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8-06 11:42:04 初三 我要投稿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优)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优)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三角形的外心定义:

  外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外接圆的圆心。

  外心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外心的性质:

  1、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于一点,该点即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2、三角形的外接圆有且只有一个,即对于给定的三角形,其外心是的,但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却有无数个,这些三角形的外心重合;

  3、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

  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与斜边的中点重合。

  在△ABC中

  4、OA=OB=OC=R

  5、∠BOC=2∠BAC,∠AOB=2∠ACB,∠COA=2∠CBA

  6、S△ABC=abc/4R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2

  1、二次根式:形如a(a0)的式子为二次根式;性质:a(a0)是一个非负数;a2aa0。

  2、二次根式的乘除:ababa0,b0;aaa0,b0。

  3、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华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4、海伦-秦九韶公式:S是三角形的面积,Sp(p)(pb)(pc),p为pabc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等号两边都是整式,且只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是2的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配方法:将方程的一边配成完全平方式,然后两边开方;

  bb24ac公式法:x2a因式分解法:左边是两个因式的乘积,右边为零。

  3、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韦达定理:设x1,x2是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那么有x1x2,x1x2

  第三章旋转

  1、图形的旋转旋转:一个图形绕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中心对称: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度,和另一个图形重合,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重合,则说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第四章圆

  1、圆、圆心、半径、直径、圆弧、弦、半圆的定义

  2、垂直于弦的直径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方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弧、弦、圆心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baca对的弦也相等。

  4、圆周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5、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在dr点在圆上d=r点在圆内d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为它的内切圆,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为三角形的内心。

  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d>R+r外切d=R+r相交R-r

  第五章概率初步

  1、概率意义: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某个常数p附近,则常数p叫做事件A的概率。

  2、用列举法求概率

  一般的,在一次试验中,有n中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概率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就是p(A)=mnm稳定在n3用频率去估计概率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

  1.一元二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 )叫做二次项,( )叫做一次项,( )叫做常数项;( )叫做二次项的系数,( )叫做一次项的系数.

  2.易错知识辨析:

  (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把它进行整理,化成一般形式后再进行判断,注意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

  (2)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解方程时要先化成一般形式.

  (3)用配方法时二次项系数要化1。

  (4)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时要记得取正、负。

  初三上册数学常考知识点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

  2、概率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记作P(A)= p.

  注意:

  (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反映.

  (2)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3、求概率的方法

  (1)用列举法求概率(列表法、画树形图法)

  (2)用频率估计概率:一大面,可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说明概率是个定值,而频率随不同试验次数而有所不同,是概率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

  1、上课以及课前课后

  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时间是在课上,但是大家要树立一个意识:课前课后也很重要。利用好这些时间,在配合适当的学习方法,学好数学其实并不难。

  课前:课前预习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先了解上课知识,课上能跟上老师思路,另一方面标记出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课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侧重去听。

  课上:课上45分钟,大多数同学都很难保证整节课集中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课前一定要预习,找到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课上尽量理解吸收。还是希望大家课上尽量集中精神,跟随老师的进度了解重点与难点,有利于复习。

  课后:课后的时间一般用来复习,大家可以把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复习一下,也可以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与巩固。如果课后复习还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找老师和同学去问清楚。

  有了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相信大家数学基础基本差不多了,也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个习惯。

  2、适当练习

  大家都知道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练习,平时多做一些基础题可以锻炼解题熟练度,多做一些中档题可以熟悉考试题型,过于困难的题目不建议大家多做,可以尝试解决了解难度,掌握做题技巧,训练不要盲目,不要钻牛角尖。做题要学会总结,总结哪些题目经常出现,这可能是中考常考题型。有的同学每天都在做题,辅导书用掉一堆却没有提高,这就是盲目做题没有技巧,没有总结。

  同学们在做题时多关注一下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掌握做题思路,总结做题技巧,这对考试来说至关重要考试中时间最宝贵,掌握了好的思路、方法、技巧,不仅解题速度快,而且也不容易犯错。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3

  字母表示数

  01、本节核心

  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

  02、用什么样的字母表示数?

  26个字母任何一个其实都是可以的,因为用来表示任何一个数时,它只是需要一个符号而已。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xxxx表示。

  03、字母表示数有何意义?

