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方法

时间:2021-06-20 09:25:09 地理 我要投稿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方法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我们每一个科目的复习都要做好计划。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方法

  第二轮复习,时间大约1个多月左右,该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知识的重组与专题的突破;二是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加强对知识薄弱环节的突破。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使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二轮复习应遵循“巩固、完善、深化、提高”的原则。做到目标精准、内容精要、过程精实、选题精当。

  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

  1.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与一轮复习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方式不同,二轮复习时要密切联系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这对于新课标高考特别重要,因为新课标高考是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来命题的,而不同地区选择的教材又是不同的,因此可以说某版本教材中牵涉到的案例肯定不会作为考试的依据。因此在二轮复习的全过程中,要依考试大纲说明和课程标准为据,弄清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相互联系、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切记:二轮复习不可过分地依赖教材。

  2.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

  二轮复习以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为主,故需要加强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复习时要打破教材的框架体系,将相互存在联系的知识放到一起进行联系归类。如:地球运动是地理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牵涉一些表示季节的信息,如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某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或昼夜的长短;二轮复习时,要将这些知识与地中海气候、季风气候、草原气候等季节变化较为明显的气候特征联系起来;此外,海陆上的气压中心势力变化,水文环境中河水位、地下水位的季节变化,北印度洋洋流的运动方向等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工农业生产等,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复习中,只有将这些表示季节信息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知晓某一现象的发生,立即能找出同时可能还会有哪些现象发生,这样才算得上真正地搞懂了这一问题,解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3.正确处理好区域地理和高中必修、选修地理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削弱了对记忆性知识的要求程度,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而区域地理则侧重于对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等基础信息的概述,比较注重记忆;虽然全国卷仍把区域地理列作考试大纲的一部分,但切不可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复习区域地理,更不能“背”地图,把每条经线、纬线经过哪儿都背下来,把各地的地形、气候、物产等基础信息背下来。复习时要把区域地理作为学习必修的基础,认识到区域只是为分析高中地理原理提供背景材料,如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时,较常见的是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复习时只要抓住主要的经纬线就行了。应注重这些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以及解决的措施,切不可将主要精力放在案例中所举的西北地区、黄土高原这些区域上。

  选修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拓展,每一模块是对某一专题的深入研究,开设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同学们兴趣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但选修部分在高考中的分量并不太大,并且试题涉及的往往都是该模块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如《旅游地理》侧重于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环境保护》侧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措施;《自然灾害与防治》侧重于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特点及防治等;因此,在复习选修地理时,切不可像必修教材那样系统、面面俱到,只要抓住主干、重点以及与必修部分联系紧密的部分则可。

  4.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相对于一轮复习以掌握知识为主而言,二轮复习则强调能力的提高,这也是当前新课标高考对考生提出的要求。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知识是可以通过听课、背诵来记住的,而能力则是要通过训练来提高的;因此,在一轮复习掌握基础知识之后,二轮复习时,可以精选一些大市级的模拟试题,模拟考试环境,经常对自己的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训练;同时,要强化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着重培养自己运用图表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方法

  1、立足学科基础,进行知识重组、突出重点。

  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因此二轮复习中在以基础知识为本,在此基础上,狠抓重点知识的复习。教学中对重点知识要进行系统整理,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而清晰的知识网络。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熟悉世界地理区域,探讨中国发展问题,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二轮复习中,不应再遵循课本知识体系的顺序,而要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形成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有用”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相应的专题类型,打破知识和技能固有结构的壁垒,但专题设计要精小,千万不要搞大了,内容多了学生嚼不烂。这样,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重视区域地理,强化地图、突出地理图表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在一定区域进行的,因此以区域为基本地理单元进行研究是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之一。世界的`大洲、分区、地形区、流域、气侯区、自然带、工业区、农业区、主要国家;中国的自然区、经济区、国土整治和开发的重点区域等都是主要的区域。要弄清各区域的自然、人文要素的特点,掌握区域空间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等。并结合热点地区重点了解部分区域。

  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的地理高考试卷,几乎每一道试题都涉及读图、读表、读资料等,可以说无图不成地理题。但是在复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重“文”轻“图”,对文字知识机械记忆的多,对地理图表记忆、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学生的复习过程就是背书、记答案的过程。其实,理解地图比文字更形象。因此抓住地图就抓住了核心。二轮复习中要以图为纲,除设置地图专题外,在其它专题的复习中,均要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各种区域图、原理图、数据图等多种类型的地图,并在练习中尽量多设计有图的试题,使学生习惯看图、识图、学会解图,乃至绘图,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不断提高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能力。

