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

风景油画教育理念的革新的论文

时间:2021-07-09 08:08:02 油画 我要投稿

关于风景油画教育理念的革新的论文

  本文作者:陈振强 单位: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关于风景油画教育理念的革新的论文

  创新力是一种摒弃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力量。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激情是创新的初始化,而思维是结果的映射。那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是一种放射性思维,因此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人们可以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这种思维不受客观因素的限制,思维具有扩散性,并且它产生的方法也具有多样性。当思维处于有意识、不胜任的状态时,往往能有新想法的产生。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外,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欣赏名家作品,指引学生注重画面的选景与构图

  在风景写生中,我们不能将诸多客观事物强加在自己设计好的画面上,而是应该学会如何选景,对画面做以调整,勾勒出极具美感的画面,通过构图法则使物体更生动地呈现在眼前。研究名家大作和名画是提高学生构图技能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指引学生从名家作品所呈现的均衡感、节奏感等方面去吸取构图的经验方法。

  均衡感。古典构图讲求均衡与对称,为了展现出一种对称美。这种均衡感既有画面明度的均衡,也有画面感给人心理感觉的平衡。如柯罗的《枫丹白露的早晨》,横向的远山和纵向的近树相结合,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近现代作品不完全采用传统的手法,而是有舍有取,让画面更具活力。如巴尔蒂斯的风景画《夏西堡农场中庭》《黎壅的谷地》《夏西农舍庭院习作》等,运用几何理念,使画面呈现多种几何图形,给人以均衡感。洛佩斯的风景画《后花园》也是如此,只是相对不太明显。

  节奏感。在包括高、宽、深等立体空间内的有无规律的间歇性变化简称节奏。节奏在艺术中处于灵魂地位。“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国画创作的一种说法,它讲的就是一种疏与密的节奏感。这里就得提一下洛佩斯的作品《海》,其构图并不繁琐,涌动的波浪形成强烈的韵律感,同时白云与倒影相呼应,给人以柔和感,因此整个画面由于各节奏的相呼应而变得丰富多彩。塞尚的《圣维克多山》中,景物的几何效果更加明显,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排列组合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塞尚曾说:“要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处理自然。”这样一来就可以不被某些不必要因素所限制,更加简洁的进行勾勒,从而解放思想,整体把握自然,使画面呈现人为加工后的节奏感。莫兰迪的风景画作品则给人更加新奇的感觉,他不断地加工结构,调整色彩,创造出一种抽象感极强的精品绘画,而画面也更具有了节奏感。在油画写生教学中,传统的方法(以双手为取景框来取景)可以防止画面的景物的大小不协调。但这种方法缺少新意,我们应将上面提到的均衡感、节奏感等结合使用。如:我们可以将电线、楼梯等线状物体放到结构方面研究;物体的距离与体积等可从节奏与韵律感方面去考虑。在表现这些东西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分析其结构构成并作出取舍选择。舍弃不必要的,突出重要的。

  技术与艺术结合

  在遵循色彩规律的基础上,应充分使用各种颜色及笔触,从实践中得到启发,突破传统模式的禁锢。绘画技巧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对于画面笔触来说,技巧就如笔触流露出的气质;而对于画面境界来说,技巧又像是境界展现的韵味。由此可见,这直接决定了画的最后质量如何。作为组成绘画语言的重要部分之一,笔触不仅能创造美的效果,其本身也是一种美。笔触之于绘画,若旋律之于音乐。绘画时,运笔要迅速而坚决,行云流水,做到笔触鲜明,排笔有律,就像音符一样能展现出美的旋律。由气韵而知修养。熟练的用笔没有生硬感,一笔一情感,笔触即是感情的宣泄。笔触的不同姿态也使得气韵产生多样化效果。在美术写生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限制,用带情感的笔触去寻找景物的构成和色彩,变枯燥为多彩。画面中颜色的分配,色调的轻重,整体布局等都会使画面呈现不同的“味道”,而这些“味道”的形成常常与笔触与肌理的“偶然性”有关。景物千变万化,那么我们的表现手法也应具有多样性,譬如西北的豪迈雄浑与东部的都市气息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这就需要掌握多种绘画技巧。著名风景画家杨诚的作品因“新”而著名,他的画面包含着众多的笔触与肌理,融合了中国画与油画的众多技术,这也使得其作品带给人更加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笔触并不存在于景物中,而是画家在不断的绘画过程中自身的一种情感的自然显现。笔触的技巧美体现了画家对景物美感的独到理解和欣赏。笔触之于画家,就像标签之于商品,永远不会有重复。它对艺术创作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抓住肌理的“偶然性”,如用塑型膏做画布的底,使用松节油稀释油画染料,体现不同的色彩感,运用国画和油画的绘制技巧加强画面的效果。这些效果都需要细心培养,虽然万事开头难,但是熟能生巧,练多了自然就能运用自如了。同时学生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吸取更多的绘画经验,做到对油画真正的了解。

