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新闻题目之翻译管窥中英文化异质论文
一、引言
信息时代里,新闻传媒的作用不可或缺。为了向英语民族宣传介绍本地资源特产,吸引外资,许多地方电视台开办了英语新闻节目,把当地典型事件译成英语报道。众所周知,新闻通过广泛宣传所报道的内容来吸引广大受众。因此,作为文眼的新闻标题具有各类标题的共性:简洁新颖,用词别出心裁,巧用修辞,有美感享受,作为对新闻主体的高度概括常富含文化因子,这就导致此类翻译有较高难度系数。奈达认为:“翻译就是交流,这个过程依赖于受众接收的内容,判断译文的有效性不能仅仅是对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及修辞进行比较,重要的是让受众正确理解并能欣赏译本。”[1] 新闻题目虽短小简洁,翻译却应清晰体现出两种语言的文化异质。本文以某电视台英语新闻中播出的数条新闻题目的汉英翻译为例,从三个角度来说明其中折射出的文化异质。
二、汉、英文化异质的具体表现
语言是文化的分支也是其镜像,不同文化特点在语言中都有折射。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造成了形式不同、侧重相异的句式,因此,将原语转换成译语时,若单纯追求形似,一味被表层结构束缚,拘泥于原语字字对应,译者只能像带着脚镣的舞者,无法施展优美“舞姿”,“演出”也注定是失败的。实践中,译者必须要充分考虑译入语特点并遵循其表达规范。
(一)中西思维制式差异
季羡林先生认为中西文化最显著的差异在于思维方式。汉民族重主观、宏观及整体思维,而英语民族重客观、微观和个体思维,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特点。汉语新闻题目中常有范畴词、抽象词做渲染铺垫及背景介绍,并不显得罗嗦。但英语题目表述简短、直接、突出核心,在汉英翻译时,这类词要按英文习惯省去,只译出精华部分。
例1.服务大众,真诚奉献
题目中两个四字词组形成对应,有较强的表达效果,但若直接译成“Serving Customers, Presenting Sincerity”,形似对应,实则违背了英语习惯搭配,因为“真诚”无法呈递。将其处理为“Best Service for All”则符合英语标题的简明特点,又不失其吸引力。
例2.西气东输主气源克拉2气田中央处理厂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原题的背景词多且介绍详细,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但直译成英文则十分蹩脚,英语读者或听众也未必能理解其意,更别说能吸引观众聆听报道的具体内容。对原题稍加分析便能看出其主信息为“克拉2气田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所以最后处理为“Kara No.2 Make Final Sprint”,既传达了信息,又赋予了形象表达,其他附属的'背景介绍则能在具体报道中得到。因此,在翻译新闻题目的过程中,哪些信息应该被传输,哪些信息可以“牺牲”,都要认真考虑,揣摩新闻主体内容来转换视角处理,并根据英文思维制式和表达形式来取舍,从而将信息损失量减到最小。
中西方思维制式的差异还导致了汉、英语言对主语的不同要求。汉民族是螺旋式思维,重悟性,语言是意合语言,语法隐性,句子围绕意念主轴形成,强调意义而非形式,主语在汉语中所起作用不大,因此,许多句子没有主语或是主语模糊;而英语民族是直接性思维,重理性,英语是形合语言,以形式为主轴,语法显性,主语起关键作用。鉴于此,选择合适的主语很重要。在新闻题目的汉英翻译中,译者应当有思辨能力,分清真实主语和伪主语。
例3.新疆下拨16.57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金
XJ Government Release over 1.65 Billion Yuan Subsidy on Grassland Eco Protection
这个题目看似传达原文之意,且结构基本对立,但过于累赘。分析原文标题发现含有地点词“新疆”,在英文的习惯表达中,时间、地点等词可做主语,谓语可选择“see,witness”等。按照英语的这种特点,笔者将其处理为:Xinjiang See the Release of Subsidy of Grassland Eco-protection。
例4.艾比湖发现梭梭王
稍加分析就会看出原题中的“艾比湖”是伪主语,“发现”的主语是有灵物,类似的表达在主语功能较弱的汉语中比比皆是。在强调主语的英语中,可以增加隐含的施为者或采用被动形式将宾语换置于主语位置。但由于新闻题目要求简洁,在这里用被动形式处理就更为恰当,并根据题目特点,直接用过去分词表现出被动含义:Giant Sacsaoul Spotted in Aby Lake。
例5.新疆开展清欠工程款督察行动
无灵词“新疆”不可能开展行动,开展行动的只能是由人组成的某种机构,所以在英语中要明示出隐含的主语,译成Watch Dog in Action to Clear Default,既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又可以让英语受众清楚明了。
以上新闻标题翻译中信息的取舍及主语选择无不体现出中西思维之差异。
(二)修辞手法的不同及美感对等
新闻题目中多用修辞,具有美感,使受众获得美的感受。修辞在题目中的广泛应用也造成了翻译的难题,有些修辞手段在另一种语言中空缺,有些修辞手段之精妙难以在另一种语言中再现。由于英汉语言在辞格运用上的差别,有时在译入语中保留原语的修辞手法完全行不通。因此,很多情况下,要在译入语中选择不同于原语的修辞手法达到与原题一致的美感效果,有时甚至要省去修辞直接译出其内涵意义。
例6.哈巴河县十万亩大豆喜获丰收
原题用拟人手法,“喜”字动态地体现出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同时使题目生动、形象。此标题被译为“Soybean Reaped, Farmers Smiled”,原题的修辞被抹去,但给人的审美感受仍然存在,体现出一种动态对等。“英语标题重‘音韵’,汉语标题重‘形美’。”[2]译者利用英语中押韵的特点使译题产生较好的音响效果,并赋予了韵律节奏感,使人耳目一新,既保留了美学效果,同时也真实地传达了信息,反映了题目的新闻价值。
