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黄埔区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带答案

时间:2021-12-05 12:15:21 初三 我要投稿

黄埔区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带答案

  初三的学生在进行中考语文复习的时候,学生可以多做一些模拟,查漏补缺,弥补自己的不足。小编为大家力荐了黄埔区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黄埔区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带答案

  黄埔区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5分)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沉淀\绽开 吝啬\万恶不赦 B.洗濯\污浊 愕然\怒不可遏

  C.籍贯\慰藉 发窘\迥然不同 D.枯涸\禁锢 骨骼\恪尽职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抽搐 一泄千里 葱茏 进退维谷

  B.制裁 冥思遐想 辐射 莫衷一是

  C.静谧 相形见绌 缀泣 廓然无累

  D.骄奢 断壁残垣 诘难 左右逢缘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广州市“花城杯”作文比赛中,只有异想天开,才能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B.我们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预防H7N9禽流感开出的参考处方切不可妄自菲薄。

  C.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D.辩论赛上,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我校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B.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

  C.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D.专家提醒您:用耳机收听音乐,音量最好保持在40~60分贝且不要超过一小时。

  5. 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3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

  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摘自季羡林《登黄山记》)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6.学校学生会准备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旨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请你为这个团队取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含蓄深刻的名字,并仿照示例说说理由。(5分)

  示例:【团队名】春风送暖

  【理 由】春风送暖,既指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成立在春天学雷锋活动期间;又指我们的志愿者将像春风一样把爱心与温暖送给大家。

  【团队名】

  【理由】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C.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诗经》)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E.理还乱,剪不断,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F.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落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名篇中空缺的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洞庭之东江水西,_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登岳阳楼》)

  ②________________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④________________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________________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⑥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3)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初中语文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以使作品艺术效果突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① , ② ”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③ , ④ ”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唐雎不辱使命》)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4)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出师表》)

  (5)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55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9.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 于是入朝见威王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时时而间进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及鲁肃过寻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2.(1)诗歌题目中“左迁”是什么意思?(2分)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10小题,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5题。

  垃圾分类:一种科学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烧。

  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资惊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人民币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

  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我国有着回收废品的历史传统,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1965年,北京二环路以内,国营废品收购站就有2000多个。进入21世纪,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开展全民垃圾分类行动。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这样,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3.下面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垃圾分类是从垃圾源头开始,通过分类投放、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B.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完全相同,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C.我国生活垃圾通常分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D.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1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从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主要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原因、方法和好处。

  B.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占地不大,因此可以作为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

  C.用废钢铁的例子,说明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D.我国有回收废品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

  15.依据“三年目标计划”,2013年广州市将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此事意义的理解。(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7题。

  有一种幸福叫“文化快乐”

  钱文忠

  幸福有很多种,幸福是多元的,但我认为,有一种幸福是必须生活在一种文化的、文明的、有教养的快乐之中的。

  由于我的经历比较独特,跟好多老人家都有过非常密切的接触。我有时候特别愿意从一些老人身上感受他们的幸福。

  我想举两位老人家的例子。一位是季羡林先生,他出生于1911年,清朝灭亡那一年。他从小经历战乱,即便在留德期间,躲开了国内的抗日战争,却仍置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漩涡,天天要躲着炸弹。另一位是跟季先生几乎同龄的我的一个家族长辈——钱学森先生,他20世纪30年代去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波及美国本土,他却曾以美国陆军上校的身份被派到德国去接受战争的洗礼。

  他们两人都历经苦难,甚至都有过吃不饱的经历,但是我觉得他们的人生都是幸福的。

  那段疯狂的岁月里,季先生不是被红卫兵拉去批斗,就是被安排在学生宿舍门口打铃。那时都是传呼电话,电话来了要说“几零几室、某某同学有客”,都这样叫的。季先生有一段时间就负责干这件事。后来季先生告诉我,他那段时间居然感觉很幸福。为什么?因为他终于可以每天偷偷地从家里抄两大张纸的梵文——古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把它带到门口的值班室里,边喊电话的时候,他就边琢磨着怎么把它翻译出来。《罗摩衍那》的汉译版就是季先生在那段时间里独立完成的。

  跟季先生一样,钱学森的幸福也充满文化的快乐。他同样依仗着一种人文的滋养、一种文明的积淀,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人生。

  在钱学森图书馆(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先生把父亲所有的.东西,包括父母的婚书都捐了出来)参观时,我发现钱先生的写字台是老式的,写字台的对面有一把非常小的椅子。我问钱永刚这椅子是谁的,他说是母亲蒋英的。原来钱学森先生每天做完非常高精尖的绝密研究之后,就会坐到这个桌子前去剪报,而蒋英就会坐在那把小椅子上陪着他,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一天,蒋英让钱永刚去陪陪他爸爸,陪伴时不一定要说话,坐在那里就可以。

