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时间:2022-01-27 18:59:45 地理 我要投稿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的地理课是非常有趣的,地理知识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地球和地图的相关知识点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4、利用经纬网定位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2

  一、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

  二、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3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

  证据例举: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海上看帆船;月食现象;北极星高度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陆地1.49占29%,海洋3.61占71%)。

  二、地球仪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

  形状圆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

  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

  ①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②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叫赤道。

  口诀一:南纬S、北纬N,西经W、东经E。

  口诀二: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周期:一天。

  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

  3、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地球绕着地轴自己转)。

  4、公转的意义:(地球绕着太阳转)。

  a、一年中太阳直射纬度的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北极圈内极昼;冬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北极圈极夜;南北半球情况相反)。

  C、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66.5°—90°);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南北纬23.5°之间);热带与寒带之间是温带(23.5°—66.5°)。

  四、大洋和大洲

  1、七大洲(按面积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赤道穿过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亚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岛。

  2、四大洋(按面积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北冰洋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多。

  3、“水球”: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5、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如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相关文章:

湘教版关于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09-13

初三地理湘教版期末知识点复习09-20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非洲》教案08-07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湘教版08-06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01-26

七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09-21

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非洲学案08-01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09-18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的教案08-19

七年级湘教版暑假作业地理答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