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三化学氧化物知识点归纳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氧化物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三化学氧化物知识点归纳 篇1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 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 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 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 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
2CO+O2点燃 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CO)
2)还原性:
CO+CuO △ Cu+CO2(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 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 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六、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初三化学氧化物知识点归纳 篇2
氧化物的概念
氧化物是属于化合物之中的一种,它的组成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是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称为金属氧化物;若另一种不为金属元素,则称之为非金属氧化物。广义上的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氧化物有哪些
1.+1价金属氧化物:Li2O、Na2O、K2O、Ag2O、Cu2O9
2.+2价金属氧化物:BeO、MgO、CaO、BaO、CuO、ZnO、HgO、FeO
3.+3价金属氧化物:Al2O3、Ti2O3、Fe2O3、Mn2O3
4.+4价金属氧化物:TiO2、MnO2、V2O4、PbO2
5.+5价金属氧化物:V2O5、Sb2O5
氧化物的分类
1.按与氧化合的另一种元素的类型分为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
2.按成键类型或组成粒子类型分为离子型氧化物与共价型氧化物;
3.按氧的氧化态分为普通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和臭氧化物;
4.按酸碱性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中性氧化物和复杂氧化物。
初三化学氧化物知识点归纳 篇3
一、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
(1)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CO2 + Ca(OH)2 = CaCO3 + H2O 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二、一氧化碳
1、可燃性: CO + O2 = CO2
2、毒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
3、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应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1、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止水夹、集气瓶、火柴、盖玻片、双孔塞及导管、托盘天平、烧杯、矿泉水瓶、试管。
2、药品及相关物质: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
回顾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
通过同学们预习课本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和化学方程式。
(问)大家想想:能不能利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
(答)可以。因为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而且不需要加热。
问题:怎样判断瓶中是否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
(答):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证明收集满。
动手操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活动)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利用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学生经过讨论给出方案:①将烧杯内盛放二氧化碳和空气,放到天平上比较哪个重。②称量烧杯(内有空气)的质量,向烧杯内倒入二氧化碳,观察天平的偏转。
2、检验二氧化碳的水溶性
往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震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现象:矿泉水瓶变瘪了
结论:二氧化碳__(溶/不溶)于水。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震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石灰水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钙Ca(OH)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上述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交流共享:
根据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碳的性质,谈谈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当堂练习:
1、通过二氧化碳灭烛的实验,发现二氧化碳的性质。
2、有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用哪些方法可以确定它们分别盛有哪种气体?
3、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采用__法收集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__(能/不能)用排水法,原因是:_____
(4)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
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
【初三化学氧化物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07-19
初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11-30
初三化学中考知识点的归纳12-04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的归纳07-20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的归纳12-04
初三化学溶液的知识点归纳01-27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07-25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07-28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