  可以简明地表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举个栗子~

  第一个,圆的半径可以表示为r,那么该圆的面积是Πr2,周长就是2Πr

  第二个,我们在第一章学的,棱柱,还记得吗?

  n棱柱,有n+2个面,2n个顶点,3n条

  04、用字母表示数要注意四点

  1、在同一个问题中,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比如说,在长方形中,如果长用a表示,宽就不能用a表示了,可以用b表示,不然就会引起混乱。

  2、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些字母表示的内容有它特定的意义。比如说,在计算面积和周长时,习惯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h表示高。

  3、用字母表示数时,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_·_或者省略不写。

  4、用字母表示数需要写单位名称时,如果是乘法和分数的形式,可以直接在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如果出现了+、—,请加上小括号再写单位。比如说,(a+5)米和5/a米的区别。

  代数式

  01、代数式的概念

  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注意:

  ①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

  ②代数式中不含有“=、>、<、≠”等符号。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

  ③代数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01、代数式的书写格式

  ①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省略不写,如vt;

  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4a;

  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④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即“×”号不省略;

  ⑤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写成分数的形式;注意:分数线具有“÷”号和括号的双重作用。

  ⑥在表示和(或)差的'代数式后有单位名称的,则必须把代数式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

  定义: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①单项式:都是数字和字母乘积的形式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

  1、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独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

  3、当单项式的系数为1或—1时,这个“1”应省略不写,如—ab的系数是—1,a3b的系数是1。

  ②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的加减

  01、什么是同类项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2、注意:

  ①同类项有两个条件:a、所含字母相同;b、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②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③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02合并同类项法则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03去括号法则

  ①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②根据分配律去括号:

  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根据乘法的分配律用+1或—1去乘括号里的每一项以达到去括号的目的。

  04添括号法则

  添“+”号和括号,添到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不改变;添“-”号和括号,添到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05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4

  扇形周长公式

  因为扇形=两条半径+弧长

  若半径为R,扇形所对的圆心角为n°,那么扇形周长:

  C=2R+nπR÷180

  扇形面积公式

  在半径为R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就是圆面积S=πR^2,所以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

  S=nπR^2÷360

  ▲什么是圆周率?

  圆周率是一个常数,是代表圆周和直径的比例。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来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也只取值至小数点后约20位。

  ▲什么是π?

  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本来它是和圆周率没有关系的,但大数学家欧拉在一七三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既然他是大数学家,所以人们也有样学样地用π来表圆周率了。但π除了表示圆周率外,也可以用来表示其他事物,在统计学中也能看到它的出现。

  圆的面积s = π × r × r

  其中,π是周围率,等于3。14

  r是圆的半径。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为:C=2πR 。C代表圆的周长,r代表圆的半径。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2(R的平方) 。S代表圆的面积,r为圆的半径。

  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1、有关的计算:

  (1)圆的周长C=2πR;(2)弧长L= ;(3)圆的面积S=πR2。

  (4)扇形面积S扇形= ;

  (5)弓形面积S弓形=扇形面积SAOB±ΔAOB的面积。(如图)

  2、圆柱与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1)圆柱的侧面积:S圆柱侧=2πrh; (r:底面半径;h:圆柱高)

  (2)圆锥的侧面积:S圆锥侧= =πrR。 (L=2πr,R是圆锥母线长;r是底面半径)

  描述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集合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2、圆的表示方法:以O为圆心的圆记做⊙O,读作圆O。

  3、圆弧和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4、半径: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所连的线段叫半径。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直径。

  5、圆心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圆心角。

  6、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

  7、弦心距:圆心到弦的垂线段的长。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5

  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

  3、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方法。

  不等式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说明:①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是随着加或乘的运算改变。②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x项的系数化为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6、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7、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6

  第一: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

  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就是二次方程的分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板块。

  第二: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

  重点考察三个方面:一个是划减与求值,第一,重点掌握公式,重点掌握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难度比较小。

  第三:数列。

  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第四: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

  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

  第五:概率和统计。

  这一板块主要是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当然应该掌握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等可能的概率,第二………事件,第三是独立事件,还有独立重复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六:解析几何。

