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必考知识点

时间:2023-06-06 20:38:46 高考备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必考知识点

  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之后,很多同学对于本课中的知识点感觉比较难以掌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知识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必考知识点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必考知识点1

  烛之武退秦师的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状语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介宾结构“于晋”“于楚”作“无礼”和“贰”的状语,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佚之狐于郑伯言(介宾结构“于郑伯”作“言”的状语,后置)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于君有益(介宾结构“于君”作“有”的状语,后置)

  3、宾语前置何厌之有→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4、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代词“之”)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④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代词“之”)

  烛之武退秦师的重点句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

  译: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

  3、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使邻国增加土地呢?

  4、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互相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是没有什么损害的。

  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必考知识点2

  1、把握全文中心事件,理顺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故事先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接着写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晋订立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的结果。

  2、鉴赏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思路。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3、分析烛之武、佚之狐、郑伯等主要人物形象。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但在国难当头时,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是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则是个勇于自责的上级领导人。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牢。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鉴赏课文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课文人物形象塑造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另外,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必考知识点3

  一、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必考知识点4

  第1段 秦晋围郑

  知识点:

  贰:从属二主;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且于楚贰也

  第2段:临危受命。

  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第3段:智退秦师

  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 ;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义:缺乏的'东西;今义: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第4段:晋师撤离。

  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义:那个人;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二、人物形象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必考知识点5

  一、一词多义

  “之”

  1、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2、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3、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4、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2、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3、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5、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焉”

  1、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3、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4、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1、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2、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3、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3、秦伯说 (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3、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5、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7、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 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 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必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03-27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12-07

【经典】《烛之武退秦师》译文04-22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04-22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合集】03-27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赏析12-17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03-30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03-16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06-27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