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

时间:2023-08-03 11:00:53 秀雯 初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

  现如今,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卷了,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究竟学到了什么?需要试卷来帮我们检验。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一、书写与卷面(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

  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不屑置辨 淅沥 温文而雅 典籍

  B、前呼后拥 热衷 老谋深算 渺茫

  C、锲而不舍 锤练 冥思苦想 附和

  D、光彩熠熠 韶华 死心踏地 婉惜

  3、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选择其中一句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2分)

  2012年淮安市将举办第三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有专家认为,①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目前,②相关部门正在认真实施和策划读书节活动,确保本届读书节收到预期效果。

  我选择修改____句:

  4、背诵默写(7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 李商隐《无题》 )

  (2)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

  (3)同是望月,白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 而苏轼则用_____,_____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苏轼《水调歌头》 )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

  (5)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所不可缺的_____。

  5、名著阅读(7分)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写的是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笛福。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现实。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正直善良,吃苦耐劳,有骆驼一样坚韧的精神。但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D、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 泰三位伟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2)到目前为止,你一定读了不少中外名著,下列名著中你喜欢哪一部?请写出作品中一个人物及与这个人物有关的情节。

  A、《鲁滨逊漂流记》B、《水浒传》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朝花夕拾》

  著作: (1分)

  人物: (1分)

  情节: (3分)

  6、综合性学习(10分)

  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

  【续写标语】为鼓励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也根据语段划线句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2分)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

  【设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她)再设计两个。(4分)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书香校园”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

  活动四:

  【仿写表达】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2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 , ;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

  三、阅读(55分)

  (一)阅读文言文《愚公移山》,回答7~11题。(14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2分)

  略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语言简洁,但也生动。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3分)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______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3分)

  11、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母亲的心》,回答12~16题。(23分)

  母亲的心

  ⑴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⑵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⑶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⑷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⑸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⑹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⑺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⑻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⑼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⑽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12、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⑴~⑼段的主要情节。(6分)

  13、阅读文章⑴~⑷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6分)

  ———————————————————————————————————————

  14、第⑻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第⑼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5分)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回答17~20题(18分)

  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④“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诗经》,毛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

  ⑤然而,“动笔墨”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

  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

  (选文有删改)

  17、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证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 的论证方法。(4分)

  20、阅读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5分)

  (1)请写出顾炎武“动笔墨”的三种方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动笔墨”需要注意哪两方面的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1、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 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书写与卷面。(共5分,请根据学生书写情况酌情给分。)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2分) D 2、(2分) B

  3、(2分)我选择修改①: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

  我选择修改②:相关部门正在认真策划和实施读书节活动.

  4、背诵默写(7分,每句1分,每个错别字扣0.5分。)

  (1)蜡炬成灰泪始干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5、名著阅读(7分)

  (1)(2分) B (2)(5分)示例:著作:(1分)《水浒传》 人物:(1分)武松

  情节:(3分)景阳冈打虎。(此为简例,要求学生的叙述有起因、经过、结果的过程。)

  6、综合性学习(10分)

  【续写标语】(2分)好(常)读书终(一)生受(获)益。

  【设计活动】(4分)示例:①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②举办“名著在我心中”读书演讲会;③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④出一期“我与名著共成长”墙报(黑板报)。

  【仿写表达】(2分)示例:读书,让我们拥有崭新的发现;读书,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要求主题统一,句式基本一致。)

  【探究材料】(2分)读书要有所选择(1分),应选择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来读(1分)。

  三、阅读(55分)

  (一)阅读文言文《愚公移山》,回答7~11题。(14分)

  7、(2分,每小题各1分)(1)惩:苦于 (2)惠:聪明,现在写作“慧”

  8、(2分)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大山而居住。

  9、(3分)参考: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稍长的三人挑着担,拿着镐上了山,凿岩石,挖泥土,挥汗如雨,号声震天,再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迹成了山脊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加入描绘语句的给3分,只翻译的给2分。)

  10、(3分)嘲讽、怀疑(1分) 语言、动作(2分)

  11、(4分)启示(示例):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阅读《母亲的心》,回答12~16题。(23分)

  12、(6分,答对一点给2分,共3点)(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13、(6分,答对一点给2分,共3点)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14、(3分)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15、(5分)(1)(3分)“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

  (2) (2分)母蟹挣扎的“沙沙沙”的声音,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16、(3分,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三)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回答17~20题(18分)

  17、(3分)不动笔墨不读书

  18、(6分)“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

  19、(4分)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20、(5分)(1)(3分)摘录 编写 增改

