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3-04-11 14:05:13 王娟 化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归纳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归纳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归纳1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水的验证:用无水硫酸铜CuSO4(白色)+5H2O===CuSO4·5H2O(蓝色)

  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结论:

  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⑵燃烧时:

  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H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⑶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原理: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B、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

  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即:

  A.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B.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C.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

  3、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②: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四、实验探究的方法:

  A、提出科学问题;

  B、假想和猜测;

  C、制定计划;

  D、进行实验;

  E、收集证据;

  F、解释与结论;

  G、反思与评价;

  H、表达与交流。

  五、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归纳2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2、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

  3、区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4、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注意: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

  (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归纳3

  1、实验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实验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2、检验燃烧后是否有H2O生成的方法:将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有水珠产生,则有水生成。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O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白色粉末变成蓝色,则证明有水。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O通常放在第一步;除去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一步。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或通过盛有固体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等)的干燥管。

  3、检验物质燃烧后是否有CO2生成的方法: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CO2生成。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归纳4

  1、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

  “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

  2、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

  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镊子;“一斜二放三缓立”

  3、液体药品的取用

  (1)多量且不需准确体积:倾倒。注意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悬空滴加,不能伸入容器内.

  (3)定量:用量筒量取。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水平。

  注意:①瓶塞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防止瓶塞沾上杂质而污染药品。

  ②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量筒无零刻度。一次性量取,且量筒规格要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

  量筒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仰视会使读数偏小,量取液体体积偏大.

  俯视会使读数偏大.量取液体体积偏小。

  4、酒精灯的使用.

  (1)三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

  (2)酒精的'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不能超过2/3.

  (3)处理酒精着火的方法:用湿抹布扑灭.

  (4)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灯帽,否则酒精挥发,留下水分,下次使用时点不着火.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

  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0。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6、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需要注意:

  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试管夹或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必须用外焰;

  7、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归纳5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1)现象:产生白烟,集气瓶中的水上升约1/5体积.

  (2)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红磷要过量;

  ②容器要密封,不漏气;

  ③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4)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的原因:

  ①红磷不足,氧气未耗尽;

  ②瓶塞未塞紧,空气进入;

  ③未冷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多于1/5的原因:

  ①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逸出。

  ②止水夹未夹紧,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从导管口逸出。

  (6)该实验的不足之处:

  ①红磷被点燃后再伸入集气瓶内,使部分空气因受热膨胀而溢出集气瓶。

  ②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会污染空气。

  ③导管内的空气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7)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用途:

  (1)供给呼吸<如登山、医疗、潜水等〉

  (2)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航空等〉

  2、氮气用途:

  (1)作保护气(如汽车安全气囊、灯泡、食品袋等充氮气),利用N2化学性质不活泼.

  (2)制硝酸和化肥。

  (3)冷冻麻醉

  (4)制造低温环境。

  3、稀有气体用途:

  (1)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作保护气(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灯泡内保护气),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注意:“稀有气体”是一类气体的总称,不是一种气体。

  三、保护空气

  1、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CO、SO2、NO2、O3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

  ①损害人体健康;

  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③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破坏,酸雨。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使用清洁能源;

  ③植树造林;

  ④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注意:空气污染指数包括:CO、SO2、NO2、O3、可吸入颗粒物。

  四、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1、混合物:宏观上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微观上由两种及以上的分子构成。

  2、纯净物:宏观上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上由一种分子构成。

  3、注意:

  ①、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

  ②、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只含一种元素,但是混合物。

  ③、纯净物都有化学式。混合物都没有化学式。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考化学必备实验知识点归纳12-01

中考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12-04

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01-27

高中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06-09

高考化学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06-10

关于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的知识点归纳06-20

中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归纳整理01-26

初中化学实验题知识点归纳01-27

初中化学实验复习知识点归纳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