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1
1.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但氢的同位素氕却无中子。
2.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但Cu、Ag原子的还原性却很弱。
3.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其半径大于电子层数少的,但锂的原子半径大于铝的原子半径。
(周期律通常我们都是学习二、三周期,当把不同周期的元素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规律就可能乱套了)
4.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其族序数,但O2和F2却不是。(OF2的存在,氧最高+2,氟无正价)
5.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但硒酸的酸性却比硫酸的酸性强。(第四周期的特性)
6.二氧化碳通常能来灭火,但镁却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7.氧元素一般显-2价,但在Na2O2、H2O2等物质中显-1价。(因为存在过氧键)
8.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随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但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却是HClO>HClO2>HClO3>HClO4(因为化合物的稳定性增强,不容易反应了。氧化性的强弱不只与化合价有关)
9.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元素一般是以活泼金属开始的,但第一周期却是以非金属开始的。
10.通常金属单质一般为固态,但汞却是液态。(汞原子核外电子电子排布稳定,原子间金属键弱导致)
11.通常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态或固态,但溴却是液态。(相对原子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啊)
12.碱金属一般保存在煤油中,但锂(因其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却浸在液体石蜡中。(大块不常用的碱金属也通常是保存在石蜡中)
13.碱金属的密度从上到下递增,但钾的密度却比钠的密度小。(应该是跟晶体的堆积方式有关,空隙变大了)
14.一种元素组成一种单质,但碳、氢、氧、磷等元素却能组成几种同素异形体。
15.有机物一般易燃烧,但氯仿、四氯化碳和聚四氟乙烯却不易燃。(有机物卤素含量越高可燃性越差)
16.物质的熔点一般低于沸点,但乙炔却相反(沸点-84,熔点却为-80.8)。(熔点还与晶格能有关)
17.Cl2、Br2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但F2却不能(F2+2H2O=4HF+O2)(在冰的表面好像可以)
18.实验室中制取HCl、HBr、HI都在玻璃容器中进行,但HF应在铅制容器中进行(因SiO2+4HF=SiF4+2H2O)。
19.氢卤酸一般是强酸,但氢氟酸却是弱酸。
20.CaCl2、CaBr2、CaI2都易溶,但CaF2却微溶。(软硬酸碱理论)
21.卤化银难溶于水,但氟化银却易溶于水。(软硬酸碱理论)
22.含有NH4+和第IA主族阳离子的盐一般易溶于水,但KClO4和正长石等却难溶于水。(软硬酸碱理论)
23.晶体一般都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但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
24.共价键一般都有方向性,但H2却无方向性。(s轨道是球形的)
25.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离子化合物,但A1Cl3、FeCl3等却是共价化合物。(离子极化)
26.金属性强的元素,相应的碱的碱性也强,但A1(OH)3的碱性却比Fe(OH)3弱。(极化)
27.离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单个分子,但NaCl等在气态时却以分子形式存在。(好像只能这样了啊)
28.离子方程式一般表示同一类反应,但Br2+SO2+2H2O=4H++2Br-+SO42-却只表示一个方程式(注意:Ba2++2OH-+2H++SO42-=BaSO4+2H2O可以表示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或加入过量硫酸氢钠溶液等反应)。
29.强碱弱酸盐或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因水解而呈碱性,但NaH2PO4却呈酸性。(还有两个NaHSO3、NaHC2O4,它们都电离大于水解)
30.盐类一般都是强电解质,但HgCl2、CdI2等少数几种盐却是弱电解质。(离子极化理论)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2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进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能力。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了解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3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混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4
1. 常用化学仪器
(1)应用要点:熟悉常用仪器结构特点、用途和应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加热容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注意事项:加热容器要区分是直接加热还是隔石棉网加热;分离仪器要区分是用于分液、过滤还是蒸馏;计量仪器要特别注意零刻度的位置及读数的精度要求。
2. 常用试剂的使用与贮存
(1)应用要点:着重了解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试剂、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试剂、易挥发的试剂、易燃试剂、不宜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等。
(2)注意事项:试剂的使用和贮存方法是由试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易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试剂不能长时露置在空气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存放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受热易分解的试剂和易挥发的试剂应存放在冷暗处;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的试剂,如NaOH、Na2CO3等不宜放在磨口玻璃试剂瓶中。
3. 气体制备与净化
(1)应用要点: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制备装置、收集方法、尾气吸收等。
(2)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是否需要加热;收集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以及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尾气吸收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5
1.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的同位素(11H)中只有一个质子。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如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酚类,不属于酸。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阴离子。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金属离子。
10.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硝酸,但不是硝酸的酸酐,硝酸的酸酐是N2O5,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碱—NaOH,但它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6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考虑:
①反应物的状态
②反应的条件
2、收集装置的选用应考虑:
①密度和空气比较
②该气体对水的可溶性
3、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4、制氧气的注意事项:
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并放一小团棉花
②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
③导气管应只伸入试管少许
5、制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①应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不能用碳酸钠
②应用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③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CO2溶于水)
6、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出集气瓶口,燃烧得更旺
7、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8、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9、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10、鉴别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的方法是,看燃烧后的产物。一氧化碳火焰为蓝色,产物为二氧化碳。
氢气火焰为淡蓝色,产物为水。甲烷火焰为明亮的蓝色,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7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8
磷及其重要化合物
(1)红磷与白磷
(2)磷的化合物的性质
①P2O5磷酸(H3PO4)偏磷酸(HPO3)的酸酐
P2O5 H2O(冷)=2HPO3(有毒溶于水)
P2O5 3H2O(热)=2H3PO4(无毒、晶体、易溶于水)P2O5吸浸性强可作干燥剂。
②磷酸的性质
纯净的磷酸是无色晶体,有吸湿性,藏躲畏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浓H3PO4为无色黏稠液体,较稳定,不挥发。具有酸的通性。磷酸为三元酸,与碱反应时,当碱的用量不同时可生成不同的盐。磷酸和NaOH反应,1:1生成NaH2PO4;1:2生成Na2HPO4;1:3生成Na3PO4。介于1:1和1:2之间生成NaH2PO4和Na2HPO4的混合物。介于1:2和1:3之间生成Na2HPO4帮Na3PO4的混合物。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03-24
广东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05-25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06-05
高考英语必背的知识点归纳03-01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03-14
2017高考化学必背推断题归纳11-19
初中必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02-14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的归纳06-14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