考试试卷。
二、 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本届高三学生生源相对较差,高一、高二考试化学试卷大多数情况下相对比较简单再加上尚未进行一轮复习,学生知识的遗忘程度大,而主观题又比最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多一个大题,造成相当多的学生时间紧张,没有做完试卷,导致整体平均分相对较低。
三、 对策
1、 重视教材 细节落实
每年高考化学试题中都有相当数量的习题直接来源于人教版或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这部分内容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经常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因此在一轮复习时一定要重视教材的表述,在细节方面切实落实这很关键。
2、 整合教材 归类复习
一轮复习决不是对前两年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理应是对相关知识的归类学习,以达到使学生逐步形成解题技能的目的。所以如何整合教材,归类复习,变式训练这十分重要。
3、 联系高考 有的放矢
一轮复习照搬高考难题,太综合的题是不合时宜的,但一点不联系高考也是极不可取的,如何联系高考,将高考题组合、变形、给台阶,真正做到既能有的放矢,又能追求百分百中,题目的选择很有必要。
4、 限时训练 及时纠错
高三不刷题想达到比较高的层次是不太现实的,限时训练、及时纠错,让刷题刷的有效甚至是高效也十分重要。
5、 群策群力 发挥优势
我高三化学组如论单兵作战能力是另两个级部的化学组难以比拟的,如何在教研活动中群策群力、发挥每位老师的聪明才智亦很关键。
最后,我坚信在石主任的宏观领导下,在学校的大力扶持下,我们20xx高考必将成功!20xx,我们能成功!20xx,我们定成功!
化学试卷分析 7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题量、题型以及分值设置与中考一致。试题整体难度适中,个别题难度偏大,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
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体现出科学性。试卷题目阐述清晰、明确,特别注重课本上的实验。注重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取的素材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真实性。
2、注重考点,稳中有变,变中有新,增加了垃圾分类的问题。对一些重要考点不放过,但与学生见面的题又有变动,充分体现了试题的创新精神。
二、试卷分析
这次的最高分112,但低分学生数量较多。总体并不理想,这也与学生理综练习偏少也有关系。
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总分47分,化学及综合总计28分。基本上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也是得分率较高的一道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2、6、7、12、14题。第2题,考查的是化学符号,部分学生对对物质的构成理解还是不到位。第6题,是归纳推理题,错误的原因还是对一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第7题,是错误率较高的一道题,学生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掌握不够熟练,又不能结合图像去分析题目,导致失分率较高。第12题考查的是教材中的插图的含义,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或根本不理解,导致不知道选择哪一个选项。14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第四个选项“探究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压强是否相等”不会判断,导致失分。
第二大题为填空及简答题,总分31分,化学及综合总计20分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述不准,对问题不能做出准确严密的表述。
如:27题,第一个空,好多同学错写成了降低酒精棉球的着火点。第二个空,酒精燃烧是化学能转化成部分学生写成了机械能。 第三个空失分是因为叙述不完整。
28题,大部分学生这三个空基本都能答上,得分率比较高。部分学生把“橡胶”写成了“塑料”,把“合成”材料写成了“有机”材料。
29题,第一个空部分学生写成了“增大接触面积”,第二个空“隔绝水和氧气”只写成了“隔绝氧气”。第5个空“肥皂水”的“皂”字错误率很高。
30题,第一空答对的很少,大部分都写碳酸钙、碳酸钠或者锌、铁等金属,不知道应该是不能生成气体的反应。第二小题一部分学生没有判断出来,应该是制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写了氢气,导致得分不高。还有判断出氧气之后,没考虑是固液常温型的制取装置,写出了高锰酸钾或者氯酸钾制氧气的方程式。31题失分是因为推不出G这种物质,说明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不好,对于铜和氧化铜的性质也没掌握,所以导致反应5的方程式写不出,有的学生推断出来了,但是不知道碳酸钠的用途,也得不了分,这个推断题的难度适中。
35题实验探究题,共7分。整体难度不大。只有一个空,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解决出来。具体的答题情况是这样的:第二个小空,学生不会利用资料所给的知识解决问,很多同学答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但是没有考虑到稀盐酸和稀硫酸能和铁、镁反应。第三个小空实验现象学生只是答了有气泡产生,没有说溶液变成浅绿色。严格来讲,没有说溶液变成浅绿色是不能给分儿的,因为在后续的探究中涉及到了金属镁存在与否的探究。第六个小空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大部分同学不能回答正确。35题总体得分儿在3、4分左右
