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时间:2024-08-08 18:10:31 初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1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山地多,平地少。(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2

  1、我国河流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这里河流多且长,夏季易形成汛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河流易结冰,普遍有结冰期。我国水量最大河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是黑龙江。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2、我国东部外流河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4、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7、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其水能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从玉树到宜宾流经横断山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峡。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

  8、长江是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自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为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滩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强了港口的建设。

  9、长江上中游分界线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口,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旧孟津。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3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4

  1、工业的概念、分类、地位:

  (1)概念: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分类:轻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

  重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

  (3)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1)沿铁路分布:如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

  (2)沿江、河分布:如黄河流域是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分布:四大工业基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是我国经济核心区。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5

  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注意]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⑴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

  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⑵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

  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6

  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越、老、缅、)。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8、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是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附近);(南北纬度相差近50°,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

  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E多),最西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时差);

  9、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10、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邮政编码210001,21表示省,00表示县,01表投递地段的代码。

  11、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2、我国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1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以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为界,东多西少,分布不均。

  1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把实行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9个。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分布最广的民族是汉族,分布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18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3、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面积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5、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其次是冬季风的影响。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该线以北低于0℃,有冰期;该线以南高于0℃,无冰期。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是新疆吐鲁番;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26、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南京位于亚热带,北京位于暖温带。

  2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28、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也是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南京位于湿润地区,北京位于半湿润地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景观也存在差异,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29、我国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等。

  3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31、外流河:以降水补给,汛期主要出现在夏天。秦岭—淮河以北河流有冰期,流量小,汛期短,部分河流含沙量相对较大;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无冰期,流量大,汛期长。外流河的汛期长短受降水影响。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

  32、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汛期出现在夏季,流量较小,多为季节性河流,汛期长短受温度影响。塔里木河是最大的内流河。

  33、流入印度洋的河流: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34、内外流区分界线:大致相当于400mm等降水量线。内流湖基本上是咸水湖,如青海湖;外流湖都是淡水湖,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最大湖泊为青海湖(咸水),最大淡水湖鄱阳湖。

  3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境内,自西向东流经了九个省级行政区,在山东省注入渤海。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内蒙古的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河南的孟津。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要想根治黄河,最主要的是是防止中游水土流失,因此,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36、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位于青海省内,自西向东经过了11个省级行政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的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的湖口。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河段。宜宾以下四季都能通航。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威胁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37、从以下方面掌握黄河、长江这两条河流,知识点要落实到图上:发源地、源头、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主要支流、主要水利枢纽、沿线主要城市等。

  中国的经济发展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

  铁路运输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速度较快,机动灵活,装卸方便运输量小,运费较高

  水路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速度较慢,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

  航空速度快,效率高,最快捷运输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较大

  管道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需铺设专门管道,投资大,灵活性差

  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最灵活、从“门口到门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送液体和气体的运输方式是管道。

  交通运输网: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分布特点: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起止点,能在图上定位。

  走向干线名称起止点备注

  南北

  (五纵)京沪线北京——上海通过南京

  京九线北京——香港九龙经过一个省会城市南昌

  京哈—京广线北京—哈尔滨,北京—广州经过省会最多、南北最长

  焦柳线焦作—柳州未穿过省级行政中心

  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

  东西

  (三横)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东西最长干线)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第二亚欧大陆桥东部分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上海—杭州—株洲—贵阳—昆明

  其他青藏线(20xx年开通,需克服三大难题: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西宁—格尔木—拉萨

  (结束了西藏(省区)没有铁路线的历史)工程量最大、施工难度最难海拔最高、线路最高的高原铁路

  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枢纽城市各位于哪些铁路的交会处:

  铁路枢纽所属省市经过该枢纽的铁路干线

  北京北京市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哈线、京包线

  郑州河南省京广线、陇海线

  徐州江苏省京沪线、陇海线

  株洲湖南省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

  兰州甘肃省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

  成都四川省宝成线、成昆线

  地理一轮复习技巧怎么复习

  1、自然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复习时可分四阶段逐级提高解题能力,并从中总结规律性东西。第一步是透彻理解概念并熟记,第二步是吃透法则,第三步是真正弄懂原理,第四步是做变式训练题。做完一道题后要理清解题思路,做完类型题后要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达到做一个会一类的目的,不管某类题形式如何变,只要原理是同一个就都会做。

  2、人文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观点、方法的分析运用能力,复习时要注重思维的建模,做题时要注意归纳解题的方式方法,同时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第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主,通过做题反馈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地方,重新理解和反思,进而巩固知识、拓展做题思维方法。

  3、区域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说自然地理偏向记诵,那么区域地理就是偏理解分析,它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所以复习各版块时要有所侧重,不能一概而论。

  地理二轮复习技巧有哪些

  1、地理运动专题: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

  2、人地关系专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

  3、区域地理专题: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

  4、地理图表专题: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等。在复习地理时,要着重看教材中自然地理原理图式、总结人文地理的思维模式、联系自然地理特征审视热点区域题目,同时多做题,多总结规律,只有真正钻进去才能学出兴趣来。

  如何利用好地图学习地理

  1、学会分类地图

  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

  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

  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

  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

  ②用图记忆学习中国地理:可看10方面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7

  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早在春秋战国,清朝影响最大。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1)名称:P6的三字经