  这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是整个试卷里难度比较大,计算量最高的题,当然这一类题,我总结下面五类常考的题型,包括第一类所讲的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这是考试最多的内容。考生应该掌握它的通法,第二类我们所讲的动点问题,第三类是弦长问题,第四类是对称问题,这也是20xx年高考已经考过的一点,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时往往觉得有思路,但是没有答案,当然这里我相等的是,这道题尽管计算量很大,但是造成计算量大的原因,往往有这个原因,我们所选方法不是很恰当,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掌握比较好的算法,来提高我们做题的准确度,这是我们所讲的第六大板块。

  第七:押轴题。

  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应该重点不等式计算的方法,虽然说难度比较大,我建议考生,采取分部得分整个试卷不要留空白。这是高考所考的七大板块核心的考点。

  第一轮数学复习主要知识点总结2:参数方程定义

  一般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x=f(t)、y=g(t)

  并且对于t的每一个允许值,由上述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上述方程则为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y的变数t叫做变参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注意:参数是联系变数x,y的.桥梁,可以是一个有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的变数,也可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变数。

  第一轮数学复习主要知识点总结3:参数方程

  圆的参数方程x=a+rcosθy=b+rsinθ(a,b)为圆心坐标r为圆半径θ为参数

  椭圆的参数方程x=acosθy=bsinθa为长半轴长b为短半轴长θ为参数

  双曲线的参数方程x=asecθ(正割)y=btanθa为实半轴长b为虚半轴长θ为参数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x=2pt?y=2ptp表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t为参数

  直线的参数方程 x=x'+tcosa y=y'+tsina,x',y'和a表示直线经过(x',y'),且倾斜角为a,t为参数

  第一轮数学复习主要知识点总结4:几何

  (1)题型稳定:近几年来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直稳定在三(或二)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一个解答题上,分值约为30分左右, 占总分值的20%左右。

  (2)整体平衡,重点突出:对直线、圆、圆锥曲线知识的考查几乎没有遗漏,通过对知识的重新组合,考查时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 对支撑数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 考查时保证较高的比例并保持必要深度。近四年新教材高考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类型:

  ① 求曲线方程( 类型确定、类型未定);

  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问题(含切线问题);

  ③与曲线有关的最(极)值问题;

  ④与曲线有关的几何证明(对称性或求对称曲线、平行、垂直);

  ⑤探求曲线方程中几何量及参数间的数量特征;

  (3)能力立意,渗透数学思想:一些虽是常见的基本题型,但如果借助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就能快速准确的得到答案。

  (4)题型新颖,位置不定:近几年解析几何试题的难度有所下降,选择题、填空题均属易中等题,且解答题未必处于压轴题的位置,计算量减少,思考量增大。加大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如向量、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凸现教材中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要求。加大探索性题型的分量。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7

  1二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为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如y=3x2,y=3x2-2,y=2x2+x-1等都是二次函数.

  注意:(1)二次函数是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式,二次项系数a必须是非零实数,即a≠0,而b,c是任意实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一个整式;

  (2)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3)当b=c=0时,二次函数y=ax2是最简单的二次函数;

  (4)一个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要化简整理后,对照定义才能下结论,例如y=x2-x(x-1)化简后变为y=x,故它不是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形式

  (1)一般式:y=ax2+bx+c (a,b,c为常数,a≠0).

  (2)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a≠0).

  (3)两根式:y=a(x-x1)(x-x2),其中x1,x2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a≠0.

  说明:(1)任何一个二次函数通过配方都可以化为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h,k),h=0时,抛物线y=ax2+k的顶点在y轴上;当k=0时,抛物线a(x-h)2的顶点在x轴上;当h=0且k=0时,抛物线y=ax2的顶点在原点

  3二次函数y=ax2+c的图象与性质

  (1)抛物线y=ax2+c的形状由a决定,位置由c决定.

  (2)二次函数y=ax2+c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顶点坐标是(0,c),对称轴是y轴.

  当a>0时,图象的开口向上,有最低点(即顶点),当x=0时,y最小值=c.在y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y轴右侧,y随x增大而增大.

  当a<0时,图象的开口向下,有最高点(即顶点),当x=0时,y最大值=c.在y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y轴右侧,y随x增大而减小.

  (3)抛物线y=ax2+c与y=ax2的关系.