36题计算题,第一空有的学生直接写的11.65g,错误原因:没有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哪种物质是否有剩余;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有的化学式写错,有的不标沉淀符号;最严重的错误是算错相对分子质量,导致后面得不上分,还增加了计算的难度。
三、答卷中主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较差、记忆性的知识薄弱等。
2、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比如实验探究学生不会获取有效信息。
3、语言表达不清楚,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够用精炼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实验设计方案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4、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以及质量分数的计算存在问题较多。
四、补救措施
1、在最后几天的复习中,要注意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与化学知识相联系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
2、回归基础。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意教材中的实验。
3、总结记忆。把前一阶段做过的试卷进行回顾,看错题,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解题得分方法。
4、给学生提出中考要求:认真审题,并严格按要求答题。先易后难,调整心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化学试卷分析 8
一、整体难度
整体难度水平中等,题型基本比往年有所变化,由于金属这部分知识不考,所以在题型的变化上比较新颖,尤其是第25题,第30题与以往题型相比变化较大,但是难度相对下降,主要考察学生对整个题型的信息提取能力;第32题由以往的气体性质题,向科学探究题在转化,虽然转化的尺度不是很大,但是需要引起考生注意;33题科学探究实验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题干、已知条件、问题等重点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化学语言叙述能力,并在此题中揉合了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的常规表格型计算(差量法求气体质量),与同期相比难度稍稍加强;第35题计算题受33题影响没有继续出现碳和碳的氧化物这部分的综合性题型,而是把化学与生活和化学式计算结合到了一起,并且在问题上做了很多的文字性陷阱,虽然不难,但是令考生十分头疼。其余题型延续了海淀区的特色,基础知识考察是重点,但是其中陷阱甚多,综合题型考察全面,拿满分需要谨慎思考。
二、考点分值
共8单元考点,其分值如下表:
这次考试在对于基础实验和实验现象的考察比同期略多,由于不考金属这部分内容,部分题型难度有所下降。但是从知识点来看考察的更加仔细和全面,并且多个知识点的结合成为了考试的亮点,只要学生对其中一个知识点不熟悉,就会导致整道题崩溃。碳和碳的氧化物,这单元的方程式考察的比较多,学生需要在以后的考试中认识到此单元的重要性。
三、难点、易错点分析
1、25题的信息提取题:这个题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有两个容易出错的点。一是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的时候没有仔细观察水的电解或者光解;二是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这点,大家都知道有机物燃烧生成无机物,但是没有看到题目中给了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在复合催化剂的条件下转化为有机物这个地方。导致失分的同学悔恨不已。还有学生在这题上花费时间过多,超过了5分钟,有点得不偿失。
2、29题最后一问:是一道有陷阱的题,如果没有看到后续数据就开始进行计算,那么这题会耽误大量时间,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
3、30题:是一道给定了范围的变形推断题,主要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实现现象等基础知识来判断成分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度不大,然而在第一题中容易将CuS后边的沉淀符号丢掉,造成事实和化学式正确,得不到分的状况。比以往的框图构型的推断题难度降低了不少,但是也在创新和知识整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32题:整体的实验考察主要是研究气体性质(O2、CO和CO2),但是其中加入了科学探究的元素,并且将整个科学探究保持到了题目最后。整个题型综合了对比试验、反应方程式、实验结论三块内容。还有通过的气体顺序不同反应现象的差异思考,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且要求用化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的能力十分强,不少学生在这个题最后的一步会丢掉1分。
5、33题:本次的科学探究题融合了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计算的元素,采用了两种计算方式和三种实验策略,让学生做起来颇费一番工夫。把题读懂需要很长时间,从中找出原因又需要对题目中已知条件的熟悉。方案1的题目答起来不算太陌生,但是方案2的第一个小题答起来就有些有力使不出来的感觉,后边越做越胆战心惊,因为方案2问到的全是有关实验方案改进和实验可操作性的问题。对于实验不熟悉的'学生,这块做起来却是难度比较大,以至于较为简单的最后一问也没有心思去算了,本题得6分以上比较困难。
