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点
高一就需要重视地理的学习,那么高一的地理必修一如何学,学什么内容呢?必修一的课本侧重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地理必修一知识
自然界的水循环
1. 水体分类
地球上的水体 |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
陆地水分类 |
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生物水、冰川水(地球上淡水主体是冰川) |
2. 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补给 类型 |
补给季节 |
补给 特点 |
我国分 布地区 |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我国为例) |
雨水 补给 |
我国以夏秋两季为主 |
①水量变化大 ②时间集中 ③不连续 |
普遍,尤 以东部季 风区最典 型 |
径流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
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 |
春季 |
①季节性 ②水量稳定 ③连续性 |
东北地区 |
东北地区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和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 |
冰川融 水补给 |
夏季 |
①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 ②水量较稳定 |
西北地区、青藏高原 |
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1、2月份径流出现断流的原因:气温低于0℃, 冰川无融水。 |
湖泊水 补给 |
全年 |
①较稳定 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
普遍 |
①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 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②河流水、湖泊水与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湖泊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补给河流水、湖泊水。 ★特例: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河水补给地下水。 |
地下水 补给 |
全年 |
①稳定 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
普遍 |
3. 水循环类型
水循环类型 |
发生区域 |
主要环节 |
作用 |
人类干预和控制的环节 |
海陆间循环 (大循环) |
海陆之间 |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其中内陆循环包含植物的蒸腾作用) |
最重要的水循环,使陆 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 资源得以再生 |
地表径流(人类影响最 大的环节,影响方式是 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利工 程);蒸发、降水、下渗 |
陆地内循环 |
陆地内部 |
补充陆地水数量很少 |
||
海上内循环 |
海洋内部 |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环境问题(自然灾害是环境问题的一方面,环境问题不都是人类造成的)产生: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农村、发展中国家多见)。
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城市、发达国家多见)。
环境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者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3、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强调国际合作)。
4、中国走可持续之路原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
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西北地区:荒漠化;
华北:水资源短缺;
酸雨的主要分布在南方。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基本途径分别为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不同是从全过程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带来了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 。经济效益: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1、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枯水期
2、河流水系特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河道弯曲状况、水系形状(扇形、树状、羽状、向心形等);
支流多少,
3.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
①河水的补给(降水量多少)(冰雪融水多少) 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④人类活动
4.河流径流的调节因素:①水库、湖泊的调节②森林等植被的调节③梯田、平整后土地的调节
④河流支流的调节(水系的调节)⑤地下水调节
5.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
自然原因:地形与流速、水量及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
社会原因:流经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密度、经济发展水平
6.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7.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热量收支)←纬度 ②洋流 ③陆地气候
8.海水盐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气候、纬度) ②洋流(暖流经过:盐度高;寒流经过盐度低)
③结冰、融冰 ④河流径流的注入 ⑤与外界海水交换状况(海域是否闭塞)
9.影响潮汐大小的因素:(钱塘江观潮)
①地形条件(是否呈口大内小喇叭状开口) ②气象条件(风向)
③天文条件(日、月、地位置)初一、十五为天文大潮
10.影响水资源多少的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大小) ②水循环活跃程度
11.影响渔场形成因素:
①大陆架:海水深浅及获得阳光多少 ②径流(淡水河流):营养物质多少
③纬度:温带水域 ④洋流: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12.影响沼泽形成的因素
①地形地势:地势低洼,易积水,排水不畅
②气象条件:海拔高或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表积水
③水源条件:河流水,高山冰雪融水、河流凌汛、泛滥造成地表水在洼地聚集
④地质条件:地下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⑤人类活动
13.凌汛形成的影响因素
【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点】相关文章:
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11-26
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点07-1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基础知识点11-16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必备的知识点11-16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1-09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11-15
高中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归纳11-18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1-29
高中地理的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