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精选模板三例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篇一:历史月考试卷分析3
一、试卷特点:
1、命题范围: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必修2经济史、必修3思想文化史,侧重点是在考察必修1与必修2。
2、命题难度:试题或选自高考真题,或选自高考模拟题,与高考文综合历史试题的难度相适应,本次月考试题的特点是:选择题注重历史知识的记忆和对比的要求,非选择题突出理解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一些重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选择题12道每题4分共48分:5道政治史(必修1)、5道经济史(必修2)、2道思想文化史。非选择题两题共52分:第一道考察范围为政治史,四小问共26分;第二道是一道综合性试题,共三个问,每个问均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对学生知识的归纳与横向迁移能力要求较高。
二、学生答卷情况:
1、选择题
错误率过半的试题有7道,据错题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主要错题有四道是涉及经济史的内容,说明学生对于经济史的基础掌握不牢固;第二,主要错题有四道是关键词涉及到时间,说明学生对于具体时间记不清楚而选错。
2、材料分析题
第一题材料题失分最高的是第4小问“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有二:一,不理解“世纪之交”所指的具体时间;二,关于1990—1999年欧洲所发生的具体史实不了解。
第二道材料题失分最高的是第2小问和第3小问。第2小问“这一时期欧洲国家经济、思想、政治领域的发展是怎样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很多学生在理解题意时出现问题,忽视了三者之间的双向影响,如“政治既影响经济又影响思想,反之亦是”,而片面地认为是单向的影响,如“政治影响经济,经济影响思想,
思想影响政治”,所以失分一般过半。第3小问“你同意材料二两种观点中的哪一观点?依据16—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社会状况,阐明你的理由”,很多学生所支持的观点与其阐述的理由不符,明明支持观点一却在阐述观点二的理由。
三、存在的问题
本次月考后,我面谈了每一位学生,了解了他们考试时的一些状况,并结合上述分析,我认为此次月考反映出来的问题如下:一,基础知识不扎实;二,审题不清;三,考试时间上对于三科的分配不合理;四,由于记错考试时间或做某一科时耗时太多,时间不够而影响到考试心态。四、改进措施
1、夯实基础,稳扎稳打,精心备课,研究命题趋势,融入复习之中,课上围绕重点精讲精练,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2、平时要增加材料解析题,从阅读做起,从字,词句入手,抓关键词来审题和答题,用历史的语言,史论结合,简明扼要,规范答题,一个类型一个类型训练。
3、进行学法指导,上课紧跟老师不掉队,要动脑,课后及时复习求真会,要及时,争取变被动听老师讲课为积极主动思考,探究答案,变死记硬背为活学活用,争取掌握知识同时形成能力。
4、每次补课的晚自习进行文综综合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考试时间分配方案。
以上是我对本次考试的几点认识,有不足之处,请领导,同志们批评帮助。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篇二: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这次考试是来凤县2016年秋第三次月考调研测试题,9年级学生共有843人,8人缺考,实考人数为835人,其中优分人数为282人,优分率33.8%,及格人数为575人,及格率为68.9%,不及格人数为260人。试题共四道大题,15道小题。分为选择、读图阅读题、材料解析题,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9上1---16课的内容,考查的内容均在《历史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基础性强,重点突出,少有超纲的现象。
考题要求均没有超过各部分内容要求的层次。主要体现在面向全体考察最基础、最本质的历史。这几道题,只要努力,每位学生都能解答。
二、学生答卷具体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按中考要求,除试题外还配有答题卡。
第(一)大题为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总分24分,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学生得分较高,平均在18-24分。说明学生对选择题目掌握的比较好。其中第9、12题出错率较高,问题在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不够,还有就是学生学习态度不度端正,一看题目有点难,就随便写个答案上去,也不动脑想一想。
第(二)大题为读图阅读题,都属基本题型,6道小题,满分10分,学生平均得分在6分,其中第5题出错较多,雅典卫城反映的内容说明了什么?与上述政治制度有没有关系?在大部分学生难以必回答。我觉得有点超纲了。
第(三)大题为材料解析题。考了7年级上册商鞅变法,大部分学生都忘记了,较难,全校只有少量学生做对,大部分学生都没得分。
第(四)大题材料解析题考的英法美资产阶级,因为刚学,学生总体答的良好,近乎90%同学都能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态度不端正,卷子上乱涂乱抹。
2、学生对基础的知识、基本的技能掌握不清,简单的问题失分较多。
3、解题思路不清,好多题方法不正确。
4、对个别题的结果处理不当,理解能力也差。
5、笔下失误较多,缺乏检查。
四、教学建议
1.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课标,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集备课的制度,努力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提倡并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能够根据所教学生的水平,提供有差异的教学设计方案.