6、35题:本题属于化学式计算,是和化学与生活中元素结合的一类题,相对难度较小。但是今年的计算偏重的是数据的分析和陷阱的识破。第一问是关于化学与生活知识的一个填空,第二问和第三问分别有一个陷阱,第二问里每天要服用3000ml,第三问里求的是用来代替原NaHCO3的NaCl,而不是总的。如果注意到这两点,这个题怎么分析有10分钟也可以攻破了。
四、趋势分析
本卷考察的较多的是实验现象的叙述、实验方案的评价和方程式的书写,以及一些简单概念的活用。在计算题的考察上,本卷亮点不多,难度适中,计算题难度明显不如实验题。计算压轴题看似简单,但是迷惑性还是比较强的;实验压轴题考察的综合能力很强,知识点有疏漏会直接导致题目错解。可以看出来今年的综合能力考察一定是一个重点,基本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也一定比去年考察的要具体和全面,还有就是识别陷阱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比去年在同期试卷中有明显的提升。
化学试卷分析 9
一、试题特点
1、 注重"双基"考查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兴趣、稳定兴趣、提高兴趣的根本,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分类、用途,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简单的化学计算、书写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
2、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
试题将社会热点、生活实际和工农业生产实际和化学知识融为一体,充分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体现化学知识的有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重视对科学探究的考查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化学试题的重点。实验题就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4、突出能力考查
把考生能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试题的始终。试题在考查学生主干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计算能力。这些题灵活多变,靠死记硬背是不能得分的,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 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启示
1、做好"双基"教学
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扎实做好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学生涉及到的知识点要先认知再理解后应用;要把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教给学生;强化化学计算教学,少做难题,书写格式规范,列式条理,审题细致。会利用题中有用信息,写一步有一步得分,前面步骤错会影响后面步骤的得分,相对分子质量不要算错等。
2、强化记忆
初三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是理科中记忆内容偏多的一门学科,各项能力都基于记忆之上,忽视记忆是不科学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应分散记忆;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应先理解再记忆,后应用;并需常常检测记忆内容。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任何化学理论都要贯穿于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实际之中,即性质决定用途。学习任何一个化学知识点都应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或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体现,要让学生觉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用,即体现化学知识的有用性。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假设-选择最佳实验手段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他们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可以相互借用。仔细读题,认真审题,弄懂含义,找出有用的信息。拓宽知识的应用:要学会模仿,找到解决同一问题的几种方法,并深入探究,设计对比实验验证,关键是能够通过对比进而说明问题。
化学试卷分析 10
本学期我带了10-12班的化学课,其中有两个重点班以及一个平行班。对于重点班来说,这张试卷难度适中,及格率分别为50%和75.86%,但由于这张试卷有很多细节分,因此想要得高分并不容易,这就体现在优秀率上并不是很高。对于平行班来说,这张试卷难度较大,因此及格率也较低。
针对学生的成绩,我总结了一下学生失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审题不认真,马虎。比如:
16题是有关气体制取与气体收集的实验探究题。第一小题由于学生审题不认真,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都要写,而有的同学只写了一个,没有做到认真的审题。
23题第一问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22,但还是有学生写成22:3,这充分说明学生做题不细心。