《嘴执画笔写青春》报道了一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用嘴叼着画笔不断创作的感人故事。原题采用借代手法,用青春代指人生,但若英文直译为“Holding A Brush in Mouth to Paint Youth”, 则变成平淡无味的白开水,也让英语民族困惑不解:“青春”如何书画?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中国人容易理解的内容成了理性思维为主轴的英语民族的难题。因此,翻译时应通读报道,理解其实质,并在译文中体现对等美感:Disabled Person, Able Painter。虽未采用原题修辞,但以一对反义词“disabled”和“able”形成鲜明对照,引人注目又不失美感。
(三)文化信息的异质及文化意象处理
语言是一种社会活动,每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不同的文化。“翻译中处理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而且是差异极大的文化元素。”[3]因此,翻译活动的实质是一种文化转化的活动。如果说英汉语言自身的特点是翻译的明渠,这两种文化异质则是翻译的暗道。异质文化因子引起翻译难题,有时甚至导致不可译。“译者的天职便是打通可意会性和可译性的通道,并且将不可言传性或不可译性降到最低限度。”[4]
1.特有的文化现象及文化信息
新闻报道一般为本国本土信息,不免大量涉及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翻译时如果照字面直译无法有效传达信息。有一新闻题目为《中秋月饼香》,反映的是中秋节前夕,市民购买月饼为庆中秋做准备。中秋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月饼是这一天的必备食品,“香”反映了月饼中寄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家人团圆。西方没有这个节日,英语民族虽知道这一食品,但却未必了解文化内涵,直译题目会歪曲报道事实,因此可译为“The Mooncake Festival Is Coming”,体现其语用意义。
《三农书屋:农闲好去处》涉及到中国北方农村特有的现象:冬季,许多农民赋闲在家。前些年,许多农民冬闲时无所事事,但近几年来,在党的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许多地方开展了学科技学知识活动来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而西方民族不了解这一中国本土现象,如果直译,他们无法理解其中的内涵。此外,还要对“三农”加注,译文题目就会冗赘而不伦不类。因此,应直接译出其本质含义:Book Room——A Good Place for Farmers in Winter,就可以自然地引起英语民族的好奇心,为什么书屋在冬天成了农民的好去处呢?此时,就会禁不住去看具体报道了。
2.异质文化意象
许多新闻题目为了吸引人,含有一定意象。对翻译来说,处理有意象的题目是一种挑战,因为这种特定意象一般载有特定文化因素。英汉民族文化不同,许多意象的文化内涵自然也不同,有些即便有对应词其文化载量也可能不同,有的词会在对方文化中引起不同联想,有的则无法引出联想。哈迪姆和梅森认为:一个译文的文化负载量越小,翻译时调整的需要就越小;反之,所含文化信息越多,调整的幅度就越大。[5]
例7.新疆特色果业大获丰收,成农民增收新亮点
“亮点”是汉语中比较流行的词汇,具有生动意象和深层喻义。但这种意象在英语中是空缺的,直译为“glowing spot”或“twinkling spot”都较为牵强,表达不尽人意。这时,可以在英文中找一个有类似内涵的词“spotlight”,这个词被英语民族所熟悉,并具有和原题意象相似的比喻意义——引起公众注意或突出显著的方面。因此,将原题处理为“Bumper Harvest in Featured Fruits, New Spotlight in Additional Income”就比较到位、传神。
三、结语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新闻题目的翻译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从这类翻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英语言的文化异质及其带来的翻译障碍。为取得满意的翻译效果,译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有较强的思考、对比和表达能力,忠实、通畅、形象地表达原题;同时,译者还应该具备跨文化意识,能对汉英语言进行虚实变通及文化意象的转换,进而符合译入语语言规范及民族文化心理。新闻的成功翻译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实现国际间语言文化交流之目的。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冯修文.英汉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及修辞比较[J].新闻大学,2012(02).
[3]Eugene A. Nid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张巨,张苏扬.中国传统美学视角下英汉翻译的意境补偿[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07).
[5]Basil Hatim &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从电视新闻题目之翻译管窥中英文化异质论文】相关文章:
异质产品的英文翻译07-11
初中英语写作论文题目06-29
茶文化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地位论文07-30
中英茶文化差异及教学探究论文07-31
文化内涵下中英文颜色词意义对比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论文08-05
考研英语翻译之英汉文化思维差异和翻译04-09
中职英语教育的口语教学管窥论文07-27
文学翻译中不可忽视中英文化差异07-12
茶文化外宣翻译及英语翻译教学研究论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