  (2)(2分)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

  四、作文(60分)

  评分标准略。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

  一、积累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略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得意时,应准备一条退路;失意时,要寻找一条出路。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D.至今为止,我们仍无法准确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像非典、禽流感这类闻所未闻的疾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B.这片文章立意新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很是发人深省。

  C.平时学习不认真,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筹莫展。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江西的瓷器是全国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

  B、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D、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学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飞江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作者柯蓝。文章从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写到黄山的许多著名景观,诸如峰石、松树、烟云、日出、温泉等,着力赞颂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

  B.《论美》作者培根,美国哲学家,美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本文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勉励人们致力于内在美的追求,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C.《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了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山水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D.《多收了三五斗》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小说反映了当时“丰收成灾”“谷践伤农”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形象地揭示了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社会根源是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投机米商的勾结压价和人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6.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 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

  ② 在鸟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

  ③ 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④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

  A、④②①③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两岸,缀以熔南秀北雄于一炉的扬州古典园林群,形成移步换景、相互因借的山水长轴;名寺古chà和古城墙垣绵延相属,名胜古迹和历史遗存散布其间。风韵独具的自然风光和含蕴丰厚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是镶qiàn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颗璀càn璨明珠,也是扬州的guī宝。

  8.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

  (2)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诗经·蒹葭》)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

  (4) ,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 望峰息心; ,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9.(1)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连云港日报5月12日讯)在600平米的舞台上先变出一架30米长的飞机,然后瞬间将其变得无影无踪,眨眼之间,飞机又在距离海滩500米外的海上出现。这精彩的一幕将于6月底在我市连岛上演。这一大型魔术节目由我市杂技团团长、魔术家汪其魔主创,曾获全国魔术大赛最高奖——金菊奖,因舞台太小而不得不放弃了今年的央视春晚。省委书记李源潮听说汪其魔要在连岛表演“海上大变飞机”这个魔术后,称他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

  (2)《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书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_________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来到_________(国名)。(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6分)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日:“欲速则不达。”孟子日:“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日:“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 而力疲气竭 (2) 驽马徐行弗间

  (3) 苟进取不已 (4) 植之既久

  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而力疲气竭 泉香而酒洌

  B.灌溉以时耳 太医以王命聚之

  C.芒芒然归 然足下卜之鬼乎

  D.必有成功之一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4.翻译下列句子(7分)

  (1)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3)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3分)

  1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14分)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16.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5分)

  答:

  17.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8.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一个“让”字?(4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6分)

  新的学期,刘老师到一个班当班主任。她发现班上有一个奇怪的男生,每天中午放学后,别的学生一窝蜂似的涌出教室,只有他,坐在教室里,拿出书本来看,或者拿出作业来做。他的名字叫张晓军。

  一天中午,刘老师走进了教室,她对张晓军说:“张晓军,放学了,快回家吃饭吧!”张晓军说:“老师,我知道,我想等会儿再回家!”刘老师问道:“你不饿吗?”张晓军说:“饿!”刘老师说:“那就快回家吧!”张晓军说:“我等会儿就回家!”说完,张晓军又埋头做作业。

  这是一个固执的孩子,刘老师想,他肯定是想把成绩赶上去,便忍不住对张晓军说:“饿着肚子可是学不好的,你回去吃饭吧,吃了饭到学校找我,我可以帮你补习功课!”

  张晓军说:“老师,您误会了。其实,我迟些回家,并不是为了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学习……”刘老师睁大眼睛:“那你是为了什么啊? ”

  张晓军告诉刘老师,他的父亲早年去世了,母亲为了供他和妹妹读书,便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妹妹。每天早上,他和妹妹一早就起床做好饭菜,中午回家热一下就可以吃。由于饭量大,他担心自己吃多了,妹妹就吃不饱,便迟些回家。这样,妹妹就可以先吃饭,剩下的,就全是他的,他就可以放开肚皮吃。

  原来是这样。刘老师问张晓军为何不多做些饭菜,张晓军说他们每个月的钱只有那么多,要是多做些,钱就不够花。他不忍心告诉母亲家里的情况。他说要是让母亲多寄钱回家,母亲就会起早贪黑地干活,会很辛苦.张晓军说他少吃一点没什么,不能苦了母亲,饿了妹妹。

  刘老师默默地听著,湿了眼睛。①她掏出钱包,拿出一百元钱,递给张晓军.张晓军连连后退,说:“老师,我不能要您的钱!您放心,我的问题我能解决。现在,我每天都在悄悄地捡废品,我能挣钱,很快就能吃饱饭了。”