2.要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教学中,例题教学要规范,每节课的练习时间要保证,能当堂消化的不带回家,对学生练习或作业或考试中的错误,教师要及时讲评和反馈.
3.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管理,控制和减少学生间的差异.
4.平时教学中要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为扭转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去以下措施:
1、由于全校学生发展不平衡,有的.基础较差,以后加强双基的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严格要求学生。
2、平时和学生多沟通,加强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3、加强学习备精每一节课,增强课堂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4、在上课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对解答题格式书写的教学和要求。
5、针对明年的中考考试,在抓基础的同时,注重尖子生的培养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篇三: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概述与评价
1.试卷基本情况:这次考试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查内容:一至八课。难度比7:2:1
主要题型:有单选题,组合列举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分析与探究题。既有考查知识识记的,也有考查能力的。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2.基本特点:以纲据本。以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命题依据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内容;基础性强。知识点涵盖面比较广泛,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点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标高适度。本次历史试卷,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本次考试成绩还算可以,客观性题、基础性试题得分率较高,但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答题优点: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较好2.有些学生能根据题意认真答题3.卷面干净整洁,书写规范4.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
从取得的成绩方面:251班的均分和及格率、优秀率比较高,249也不错,250班从均分、及格率,优生率与前2个班相比差距较大。从成绩看,一部分学生学得比较好,知识落实到位,特别是251、249班学生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是:
(一)单项选择题:基础知识不牢固。如第5题“具有半坡居民原始生活我的地征的是?四幅图中,很多同学选择了D,把他误认为了半地穴式房屋的实图;而没有选择正确的选项C,这是平时学习不认真观察历史图片而造成的。第14题“商鞅变法后秦国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方法是”A努力耕田织布B经商发财C努力开垦荒地D在战争中建立军功很多学生选择的是A。这是因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好。
(二)组合列举题:部分学生不会写字,如:第16题3小题: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这两个字有些学生不会写;第17题第1小题夏朝最后一位君王是(桀),好多学生不会写。
(三)辨析改错题:
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基础题也会失分。内容张冠李戴,判断题答非所问。如“周王把土地分封给同姓或异姓贵族”,本来是正解的,许多同学把此题跟导学方案上的一个比较相似的题“周王主要的策封对象是同姓贵族”混淆,导致失分。还有些同学不会写“申候联合犬戎”的“戎”字,写成了“戒”。
(四)材料解析题:
1.未能看清题目要求,匆忙做答,忙中出错。如第20题的第四问“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不少同学谈的是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变化。
2.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差。如:第20题的第一问,这种选举首领制度的标准是什么?学生不会从材料中寻找有用信息,盲目答题;不懂问题的意思,答非所问。
(五)分析与探究题:
1.未理解题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如21题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不断进行争霸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就有答案,而学生未理解题意,答非所问。
2.上课听讲不认真导致失分。如21题第(3)题“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在考试前刚讲过的,可学生上没有认真听讲和做笔记,大多数学生答非所问,或者答题没有针对性。
三、问题原因分析
1、时间紧迫,学生没有复习时间。由于初一军训,耽误了一些课时,在考试前各班勉强把课上完,因此没有时间来复习。
2、由于课程赶得比较紧,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没有来得及抓。平时我只注重上课,给学生做题的机会较少。
3、作为教师,我没有指导好学生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4、我没有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少,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5、对学生要求不严格。部分学生审题马虎未能理解题意,这与我平时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有关。
四、日后改进措施:
1、注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教师调整工作策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始,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适应。
3、课堂上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归纳,帮助学生快速、牢固地记住知识点。
4、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
5、狠抓部分学困生,对他们多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及格率和优分率,争取消灭低分率。
6、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平时要加强学习,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力争自己的教学能力能有质的提高。
201x年10月21日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三例】相关文章: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精选06-23
初三英语月考试卷及答案分析10-10
初中月考语文试卷分析06-19
月考数学试卷分析06-20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质量分析01-27
高中历史试卷分析01-26
月考试卷分析范文06-19
月考试卷分析及心得06-20
历史九上月考总结分析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