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

高考物理各题型答案备考策略

时间:2021-06-20 19:54:49 高考备考 我要投稿

高考物理各题型答案备考策略汇总

  高考物理各题型答案备考策略汇总

  一. 教学内容:

高考物理各题型答案备考策略汇总

  实验:用双缝干涉条纹测光的波长

  全章

  二. 要点:

  1. 通过安装调节实验仪器,使了解光波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让观察白光及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并测定单色光波的波长。

  2. 本章知识梗概

  三. 重点、难点解析:

  1. 实验

  实验原理:

  光源发出的光经滤色片成为单色光,单色光通过单缝后,相当于线光源。通过双缝后,变成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相干光,可以在光屏上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根据计算波长的公式: ,测出双缝间的距离d,双缝到光屏的距离< > ,同种相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Δx,即可算出单色光的波长。

  实验:

  仪器安装调节好后,换上测量头,把测量头的游标尺置10mm左右,调节目镜,在视场中出现清晰的干涉条纹及分划板上的刻线,然后在单缝前套上红色或绿色滤色片即可开始测量。

  分划板上的刻线形状如图所示,一条水平刻线、二条竖直刻线。竖直刻线应与干涉条纹平行。若不平行,松开测量头上的紧固螺钉,转动测量头,使竖直划线与干涉条纹平行.在双缝距d及缝屏距 已知的条件下。测出相邻两条亮(或暗)条纹的间距Δx,就可计算波长 。若直接测Δx,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因此可先测6条明(或暗)条纹的总间距.再计算出Δx。转动手轮,把分划板刻线对齐左边某一条清晰的亮(或暗)条纹,记下游标尺上的读数x1,然后把分划板移向右边,把刻线对齐第七条亮(或暗)条纹,记下游标尺读数x7,如图所示。6条条纹的总间距为x7一x1.则 。

  分划板刻线能否对齐干涉条纹,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由于明暗条纹的单线不很清晰,测量时应对齐干涉明(或暗)条纹的中心。方法如下:把明(或暗)条纹嵌在分划板两根短刻线之间,使条纹的两边边缘与短刻线的距离相等,这时,中心刻线就对齐在条纹的中心,如图所示。为减小测量误差,x1及x7的读数应重复测几次,取其平均值。计算波长时,双缝缝距标在双缝座上,在安装仪器时就要把d值记下来。缝屏距 。不加接长管是600mm,加上接长管后为700mm。

  误差分析:

  产生偶然误差主要是条纹间距的测量和读数操作错误。


  【典型例题

  [例1] 用单色光做双缝实验时,从中央O点开始计数。在光屏上某点P恰为第三条亮纹。现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装置其他条件不变,那么( )

  A. P处仍为第三条亮纹

  B. P处可能是第四条暗纹

  C. P处可能是第二条亮纹

  D. 若将光屏向双缝移近一些,在P处可能是看到第二条亮纹

  ,光屏向双缝移近即 变小,波程差变大,P的亮纹级数将提高。D选项错误。

  [例2] 若把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改在水中进行,其他条件不变,则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如何变化(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解析:光在水中的波长小于空气中波长,由条纹间距公式答案:B

  [例4] 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坏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8.1×1014Hz,那么它设计的这种“增反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

  2.47×10-7m,因此膜的厚度至少是1.2×10-7m。

  [例5] 平行光通过小孔得到的衍射图样和泊松亮斑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在衍射图样的中心都是亮斑

  B. 泊松亮斑中心亮点周围的暗环较宽

  C. 小孔衍射的衍射图样的中心是暗斑,泊松亮斑图样的中心是亮斑

  D. 小孔衍射的衍射图样中亮、暗条纹间的间距是均匀的,泊松亮斑图样中亮、暗条纹间的间距是不均匀的

  [例6] 有关偏振和偏振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只有电磁波才能发生偏振,机械波不能发生偏振

  B. 只有横波能发生偏振,纵波不能发生偏振

  C. 自然界不存在偏振光,自然光只有通过偏振片才能变为偏振光

  D. 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双缝间距是0.4mm,当分划板中心刻线从第l条亮纹移到第6条亮纹时,测量头如图所示,

  上手轮的两次读数如图(a)、(b)所示。测得的单色光波长是多少?