  钱永刚先生对我说,那次他才知道,快乐是可以很安静的,幸福是可以很宁静的,陪伴是可以不需要说话的。

  当一种生活真的有了幸福感以后,一件最普通的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受。

  今天,在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快速发展和转变的时候,在我们享受物质财富、安宁和安全、越来越多的自由的时候,我们也要有一个思想准备,我们会面临更多的疑惑和困境。而我们对幸福的标准不再也不应该一致。幸福绝对不是一种,幸福绝对不等同于或者不仅仅等同于财富、地位、名誉等。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有一种幸福叫“文化快乐”!

  (选自2013年3月27日《羊城晚报》,有删改)

  【注:钱文忠出身于江南望族无锡钱氏,是季羡林先生的入室弟子,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16.下面的分析,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3分)

  A. 幸福有很多种,是多元的,但绝对不是财富、地位、名誉等。

  B. 拥有一种人文的滋养、文明的积淀,可度过非常快乐的人生。

  C. 打铃的季羡林先生觉得幸福,是因为他可以在值班室抄梵文。

  D. 钱永刚先生认为幸福是可以很宁静的,陪伴人一定不要说话。

  17.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 作者介绍季羡林和钱学森两位先生的苦难经历,是为了证明什么?(3分)

  (2)文中说“当一种生活真的有了幸福感以后,一件最普通的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受”,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2题。

  桥畔的老人

  (美) 海明威

  一个满身尘土,戴着一副钢边眼镜的老人坐在桥畔。

  这是一座浮桥。桥上车水马龙,汽车、卡车、男人、女人,还有小孩,蜂拥地渡过河去。一辆辆骡拉的车子靠着士兵推转车轮,在浮桥陡岸上摇摇晃晃地爬动着。而这个老人却一直坐在那里,木然不动。他已经精疲力尽,无法再迈动脚步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了解桥头周围的情况,摸清敌人的动向。这项任务完成以后,我又回到了桥畔。这时,桥上的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寥寥无几;而这个老人还是坐在那里。

  “你是哪里来的?”我上去问他。

  “从桑·卡洛斯来的。”他说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桑·卡洛斯是他的家乡,所以一提到家乡的名字,他感到快慰,露出了笑容。

  “我一直在照管家畜。”他解释着。

  “喔。”我对他这句话似懂非懂。

  “是呀,”他继续说,“你要知道,我在那里一直照管家畜。我是最后一个离开桑·卡洛斯的呐。”

  他看上去既不像放牧的,也不像管理家畜的。我看了看他那满是尘土的黑衣服,看了看他那满面泥灰的脸颊,和他那副钢边眼镜,问道:“是些什么家畜呢?”

  “好几种,”他一边说一边摇着头,“没有办法,我是不得不和它们分开的。”

  我注视着这座浮桥和这块看上去像是非洲土地的埃布罗三角洲,心里揣摩着还有多久敌人会出现在眼前,也一直留神地听着是否有不测事件发生的联络信号声。而这个老头仍然坐在那里。

  “是些什么家畜呢?”我又问他。

  “共有三头家畜,”他解释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一定要同它们分开吗?”

  “是呀,因为炮火呀!队长通知我离开,因为炮火呀!”

  “你没有家吗?”我问的时候,举眼望着浮桥的尽头,现在只有最后几辆车子正沿着河岸的下坡,疾驰而去。

  “我没有家,”他回答说,“我只有我刚才说过的那些家畜。当然,那只猫没有问题,它会照管自己的,可是,其他的牲畜怎么办呢?”

  “你的政见怎样?”我问他。

  “我毫无政见,”他说,“我今年76岁,刚才走了12公里,现在已经寸步难行了呀。”

  “这里可不是歇脚的好地方,”我说,“要是你还能走的话,你就到去托尔萨的叉路口公路上,那里还有卡车。”

  “我等会再去。那些卡车往哪里去呀?”

  “朝巴塞罗那方向去的。”我告诉他。

  “那个方向我没有熟人,”他说,“谢谢你,非常感谢你。”

  他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地望了望我,似乎要谁分担他内心的焦虑似的。然后说:“那只猫没有问题,我心中有数,不必为它担心。但另外的几只,你说它们该怎么办呢?”