24题:第一小题,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写成甲烷燃烧的方程式;方程式中反应物氧气前的`化学计量数很多误写成“2”,生成物二氧化碳后多加气体符号。
(2) 答题不规范,不完整
19题部分同学答题不完整,只写变红。
23题标准答案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乙烯分子和水分子。相当一部分人只写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没有具题结合到此反应中。
(3) 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17题:第二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正确答案是生成蓝色沉淀。基本上第一空空白的第二三空都是空白,错误答案比较多的是“溶液变成蓝色”,还有完全是瞎写的答案。第三空是加热上述反应后生成物质的现象,正确答案是蓝色沉淀变成黑色。错误答案比较多的“黑色逐渐消失”,“蓝色沉淀”还有一些不沾边的答案。
19题: 标准答案是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但是有学生答浓氨水变红。这部分学生显然没有区分清楚浓氨水和酚酞的性质,具有挥发性质的是浓氨水。因此,这部分学生需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20题:典型错误:
(1)化学式有错:硫酸的化学式写成HSO4、SO4、HCl,硫酸锌写成Zn(SO4)2,硫酸铝的化学式写错等;还存在没有配平、没有标气体符号等问题。
(2)很多学生写成8.3g,这是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
改进措施:
①会正确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②进一步加强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多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先后顺序。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多个反应及反应的过程;置换反应的先后及书写规律。
21题:离子结构示意图题:出现频率最高的错误答案:该“原子”是阳离子,正三价的“正”离子,该“元素”易失去电子,该“电子”有2个电子层,这个“分子”是稳定结构,这个“分子”失去了电子,是阳离子,该“物质”是阳离子,这个“物质B”是铝…
化学方程式,每一道题失分率都特别高,很多同学把化学式写错或者是书写不规范,写错条件,忘记标箭头,等等。
化学试卷分析 11
本次语文考试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客观题为36分,每题3分;主观题为114分。考试的年级平均分为理科90.97分及格率为59.9%,文科为90.87分,及格率为56.77%。试卷难易程度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基本达到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检测目的。现将本次考试总结如下。
一、基础知识部分
字音、病句、句子衔接题正答率较高,而字形和成语题较差。学生对“寥若晨星”不熟悉,对晨和辰两字的字形字义区分不开;而唉声叹气中的唉字也容易和哀混淆。成语题中的“脱颖而出”学生熟悉但对于其使用范围不清晰,造成了误用。
二、阅读题部分小阅读
本次小阅读选择了08年全国卷二的材料和试题,因而考点设置十分准确,没有模棱两可的地方,正答率很高。但是第9小题推断题普遍选错。学生对一些关键词的含义区别不开,“根本原因”错误,而应是“直接原因之一”。推断题应该结合原文,合情合理地进行进行。
1、大阅读
选择材料为季羡林的《雾》,考查点为细节描写的作用、概括主要观点、句子内涵的理解和行文思路的分析。考查难度比较大,侧重理解和概括分析能力的考查。
学生答题的主要问题是审题不仔细、答题角度失误和要点概括不全、答题不够规范,因而失分较多。并且行文思路题型较为少见,部分学生不知如何下手,造成所答非所问。
2、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
文言文选择题的最后一道题正答率不到10%,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耳”的'含义不能结合具体语境,同时缺乏对古代器物的认知,从而把“钟耳”翻译成了“抓耳挠腮”,造成了答题失误。翻译部分:句子一得分较高,句子二和句子三失分较多。“诸父”“有素”“不才”等词语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内容,许多学生望文生义,字面直译,造成失分。
诗歌鉴赏题的内容概括答得较好;但是鉴赏手法分析题普遍不得分。学生对虚实结合的手法不了解,同时不清楚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造成了答非所问,模糊笼统,失分严重。
三、语言表达部分
20、题考查对于用词不当的辨析能力,侧重谦敬词的使用和应用文体的措辞问题。难度适中,学生答得比较得心应手。
21、题重组句子涉及的是句式的变换。反问句的基本格式辨别不清,许多学生重组后变成了病句或者设问句、疑问句。
四、作文
是以“欣赏”为话题的议论文。最高分46分,最低分20分,平均分38-39分。主要失误在于:审题失误,立意偏离材料,写成了宽容、乐观等;材料选择不当,不合情理,强加因果,知识性错误,材料切入点与中心不一致等;文章缺乏层次感,材料堆砌,内容重复,头重脚轻,结构没有体现出清晰的思路。立意的深度不够,停留在表层,分析的不透彻,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调整方向
(一)、加强双基训练,强化字音字形的练习,分散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积累。
(二)、强化答题技巧和答题思路的讲解,力争使学生规范答题。
(三)、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采取小作文等形式强化审题意识。
化学试卷分析 12