  5. 使低气压水银弧灯所发的光经滤光片后照射间距为0.4mm的双缝,在双缝后1.5m远的光屏上得到一组黄色的亮暗条纹,从中央向一侧数,第1条和第5条暗纹间的距离为8.4mm,求此黄光的波长。

  【模拟二

  一. 选择题

  1. 竖直放置的铁丝框中的肥皂膜,在太阳光照射下形成( )

  A. 明暗相间的水平干涉条纹 B. 明暗相间的竖直干涉条纹

  C. 彩色的水平干涉条纹 D. 彩色的竖直干涉条纹

  2.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各种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B. 各种色光在真空中频率不同。同?D色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频率相同

  C. 同一色光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率不同,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折射率相同

  D. 各种色光在同一介质中波长不同,同一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比在其他任何介质中的波长都长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易穿透云层,故广泛应用于遥感技术领域

  B. 医院用x光进行透视,是因为它是各种电磁波中穿透最强的

  C. 阳光晒黑皮肤,主要是阳光中红外线的作用

  D. 电取暖器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

  4. 点光源照射到一障碍物,在屏上所成的阴影的边缘部分模糊不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干涉 D. 光的衍射

  5. 用卡尺观察单缝衍射现象时,把缝宽由0.2mm逐渐增大到0.8mm,看到的现象将是( )

  A. 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小,衍射现象逐渐不明显

  B. 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大,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

  C. 衍射条纹间距不变,只是亮度增强

  D. 以上现象都不发生

  6. 下面对增透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A. 摄影机的镜头涂上一层增透膜后,可提高成像质量

  B. 增透膜是为了增加光的透射,减小反射

  C. 增透膜的厚度应为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D. 增透膜的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

  7. 如图所示为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E为灯丝电源,要使射线管发出x射线,须在K、A两电极间加上几万伏的直流高压( )

  A. 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从K极发出

  B. 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A极发出

  C. 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从K极发出

  D. 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从A极发出

  8. 某同学自己动手利用如图20?D12所示器材,观察光的干涉现象,A为单缝屏,B为双缝屏,C为像屏。当一束阳光照射到A上时,屏C上并没有出现干涉条纹。他移走B后,C上再现一窄亮线,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性是( )

  A. 单缝S太窄 B. 单缝S太宽

  C. S到S1、S2距离不等 D. 阳光不能作为光源

  二. 填空题:

  9. 在下列情况下,发生的是光的哪种现象?

  (1)通过狭缝看日光灯可见彩色花纹。是 现象。

  (2)通过三棱镜看书上的字的边缘有彩色是 现象。

  (3)增透膜是利用光的 现象来使反射光的强度减至最小。

  10. 电灯S发出的光a穿过偏振片A后变为光b(下图)。穿过偏振片B而被P处眼睛看到,则其中光b是 (填“自然光”或“偏振光”);若人眼此时看到透过B的光最强,则将B转过 角度时,人眼看到的光最弱。

  11. 单色光在真空中的频率为 ,波长为 的单色光源时,在P点处将形成 条纹;当S为 =0.5

  三. 计算题:

  13. 某色光在某种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为1.5×l08m/s,波长为250nm.求:

  (1)此液体的折射率;

  (2)此色光从液体射入空气时,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3)此色光在空气中能产生明显衍射时小孔的孔径是多少微米?

  14. 如图所示,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O为双缝S1、S2连线中垂线与屏的交点,若

  S2P-S1P=4 , 为单色光的波长,试计算OP之间的暗条纹数有几条。

  【模拟试题一】

  1. B、D 2. C 3. 相间,变窄 4. 7.5×10-7m 5. 5. 6×l0-7m

  【模拟试题二】

  1. C 2. A、B、D 3. A、D 4. D 5. A 6. D 7. D 8. C

  9.(1)衍射;(2)色散;(3)干涉 10. 偏振光,90° 11.