  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天资的差别来进行创新力的培养,产生多样的艺术风格,并获得更多经验。“画如其人”,个人的性格决定了画面的风格。法国自然科学家布封的名言“风格就是人本身”曾多次在马克思的名言中出现。我们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性,培养适合自己的风格类型。风格的养成直接受个人创新能力的影响,而创新力的培养又需要画家有多重艺术修养。形式作为思想传播的中介,可以直接映射艺术家的修养水平。技术作为艺术的根基,并不是艺术的全部,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必须要有思想。技术只是一件工具,而一定的文化修养不仅可提高人的素质,也能提升技术能力。只有这样,艺术品才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美。学生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无论形式还是表现语言或材料,都是写生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在下乡写生前,我们应倡导学生从艺术大师们各种风格的艺术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这样做不仅开阔了眼界,也为写生做好了准备。在写生中,如果自身色彩感强,则可在色彩上做文章;造型能力强,可大力塑造生动的实体;若造型能力不强则可追求平面效果。另外,学生还必须学会通过文化素养来解决更深的问题。这种素养是要靠大量书籍的阅读来培养的,并且通过阅读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想象能力,获得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艺术的创新具有极大的偶然性。艺术意外是强调在艺术实体外的延展。这也就是说,艺术意外的基础条件是追求和发现新的艺术手法。而这种艺术意外的形成就是靠“个体有为差别法”,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思维,因此他们的创作风格绝不会出现相似。所以在风景写生过程中,很多时候应摒弃经验主义,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其他想法来进行放射性的艺术创作,这样将会使艺术意外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如著名画家任传文的画就暗藏着一个神奇的境地,这里是现实与梦想的边缘地带,给人以神奇感。其创作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实体与思维所体现出的现实与飘渺的结合。在他的画面上,适当的位置有适宜的平凡或者飘渺,任传文的“纯化感觉,迹化感情”就是对这一特殊的相互关系的描述。正是因为任传文勇于突破传统油画绘制的局限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他使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就是这一推断的很好论证。

  融合多种画种,发掘创新潜力

  艺术具有相通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其他画种对油画也有着很多的借鉴意义。在风景写生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各个画种的优劣,吸取其长处或优势,从而创造出更加有新意的作品。首先,当今是多元艺术的时代,因此油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油画专业的知识,而应该结合不同的画种,培养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上面提到过,在油画中加以中国画的技巧可以使油画更具有色彩美,创作者也会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计白当黑、气韵生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运用到自己的创作过程里,这样使得绘画技巧呈现多样性,并且这些技巧的相结合运用也使得油画的表现力更强,更生动形象。中国山水画对油画的借鉴意义十分重大,如当代名师张冬峰的作品就是借鉴了山水画的各种技巧,并将其与自己的创作风格相结合,这种结合几乎是完美的。从他的结合手法中也可以看出他极高的文化修养。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多欣赏国画,并且应该从中学习审美技巧,同时吸取其长处并将其与油画创作相结合。其次,水彩画、版画、雕塑等其它画种对油画来说,也有着与山水画同样的正面作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设计艺术学科,它对油画的作用不可估量。“大艺术,大设计”已成为时代潮流,艺术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艺术设计课质量越高,对油画发展的影响就越巨大。此外,我们还应该倡导学生去多阅读,多到艺术名地进行研究,譬如敦煌和永乐宫壁画的各种绘制技巧就可以运用到油画创作中。而众多民间艺术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油画的文化底蕴,保证学生在描绘风景的过程中受到更多启示并且获得良好的体验。

  在油画风景写生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通过特定环境、不同的审美观以及特定材料形成个性化语言。一方面我们应该倡导学生保持开阔的视野,不断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形成个体性绘画语言;另一方面,我们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各种创作元素,发散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艺术时代。

【风景油画教育理念的革新的论文】相关文章:

油画风景写生教育方式浅析论文07-21

风景油画艺术论文07-10

油画创作教育教学论文07-21

夕阳风景油画06-06

油画教学美术教育论文07-23

风景油画在包装设计的应用论文07-12

油画风景写生教学分析论文07-19

油画创作论文油画写生创作感悟论文07-21

客厅风景油画墙纸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