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

时间:2022-12-28 11:46:32 初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1

  1.物理变化是:不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比较:空气中CO2、水蒸气含量低;O2的含量高

  3.固体药品装在广口瓶,液体药品装在细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用的仪器是药匙和镊子。

  4.量取液体要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使用时要竖直悬空,不要平放或倒置。倒取液体时,取下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手心。

  5.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450,且管口不能对着人,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7.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N2,占78%;其次是O2,占21%

  9.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可燃物的要求是:过量,且只与氧气反应而不产生气体;导致测得结果小于1/5的因素有: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冷便观察,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的性质是: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10.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

  11.氮气和稀气都可作保护气,原因是化学性质不活泼。能用于食品包装中作保护气的气体,必需满足要求:无毒无害、廉价易得、不活泼。氧气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12.空气污染物有:粉尘和有害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主要是CO、NO2、SO2

  13.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是淡蓝色;检验氧气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若复燃,是氧气。

  14.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15.请写出碳、磷、硫、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

  C+O2====CO2;4P+5O2====2P2O5,S+O2====SO2;3Fe+2O2====Fe3O4

  1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哪三种?写出相应的反应。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2KClO3=====2KCl+3O2↑

  高锰酸钾加热:2KMnO4=====K2MnO4+MnO2+O2↑

  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下制氧气:2H2O2=====2H2O+O2↑

  17.化合反应:多种→一种;分解反应:一种→多种

  18.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19.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有:排水法,因为O2不易溶于水,优点是较纯净;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优点是较干燥。

  20.加热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查—装—定—点—收—离—熄。先将导管离开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水倒吸,使热的试管炸裂。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2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3

  元素符号及化学式

  元素符号:

  气态非金属元素: 氧 o 氢 h 氯 cl 氮 n 氟 f

  固态非金属元素: 碳 c 硅 si 硫 s 磷 p 碘 i

  金属元素:钙 ca 铁 fe 钾 k 钠 na 镁 mg 铝 cl 铜 cu 锌 zn 锰 mn银 ag 汞 hg 钡 ba 金 au 铂

  pt

  稀有气体元素:氦 he 氖 ne 氩 ar

  原子团:硫酸根 so4 碳酸根 co3 氢氧根 oh 硝酸根 no3 铵根 nh4

  离子:硫酸根离子so42- 碳酸根 co32- 氢氧根 oh - 硝酸根 no3- 铵根 nh4+

  物质的化学符号:

  单质:氧气 o2 氢气 h2 氯气 cl2 氮气 n2 臭氧 o3 硫磺 s 木炭 c 铁 fe

  氧化物: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 no2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 氧化镁 mgo 四氧化三铁 fe3o4 二氧化锰 mno2 过氧化氢

  h2o2 五氧化二磷 p2o5 氧化铜 cuo 三氧化二铝 al2o3

  化合物:氯酸钾 kclo3 氯化钾 kcl 锰酸钾 k2mno4 硫酸锌 znso4 硫酸 h2so4

  硫酸镁 mgso4 氢氧化钙 ca(oh)2 硫酸铜cuso4 碳酸钙 caco3

  碳酸 h2co3 盐酸 hcl 高锰酸钾 kmno4 酒精c2h5oh 甲烷ch4

  氯化钙 cacl2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4

  (1)盐 + 某些金属=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2)盐 + 某些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3)盐 + 某些碱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4)盐 + 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盐

  1、 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FeSO4 +Cu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 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 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 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5、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6、 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7、 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8、 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9、 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5

  【重点难点解析】

  一、怎样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在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要注意化学式的“·”不是数学上的“乘号”,而是表示结晶水合物里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其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无水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而不是相乘,如Na2CO3·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跟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的和,即Na2CO3·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3×2+12+16×3+18×10=286.

  二、结晶水合物中通常含有两种或多种微粒,那么硫酸铜晶体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是看该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是否固定,而不是看该物质中所含微粒的种数,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即该晶体中CuSO4微粒与H2O分子之间的个数比是固定的,为1∶5,所以硫酸铜晶体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的.由此可知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类似的碳酸钠晶体也是纯净物.

  三、将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无水硫酸铜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这一变化是否可称作风化?

  将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 CuSO4+5H2O

  这个变化是由一种物质(胆矾)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无水硫酸铜和水)的反应,所以属于分解反应.

  风化是指室温和干燥的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将胆矾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所以不是风化.

  四、碳酸钠属于盐,为什么其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于水后电离产生Na+和CO32-,CO32-和水分子发生如下反应:

  CO32-+H2O HCO3-+OH-,溶液中产生一定量的OH-离子,所以溶液显碱性,如果给碳酸钠溶液加热,可产生更多的OH-,使溶液的碱性更强.

  五、为什么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钡等物质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硝酸钾是盐,盐能与酸、碱、盐起反应,分别生成新酸、新碱与新盐.但硝酸钾与酸、碱、盐反应后所生成的新酸是硝酸,生成的新碱是氢氧化钾,生成的新盐必定是硝酸盐或钾盐.其中既无气体也没有沉淀,而反应又不生成水,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时对生成物的必要条件,故硝酸钾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同理,硝酸钠一般也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根据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反应物必须可溶于水或酸,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所以硫酸钡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命题趋势分析】

  1.对常见盐的考察除物理性质用途外,逐步趋向于信息给予题的研讨.

  2.对溶解性的考察趋向于物质的共存,离子的共存.

  3.物质的推断趋向于答案的不唯一性,即符合题意答案的多样性,并对全章进行综合考察.

  4.物质的鉴别趋向于叙述的准确性,合理性.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6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2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24、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6、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7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8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

  金

  形状记忆金

  属

  生铁 钢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

  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6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

  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9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90多种)、合金 (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 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 (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 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

  (4)硬度最高的金属 ;

  (5)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

  (6)熔点最高的金属 ;

  (7)熔点最低的金属 ;

  (8)密度最大的金属 ;

  (9)密度最小的金属 。

  3、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混合物):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钢 黄铜 青铜: 成分 铜锌合金 铜锡合金 铅锡合金 钛镍合金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

  (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3、金属 + 盐 → (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金属 现 象 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镁 锌 铁 铜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实验 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 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 ;② ③ 。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锌也有相似的性质)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02-11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12-26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4篇12-26

化学必考知识点06-20

物理必考知识点06-25

中考必考知识点08-02

数学必考知识点09-13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06-19

化学必考复习知识点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