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汇总
地理做为文综里面的重要科目,高一的时候就要重视起来,那么必修一的地理课本有哪些知识内容呢,我们应该怎么学习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洋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
北顺南逆 |
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暖流; 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为寒流 |
中高纬度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
北逆南无 |
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为暖流 |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向西流,形成逆时针流动的洋流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向东流,形成顺时针流动的洋流。 |
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对气候的影响
类型 |
概念 |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举例 |
暖流 |
由低纬流向高纬,水温比流经海域高 |
增温增湿 |
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55°~70°N大陆西岸,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如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 |
寒流 |
由高纬流向低纬,水温比流经海域低 |
降温减湿 |
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美西海岸形成了狭长的热带荒漠 |
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
渔场名称 |
成因 |
形成条件 |
北海道渔场 |
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
①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②两种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鱼群集中。 |
纽芬兰渔场 |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
|
北海渔场 |
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 |
|
秘鲁渔场 |
盛行上升流 |
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
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⑷对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 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
步骤:
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 —— 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
⑵判断寒暖流的依据:
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
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要点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万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
人类的生产劳动 |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
人口变化的原因 |
农业革命之前 |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
工业革命以后 |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
|
概念 |
指某地在一个时期(通常一年)出生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 |
指某地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总人口之比,它反映人口死亡的强度 |
影响因素 |
环境污染、生产力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婚姻制度、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传统习俗、社会风气等 |
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等 |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 |
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人口增长的特点 |
||
时间段 |
20世纪70年代中期,步入现代型 |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较低 |
||
人口增长速度 |
缓慢 |
快 |
趋于缓慢 |
人口数量 |
较稳定甚至下降,如俄罗斯、德国 |
||
原因 |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 |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
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 |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5、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
1.水资源不足的影响因素(缺水原因分析)
自然因素 ①水大量蒸发与下渗 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因素 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大增 ②环境污染
③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④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2.修建核电站的区位因素
①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②常规能源缺乏③核电站建设地区适应能力强
④核能能量巨大、密集,核燃料运量小,建成后,成本低,效益高
3.修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因素
①能源需求量大 ②常规能源缺乏 ③风力较强(牧场、海岛)④风能清洁无污染成本低
4.水能丰富的影响因素
①落差 ②流量 ③河流多少(支流)
5.修建水力发电站的区位因素
①落差大水能丰富 ②良好坝址,建站工程量小,投资少(口袋形)
③市场:离经济发达区近,能源需求量大
④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修成后,成本低、收益大、积累多,可发挥综合效益
(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供水、调节气候、环境)
⑤淹没情况:地处峡谷,耕地、城镇淹没少,迁移人口少
6.东北地区春旱不严重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②春季,地表积雪融化,土壤水分较充足
7.我国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①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季风环流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 ②降水集中,暴雨频率高
③降水地区分布不均 ④台风活动频繁,引进洪灾
⑤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气候变化,可加剧旱涝灾害
8.黄河下游地区常断流的原因
①冬春枯水期,易出现断流(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植被稀少,削丰补枯能力减弱
③中上游大量修建水利工程截流,用水量大增,导致下游断流④流域内缺乏综合规划
⑤农业用水量大增,使下游河段量下降 ⑥水资源浪费严重
9.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
①河流径流量小 ②工农业产生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需求量大
③水污染严重 ④水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
10.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归纳06-27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要点11-1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11-16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备的知识11-16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重点11-18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提纲11-20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备知识11-09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11-09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