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端午黑板报设计素材

时间:2024-06-07 22:31:41 丽华 黑板报素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好看的端午黑板报设计素材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黑板报吧,黑板报是一种可传阅观赏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那么什么样的黑板报才是好的黑板报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看的端午黑板报设计素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看的端午黑板报设计素材

41503.jpg"/>  端午来历

  位于介休绵山的介子推母子像。介子推是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人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他有关。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历代学者有着不同的说法,各地也都有着很多传说。我们只能把这些说法罗列出来,供诸君一览。至于哪一种说法更接近真相,还有赖于学者们进一步考证。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龙的节日。

  二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逝世。据《续齐谐记》记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说是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四说认为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五说认为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

  六说认为梁宗懔《荆州岁时记》转述,端午是为迎“涛神”伍子胥。《后汉书》中也写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后来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举行各种仪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说认为在《道书》中载有五月初五是为祭祀先祖日。

  八说是据《会稽典录》一书记载,端午是为纪念寻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时仲夏之日,万物方盛,夏至日,阴气荫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惩恶气。

  十说是民间有一传说认为,端午源于湖北沔阳沙湖曾有四位豪杰专门劫富济贫,后遭当地官兵突袭围困而于五月初五投江而亡。当地民众万分悲哀,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在上述这些传说中,纪念屈原成了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屈原是为国家而死,他的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加上其刚正不阿的人格力量及其诗作的深远影响,秦汉以后由楚地逐渐传遍神州,为人们所认同并相沿迄今。

  过端午作文

  过端午节了,我们围着粽子,仔细观赏者。它们有的长出像牛角一样的尖三角,还有方形的,挺着个大肚子,口味各式各样,可能数也数不完。我拿了十几个粽子,每个粽子的粽叶都是碧绿碧绿的,还散发着清香。

  回到家,姥姥把粽子放在锅里,加水煮。不一会儿,锅里冒着热气,粽子煮好了,粽叶的绿变暗了,糯米和粽叶的清香仿佛使劲挠着我的鼻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剥掉粽叶,咬了一口,哇,粘粘糯糯的。可是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端午节可不是只为了吃粽子,它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挂香包,掐艾草……”姥姥说。

  再看看眼前的粽子,它似乎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那个粽子。

  南京端午的习俗

  今日是端午节,南京人的端午节习俗有哪些?南京盛行端午送鲥鱼和粽子。普遍流行的传统端午习俗包括八个方面。

  第一是使用菖蒲、艾蒿的各种习俗。

  人们一直相信菖蒲、艾蒿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而出现许多利用菖蒲、艾蒿辟邪保健的习俗。如采各种草药(包括菖蒲、艾蒿)、在门上悬挂菖蒲、艾蒿等等。

  第二是缠挂五色线以驱邪辟凶。

  五色线的五色代表五行,汉代信仰五行阴阳之说,木、火、土、金、水,彼此相生相克。近年来,销售粽子的商家多把绳子颜色作为区分馅料内容的标志。不过,有一种黑白交替的绳子可是不能乱用的。南京端午节都是自家包粽子,看到是黑白两色的绳子包扎起来的粽子,意思是这一年中,这户人家里有人去世了。

  第三是用艾虎、或道教符图驱邪。

  老南京们要在房门特别是新生儿的房门上挂“艾虎”。就是用两个空鸡蛋壳粘在一起,蛋壳上粘些毛发,画成虎形,用线系起,下边再系一串用彩纸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征五毒踩在虎的脚下;或用一个独头蒜系以彩色线,下挂一串“五毒”,叫“蒜艾虎”;或用刚收割的新麦秸编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缕彩穗,叫“麦秸艾虎”。这些艾虎挂在房门上,既是节日点缀,又能辟邪。

  第四是饮用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 这是为了驱邪保健。传说昆虫都怕雄黄,孩子抹了雄黄,夏季毒虫就不会向体内钻。喝雄黄酒是端午节活动的高潮(雄黄含有剧毒物砷,不喝也罢)。

  第五是吃粽子。

  这是象征季节变化,实际也是趋吉避凶的。

  第六是出门游玩。

  这在上古时代也是为了回避邪气。

  第七是划龙舟或赛龙舟。

  虽然有传说称划龙舟或者龙舟竞渡是纪念屈原,但是在很多民众心目中龙舟竞渡的真正目的是“送瘟神”。

  第八是亲友互相赠送礼物。

  因为端午日不祥,所以亲友之间在危难之时互赠礼物,互相关心。

  昔日南京有首民谣:“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叫端午,因时近夏至,“日叶正阳,时当中夏”,故又称端阳节、天中节或地腊节等。