  抛物线y=ax2+c与y=ax2形状相同,只有位置不同.抛物线y=ax2+c可由抛物线y=ax2沿y轴向上或向下平行移动|c|个单位得到.当c>0时,向上平行移动,当c<0时,向下平行移动.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8

  全套教科书包含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力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九年级上册包括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旋转、圆、概率初步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本册书内容分析如下:

  第21章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

  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安排了四个探究栏目,分别探究传播、成本下降率、面积、匀变速运动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第23章旋转

  学生已经认识了平移、轴对称,探索了它们的性质,并运用它们进行图案设计。本书中图形变换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员――旋转。“旋转”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变换,探索它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23.1旋转”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旋转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说明作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最后举例说明用旋转可以进行图案设计。

  “23.2中心对称”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中心对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中心对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说明作与一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这些内容之后,通过线段、平行四边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最后介绍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以及利用这一关系作与一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

  “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一节让学生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平移、轴对称、旋转及其组合),灵活运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第24章圆

  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在“圆”这一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圆,探索它的性质,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的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24.1圆”一节首先介绍圆及其有关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与垂直于弦的直径有关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结论解决问题。接下来,让学生探究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并运用上述关系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探究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并运用上述关系解决问题。

  “24.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一节首先介绍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并通过证明“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引出了反证法。然后介绍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切线的概念以及与切线有关的结论。最后介绍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正多边形和圆”一节揭示了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介绍了等分圆周得到正多边形的方法。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一节首先介绍弧长公式。然后介绍扇形及其面积公式。最后介绍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第25章概率初步

  将一枚硬币抛掷一次,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出现正面的可能性大还是出现反面的可能性大呢?学了“概率”一章,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了。掌握了概率的初步知识,学生还会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25.1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然后通过掷币问题引出概率的概念。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具体试验引出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然后安排运用这种方法求概率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列表及画树形图。

  “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一节通过幼树成活率和柑橘损坏率等问题介绍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25.4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一节让学生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体会概率的广泛应用。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9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即ax+bx+c=0。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1.二次函数y=ax,y=a(x-h),y=a(x-h)+k,y=ax+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当h>0时,y=a(x-h)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则向xxx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xxx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xxx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k的图象。

  因此,研究抛物线y=ax+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体位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

  2.抛物线y=ax+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4a)。

  3.抛物线y=ax+bx+c(a≠0),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抛物线y=ax+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x|。

  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当△<0.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

  5.抛物线y=ax+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b/2a时,y最小(大)值=(4ac-b)/4a。

  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y=ax+bx+c(a≠0)。

  (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k(a≠0)。

  (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x-x)(a≠0)。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0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类

  知识点1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征

  知识点2几何体的分类

  常见的几何体不仅可以按柱体、锥体、球分类,也可以按围成的面分类。分类如下:

  提醒:如果对于我们看到的物体,只研究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而不考虑颜色、质量、原料等其他性质时,就得到各种几何体。

  知识点3棱柱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

  1、棱柱的相关概念

  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2、棱柱的特征

  ①棱柱的所有棱长都相等

  ②棱柱的上下底面形状相同

  ③棱柱的侧面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3、棱柱的分类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4、棱柱中元素之间的关系

  底面多边形的边数n确定该棱柱是n棱柱,它有2n个顶点,3n条棱,其中有n条侧棱,有(n+2)个面,n个侧面。

  知识点4圆柱与棱柱的异同点

  知识点5图形的构成

  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其中面有平面也有曲面;线有直线也有曲面,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2、用运动的观点看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点动成线:把笔尖看作一个点,当笔尖在纸上移动时,就可画出线;

  线动成面:钟表上的指针旋转时可以形成一个圆面;

  面动成体:长方形绕它一边旋转,形成一个圆柱体

  展开与折叠

  知识点1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知识点2棱柱、棱锥的表面展开图

  (1)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多边形和一些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沿棱柱表面不同的棱剪开,可以得到不同组合方式的表面展开图。如图:

  (2)棱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多边形和一些三角形组成的。沿棱锥表面不同的棱剪开,可得到不同组合方式的表面展开图。

  知识点3圆柱、圆锥的表面展开图

  (3)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其中长方形的一边是底面圆的周长,另一边的长是圆柱的高。

  (4)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组成的,其中扇形的半径长是圆锥的母线,而扇形的弧长是圆锥底面圆的周长。

  截一个几何体

  知识点1截面

  用一个平面去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截面形状通常为三角形、正方向、长方形、梯形、圆、椭圆等,截面的形状既与被截的几何体有关,还与截面的角度与方向有关。