我自己带着高二所有的文科班化学,所以期中考试的试题都是我自己的出的题。在出题的时候我想的最多的就是怎样让知识运用到题上来,怎样的题能够反应怎样的知识点。因此在选题的时候尽量的选一些最为重点的知识来考察学生,在我看来学生们考试只是用来检测他们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和效率。
首先我对试卷进行分析:本次考试试题有25个选择题,共有75分,每一个人选择题占3分。两个大题。分值达到25分,整套的试卷满分是100分。其中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考察将近占10%,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在试卷中将近占50%,物质的分类在试卷中将近占20%,对于离子的反应占将近20%。其中问题的考查比较全面,并且能够反映一定的现象。在本次考试中有十四人化学成绩达到70分以上,其中最高分是14班的韩卓男76分15班的韩梅颖74分等等 。在文科生里面算是最好的啦,很是欣慰在我所教的文科生里面化学作为小科能有学生考到如此高的分值。这是给我的动力。
其次我对学生进行分析:本次次参加期中考试化学的为全部文科班,对于文科生来说,化学式作为一科不重要的学科以次来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多部分学生是对于这科是不重视的`,很少的一部分学生会将它作为一门真正的课来对待。从本次的成绩上来看的话,有些学生可以数学考100多分但是化学仅有五六十分,这是态度问题。但也不缺乏一些学生,对于化学的热爱,他们很爱学化学,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能够达到六十多分左右。但也是很不错的。
最后我对老师进行分析:在期中考试前,由我一人为学生出题,因为在高二文科化学这一门学科中,是由我自己独立带的所有文科生。所以在出题的方面,仅有我自己能够出题,在出题的这一方面,我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对于文科生化学学校并没有将学业测评中文科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说明。所以我作为一名新手,在不知考试中的情况下,我只能自己去网上查些资料,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备课,文科老师只有我自己,们没有老师可以与我探讨对于课程的教学过程。所以可能在讲课的过程可能会出现有一定的出入。
以上是我对于本次期中考试的分析。从试卷本身,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师也就是自身这几方面的分析
化学试卷分析 13
一、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试题主要是考查选修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同时为了复习的需要,出了一道《化学反应原理》的大题。从试题难度来看,难度适中,年段平均分57.32分,基本符合高考难度要求,可以说是一份比较有质量,有区分度的试卷。从考查内容来看,《物质结构与性质》重点内容基本把握,较少偏题怪题(个人觉得第4题原子轨道的量子数问题高考明确要求不考,为何一考再考,出题者不负责任?还是我个人对高考解读有问题?这个责任我可伤不起啊)。但是各章节的分配不是很合理:§1原子结构占39分(第1、2、3、4、9、12、15、16、18、19、20、21、23、27①⑤、28①、29①题);§2分子结构与化学键占29分(第5、6、11、13、14、17、26、27②③④、29③题);§3晶体结构占19分(第7、8、10、22、24、25、28②、29②题);化学反应原理占13分(第30题)。分数侧重点在§
1、§2,但是由于这次半期考试时间提前,比原计划早三、四天,所以没时间复习§
2、§2,复习较多§3却考得很少,造成大部分同学考试比较吃力,分数比较低,出题者没有权衡好比例啊。有些内容考得太多,有些内容该考的没考,如电子式考得太多了,重要的cr、cu却没考到;配位键、等电子体等高考的常客们都没出现;分子的空间构型是重点,却考得不多……
二、错误点分析与建议
本次考试暴露出的问题是非常多的。第一、课堂上爱神游四方的同学吃大亏。很多题目上课时老师都讲得很清楚,讲了n遍,但这些同学就是不懂,就是不听,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莫不是非要硬生生将老戴气死不成?(小强是不会那么容易死滴,不死就还得一遍一遍再讲!不信你一次都听不进去,如果高考前还是听不进去,那老戴也木有办法了)。第二、粗枝大叶的马大哈大有人在。写“名称”的写成“化学式”,如“7”和“1”,“h”和“n”的书写混乱,σ键的书写不标准,“钙”字写错,△h算错,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nh3、naoh 电子式写错,“从小到大”排列错看成“从大到小”,物质的量当成是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写错……改试卷过程中发现有太多这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本是可以避免的,可为什么老是死性不改呢?看来一个人的坏习惯真的是会害你一生啊。但愿现在改掉这些毛病还来得及,不然小错也会要了你的小命。第三、基本功练得不扎实,马步扎不稳,出拳怎么可能有力?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电子排布式、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元素周期律、阿伏加德罗定律、1~36元素名称……该记的不去记,又谈何学好化学?就如学英语连单词都记不牢,学数学连简单计算都不过关,学语文连作文都写不通顺一样的道理,高楼万丈,根基最重要,一定要稳,该记的一定要记住,记牢。所以,学习上爱偷懒的同学就算你聪明赛过孔明、爱因斯坦,你也终究一事无成。态度决定一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那是古人早就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第四、漏洞不及时补,越漏越大。一些在平常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认为不重要,没及时处理,问题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以致考试中问题出现的时候为时已晚。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问题会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做到及时查缺补漏,那么高考难免就会一败涂地。高考出题者有个变态心理,总喜欢找你的弱点(平常常错的点),然后给你致命一击。因此,单元复习、半期复习;进行月考、半期考后的反思;建立错题集显得是多么的重要。
