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为主办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
1、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3、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秦朝
4、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5、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白菜
6、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7、与下列人物比较,范缜属于下列哪一类人物()
A、王羲之、顾恺之 B、荀子、王充 C、祖冲之、郦道元 D、司马炎、孝文帝
8、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佛教空前盛行 B、封建国家大分裂 C、民族出现大融合 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10、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
A、魏 B、蜀 C、吴 D、西晋
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A、绘画艺术的发展 B、佛教的盛行 C、社会的动荡不安 D、社会相对稳定
12、有关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述最恰当的是()
A、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
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 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
13、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思想的著作是()
A、《水经注》 B、《开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14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原因是()
A、麻醉人民 B、发展石窟艺术 C、扩大寺院势力 D、维护封建统治
1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6、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诸葛亮 B、刘备 C、班固 D、孙权
17、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B、江南的初步开发
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 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8、初后人尊称书圣的是()
A、张旭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19、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它详细记录了钱国100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而且把水道流经地区的山麓、城镇、物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历史传闻等,作了具体生动的记述。这本书是()
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东方见闻录》 D、《资治通鉴》
20、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起,先后有多少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以下政权中,曾经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①东汉 ②曹魏 ③北魏 ④西晋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列举题
21、根据所给的历史信息,写出有关名称:
(1)、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___。
(2)、他是北朝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成果。他是:___。
(3)、他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周圆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是:___。
(4)、他是北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写了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他是:___。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除上述内容外,他还有哪些革命措施?
23、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24、探究题
学习《三国鼎立》一课后,历史兴趣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同学认为“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另一派认为“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他们说的对吗?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历史现象的?
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A 6、C 7、B 8、D 9、C 10、C 11、B 12、B 13、D 14、D 15、D 16、C 17、A 18、B 19、A 20、C
二、
21、⑴张仲景 ⑵贾思勰 ⑶祖冲之 ⑷郦道元
三、
22、①北魏孝文帝 目的:接受汉民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统治
②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23、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②江南地区。③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
1、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懂得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
2、知道长城的起止点,训练识别历史地图的能力,知道长城的作用。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最早营建紫禁城的皇帝是()
A.明太祖B.顺治帝C.康熙帝D.明成祖
2、明长城的东西至点分别是()
A.辽东临洮B.山海关玉门关C.鸭绿江嘉峪关D.山海关临洮
3、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明神宗D.崇祯帝
4、明朝时,北京城的城中心是()
A.宫城B.皇城C.京城D外城
5、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A.鸭绿江 B.黑龙江 C.嘉峪关 D.山海关
6、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应包含以下哪些内容()
① 通过活动,懂得怎样去收集、提取有效信息。
② 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有信心克服,是怎样鼓励自己的?
③ 在合作的过程中,你是怎样加强与他人合作的,是否有利于培养你的合作精神?你还获得哪些良好的心理体验?
④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掌握了哪些历史知识?还懂得了哪些除历史以外的其他知识?
⑤ 在活动的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情感体验?
⑥ 注意对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肯定。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二、课堂回顾
1、分析题
以前的朝代大都有修建长城,而清朝为什么不修建?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为什么说故宫体现了明清大一统气派?请问回答这两个问题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2、分析题
“有人说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有人认为长城在秦汉帝国向西开拓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阅读以下史料,然后解答问题。
史料一"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汉<史记.蒙恬传>
史料二"匈奴……数为寇暴于边都……先帝哀边人之久患,故修障塞,饰烽燧火,屯戍(兵)以备之。" ——汉、桓宽<盬铁论>
史料三"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孙中山先生<孙文学说第四章>
问题:
1.根据史料一中,秦修筑长城是为了对付甚么?
2.根据史料二中,汉朝修长城是为了对付甚么人?
3.综合史料一及史料二,秦汉时期如何发挥长城的防卫作用?
4.孙中山如何盛赞长城的功用?你同意吗?
5.有评论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是劳役百姓,结果导至秦朝早亡。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三、课堂延伸
2001年7月13日晚10点10分,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时,整个中国沸腾了!我们为祖国感到骄傲!为北京感到骄傲!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都,2008年除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参与体育竞技外,还将向他们展示这座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古城的历史遗迹和独特魅力。到那时,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奥运服务。今天就让我们来选拔优秀志愿者。
每一个人的发言人先后上台就课前抽到的题目进行讲解,时间控制在3——4分钟之内。以虚拟游北京故宫和长城的形式,当作导游,对有关景点进行讲解,并通过课件展示图片。
答案:
1、D2、C3、B4、A5、A6、D
提示:
1提示:见书P115第一段2提示:见书P117地图3提示:同第1题
4提示:宫城(紫禁城)书P1155提示:见书P117
6提示:评价以鼓励肯定为主,辅以找不足之处
二、课堂回顾
1.分析题
答:1、 关于第一个问题:①要了解长城的作用;②知道长城修建的背景;③联系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④对比明清两朝的疆域图;⑤明确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品质,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⑥注意把握民族关系问题。
2、 关于第二个问题:①理解大一统的含义;②要考虑故宫营建时明清两朝的国情;③引导学生从故宫建筑的.命名、故宫建筑的布局特点、故宫的规模、建筑的色彩、材质和尺度、建筑的风格、太和殿的规模来分析;④从建立到建都,经历两个朝代,两个民族,感受民族的包容性;⑤如此大规模建筑的营建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等等。
2.分析题
北方的戎狄。匈奴。在地劫险要的地方筑长城,建烽火台,驻兵防守。筑长城好比大禹治水,解除威胁;同意,长城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同意-因为征用三十多万人。不同意-筑长城是保卫中国本土,秦亡有其它原因,并非祇因修筑长城。
三、课堂延伸
提示:第一位:①着重介绍故宫营建的时间、过程、建立者以及历史地位和建筑特点;②展示的图片有明清北京城和故宫的地图、朱棣的画像,故宫平面图、故宫全景图。第二位:①着重介绍故宫的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介绍过程中要注意这三大殿的建筑特色、功能,如太和殿的殿名的意思,殿内的大柱子,皇帝的宝座,保和殿后的云龙大石雕、金砖的来历等。②展示的图片有三大殿的内外景、铜龟、铜鹤等。第三位:①介绍的内容与三大殿的要求一样,重在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②展示的图片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内外景,坤宁宫的灶王、喜床,乾清宫的东暖阁、正大光明匾等。第四位:①介绍天安门的建筑特点,曾经在此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天安门的历史意义。②展示的图片有天安门景色、历次重大历史事件的照片或影视片段。第五位:①介绍长城的修建历史和作用。②展示的图片有历代长城的地图和风光图片。第六位:①介绍长城的著名景点如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金山岭,注意收集长城遭到破坏的情况和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各界对长城发起的保护活动,提出倡议。②展示的图片有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金山岭的风光照,反映长城问题的照片,社会对长城进行保护的情景,展示倡议书。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0-19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11-01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1-03
高中必修二历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06-09
七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1-01
关于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练习题及答案06-20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10-19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0-19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