  知识点2截一个几何体所得截面的形状

  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1

  1.二次函数的概念

  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而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二次函数的结构特征:

  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式,的`最高次数是2。

  ⑵是常数,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

  2.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x-x)[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0)和B(x,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h=-b/2ak=(4ac-b^2)/4ax,x=(-b±√b^2-4ac)/2a。

  3.二次函数的性质

  1.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2.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4.初三数学二次函数图像

  对于一般式:①y=ax2+bx+c与y=ax2-bx+c两图像关于y轴对称。

  ②y=ax2+bx+c与y=-ax2-bx-c两图像关于x轴对称。

  ③y=ax2+bx+c与y=-ax2-bx+c-b2/2a关于顶点对称。

  ④y=ax2+bx+c与y=-ax2+bx-c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即绕原点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图形)

  对于顶点式:

  ①y=a(x-h)2+k与y=a(x+h)2+k两图像关于y轴对称,即顶点(h,k)和(-h,k)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相反、纵坐标相同。

  ②y=a(x-h)2+k与y=-a(x-h)2-k两图像关于x轴对称,即顶点(h,k)和(h,-k)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

  ③y=a(x-h)2+k与y=-a(x-h)2+k关于顶点对称,即顶点(h,k)和(h,k)相同,开口方向相反。

  ④y=a(x-h)2+k与y=-a(x+h)2-k关于原点对称,即顶点(h,k)和(-h,-k)关于原点对称,横坐标、纵坐标都相反。(其实①③④就是对f(x)来说f(-x),-f(x),-f(-x)的情况)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2

  一、二次函数概念:

  a0)b,c是常数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ax2bxc(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这c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a0,而b,数.

  2.二次函数yax2bxc的结构特征:

  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b,c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⑵a,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二次函数基本形式:yax2的性质:a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a的符号a0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向上00,00,性质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0时,y随y轴x的增大而减小;x0时,y有最小值0.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0时,y随a0向下y轴x的增大而增大;x0时,y有最大值0.

  2.yax2c的性质:上加下减。

  a的符号a0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向上c0,c0,性质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0时,y随y轴x的增大而减小;x0时,y有最小值c.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0时,y随a0向下y轴x的增大而增大;x0时,y有最大值c.

  3.yaxh的性质:左加右减。

  2a的符号a0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向上0h,0h,性质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h时,y随X=hx的增大而减小;xh时,y有最小值0.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h时,y随a02向下X=hx的增大而增大;xh时,y有最大值0.

  4.yaxhk的性质:

  a的符号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性质a0向上h,kh,kX=h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h时,y有最小值k.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h时,y随a0向下X=hx的增大而增大;xh时,y有最大值k.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平移步骤:

  方法一:

  ⑴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yaxhk,确定其顶点坐标h,k;

  ⑵保持抛物线yax2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k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向上(k>0)【或向下(k0)【或左(h0)【或左(h0)【或下(k0)【或左(h0)【或下(k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轴的交点,与y轴的交点.

  六、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b4acb2b1.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顶点坐标为,.

  2a4a2a当xbbb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时,y有最小2a2a2a4acb2值.

  4ab4acb2bb2.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顶点坐标为,时,y随.当x2a4a2a2a4acb2bb.x的增大而增大;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y有最大值

  2a2a4a

  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2.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a0);

  3.两根式:ya(xx1)(xx2)(a0,x1,x2是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轴有交点,即b24ac0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

  八、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

  1.二次项系数a

  二次函数yax2bxc中,a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a0.

  ⑴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的值越小,开口越大;

  ⑵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a的值越大,开口越大.

