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初三上册化学方程式知识

时间:2022-01-26 14:46:14 化学 我要投稿

初三上册化学方程式知识汇总

  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学好了化学方程式更能为之后打下牢固的基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上册化学方程式知识汇总,希望大家喜欢。

初三上册化学方程式知识汇总

  初三上册化学方程式知识 篇1

  1、与氧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

  现象:一种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 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现象:除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但是产物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现象:生成白烟 ,火焰呈黄色。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放热,且火焰上方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现象:气体燃烧火焰为蓝色,产物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白色的固体粉末和黑色的粉末混合加热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现象:暗紫色固体加热后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现象:无色的溶液中加入黑色粉末后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2、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电解水:

  3、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4、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现象: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石蕊变红。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5、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现象:固体由始终是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6、其他反应

  现象:银白色的金属和蓝色的溶液反应后有红色物质生成,且溶液变为浅绿色。

  现象:以无色溶液和蓝色溶液反应后生成一种蓝色沉淀。

  初三上册化学方程式知识 篇2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

  (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说明: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

  (1)表示某种元素,如:O氧元素

  (2)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一个氧原子

  注意:

  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 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1)7横行(7个周期):各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加

  (2)18纵行(16族):各族最电外层电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分类:

  金属元素:如Mg、Al,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非金属元素:如N、C,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最外层电子数特点:2或8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  

  a、写法及意义:Mg: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2H2O 两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

  2、化学式

  (1)写法:

  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Cl2 。

  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 化学式Fe的意义:3点

  (3)计算: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F.检验:

  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 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3)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ZnSO4+H2↑ Zn + 2HCl= ZnCl2+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3、含义:以 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初三上册化学方程式知识汇总】相关文章: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11-16

初三英语上册知识点集锦10-26

初三英语上册语法知识点10-24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10-17

初三英语上册词汇知识点06-16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05-20

人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12-07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07-31

化学初三上册重要知识点07-30

初三英语上册合成动词知识点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