  12. 暗;明 13.(1)n=2;(2)30°;(3)0.5 14. 4条

  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知识重点

  力学部分:

  1、基本概念:

  力、合力、分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种常见类型的力、力的三要素、时间、时刻、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共点力平衡(平衡条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动量、冲量、动量变化、功、功率、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振幅、波长、波速

  2、基本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个方程);

  三力共点平衡的特点;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动量守恒定律(四类守恒条件、方程、应用过程);

  功能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

  功能原理(非重力做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

  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两个理想化模型一次全振动四个过程五个量、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应用;

  简谐波的传播特点;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简谐波的图像应用;

  3、基本运动类型:

  运动类型受力特点备注

  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一般变速直线运动的受力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同上且所受合外力为恒力1.匀加速直线运动

  2.匀减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合外力指向轨迹内侧

  (类)平抛运动所受合外力为恒力且与物体初速度方向垂直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

  (合外力充当向心力)一般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

  向心力的受力分析

  简谐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回复力的受力分析

  4、基本: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多边形、正交分解);

  三力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封闭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多力平衡问题—正交分解法);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体法、依据: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注意静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假设法);

  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解析法(解方程或方程组)、图像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v-t图像);

  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类方法: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方程(恒力作用下的宏观低速运动问题)、动量、能量(可处理变力作用的问题、不需考虑中间过程、注意运用守恒观点);

  针对简谐运动的对称法、针对简谐波图像的描点法、平移法

  5、常见题型: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个分力及其合力的大小、方向六个量中已知其中四个量求另外两个量。

  斜面类问题:(1)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2)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包括物体除受常规力之外多一个某方向的力的分析);(3)整体(斜面和物体)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整体法、个体法)。

  动力学的两大类问题:(1)已知运动求受力;(2)已知受力求运动。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注意向心力的分析;绳拉物体、杆拉物体、轨道内侧外侧问题;最高点、最低点的特点)。

  人造地球卫星问题:(几个近似;黄金变换;注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动量机械能的综合题:

  (1)单个物体应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的题型;

  (2)系统应用动量定理的题型;

  (3)系统综合运用动量、能量观点的题型:

  ①碰撞问题;

  ②爆炸(反冲)问题(包括静止原子核衰变问题);

  ③滑块长木板问题(注意不同的初始条件、滑离和不滑离两种情况、四个方程);

  ④子弹射木块问题 高中英语;

  ⑤弹簧类问题(竖直方向弹簧、水平弹簧振子、系统内物体间通过弹簧相互作用等);

  ⑥单摆类问题:

  ⑦工件皮带问题(水平传送带,倾斜传送带);

  ⑧人车问题;人船问题;人气球问题(某方向动量守恒、平均动量守恒);

  机械波的图像应用题:

  (1)机械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互推;

  (2)依据给定状态能够画出两点间的基本波形图;

  (3)根据某时刻波形图及相关物理量推断下一时刻波形图或根据两时刻波形图求解相关物理量;

  (4)机械波的干涉、衍射问题及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电磁学部分:

  1、基本概念:

  电场、电荷、点电荷、电荷量、电场力(静电力、库仑力)、电场强度、电场线、匀强电场、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功、等势面、静电屏蔽、电容器、电容、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电阻率、电热、电功率、热功率、纯电阻电路、非纯电阻电路、电动势、内电压、路端电压、内电阻、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力、洛伦兹力、磁感线、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感应电动势、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感抗、容抗、电磁场、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波速

  2、基本规律:

  电量平分原理(电荷守恒)

  库伦定律(注意条件、比较-两个近距离的带电球体间的电场力)

  电场强度的三个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定义式、点电荷电场、匀强电场)

  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及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电容的定义式及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适用条件)

  电阻定律

  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总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及其分配关系)

  焦耳定律、电功(电功率)三个表达式的适用范围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基本电路的动态分析(串反并同)

  电场线(磁感线)的特点

  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及中垂线上的场强和电势的分布特点

  常见电场(磁场)的电场线(磁感线)形状(点电荷电场、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点电荷与带电金属板间的电场、匀强电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

  电源的三个功率(总功率、损耗功率、输出功率;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

  电动机的三个功率(输入功率、损耗功率、输出功率)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图像及其应用;注意点、线、面、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

  安培定则、左手定则、楞次定律(三条表述)、右手定则

  电磁感应的判定条件

  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线垂直切割磁感线

  通电自感现象和断电自感现象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电阻、感抗、容抗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变压器原理(变压比、变流比、功率关系、多股线圈问题、原线圈串、并联用电器问题)