  总结起来,a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

  2.一次项系数b

  在二次项系数a确定的前提下,b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在a0的前提下,当b0时,当b0时,当b0时,b0,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左侧;2ab0,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轴;2ab0,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2a⑵在a0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当b0时,当b0时,当b0时,b0,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2ab0,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轴;2ab0,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2a

  总结起来,在a确定的前提下,b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ab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xb在y轴左边则ab0,在y轴的右侧则ab0,概括的说就是“左同2a右异”总结:

  3.常数项c

  ⑴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总结起来,c决定了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

  b,c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总之,只要a,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利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便.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

  1.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

  2.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

  3.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根式;

  4.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

  九、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

  1.关于x轴对称

  yax2bxc关于x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2bxc;

  yaxhk关于x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hk;

  2.关于y轴对称

  yax2bxc关于y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2bxc;

  22yaxhk关于y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hk;

  3.关于原点对称

  yax2bxc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2bxc;yaxhk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hk;

  4.关于顶点对称(即:抛物线绕顶点旋转180°)

  2222b2yaxbxc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bxc;

  2a22yaxhk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hk.n对称

  5.关于点m,n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h2m2nkyaxhk关于点m,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a永远不变.求抛物线的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时,可以依据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已知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再确定其对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然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

  十、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情况):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是二次函数yax2bxc当函数值y0时的特殊情况.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

  ①当b24ac0时,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1,0,Bx2,0(x1x2),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

  b24ac方程axbxc0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2x1.

  a2

  ②当0时,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③当0时,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

  1"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无论x为任何实数,都有y0;

  2"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无论x为任何实数,都有y0.

  2.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3.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

  ⑴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⑵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⑶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yax2bxc中a,b,c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b,c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

  ⑷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ax2bxc(a0)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的二次函数;下面以a0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0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0二次三项式的值可正、可零、可负二次三项式的值为非负二次三项式的值恒为正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0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y=2x2y=x2y=3(x+4)2二次函数图像参考:

  y=3x2y=3(x-2)2y=x22

  y=2x2y=2(x-4)2y=2(x-4)2-3y=2x2+2y=2x2y=2x2-4x2y=-2y=-x2y=-2x2十一、函数的应用

  刹车距离二次函数应用何时获得最大利润

  最大面积是多少y=-2(x+3)2y=-2x2y=-2(x-3)2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3

  1、弧长公式

  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的计算公式为L=nπr/180

  2、扇形面积公式,其中n是扇形的圆心角度数,R是扇形的半径,l是扇形的弧长.

  S=﹙n/360﹚πR2=1/2×lR

  3、圆锥的侧面积,其中l是圆锥的母线长,r是圆锥的.地面半径.

  S=1/2×l×2πr=πrl

  4、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圆的切线与经过切点的弦所夹的角,叫做弦切角.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弦与切线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一、选择题

  1.(20xxo珠海,第4题3分)已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3cm,髙为4cm,则圆柱体的侧面积为()

  A.24πcm2B.36πcm2C.12cm2D.24cm2

  考点:圆柱的计算.

  分析: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把相应数值代入即可求解.

  解答:解:圆柱的侧面积=2π×3×4=24π.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柱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20xxo广西贺州,第11题3分)如图,以AB为直径的⊙O与弦CD相交于点E,且AC=2,AE=,CE=1.则弧BD的长是()

  A.B.C.D.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弧长的计算.

  分析:连接OC,先根据勾股定理判断出△ACE的形状,再由垂径定理得出CE=DE,故=,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的度数,故可得出∠BOC的度数,求出OC的长,再根据弧长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连接OC,

  ∵△ACE中,AC=2,AE=,CE=1,

  ∴AE2+CE2=AC2,

  ∴△ACE是直角三角形,即AE⊥CD,

  ∵sinA==,

  ∴∠A=30°,

  ∴∠COE=60°,

  ∴=sin∠COE,即=,解得OC=,

  ∵AE⊥CD,

  ∴=,

  ∴===.

  故选B.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4

  1二次根式:形如a(a0)的式子为二次根式;性质:a(a0)是一个非负数;

  a2aa0。

  2二次根式的乘除:ababa0,b0;

  aaa0,b0。bb3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华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4海伦-秦九韶公式:S是三角形的面积,Sp(p)(pb)(pc),p为pabc。2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等号两边都是整式,且只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是2的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配方法:将方程的一边配成完全平方式,然后两边开方;

  bb24ac公式法:x2a因式分解法:左边是两个因式的乘积,右边为零。

  3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韦达定理:设x1,x2是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那么有x1x2,x1x2第三章旋转

  1图形的.旋转旋转:一个图形绕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中心对称: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度,和另一个图形重合,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重合,则说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第四章圆

  1圆、圆心、半径、直径、圆弧、弦、半圆的定义

  2垂直于弦的直径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方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弧、弦、圆心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baca对的弦也相等。