  明代,朝廷于此日赏赐百官“不落荚、虎头采绦、夏服、宫扇”,以示关心体恤下臣。不落荚即今之粽子。晋人周处在南京写的《风土记》一书中说粽子:“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此时的粽子是以黍米裹成,到唐时已用白米包粽子了。“剥出凝成细纤膏。”

  因形制不同,有角粽、锥粽、茭锥、筒锥、秤锤粽、百索粽、九子粽。唐时还有一种纤巧的粽子,尖小如初生绿菱。到明、清,粽子的品种更多了。人们除吃粽子外,中午习食火烧蒜头、苋菜,饮雄黄菖蒲酒。以手指蘸雄黄酒在小儿额上划“王”以避邪。午饭后,合家同往夫子庙秦淮河看龙舟竞渡。

  金陵龙舟,向有“三帮”。据《岁华忆语》记述:“秦淮河船户敛资为之,曰河帮;外江船户之入城者,曰江帮;上新河之木商所集者,曰木帮。午日,各帮咸集于夫子庙前之泮池……”以争奇斗胜取乐。各帮龙舟均饰以采亭,五彩缤纷,选貌美的小儿扮演戏剧中的人物间坐舟中,四至六人敲打锣鼓以助兴,梢公掌长竿,“长年之好身手者,于上作种种游戏”。

  沿河两岸人家,当船过之时掷银角、铜钱或放鹅鸭,为龙舟争取之以为乐,称之为夺标。这一天男女老幼倾城出游,罗绮如云,游舫蚁集,金鼓喧振,欢声雷动。富户人家还事先定租游船,泛舟览胜,至夕乃归。“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南京郊县还有在门旁插艾叶、菖蒲,小儿穿虎头鞋、围老虎兜,妇女佩戴老虎花等习俗。

  端午的诗句

  1、楝花角黍五色缕,一吊湘累作端午。——朱翌《端午观竞渡曲江》

  2、雨夜逻无骚音,绛纱蒙首去。《七律·端午》

  3、《离骚》:“乘龙舟兮逐波涛,汨余以南兮涉大江。”

  4、小满拔葱蒜,端阳轩头麻。——郑珍《黄焦石》

  5、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出自唐代诗人卢肇的《竞渡诗》

  6、人人插艾饰端午,欢欢喜喜庆佳节。

  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8、射江南,情无限,五月五日入行船。

  9、红芍花开端午时,江南游客苦相疑。——马祖常《五月芍药》

  10、端午到家复失约,良辰阙酒非真穷。——方回《约端午到家复不果赋吴体》

  11、粽子香甜糯,艾叶清幽香。端午情意浓,佳节倍思乡。(现代·梁晓声)

  12、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陆游《过邻家·老病在臂踝》

  13、年年忆得古人语,端午绵衣未可藏。——方回《寒热不调病一月余》

  14、老大偏多故里心,一逢佳节一沾襟。谁知此日菖蒲酒,又在山城独自斟。——李昌祺《嵩县过端午》

  15、"粽香熏紫玉,端午温情度。赛龙舟水面,喜蓝天飞度。"—佚名

  16、老便蜜粽加餐易,病却蒲根仙嚼难。——项安世《次韵和黄江陵重午二绝·老便蜜粽加餐易》

  17、恰逢端午至,不觉和诗成。——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其一》

  18、五月五日天气佳,人人皆欢度端阳。——《端午节》

  19、粽子香飘满街巷,欢声笑语乐无边。

  20、粽子香,包裹着思念;艾草香,披散着祝福。——《粽香叶香》

【好看的端午黑板报设计素材】相关文章:

好看的防震减灾黑板报精选设计素材05-13

好看的清明节黑板报设计素材04-03

好看的消防安全黑板报精选设计素材02-03

好看的元宵节黑板报设计素材精选02-21

好看的英语黑板报素材04-17

好看的诗歌黑板报素材04-11

新学期黑板报设计素材简单又好看02-26

好看的春天黑板报素材03-20

个性的端午节黑板报设计精选素材06-26

端午黑板报素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