  3、常见仪器:

  示波器、示波管、电流计、电流表(磁电式电流表的原理)、电压表、定值电阻、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电动机、电解槽、多用电表、速度选择器、质普仪、回旋加速器、磁流体发电机、电磁流量计、日光灯、变压器、自耦变压器。

  4、实验部分:

  (1)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各种静电场的模拟;各点电势高低的判定;

  (2)电阻的测量:①分类:定值电阻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电表内阻的测量;②方法:伏安法(电流表的内接、外接;接法的判定;误差分析);欧姆表测电阻(欧姆表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读数);半偏法(并联半偏、串联半偏、误差分析);替代法;*电桥法(桥为电阻、灵敏电流计、电容器的情况分析);

  (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限流式接法、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的读数);

  (4)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定(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注意曲线的变化);

  (5)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电流表内接、数据处理:解析法、图像法);

  (6)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分流电阻、分压电阻阻值的计算、刻度的修改);

  (7)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及黑箱问题;

  (8)练习使用示波器;

  (9)仪器及连接方式的选择:①电流表、电压表:主要看量程(电路中可能提供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②滑动变阻器:没特殊要求按限流式接法,如有下列情况则用分压式接法:要求测量范围大、多测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总阻值太小、测伏安特性曲线;

  (10)传感器的应用(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而减小、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5、常见题型:

  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的功能关系;

  一条直线上三个点电荷的平衡问题;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示波器问题);

  全电路中一部分电路电阻发生变化时的电路分析(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或应用“串反并同”;若两部分电路阻值发生变化,可考虑用极值法);

  电路中连接有电容器的问题(注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电路变化时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通电导线在各种磁场中在磁场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注意磁感线的分布及磁场力的变化);

  通电导线在匀强磁场中的平衡问题;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一段圆弧运动:找圆心-画轨迹-确定半径-作辅助线-应用几何求解;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闭合电路中的金属棒在水平导轨或斜面导轨上切割磁感线时的运动问题;

  两根金属棒在导轨上垂直切割磁感线的情况(左右手定则及楞次定律的应用、动量观点的应用);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正交、平行两种情况):

  ①.重力场、匀强电场的复合场;

  ②.重力场、匀强磁场的复合场;

  ③.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的复合场;

  ④.三场合一;

  复合场中的摆类问题(利用等效法处理:类单摆、类竖直面内圆周运动);

  LC振荡电路的有关问题;

  专家指导: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各科复习(物理)

  下周,全市各区中小学校将迎来期末考试,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高考前的大练兵,这次期末考试既承担着检验“一轮”复习效果的重担,其全区大排名的结果又与高考最为接近。更重要的是 高三,根据以往经验,此次高三期末考试的难度很可能会超过未来的两次模考,乃至高考。那么,在最后的倒计时阶段,应该如何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专家们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物理:电、力是核心重在发现问题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的物理老师吴海波认为,期末考试的重点仍然是力电、两大模块。

  力学的核心点是功和能量,对于常见的动能定理应用、汽车变速、能量动量综合计算速度、生热、势能等要重点练习,并做出总结。电学重难点会比力学多些,要弄明白概念的层次联系。作为一轮复习,会重点讲的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匀变速直线和曲线运动,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轨迹计算,复合场,导棒动力学综合等。

  很多同学经历过高考后,才能真正明白此次期末考试对自己意味着什么。高考复习不是打怪游戏,低水平的重复没有好处。希望更多的同学通过期末复习、总结,找到自己知识上理解浅薄的一环,利用寒假重点复习。

  高考理综复习要领:求准求稳求规范高三物理知识总结与备考高考物理复习三大阶段备考计划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高三零基础学好物理的3大秘籍10大绝招教你如何突破物理的瓶颈

  几点物理学习方法

  针对的特点,针对“如何学好”这一问题有几点具体的。

  (一)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速率。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问题是常采用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二)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为形象,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学习。不要以为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巩固。尽量与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五)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六)学习。学习要保存好,作好分类,还要作好记号。学习的分类包括练习题、、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八)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十)。物理的计算要依靠,对学物理来说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十一)体育活动。的身体是学习好的保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高的保证。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要会一种、二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要终生参加体育活动,不能间断,仅由出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搞体育活动,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好处。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锻炼身体。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以减少睡觉的时间去增加学习的时间,这种办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为代价去换取一点好成绩,不能动不动就讲所谓“冲刺”、“拼搏”,学习也要讲究规律性,也就是说总是努力,不搞突击。