  4圆周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5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在dr点在圆上d=r点在圆内d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为它的内切圆,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为三角形的内心。

  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d>R+r外切d=R+r相交R-r第五章概率初步

  1概率意义: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某个常数p附近,则常数p叫做事件A的概率。

  2用列举法求概率

  一般的,在一次试验中,有n中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概率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就是p(A)=mnm稳定在n3用频率去估计概率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5

  圆的全章复习

  圆的基础知识(1)圆的有关概念:

  弦,弧,半圆,弓形,弓形高,等弧(隐含同圆等圆),弦心距,直径等。

  (2)圆的确定

  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注意:作图(两边中垂线找交点),外心的位置,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等

  圆的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不变性

  2.圆与其它图形

  (1)点与圆三种

  (2)直线与圆

  相离dr

  ①一条直线与圆三种相切dr

  相交d

  r②两条直线与圆有关的角:圆周角,弦切角,圆外角等比例线段:圆幂定理等

  ③三条直线与圆即三角形与圆

  三角形“四心”的区别:垂心意义三条高的交点性质等式积:位置锐角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外部必在三角形内部ahabhbchc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同一中线上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该顶点的对边距离的2倍外心

  1.外接圆的圆心

  2.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3.内切圆的圆心

  4.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相等锐角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钝角三角形:外部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与顶点连线平分该内角必在三角形内部内心

  ④四条直线与圆为180内切四边形:对角之和的和相等外切四边形:两组对边

  (3)两圆与直线

  两圆外切时连心线过内公切线切点与该切线垂直。两圆内切时连心线过切点,垂直于过切点的切线。

  两圆相交时,连心线垂直于公共弦,并且平分公共弦。

  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掌握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类比于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通过两圆半径r1,r2及圆心距d三者的数量关系,判断两圆位置关系,或通过位置关系,判断数量关系。

  (2).在数轴上表示当d在不同位置时,两圆的位置关系。

  (3).在证明两圆的或多圆的图形时,常加的`辅助线:公共弦、公切线;圆心距,连心线。

  (4).当两圆相交时,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当两圆内切时,连心线垂直于公切线。当两圆外切时,连心线垂直于内公切线。

  (5).公切线是指两个圆公共的切线,如果两圆在公切线同旁则称外公切线,如果两圆在公切线两旁则称内切线。公切线上两切点间线段的长叫公切线长。(Rr)(外离时)

  (6).如图内公切线长d(Rr)(外离、外切、相交时)外公切线长dd圆心距

  R大圆半径

  r小圆半径

  R≥r

  2222

  内公切线Rr夹角一半sin

  d的正弦值

  外公切线Rr夹角一半sin

  d的正弦值

  (7).公切线条数①内含0条0dRr②内切1条dRr③相交2条RrdRr④外切3条dRr⑤外离4条dRr4,定理

  (1)垂径定理及推论:过圆心;垂直弦;平分弦(非直径);平分优弧;平分劣弧;知2求3。

  (2)圆心角,弦,弦心距,弧之间关系:同圆等圆中知1得3。

  (3)与圆有关的角: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圆内角,圆外角,圆内接四边形外角,内对角,对角

  1.一条弧所对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它所对弧度数的一半半,圆周角的度数等于角相等;

  2.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圆周角的性质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3.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角

  (4)切线的判定、性质:

  ①判定:常见的证法连半径,证垂直,判断切线,“连垂切”或作垂直证d=r

  ②性质:若一条直线满足过圆心、过切点,垂直于切线中任意两条,可得另外一条。常见“切连垂”

  (5)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相交弦定理及推论,切割线定理及推论,圆幂定理

  5.和圆有关的计算

  (1)求线段

  ①直径、半径

  ②垂径定理:求弦长、弦心距、拱高

  ③切线长、公切线长(外公切线长,内公切线长)

  ④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⑤任意三角形内切圆半径与面积、周长的关系

  ⑥等边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1:2

  ⑦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弦长、切线长等

  (2)求角

  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两切线夹角,公切线夹角

  6.常见辅助线

  半径、直径、弦心距、“切连垂”、连心线、公共弦、公切线

  7.圆中常见图形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圆内接四边形相似三角形

  8.正多边形和圆

  (n2)180正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有n个相等的内角,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n注意:正多边形的外交和始终为3609.弧长公式:lnR

  180nR210.扇形面积公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