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整理

时间:2021-12-03 16:50:54 地理 我要投稿

湘教版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整理

  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我们的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开始学习地理,到了高中又更加深入地学习地理这门科目,那么高中的地理知识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湘教版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整理

  高中地理知识要点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光热、水源、地形、土壤):

  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典型地域:亚洲

  区位条件:

  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特点: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主要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三、传统工业区

  1.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鞍钢发展的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我国宝钢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进口)

  2.存在的问题

  (1)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

  (2)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经济效益下滑;

  (3)环境污染严重等。

  3.解决措施(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发展科技:发展科技,促进旅游,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3)优化环境:消除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高中地理知识口诀

  1、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2、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3、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4、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 ①温,指温度)

  5、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 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 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 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 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6、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高中地理必考知识

  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⑤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⑥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湘教版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整理】相关文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备基础知识11-20

上海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总结12-04

上海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归纳12-04

小学英语基础知识整理归纳01-22

Java中的数组基础知识整理12-02

小升初英语基础知识训练整理08-20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11-1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基础知识11-16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基础知识11-16

湘教版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整理

  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我们的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开始学习地理,到了高中又更加深入地学习地理这门科目,那么高中的地理知识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湘教版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整理

  高中地理知识要点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光热、水源、地形、土壤):

  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典型地域:亚洲

  区位条件:

  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特点: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主要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三、传统工业区

  1.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鞍钢发展的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我国宝钢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进口)

  2.存在的问题

  (1)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

  (2)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经济效益下滑;

  (3)环境污染严重等。

  3.解决措施(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发展科技:发展科技,促进旅游,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3)优化环境:消除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高中地理知识口诀

  1、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2、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3、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4、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 ①温,指温度)

  5、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 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 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 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 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6、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高中地理必考知识

  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⑤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⑥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