  《机械能》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一、有关变力功的计算:

  1. 转化模型求变力的功

  例一:人在A点拉着绳通过一定滑轮吊起质量m=50kg的物体,如图所示,开始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当人匀速提起重物由A点沿水平方向运动S=2m,而到达B点,此时绳与水平方向成30°角,求人对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

  分析与解:人对绳的拉力大小虽然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但方向却时刻在变,而已知的位移S又是人沿水平方向走的距离,所以无法利用W=FScosθ 直接求拉力的功,若转换研究对象,以物体G为对象,其动能的增量即人对物体做的功。这种转换研究对象的方法是求变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设滑轮距地面的高度为H,

  则:

  人由A走到B的过程中,重物G上升的高度ΔH等于滑轮右侧绳子增加的长度,即:

  人对绳做的功:W=FS=GΔH 代入数据得:W=732 J。

  例二:把长为L的铁钉钉入木板中,每打击一次给予的能量为E0,已知钉子在木板中遇到的阻力与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问:把此钉子全部打入木板中,需要打击多少次?

  分析与解:在钉子进入木板的过程中,钉子把获得的能量用来克服阻力做功,而阻力为变力,因此要求出这个力的功,可采用平均值来求。又因为钉子所受的阻力与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即:F=Kx,

  所以,其平均值 ,F1=0,F2=KL,

  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由能量守恒: , 所以:

  方法二:本题中因所受的阻力与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类似于弹簧的弹力(F=kx),因此,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可转化为弹簧模型,即阻力所做的功,可等效认为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即可得出同样的结论:。

  2. 巧用结论求变力的功

  结论的引入及证明:

  例三: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先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立即再对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2,又经t秒后,物体回到出发点,在这一过程中,F1、F2分别对W1、W2间的关系是

  A. W1= W2 B. W2= 2W1 C. W2= 3W1 D. W2= 5W1

  分析与解:如图所示,AB段物体受的作用力为F1,BCD段物体受作用力F2,设向右为正方向,AB=S,

  则AB段物体的加速度:

  B点的速度:

  BCD段物体的加速度:

  综合以上各式有:

  A到B过程中F1做正功,BCD过程中因位移为0,F2的总功为0,B到D过程F2做正功,即,

  ∴ ,故正确选项为C。

  练习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恒力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恒力乙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__。

  利用上述结论有:

  又因为:

  ∴ J,J

  二、功能关系的应用

  1. 功能关系的简单应用

  例四: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初动能为100J,上升到某一高度时动能减少80J,机械能损失20J,设阻力大小不变,那么小球回到抛出点时的动能为:

  A. 20J B. 40J C. 50J D. 80J

  分析与解:物体机械能的损失是因为克服阻力做功,即当机械能减少20J时,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20J,动能的减少是因为合外力做功,当动能减少80J时,克服重力做功为80-20=60J。因此过程中位移相同,所以: ,物体上升到最高处时,动能为0,则克服重力和阻力分别做功75J和25J,同理在下落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为25J。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0,克服阻力做功为25+25=50J,则回到原出发点时,物体的动能为100J-50J=50J。

  正确答案为:C

  练习2:一物体以150J的初动能从倾角为θ 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当它的动能减少100J时,机械能损失了30J,物体继续上升到最高位置时,它的重力势能增加__________J,然后物体从最高位置返回原出发点时与放在斜面底端垂直斜面的挡板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后,物体又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第二次上升时重力势能增加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J。

  答案:105J,15J。

  2. 功能关系的综合问题。

  例五: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8.3m,质量为M=1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1=2m/s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m =0.5,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V0=300 m/s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V=50 m/s,以后每隔1s就有一颗子弹射向木块,设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入点各不相同,取g =10 m/s2,求:

  (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

  (2)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3)从第一颗子弹射中木块到木块最终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和传送带这一系统所产生的热能是多少?