  “嗯,它们可能会安然脱险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罗,”我说时,又举目眺望远处的河岸,现在连车影也没有了。

  “我是因为炮火,才不得不离开的。而它们,在炮火中怎么办呢?”

  “你有没有打开鸽子笼?”我问。

  “打开了。”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对,对,它们会飞的。……但另外的牲畜呢?唉,最好还是不去想它们吧。”他说。

  “要是你已经歇得差不多了的话,应该走了。”我劝着他,“站起来,走走试试吧!”

  “谢谢,”他边说边挣扎着站起来,但身子一个摇晃,朝后一仰,又跌倒在尘土中了。

  “我一直在照管那些家畜,”这时,他说话的声音单调、刻板,也不是在对我说,“我一直就是照管家畜的。”

  此时此刻,我对他已经无能为力了。那是复活节后的星期天,法西斯军队正朝埃布罗推进。阴霾的天空中,云幕低垂,一片灰暗,连敌人的飞机也无法上天。

  猫儿会照管自己,飞机没有上天,这就是那个老人能碰上的全部好运了。

  18.面对战争带来的灾难,人们纷纷逃离故土,为什么老人却一直坐在桥畔?请分点概括。(6分)

  19.“我一直在照管那些家畜”在全文中多次出现,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20.你怎样理解文末“猫儿会照管自己,飞机没有上天,这就是那个老人能碰上的全部好运了”这句话的含义?(3分)

  21.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2.小说中桥畔的老人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分点概括。(3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我们走在青春的路上。其间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日子或瞬间,会有回味无穷的往事、人物或景物,也会有令你感慨万分的团聚与离别、欢笑与眼泪。青春留下的足迹、声音、色彩、滋味、风采是多姿的,青春的印象是难忘的,意义是深远的。青春只有一次,可贵且值得铭记。

  请以“青春的印迹”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黄埔区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 C

  6.团队名2分,理由3分。

  示例:团队名:新芽(2分) 理由:“新芽”代表新生,指我们的团队刚刚成立: “新芽”还代表希望,又指我们对他人的帮助将会使他们看到希望。(3分)

  7.(1)AD

  (2)略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1)通“屈”,弯曲 (2)道歉 (3)认为……有利 (4)长草 (5)哪怕,怕什么,愁什么

  9.B

  10.(1)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

  (2)能够在市集中议论我并且使我听到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

  11.因为:其一,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其二,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其三,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每答对一点得1分,照抄原文扣1分)

  12.(1)被贬官(2分)

  (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分)

  13. B (分类方法是“大致”相同,不是“完全”相同。)

  14. C (A.不是历史发展角度;B.“投资惊人”,不可能成为最主要方式;D.是“最早的国家之一”。)

  15.(4分) 全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16.B (3分)(A.享有“财富、地位、名誉等”也是一种幸福;C.抄梵文是在家;D.“一定不需要说话”太绝对)

  17.(1)(3分)证明虽然历经苦难,物质生活贫乏,但人生因“文化快乐”而幸福。

  (2)(4分)提示:要有实际例子。

  18.(6分)(1)老人饱受故争摧残后的筋疲力尽、体力不支、疲惫不堪;(2)老人对故园的留恋;(3)老人对未来的茫然,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退。(意思相近即可,每答对一点得2分)

  19.(4分)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突出了老人无奈(焦虑、痛心、愤懑等)的心情(1分);表达了对战争无声的控诉,突出了文章主题,使小说充满了力量。(2分)

  20.(3分)老人的最大愿望就是没有战争发生,人畜都能安享和平生活,没有别的奢望,可是现在这么个微小的愿望都难以满足,(1分)表达了老人对战争来临时的无奈和无助以及对和平的渴望,(1分)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1分)。

  21.(4分)(1)真实地描绘出了大敌将临、人们仓皇逃命的纷乱而又喧闹的景象;(2)渲染了紧张慌乱的气氛,也凸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3)勾画出了这个满身尘土、疲惫不堪的孤老头形象;(4)与一直坐在桥畔的老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了老人的孤独。(意思相近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

  22.(3分)(1)老人对另外几只牲畜的担心,表明他是是一位充满爱心(或朴实、善良)的人;(2)老人最后一个离开家乡,表明他对家乡的留念与热爱;(3)老人没有家,一直照管牲畜,表明他孤苦伶仃(孤独、孤单);(4)老人毫无政见,战争中被迫离开家乡,表明他渴望过简单平静(向往和平)的生活。(意思相近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


【黄埔区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带答案】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带答案01-27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04-08

广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11-30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带答案湖北11-29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11-29

湖北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带答案11-30

初三语文期中考模拟试卷带答案11-28

宁夏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12-05

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