  3、做到精选、精讲、精练,提高效率。

  教师在明确学情和考情的前提下,备课时做到目标要精准,内容要精要,过程要精实,选题要精当,全方位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这是二轮复习的关键。具体做法就是在课前的准备必须充分,尽可能使课堂的有用信息量增大。课堂复习过程要有针对性,除重点、难点外,还要注意结合典型案例的分析,注重知识的联系和迁移,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如区域空间判断法、区域特征分析法、气候类型分析法、日照图的分析模式、等值线图分析模式、统计图表分析模式等。使知识性、趣味性和直观性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能力。

  二轮复习中,课堂上还要坚持讲练结合的原则。讲的过程中要结合练,同样对练习的选择教师要进行精选不能成套的使用一份题,学会取舍,必要时“剪刀加浆糊、复制加粘贴”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着重指导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并做到趁热打铁,及时讲评。

  4.引导学生梳理符合自己思维的知识体系、多回归教材

  教材上的重要知识是考查的热点,无论对哪一内容的复习,无论哪位老师出题,都无法脱离开教材。因此,熟悉教材是必须的,特别是到最后阶段,几乎每天都应该拿出教材阅读,细细地读,细细地品味。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建立有利于自己学习的知识网络,使自己对知识有一个较好的整体把握。要求学生从5月下旬开始回归教材、消化整理、查漏补缺、梳理知识、整理笔记、背课文、记公式、记定义;翻阅做过的试卷,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做错的试题和易混的知识点,这样从中可以回顾情景,调整视角,了解如何审题,如何解答。特别对做错的习题要多加审视,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结合《考试说明》,多回顾想一想哪些是自己已经熟悉的,哪些是自己还不熟悉的区域和知识,哪一地方曾经考过什么题、老师上课怎样讲过、强调过什么,这样就可以把自己学过的东西都尽可能的想起来。然后把自己感觉不太熟悉的东西看看,增加一点印象。 25日后引导学生看课本目录、记标题性话语

  三、专题复习中心理素质的培养

  除注意复习方法外,二轮复习还应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大多数同学经过前期数月的紧张复习,身心俱已疲惫,学习热情有所下降。这时许多同学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企盼高考尽快到来,及早结束这种“痛苦的煎熬”,另一方面随着高考的不断临近,由于惧怕高考失利,又希望高考不要到来,每天都处于焦燥不安的状态中,心神不定。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综合症”,其实“高考综合症”并不代表同学们的生理极限和学习效率的绝对顶点,这好比是长跑运动中出现的“极点”现象一样,只要咬牙坚持住,渡过短暂的困难期,一切都会好转,会越跑越轻松。针对这一现象让学可尝试采用以下策略:

  ①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战胜别人的是英雄,只有战胜自己的才是圣人,要想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一颗坚强的“心”。

  ②在复习过程中要分析、反省自己的复习状态,并从中体会到自己的提高。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可以 和老师或同学们多交流,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③恰当安排各门功课的复习时间,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这样不容易产生疲劳感。

  ④合理把握高度和难度,有些同学对做过的题不想再做,简单的题不想再练,在二轮中一味地去追新题、难题、怪题,结果在“新、难、怪”的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困惑,其实做题巩固的是知识,练的是方法,培养的是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不必大量去追,尤其是一些难度过大的题,在近年高考难度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必要。

  四、专题复习中应试技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二轮复习中还应适当注意应试技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解题通常有三步曲:捕捉信息→处理信息→整理答案。但高考试题往往是“非一般的、非常规的”,需要考生具备发散思维与多端思维能力,所以训练时,不但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用实际去联系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模式。整理答案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多学生对于开放性试题,虽然理解了,思路也正确,但没有回答正确或回答不全,针对这一情况,在平时训练语言表达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条理性。答案要分段,分要点,分一二三,条理要清楚,脉络要分明,决不能长篇大论,象一篇论文。②层次性。把有把握的、精彩的答案放在前面,如果没把握,怕漏答,可以适当多答几条,但要把把握性不大的放在后面,对一些不太很清楚的地理名词,可采用模糊答法。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方法】相关文章: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方法11-14

高考二轮复习方法08-17

高考物理二轮的复习方法07-11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及复习方法推荐03-25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及复习方法解读03-24

区域地理的高考复习方法06-22

高考地理重点复习方法03-25

地理高考二轮备考方法03-13

高考第二轮复习方法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