  (2)简称和行政中心:P8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8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由于深处内陆,水气少,云雾少,光照强,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而青藏高原除上述原因外,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二者共同作用,使之成为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该地区处在东南及西南暖湿气流交汇的地区,年降水量多,云雾量大,造成该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少。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9

  一、领土、陆地面积

  “疆域”的概念,指国家的领土,并着重于面积大小。这一认识是传统的,缺乏法律上的依据。国家的领土是由几个不同部分组成的,它包括国家疆界以内的陆地和水域、陆地和水域的底土以及陆地和水域的上空,即领陆、领水和领空。国家领土,首先是由其疆界以内的陆地组成,这就是领陆。它是国家领土组成的基础部分,领水和领空附着于领陆。由此可见误将“陆地面积”作为领土,忽视了领水和领空,虽是合乎传统称谓,但却是错误的。

  “领土”一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名词,只有在必要时才可以使用。把一个法律名词随处乱用,不仅显得不严肃,而且也会产生许多误解。作为教材无需说明“领土”一词用法,但正确使用还是应当的,这起码显示教材的严肃性。

  领土是空间立体形态,而不是平面的概念。基于这种认识可知“领土”和“面积”这两个词不能并用,也不能混为一谈。

  将“疆域”、“领土”和“领陆”混为一谈,相互代用,忽视其间的差别是不妥当的。把“我国的疆域”明确为“我国的领土”更好些,可以避免概念混淆。把“我国领土面积”改为“我国陆地面积”,这样既明确,又概念清楚。

  领土的空间立体形态,是指沿边界上至高空,下至地层深处,是一种不规则的锥状。由此可见,“领土的端点”是不存在的。

  “国土”一词十分宽泛。国土,既包括陆地国土,也包括海洋国土。《中国统计年鉴》引用1984年农业部“农业资源区划”资料,在自然状况中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这一数据显然是“陆地面积”数,然而却冠以“国土面积”显然不合适,当直接称“陆地面积”。

  领土是主权意义上的法律名词,而国土更着重海陆,含义也比较宽泛,尤其是“海洋国土”并不都有完全排他性主权(即领土的性质)。因此说,二者法律性质不同、空间形态不尽相同、表述的意义也有区别。

  二、领海基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内海(内水的一部分)如同陆地领土一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对其拥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领海也是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续,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1995年5月15日,我国政府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标志着该公约在我国生效。为此我们的地理教材也应从法律上明确:我国的内海和领海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领海,是指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海岸基线”是过去的`提法,现在应按《公约》修改为“领海基线”。1996年5月15日,我国政府正式颁布《中国政府关于领海基线的声明》,同时还声明将再行宣布其余领海基线。

  “领海基线”是《公约》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测算沿海国家领海宽度的起算线,也是沿海国家管辖海域宽度的起算线和基准线。此线的确定意义极其重大。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及其河口、内海、港口、港湾、领峡以及其它位于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叫内水。领海是位于领海基线以外,邻接于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为12海里。内海和领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属严格意义上的海洋国土。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10

  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要想富先修路”

  二、铁路运输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运输量大,连续性强,速度较快,受天气影响较小,运费较低

  2、地位:国内运输的大动脉

  亚欧第二大陆桥

  是一条横贯亚欧两大陆,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国际海陆联运通道

  起点:连云港

  终点:鹿特丹

  我国境内铁路起止点为:连云港、阿拉山口

  因为所经地区无论政治、经济、自然气候条件等,都比较优越,因此重要程度远超过亚欧第一铁路大陆桥(西伯利亚)

  3、铁路运输的发展

  青藏铁路建设

  全国铁路大提速

  夕发朝至

  春运票价浮动

  京沪“磁悬浮”铁路

  三、公路运输

  1、公路运输的特点和作用

  A)特点:机动灵活、速度较快、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

  B)作用:主要承担短途运输任务

  在自然条件复杂地区担负主要运输任务

  2、省道、国道与公路网

  3、公路运输与汽车产业

  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

  主要公路框架

  北京——珠海

  同江——三亚

  上海——成都

  连云港——霍尔果斯

  中国著名商标有几个?

  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问题

  1)制造技术、工艺落后

  设计能力优秀、制造水平低下

  2)汽车进入家庭成本过高

  驾照、保险、税费过高

  3)能源价格高涨

  4)公路建设与收费不合理

  全世界90%的收费高速路都在中国

  四、水路运输

  1、水路运输的特点:

  运载量大,运费低廉,投资少

  2、重要河港和海港

  主要河港: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

  主要海港:

  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厦门、广州、湛江、香港、基隆、高雄

  3、京杭运河:

  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沿海航线

  五、航空运输

  1、航空运输的`特点

  快速便捷、运费昂贵

  2、主要的国际空港

  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北

  六、新兴的管道运输

  1、管道运输的特点:

  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强、安全

  2、“西气东输”工程

  跨越黄河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11

  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壮族、彝族、土家族、满族、苗族。

  2、民族分布: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最广,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12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决季节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小浪底)

  2)空间上——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的南水北调工程等。

  5.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

  6.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欢迎点击初二期末复习,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07-23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2-01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小结02-03

初二上册地理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10-28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的疆域07-03

初二上册地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10-13

初二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04-03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小结(6篇)02-03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小结6篇02-03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07-25