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地震的特点及成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地震的特点
一、突发性强
地震发生十分突然,持续时间只有几秒至几十秒钟,但在这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会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这是其它自然灾害难以相比的。
二、破坏性大
发生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往往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中国唐山7.8级地震,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瓦砾。唐山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仅唐山市区终身残废的就达1700多人;毁坏公用房屋1479万平方米,倒塌民房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到100亿元人民币。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特大地震,致使阿坝州、绵阳市、成都市、德阳市、广元市乃至相邻的陕西、甘肃、重庆等省市受到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之多、受灾范围之广、救灾难度之大历史罕见。我州13县、215个乡镇、69.3万人受灾。遇难20278人,失踪7668人,受伤45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800亿元。
三、次生灾害严重
地震发生后,除了因建筑物破坏引发的灾害以外,还会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海啸、山体滑坡、泥石流、毒气泄漏、流行病、放射性污染等。公元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发生8级地震。震后水灾、火灾等次生灾害相继发生,瘟疫流行,加上当时正值旱灾,人民饥饿,没有自救和恢复能力,共造成83万多人死亡,使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成为古今中外历史记载之最。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导致市区消防设施毁损,全市50多处起火,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整个市区几乎全部烧光,火灾损失比地震直接损失高三倍。
四、社会影响深远
由于大地震突发性强、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往往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必然会引起社会、政府乃至国际上的高度重视。同时,一次地震的破坏区域虽然有限,但有感范围却很大,波及面广,对人们心里上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些都可能造成深远的社会影响。
五、防御难度大
与洪水、干旱、台风等气象灾害相比,地震灾害的预测要困难得多。同时,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也不是短时期能够做到的。要减轻地震灾害,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需要全社会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对地震灾害的防御,比起其他一些灾害来说,更困难一些。
地震的成因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
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一种及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关于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又称新全球构造学说,则是形成较晚(上世纪60年代),已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的一个关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学说。
地震的传播方式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沿地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分为勒夫波和瑞利波。
纵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
横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来回摆动。
面波:当体波到达岩层界面或地表时,会产生沿界面或地表传播的幅度很大的波,称为面波。面波传播速度小于横波,所以跟在横波的后面。
【地震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相关文章:
地震光形成的科学原理是什么12-01
地震云形成的科学原理是什么12-01
冰原气候的特点及其分布11-23
白茶的特点品质及其种类11-17
湿气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11-12
唐代文化的特点繁荣的原因11-29
电动机的特点及其分类01-27
木雕的特点及其来源是什么11-25
票据的特点及其功能是什么11-17
真丝的特点及其洗涤保养方法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