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

赵广清先生的国画赏析

时间:2021-06-26 08:42:26 国画 我要投稿

赵广清先生的国画赏析

  一两点丹青染墨,三四分蘸色浸润,五六种分裁山水,七八成心忖弥散,九十方天地留白。对于赏画,我真是门外之人。但好的作品,就是无声的语言,用其本身的韵致,向人们传情达意,我想,这就是画作的神妙吧。

  我看过赵先生很多山水作品,看过的花鸟作品却很少。其中有三幅作品,让我驻足细品,心驰油然。

  梅骨

  这是一副两米多的长卷,第一眼望去,就被那横出的枝干所吸引,它遒劲粗砺,斑驳蜿蜒,极少见过这样粗壮的枝干,定是经年长成,才如此有力道感和岁月感!在这样的虬枝劲舞间,几朵怒放的梅花傲然舒展,凌寒盛开。也许正是要凸显虬枝风骨铮铮,赵先生才没在这里更多的着色。当我把目光移向右侧,朵朵团簇的梅花扑面袭来,有交错重叠的,有旁逸斜出的,有直指中天的,在粗粗细细的枝丫间,不管怎样的姿态,它就是随性的恣意的盛开。野山半含蕊,吹雪一树开,撷栽瓶写意,弄弦意阑杆。历来骚人墨客都把赏梅采梅问梅当成雅事,都是因为梅花的风骨吧!不消说曹雪芹笔下栊翠庵的梅,还是王安石的`凌寒独自开的梅,梅园的梅,红岩的梅,都以赞美梅花的冰肌玉骨,凌寒彻香为题,赵先生则用画笔来说梅!林深寻隐,站在画前,仿佛我已闻到了暗香幽幽,又能真切地感受到梅花的清冽凛然孤高冷傲。整幅作品,疏密有致,刚柔相间,浑然天意,一气呵成,不失为大家风范!突然间我懂了:林深寻隐,暗香无迹,空怀若谷,画梅渡人的意境。

  荷韵

  《 意荷》,是赵先生的另一幅水墨作品。身为女子,大多偏爱荷的,想不到伟岸的赵先生,他把这幅作品取名为“意荷”,那是何等的旖旎中的拓落!碧潭秋月,荷香淡淡,藕蓬颦婷。一尺正形,赵先生用墨色的原本来渲染,只在一处着了几笔橘红。留白!我突然想到这词。它留给观赏者的,是无限的空间:雨中荷开,心静性闲,雨妙声渲,滴滴敲窗,一卷竹帘,挑起荷香,真真是应了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看荷,这才是人生的大美之处啊,不谙世事,不畏风雨。亦或是养心悟道,仰问青荷,水清见月,花开见佛,水墨烟云,古琴禅修,陌上春秋,荷心不染,人生得此,夫复何求?李清照的荷,藕花飞鹭,至情至性;杨万里的荷,接天蔽日,壮阔波澜;王昌龄的荷,罗裙轻移,芙蓉娇羞;陶渊明的荷,田园风情,不沾世观;赵先生的荷,清香远逸,自然纯净,高洁典雅,污浊不染,留白无限、、、、、、这也许是“意荷”的释义吧?

  牡丹香

  “国色天香”是个很有视觉嗅觉的词语,它似乎是牡丹花的专利用语,极少见过形容别的花草用这个词,也只有这四个字能将牡丹的色泽味道气质形容的淋漓尽致。华贵的牡丹,总是给人视觉上饱满的美感,耀眼夺目,馥郁芬芳。古往今来,诗词歌赋,书画祯绣,对牡丹的各种赞誉不胜枚举。赵先生也不例外,用自己的审美理解,画就了一幅牡丹图。这是一副色彩漫溢气韵流彩的作品:红色紫色黄色橙色黑色大胆地运用,渲染着张扬着饱满着,让你的目光彻底沦陷!有开的正盛,有含苞羞涩,有锦簇,有疏离。洛阳城内,菏泽丹园,那是物华天成的灵气,才生长出牡丹的天姿雍容。而赵先生笔墨宣纸画尽了牡丹的奢华怒放,艳袭群芳。更可贵的是两只翩阡起舞的蝴蝶,可谓是神来点睛,香艳奢靡,才能招蜂引蝶,可见是让这幅牡丹图自己能说话,活色生香了。整个画面由于色彩的搭配层次的对比,让观赏者欣然悦然怡然。人说真正的美不仅养眼,更重要的是怡情,我想赵先生的牡丹达到了这样的审美境界。拂袖起舞,佩环叮咚,那华清池里的美姬若看到了这幅牡丹图,又该做何感想?我想她会嫉妒!因为赵先生的牡丹,不吝流芳!

【赵广清先生的国画赏析】相关文章:

赵广清先生国画《农家精品》04-09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的赏析05-16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原文及赏析09-05

《河广》原文及赏析08-17

河广原文及赏析08-26

汉广原文及赏析10-20

河广原文、翻译及赏析02-28

河广原文翻译及赏析02-28

宿广惠寺赏析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