化学反应原理第30题是主要丢分点,由于没有及时复习,这部分内容遗忘过快,造成失分严重。选择题错误点集中在这几题:4、8、17、21、24。第4题就不多说了,24题na2o2 中的微粒为什么老是这么多人还在认为是o2—呢?填空29②也是一样,为什么就搞不清楚存在o22—呢?这个问题早就在高一化学学习钠时就重点强调了呀。而且26④问na2o2中存在什么键,不是也很多同学都对了吗?这个???第8题是晶格能的比较,理应不是问题,但是会错的同学可能是学得不精,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都是懵懵懂懂过日子的。实际上这个问题如果你搞清楚了一回就够了,永远都不会再错的。它就一判断原则:根据库仑定律,先比较离子电荷大小,再比较离子半径大小,cao、mgo 比nacl、naf 的电荷多,晶格能就大,然后前面二个对比,mg2+比ca2+半径小,所以晶格能大。第17题做错的同学估计连题目意思也没有读懂吧,只能说你注定不是读化学的料。第21题是考前一份练习中做过的题目,你还会做错,老师也拿你木办法啊!第二卷中物质结构的推断题,最为重要的就是推断不能出错,如果推错,那么“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后面的题目做了也是白做,浪费时间。所以这类题目审题一定要很仔细,字斟句酌,好好推敲,平时这方面练习一定要多做,多做了才能熟能生巧,考试如有神助。若你平时不推敲,考试时既费时间,又易推错。
本次考试是对选修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一次综合检测,考完后即进入《有机化学》的学习,因此本次考试意义重大,决定了你以后高考选考有机还是物构的方向。虽然这次试题难度稍大,但本人还是倾向于大家以后选考物质结构,因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知识点相对集中,重点内容比较容易把握,高考比较有规律性。《有机化学》内容较多,较复杂,知识点较分散,所以比较少人选考有机。当然如果你还是比较喜欢有机的话,那接下来的课你就得好好听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防止上述类似的情况再发生,这也就不枉我写这篇试题分析了。
化学试卷分析 14
一、对试卷的整体评析
本次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第二部分为材料题,由三道大题组成,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试题从总体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运用。
从难易度方面看,本次命题有一定难度。当然也存在着一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有几道选择题难度偏高,令人费解,学生答题及老师讲解破费周折,另外,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思想文化史学习的学生来说,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限,对能力的要求偏高。
二、阅卷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二历史教学,说到底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备课组分析试卷的结果看,我们发现了年级历史试卷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班级之间差别大。年级总体呈两极分化现象,差距较大的达62多分(最高分74,最低分12分)。同一班级学生层次差距也较大。如何针对具体的学情实施有效的高效的历史教学成为一大难度问题。
2、学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试卷中,考察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灵活多角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得分较低,主要在选择题上;另外在学生做题中,也缺乏对关键字、词、有效信息的提取,出现答非所问的答案。这一点在主观题里表现尤为突出。
3、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知识要点不明确,时有错别字出现。作为高二的学生,至今还字迹潦草,出现不少错别字,值得每位历史老师重视。
4、学生不能有效组织答案。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对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的'概括、归纳、分析能力较差。致使大题做答不规范,口头化语言较多,与历史专业术语联系较少,得分率不高。
5、学生考试的心态不端正。
三、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1、狠抓基础知识的过关,注重能力培养
从试卷中就突出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史实混淆。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重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狠抓基础,要注重抓好主干知识。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无论命题如何改革,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却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常变的是命题形式,不变的是学科知识,这一点绝不可动摇。