  分析与解:

  (1)第一颗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有:

  , 解得:

  木块受向左的摩擦力,以V1′向右作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

  则木块速度减小到0所用时间为:

  解得:t1=0.6s<1s

  所以,木块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向右运动离A点最远时,速度为0,移动距离为

  解得S1=0.9m

  (2)在第二颗子弹射中木块前,木块再向左作加速运动,

  时间:t2=1s-0.6s=0.4s

  速度增大为:

  向左移动的位移为:

  所以两颗子弹射中木块的时间间隔内,木块总位移,方向向右。

  第16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移动的位移为

  第16颗子弹击中后,木块将会再向右先移动0.9m,总位移为0.9m+7.5m=8.4m>8.3m

  木块将从B端落下。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16颗子弹击中。

  (3)第一颗子弹击穿木块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J

  木块向右减速运动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

  产生的热量

  木块向左加速运动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

  产生的热量

  第16颗子弹射入后木块滑行时间为t3,有

  解得t3=0.4s

  木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

  产生的热量

  所以,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总之,在解答机械能一章有关功的计算及功能的转化关系时,要特别注意力做了功,必有能量发生转化,把握力的功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相应的等式,求出待求的物理量。

  研究题型分类归档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一般要经过三轮,每一轮目的各有侧重。现阶段就要进行第一轮,这一轮复习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在这一阶段里,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与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彻底扫除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状态、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

  夯实基础知识、注意主干知识

  尽管近几年来教材在变,大纲在变,高考也在变,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不会变,它们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既要 “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新课程知识应用性较强,与素质的教改目标更加接近,容易成为命题点。

  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为什么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逆向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很多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的,这就要求我们应站在科学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用翻新题进行训练,以求真懂,克服思维定势。学会解传统的基本题,以基础题训练或提炼方法,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 (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解→物理判断)。要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从原始题目中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起与题目相对立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充分利用好物理课本中不少联系实际的好题,例如流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示波器中的电偏转、磁悬浮列车等。(07上海物理卷最后一题最后一问磁场运动问题就是从磁悬浮列车中演化来的)这些都是联系实际的典范,加强理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切实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变通能力

  随着高考的改革,命题已由知识立意逐步转向能力立意,联系实际、实验的题目越来越多。同时近几年高考物理有力地冲击了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它给我们的启发是:

  首先,要更加重视课本中的实验,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

  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课本中的实验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但它决不是唯一可行的,也不一定是最佳实验方案。我们应该着重从中领悟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实验步骤。应从实际出发作合理的变通和大胆的改进,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控制的条件、实验仪器等方法,要动手去做,以培养运用实验思想方法、设计新的物理实验的能力。例如07上海物理中第18题,对“气体温度计的读数和修正”。试题不难,但拿全6分很不容易。由此可见,在高三物理实验复习中,要求在熟练掌握基本器材使用的基础上,透彻解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进而培养其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

  (1)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耐心细致的态度等非因素,因此,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考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②对隐含条件的挖掘;③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2)注意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高考主观题分值的增加,说明对思维的科学性,解题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3)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试卷难、中、易分数分配约为2:5:3,平时做一份完整的试卷应先易后难,要敢于放弃,拿到该拿的分数,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查。

  注意现代信息的收集和获取

  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尤其是与现代高考科技的联系,是高考的必然趋势和热点。这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一方面,要博览群书,尤其是科技类书籍,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关心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留意从各种媒体吸收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时不恨少”。同时要关心实际问题,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有关“嫦娥一号”的信息。但是,主要注意力还应该放在教材上,特别是教材上的那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阅读材料,只要牢固地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任何问题就不可怕了。

  总之,高考复习是一个为期9个多月的系统工程,各个阶段乃至各个环节都需要慎密设计,要讲究科学、合理,做到有序、有度、有方。

【高考物理各题型答案备考策略】相关文章:

高考物理的备考策略03-14

高考物理考纲备考策略03-18

高考物理高效备考策略03-11

高考物理备考策略梳理03-15

高考物理综合科备考策略03-26

高考数学数列各题型备考策略参考03-24

高考物理冲刺备考策略与复习指导03-24

复习指导高考物理冲刺备考策略03-21

高考英语备考资料和答案、策略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