  刘老师知道,这是一个要强的孩子。她只好作罢,收起了钱。

  以后的每个中午,刘老师依然发现张晓军迟迟不回家,每次看到教室里埋头学习的这个孩子,刘老师就叹息不已。

  下一学期,刘老师因为工作需要,离开了这个班级,当了另一个班的班主任。让刘老师没想到的是,在新的这个班,她又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女生。这个女生每天中午放学铃声一响,她还没走出教室,女生就第一个冲出了教室。女生的脚步匆匆忙忙,似乎有什么急事。有时候踉踉跑抢,几欲跌倒,让人好不担心。

  一天两天有急事没什么,可是总是有急事,那就不正常了。有一天中午,刘老师在放学之前点了女生的名,让她放学后留下来。没想到,女生竟然站了起来,说:“老师,放学我不留下来,行吗?”刘老师说:“不行,我有事找你!”女生说:“老师,等我下午来上学的时候,我到办公室找你,行吗?”看着女生乞求的目光,刘老师点头答应了。

  下课铃声一响,女生又是第一个冲出了教室,她的脚步依然是那样匆匆忙忙,依然是那样跟踉跑跄。

  下午,女生走进了刘老师的办公室,她说:“老师,我来了。您找我有什么事? ”刘老师问她:“为什么每天中午放学后你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女生说:“我急着回家……” 刘老师说:“急着回家?肚子再饿,也用不着急那一会儿。你跑那么快,很危险的,你知不知道? ”

  女生说:“老师,对不起,让您担心了。”刘老师让女生以后放学别急着回家,可女生却说不行,刘老师问她为什么,女生说:“为了我哥!”

  女生告诉刘老师,她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供她和哥哥读书,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她和哥哥。每天早上,她和哥哥一早就起床做好饭菜,中午回家热一下就可以吃。哥哥饭量大,她担心哥哥吃不饱,便先到家吃饭,这样,剩下的,就全归哥哥,他就可以放开肚皮吃饱饭了。

  刘老师想起了什么,她突然想到女生的名字叫张晓燕,不用说,她就是张晓军的妹妹.刘老师问张晓燕:“这么说,你为了让你哥吃饱饭,从来就没有吃饱过?张晓燕连连摇头,她说:“不,我吃饱了,吃饱了!”刘老师知道,张晓燕没有说实话.刘老师掏钱给张晓燕,却被拒绝了。张晓燕说她在悄悄捡废品,等她挣到钱,她就可以买很多米和菜,就可以和哥哥一起回家吃饭了。

  后来的日子里,每天中午放学的时候,刘老师看到张晓燕第一个冲出教室,她就禁不住双眼潮湿。②她知道,那匆匆忙忙、踉踉跄跄的脚步里,跑出的是爱的直线。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12期 作者:李代金)

  20.从文中找出一个恰当的短语作为选文的标题。(2分)

  21.选文①②两处刘老师眼睛湿润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22..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妹妹张晓燕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答:

  2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选文给了你什么启迪。(不少于80字) (6分)

  三、写作(60分+3分书写分)

  24.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经过春的播种,夏的耕耘,才会迎来秋的收获。人生也是如此,只有经过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成功的收获,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 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③ 不少于600字;

  ④ 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⑤注意:作文书写分为3分

  参考答案

  13.D

  14.(1)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3) 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

  15.做事情最重要的是有恒心和毅力,要有持之以恒地精神,这样才能有所成功。(意思对即可)

  16.中心论点: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2分)作者从三方面来论述:①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②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③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3分)

  17.举例论证(1分),举“将相和”的例子,充分有力的论证了“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的观点。(2分)

  18. 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号召人们要拥有让人的美德。

  19.言之有理即可

  20.爱的直线

  21.①被兄妹俩的挚爱亲情所感染, ②被他们的懂事所感动,③为他们的生活贫困而心酸(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可得全分)

  22.出身贫苦但从不叫苦,懂得体贴母亲兄长,为让哥哥吃饱总是第一时间赶回家吃饭,主动捡废品补贴家用。(2分)是一个懂事乖巧、勇于付出、自强自立的女孩。(2分)(要结合具体内容谈才能得全分)

  23.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从亲情与爱心、付出与索取、老师对学生关注关爱等角度去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试卷期中试卷带详细答案01-25

初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带答案12-05

初三语文调研检测试卷带答案12-05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试卷带答案12-04

初二语文阶段检测试卷带答案解析12-05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带答案12-05

初三语文期中考模拟试卷带答案12-05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带答案12-05

人教版小考语文试卷带答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