2、加强答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阅卷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比较规范地使用历史术语答题,条理混乱,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很有必要加强学法指导,否则高考失分较多。要注意加强答题策略方法的指导。注重语言规范,加大对主观题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电脑阅卷形势下对我们学生的答题格式要求很严格,还是要提早训练以便规范学生。
3、反思此次考试,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扎实,一些基础知识出现较高的失分率;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一些在平时训练中出现过的原题,课上分析过的原题或类似题型仍出现了较高的失分率。我们最主要还是要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才是最有效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毕竟被逼着前进总会有些不情愿,如果是自己主动前进,那么奋斗的过程就会多几分愉悦,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我们才能和学生共同成长,才会让我们每一次的试卷分析更有实质的意义。
化学试卷分析 15
一、试题结构
1、选择题:25 × 2'=50'
2、填空题:21'
3、实验题:1 × 15'=13'
4、简答题:1×14'=15'
二、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注重考查学生对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五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能量变化问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原电池的基本知识,有机物的除杂、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判断等;
3、注重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如26题,30题,31题。
总的来说,这套试题偏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习题难度不大,但缺乏对学生实验的考查。
三、考试情况分析
整套试卷难度不是太大,试题有梯度,覆盖了本学期上半学期全部的主干知识,同时对能力的考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样一来对非示范高中的学生增加了一些难度。针对本次考试的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提如下几个建议:
1、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强调学生落实。如元素周期律、有机物的化学性质、鉴别有机物的方法、离子反应的书写、原电池等有关知识
考试试卷分析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夯实基础,注意拓展提升。
2、 重视教材中的习题的功能。如试卷中填空题的第26题是课堂作业题,但从考试情况来看,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对有机物除杂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没能很好掌握,本来此题考查了几个有关有机物反应的知识点,而且是很重要的,可能有些教师没引起重视,看不起它并从外找很多题来训练,让学生走入题海。
3、培养学生规范做题,严谨表述。如有机物官能团名称的书写、结构简式等。
4、 加强实验教学。实验题得分不高的原因很多,可能最关键的问题是学生对实验的原理不理解。
5、 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学了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也就是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点在每堂课中都要充分体现。该卷中8、9、10、11、31、32六道选择题都需把握问题的本质,提炼出关键的东西,这些东西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做到;26、30、31题考查推理、分析等能力,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多做实验、多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也是能达到的。
【化学试卷分析】相关文章:
化学试卷的分析(通用10篇)09-21
有关高三化学试卷的分析03-16
水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12-13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通用11篇)07-18
2018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分析11-25
2018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分析11-25
初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分析02-28
初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分析06-13
生物试卷分析11-16
物理试卷分析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